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吃水的结论 有句古谚说:."河里鱼多搅混水,世上官多不太平。"百姓害怕官多,这是封建社会的普遍现象。因为那时的封建官吏大都是吸血鬼,多一个,百姓受到的盘剥就要多一层。 新社会,情况则不同了。由于共产党的"官"是人民的公仆,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所以人民群众把他们看成是自己人。 但是,即使是这样,官多了也不是什么好事。今天的老百姓仍然怕官多。官多导致机构臃肿,办事不灵,这是基层单位同志大伤脑筋的一件事情。有时很简单的一个问题,东拜一拜,西拜一拜,跑了多少个部门,请示了多少个官,也得不到解决。这只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则是,"官"多了,"很多婆婆,一个媳妇",这个下命令,那个发指示,使下级无所适从,陷入被动甚至混乱的局面。 "官"多是不是多办事?不是。有些部门机构人员多,也并没有带来办事多,效率反倒低了。正如俗语所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由于官多,有的事情谁都管,又谁都不管,互相牵扯,互相卡脖子,互相捆手脚。有的问题,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拖延不决,甚至石沉大海,音信皆无。 应当说,我们已经深刻认识到官多之弊了。左一次右一次地进行所谓的机构改革,大抵是想要解决官多之弊病的罢。人民群众对官多之害更是早巳深恶痛绝。但说来也怪,越怕官多官越多。长期以来,精简机构的工作,总是走不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魔圈。 那么,究竟难在什么地方?干部能上能下,似乎成了干部管理工作中的一大难题。于是,我漫无边际想了许多: 当官比干别的容易,恐怕是官多的一个重要原因。按李鸿章的说法是,"世上的事情只有做官最容易,要是一个人连官郎不会做,那么就太不成器了。"如果不是这样,当官非常之难,难于上青天,那么本事小的人也就不会存有想当官的非分之念了,中国的官肯定不会像现在这么多。 当官不仅容易,而且还有好处。当官比不当官好,当大官比当小官好,是目前存在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官贵民贱的思想,民有官也有。一个人在位时,车水马龙,前呼后拥。百一旦卸了任,那些"热火朝天"便不见了。代之而来的是门庭冷落车马稀",连老婆孩子也不那么尊贵了。 如今实行职务工资,担任什么职拿什么样的报酬,且当官钱会"下蛋"。摘了乌纱帽,不仅收入减少,钱也不耐花。 中国人向来好面子。丢了官就丢了面子。即使个人对丢官本来无所谓,但背后的晶头论足,面子上却受不了。上去了又下来,反倒不如当初不去做那个官。 诸如此类,的确会使人产生愿上不愿意下之感,使官多之弊难以清除。但仅仅是这些,对"不能下"者来说,倒也不一定十分重要。他们还有一种"难言之隐",那就是除了当官,他们也的确再不会干别的了,一旦夺了他的"官位",让其去"力所能及",便马上傻了眼。 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部长们卸任以后,可以教书,可以当饭馆经理,可以当导游什么的。然而,我们有些"长"们就初形见绌了。让他们放弃了那个"官衔",就等于夺了饭碗,实在是难为了他们。我们不妨可以做这样一个调查,现任的大官员中,有多少人懂技术、会管理?有多少人会著书写文章,有的恐怕连冰棍也卖不好。正是因为一些人只会当"官"不会当"兵",才产生"难下之隐"。 我把这"官多之弊"和"难下之隐"揭出来,不是有意让谁下不来台,只是为了国家的强盛,人民的幸福,希望能通史 政治体制改革尽快加以解决。 否则类似山西黑砖窑事件解决起来是没头的.
[本帖已被单纯女人于2007年7月4日12时29分17秒修改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