乌镇名人辈出,地灵人杰。这个蕴积明媚水乡千年灵气的古镇,养育出众多走上中国和世界舞台的名人大家,他们用超人的才华和令人瞩目的成就当之无愧地跻身世界级风云人物。毫无疑问,当代文学巨匠茅盾(沈雁冰)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乌镇是他的出生之地,也是他青少年成长时期各方面深受影响的重要场所。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茅盾先生与鲁迅、巴金、胡适、郭沫若、郁达夫、老舍、徐志摩、夏衍等齐名,谱写文学史上灿烂的一页。 早在中学读书时,我们就从课本里领略到茅盾先生的灼灼文采,一代文学巨匠,著作等身,洋洋洒洒的作品洋溢着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情怀。尤其是先生的田野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更是脍炙人口,而故事发生的地点背景就取自乌镇。物华天宝的生活环境,丰厚的民俗文化土壤,充满诗情画意的天堂景致,才能开出如此娇艳的文学之花,结出丰硕的艺术之果。 仰慕先生的斐然文采,怀着虔诚的心情来到故居,眼前的一切显得很亲和,与江南普通人家的境况一般,没有鸿门巨贾的豪华奢侈,只是沉静典雅之中张扬着脉脉文气。睹物思人,我们仿佛看见先生儒雅矍铄的身影,安之若素地坐在书桌前,展卷沉思,深沉的目光闪烁着追求真理的睿智,笔端流淌的是救国救民的坚定信念,挥毫写下的是百姓喜爱奸佞惧怕的文章。 名门望族的发家史总会有曲折离奇的传奇经历,茅盾故居里也尘封着先祖创业的艰辛历史。茅盾曾祖父沈焕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前后在汉口经商,经历千辛万苦终于发家致富,富裕后不忘故里,寄钱回家购置田产房屋,于是就有了今天我们看到古宅老院,也就有了从曾祖到茅盾四代同堂的诸多故事。 名门望族,合族聚居,想当年这座由前后楼组成的四合院里是何等的热闹。男人们为了经济文章当精竭虑地筹划生计,女人们相夫教子操持家务,书塾里朗朗的读书声,晨昏饭时孩子们的喧闹声,盈室塞屋,其乐融融。 临街的前楼底层,自东至西第一间为大门和通道,第二间为家塾,是当年沈氏子弟就学之处,房内放着几张桌椅,茅盾幼年时期和几个堂兄弟在这里读书,由祖父沈思培教授。第三、四间联成一大间,为当年全家的饭堂。楼上自东第一间是茅盾祖父的卧室,第二间是其父母的卧室,茅盾及其弟沈泽民即诞生在这间房内,卧室内陈设简易,有一张宁式雕花大床,边上放一张小床,一个老式衣橱,几件旧衣箱,临窗有书桌放着文房四宝。茅盾在这里接受母亲的启蒙教育,度过少年时代。第三间、第四间当年曾是茅盾两位叔祖的卧室。后楼底层四间自东起依次客堂、厨房、通前后的过道及全家的起居室。楼上四间自东起依次为茅盾姑母的卧室、女仆丫头的卧室及茅盾曾祖父母的卧室。这些房舍至今仍保持百年前的规制未曾改变。 茅盾学成后的工作生活的居所并不在楼上,而是在两进楼房后面半亩菜园地的平房里。茅盾曾祖父曾在这里盖平房三间,多年来堆积杂物。民国二十二年(1933)夏,茅盾曾亲自主持翻建为三大间,上筑天花板,下铺地板,南北两壁均装设西式玻璃长窗,窗明几净,环境幽静。东边一大间朝南开门,前半间为通向中室过道,后半间是储藏室。中间一室为卧室及小客堂,客堂与卧室之间隔以中式长窗,卧室中有一张床和桌椅等用具。西面一间为书房及会客室,以茅盾亲自设计的大书橱隔成两个空间,外面起居室,放着茅盾当年从上海运来的一套沙发。内室是书房,北窗下放着一张茅盾当年定做的大写字台。 此后几年中,茅盾曾数度住在这里写作读书,并作为起居会客之所。民国二十四年(1935)秋,茅盾在这里完成了中篇小说《多角关系》的写作。平屋外面空地上植有不少花木。民国二十三年秋,茅盾先生在这里亲手种植了一棵棕榈和一丛天竹,现今棕榈的枝干已超过七米多高的院墙,天竹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像是默默回顾追忆茅盾先生从前的生活画面,守候着先生的历史足迹。 我们现在看见的茅盾故居,是一九八三年经中央批准筹建,依照茅盾童年时代的面貌进行了整修和复原后的产物,一九八五年七月四日茅盾诞辰八十九周年纪念日揭幕开放。修复后的茅盾故居,再现了茅盾童年时代的家庭生活环境,大门悬挂陈云亲笔题写的"茅盾故居"匾额,大门内的通道改作陈列室序厅,安放茅盾铜像。前后楼上下各室器物按照当年格局布置,家具也有不少是当年旧物。茅盾故居建立后曾设七间陈列室,陈列茅盾的150幅照片和反映他的生平及业绩的实物。故居共有珍藏品276件,茅盾照片400余件,当代名家的书画200余件(近年已移至立志书院展出)。 如今,茅盾故居虽人去楼空,但依然氤氲着文学巨匠的文魁之气,看着屋内琳琅满目的各种书籍,叫人不得不赞叹这就是书香门第。作为我国现代文化先驱者和文学巨匠,他的作品和思想至今星光闪烁,"茅盾"两字远比一座丰碑更有内涵,更能让人浮想联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