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如果可以穿越的 --张雨晨《光阴的升华》序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阅读到张雨晨的青春结集:《光阴的升华》。当然,经过了客体文案向主体感受的转化之后,我嗅到的大抵还是属于生命潜层最易于物化为春花秋月的少年情愫。 阅读与沉思之后,我惊异于"90后"拥有的生命鲜嫩、以及疏离于浮薄的生命本真。于是,我既倾向于将出版《光阴的升华》视为作者对已有成果的自我肯定,又将《光阴的升华》的出现,视为中国"新生代"文学者对自我选择的信心。自然,这一本书就有了某种超越个案的时代征候。 作为一部文学作品集,《光阴的升华》以其体式的多样性显示着作者的文学功力。散文、小说、评论,以扇面展开,让作品集呈现着视角的恢宏。徜徉其间,以个人口味论,我特别欣赏张雨晨对自己散文的铺排与开掘。目空七十年,她一伸手,就抓住了民国年间新仕女文学的遗吟雅韵,进而育化出灵机独运的"雨晨情结"。《宁静》固"宁静"到诗情醉人,《热闹》亦"热闹"至主客融洽,《平凡》呢,则"平凡"出人生精彩。幽谷竹篁,清茶鸣泉,聆听风语,仰观云容,作者打开一扇门,我们就进入了自己精神的五陵原,俯仰啸傲之后,你还有什么阅读欲求呢? 我欣赏张雨晨的这部作品集,或者还有非文学的思虑。面对文学荒原,失望酝酿已久。我对中国的当代文学已经不敢怀抱希望。只是静静地,守住残年而期待未来者引发属于未来的生机。及至阅读张雨晨,我发现自己的绝望原来也异常脆弱。 《光阴的升华》出之一个"90后"之手,出于这么一个浮沫泛滥、无所锚附的大伪盛世,这让我极为惊异。甚至,我阅读张雨晨的最初一刻,我都怀疑自己是否在面对昙花一现的文学幻境。我摸摸自己,自己是真实的,于是,我断定对象的真实。 《光阴的升华》于"文学"的价值外,分明揭示了作者的"文化"警醒。这"警醒"的表征即是作者坚定于书写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思想,而漠然于嚣嚣天下的宣传大势。终于,我绕过"文学"而对一个文学耕耘者及一部文学作品作出了"文化"的评定。文学作为一种"文化",它不能唱"红歌",因为文学的"红歌"不存在。"红歌"只存在于宣传与灌输之后的随声附和里;而文学,永远以她的原创,推出"新歌"。既然中国当代的文学因为受着权力磁场的过度吸纳,而迷惘太久、太深,那么,就任其迷惘也罢;因为对于所有的迷惘者而言,任其迷惘,即是大爱。 长江后浪推前浪,看谁拍在沙滩上! 睡熟的人,正在贪恋美梦,喊醒他,是很不厚道的呀。因而,我们只好与醒者对话。 今天,张雨晨钟情于"纯文学"或"雅文学"的滴灌与喷洒、剪裁与定型、提纯与复壮......只凭了这份定力,我就可以为她瞻视前路而设想明天。生命,如果是可以穿越的,张雨晨的明丽肯定会在中国文学的涅槃重生里。 出自田秉锷《江湖心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