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适恬淡 幽静乌镇(游记随笔)
乌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才辈出,不愧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邦。乌镇除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情韵撩人心动以外,幽寂沉静的石板街,凤雨留痕的民居木楼,百年字号的商铺作坊,浓郁儒雅的商业氛围,恬淡安适的生活环境,都使人流连忘返,忘其所之。乌镇在六大古镇之中名声显赫,就在于它更多地飘逸着一股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 乌镇的历史已有一千二百多年,春秋时期,乌镇是吴越边境,吴国在此驻兵以防备越国,"乌戍"之名就由此而来。秦时,乌镇属会稽郡,以车溪(即今市河)为界,西为乌墩,属乌程县,东为青墩,属由拳县。至直一九五○年乌青两镇才正式合并,统称为乌镇,属桐乡县,隶嘉兴,直到今天。 乌镇留有太多的名人印记,提升了它的文化和历史价值。一千多年前中国最早的诗文总集编选者梁昭明太子,中国最早的镇志编撰者沈平、著名的理学家张杨园、著名藏书家鲍廷博、晚清翰林严辰、夏同善等,都给古镇增添了墨香人气;宋、明、清几个朝代,乌镇共出了近二百名举人进士,印证了"地灵人杰"的箴言。近现代更有政治活动家沈泽民、银行家卢学溥、新闻学严独鹤、农学家沈骊英、漫画家丰子恺、著名作家孔另境、海外华人文化界传奇大师孙木心等等,他们从乌镇走出去,撒播水乡文化的种子,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还有无数文人墨客倾慕于乌镇的绝妙风景,游学或寓居于此,乐不思蜀。如中国山水诗派开创者谢灵运、齐梁文坛领袖沈约、书画大家唐宰相裴休、江西诗派三宗之一陈与义、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范成大、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宋孝宗、唐宋八大家之父茅坤等,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他们的名字,犹如浩瀚夜空的繁星,熠熠生辉,璀璨夺目,给"一样的古镇,不一样的乌镇",做出了最具文化底蕴的诠释。 鲁迅小说杂文中经常提及乌镇,故事背景放在这流水行船的河道,以及两旁的店肆宅院之中。茅盾小说《春蚕》和《林家铺子》(解放后改编成电影)都打上乌镇的烙印。与其他江南古镇一样,乌镇也是诗书传家之地,商贾名家之乡,不可小觑。 有人说,乌镇是中国江南的封面,这话太有激情了。氤氲着千年历史文化古韵的乌镇,水乡风景淳朴秀美,碧水蜿蜒,小桥布影;美食佳肴风味独特;民俗风情缤纷多彩,深厚的人文积淀和亘古传承的生活方式使乌镇成为东方古老文明的活化石,展现一幅迷人的历史画卷:这是一种与生俱来不可复制的美丽。 历经千年风雨,乌镇景物犹存,只是容颜苍旧,石板街道的两边,是鳞次栉比的各式店铺,喧嚣褪去,繁华沉淀,留守的是阗寂无人戏台、药房、作坊、废弃的码头和空旷的米栈。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熙熙攘攘,踏破了石板街的幽静,观睹这些从前风光一时的旧时景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