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恬不知耻的[silin007]自以为天下... 下一主题:莫言因文革辍学务农,只读过小学...
陈先生对引力行差的误解
[楼主] 作者:z0x1c2  发表时间:2004/08/30 04:22
点击:4598次

 

陈先生对引力行差的误解

 

52373帖中,陈先生的弟子[szshanshan]先生(陈先生的引力思想,构成了一个以陈先生为领袖的群体,于是对其成员尊称为陈先生是有代表性的)对引力行差理解有误.下面将陈先生所言用红字标出,我的解释用黑字.陈先生的错误理解是用静止的眼光在看问题,引力行差就是动态引力,但是陈先生仍然是站在静止观测者的角度来看问题,例如: 由于太阳引力场是稳定不变的,同一地点的引力什么时候的都一样,因此行星受到的引力跟u的大小无关。即是说,引力传递速度u是无限大或是有限值,行星所受的力完全相同。所以,行星受的力跟引力的传递速度u的大小无关,也跟行星的运动速度v的大小无关。

这一段话充分说明了陈先生对引力行差一无所知,我用光行差现象来说明:恒星真位置在S点,地球P如果静止,则恒星的光应是按SP方向传播,地球是以速度v在运动,则相对于运动着地球上的观测者,恒星的光是从GP方向传来的.SP与GP的夹角的最大值θ=20.5角秒,在天文学上称之为光行差常数,也称光行差位移,俗称光行差角.说明静止观测者(下面简称静者)看到的恒星仍在S点处,这时太阳引力场是稳定不变的,同一地点的引力什么时候的都一样,但是,在运动观测者(简称动者)看来,恒星在G点处,与真位置S相隔20.5角秒,恒星的位置变动了,引力必然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天文学上的光行差位移(由S移到G)公式是

sinθ=(v/c)sinβ                      (1)

其中β是地球前进方向与GP方向的夹角,当θ+β= 90°时,光行差角θ有极大值20.5角秒,因为这时

        sinβ=cosθ    sinθ/cosθ=tgθ    

于是(1)式变成

 tgθ=(v/c)                       (2)

当矢量v和c互相垂直时,(2)式成立.即是当轨道为圆形时,(2)式成立;而当轨道不是圆形时,即v和c不垂直时用(1)式.

c = 299792.458km/s, v = 29.79km/s代入(2)式,即可计算出θ=20.5角秒,这在天文学上称为光行差常数,也称光行差位移.这是天文学上的一种习惯表示法,太阳由S移到G,只重视它移动了多大的角度,而对于SG是多大的距离却不重视.而引力行差对于SG是多大的距离却非常重视,因为引力的大小与距离有关.怎样确定SG的大小呢?这是刘老的首创:

设引力传播速度为u,按(2)式类比,则引力行差位移(由S移到G)公式应是

         tgα=(v/u)         (3)

(3)式知,引力行差位移(由S移到G, S 和G对P的张角为α)α的大小取决于u和v,这是圆形轨道的情况,如果轨道不是圆形,只要将(1)式的c改成u即可:

    sinα=(v/u)sinβ        (4)                   

其中α是引力行差角,它比光行差角要小得多.由(4)式知,引力行差位移(由S移到G,其实这应称之为角位移α) α说明相对于运动观测者,太阳的位置变动了,由S变到G,则太阳的引力也变化了.

陈先生说行星受的力跟引力的传递速度u的大小无关,也跟行星的运动速度v的大小无关。是错误的.

为了计算引力行差位移SG的距离,我们有进一步了解刘老思维方式的必要:刘老引入的引力行差角α的值要比光行差角θ小得多.要说清楚,需要画图,但图贴不上来,只好用文字表述出来,这就要求大家在看文字时用手画一下图,图形很简单,一看就明白: 先假设地球轨道为圆形, 太阳S在圆心O, P点是地球, SP为轨道半径, 当地球不动时, 太阳光由S传到P, 由于引力为负号,故引力速度u与光速c的方向正好相反,u是PS方向,在PS上选取一点B,使PB=u , 作PA=v, v是地球的运行速度矢量,v应逆时针方向转动,这是天文学规定了的,所有行星都是逆时针方向公转.

当轨道为圆形时,v垂直于半径PS. 当轨道不是圆形时,v与PS的夹角可以从0到360度之间变化. 以两速度矢量u、v为两邻边作长方形, 即是以PA和PB为两邻边作长方形, 再过S点作SG平行于PA, 使(5)式

(SG/SP)=(v/u)=(PA/PB)       (5)                 

恒成立. 于是引力行差位移SG的距离即可求得

SG = (v/u)SP                      (6)

    其中SP太阳到地球的距离,即地球轨道半径,也可看成是其他行星的轨道半径,是已知量,v也是已知量,则引力位移SG随u而变.

当轨道为圆形时,则PA和PB构成长方形,当轨道不是圆形时,则PA和PB构成平行四边形.当地球以速度v运行时,太阳光就不再是SP方向而是GP方向, 即是相对于运动着的地球,太阳的位置由S移到了G, 太阳的位置移动了,引力的大小就要随之而变, 当然,静止的观测者以为引力大小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动者认为引力源在G点处而不是在S点.动态引力是怎样变大变小的呢?有天文事实为依据吗? 有! 因为SG平行于PA=v,即SG的方向与v的方向一致.当v是离开太阳时,这时有

                               SG+GP=SP                            (7)

即是

    GP<SP                                       (8)

按牛顿引力定律,距离越小引力越大(不计引力的负号).所以先驱者10号宇宙飞船在离开太阳系时所受到的引力比牛顿引力大许多,在几十年的飞行中,他的轨道较牛顿值缩短了40万km.这就是使美国航天专家苦脑了几年不能解决的难题,只要我们改变牛顿的静态观念,这些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陈先生的批评都是站在静止观测者的角度看问题的:     

 4,力行差理论不但与事实相矛盾,而且建立理论的出发点就是错的。

是陈先生不懂引力行差,而不是引力行差错了.说引力行差理论与事实相矛盾,主要是指引力行差引起近日点退动(对逆子认为的反方向的减速力则引起近日点进动)因为陈先生只知道近日点进动,而不知道还有近日点退动,于是,一看到引力行差推得近日点退动就说它与事实相矛盾.他不知道确实存在近日点退动的天文事实.在什么情况下近日点退动,在什么情况下近日点进动,这也是陈先生所不知道的.在此,我们借用陈先生的引力学说来说明近日点的进动和退动:

第三,合力的时大时小只是使椭圆轨道变形,並不是对行星加速减速。附加力与原牛顿引力的矢量合成后,合力的绝对值的大小可以大于或小于原牛顿引力的绝对值的大小,但合力基本上是沿原牛顿引力的方向,它主要是起平衡离心力的作用。合力在离开近日点之后的区域大于牛顿引力则平衡离心力有余,使轨道收缩;合力在到达近日点之前区域小于牛顿引力则平衡离心力不足,使轨道膨胀。这一缩一胀导致椭圆轨道变形,引起近日点退动(对逆子认为的反方向的减速力则引起近日点进动)

应该进一步说明椭圆轨道变形,引起近日点退动,其退动值的大小与椭圆轨道的偏心率e有关:

e越大,近日点退动值也越大;e越小,近日点退动值也越小.

而引起近日点进动的原因是横向分力Fa (这一点陈先生不会相信,过几天我们将给出证明),当轨道接近圆形时,Fa就变成切向分力,推动近日点进动,也是与轨道偏心率e有关:

e越小,近日点进动值就越大;e越大,近日点进动值反而越小.

e很小时,进动占上风,水星的轨道偏心率很小(e=0.205),所以近日点进动.而当

e>0.6时,退动占上风,所以近日点退动.有天文事实为证:庞斯-温尼克彗星有20次回归记录,自1858~1951年的近百年间,它的近日点退动了11°,它的偏心率e=0.76 (在评李政道《物理学的挑战》一文中有祥细论述,请参考44975号帖).横向分力Fa是怎样来的?下面介紹一下:

GP方向的引力F(GP)可以分解成两个分力Fr和Fa , Fr⊥Fa , Fr是沿半径方向的分力,即牛顿引力,Fa是垂直于径向的分力,称作横向分力.仅当轨道为圆形时,Fa才是沿运动速度方向的力.而当轨道为椭圆时,Fa就不完全是沿运动速度方向的力,只能有一部分是沿运动速度方向的力.因为Fa仍可分解为切向分力即沿运动速度方向的力,和法向分力.但是陈先生对此不理解,却说其次,从引力传递速度u为有限值得不出存在沿运动速度方向(或反速度方向)的加速力(或减速力)。这是因为:只要引力源(如太阳)的质量不变,其引力场就是稳定的。在以太阳为原点的坐标系中,行星运动速度改变不会影响太阳的引力场,作用在行星上的力仅取决于行星所在的位置而与行星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这是牛顿定律的基本常识。是静态引力的常识,是错误的.现在把引力传递速度u从无限大改成某有限值,太阳引力场的強度和分布並不改变,只是行星受到的力不再是当时由太阳发出的而是早些时候从太阳发出的。由于太阳引力场是稳定不变的,同一地点的引力什么时候的都一样,因此行星受到的引力跟u的大小无关。即是说,引力传递速度u是无限大或是有限值,行星所受的力完全相同。所以,行星受的力跟引力的传递速度u的大小无关,也跟行星的运动速度v的大小无关。这完全是用静止的眼光在看问题,正如逆子先生所提到的:垂直下落的雨点,在静止者看来,永远是垂直下落的,垂直下落的方向永远不会改变,而对于在雨中跑动的人来说,不论他往什么方向跑动,雨总是在前斜方飘落下来的,他撑伞时总是要向前方倾斜一点,陈先生对此不理解,说雨点明明是垂直下落的,他为什么撑伞前倾?错误的撑伞法.陈先生对引力行差的批评,就象批评错误的撑伞法一样,是批评错了.其实这就是相对性原理,陈先生应好好研究一下.

其中Fr⊥Fa,即两个力矢量是互相垂直的.仅当轨道为圆形时Fa的方向才与v一致,Fa才是沿v方向的加速力.当轨道为椭圆时,Fa不完全与v的方向一致,仅在近日点和远日点处,Fa才与v的方向一致.但是Fa能够使天体运动加快是肯定的,Fa就是使近日点进动的力.陈先生对这一点不能理解,过几天将给会给出证明.

   请问陈先生:Fa与牛顿引力正交,哪儿来的合力,即Fa在牛顿引力方向的投影为零,怎么能使牛顿引力时大时小? 怎么能使椭圆轨道变形?  Fa是横向分力,它与天体运动方向v基本一致,怎么能不使行星的速度变快?物体受力之后,不产生加速度?这是什么力学?难道陈先生的力学是物体受力不产生加速度吗? 

下篇预告:陈绍光引力与天文事实相矛盾

本帖地址:http://club.xilu.com/hongbin/msgview-950451-52733-1.html[复制地址]
上一主题:恬不知耻的[silin007]自以为天下... 下一主题:莫言因文革辍学务农,只读过小学...
 [2楼]  作者:szshanshan  发表时间: 2004/08/30 12:53 

您的错誤是物理概念不清,在两个坐标系中转来转去。太阳坐标系中地球才有速度v ,地球坐标系中速度v=0 。
您的错誤是物理概念不清,在两个坐标系中转来转去。太阳坐标系中地球才有速度v ,地球坐标系中速度v=0 。 在对太阳(或恒星)静止的坐标系`讨论力行差(或光行差),地球才具有运动速度v 。对固定在地球的运动坐标系来看,地球的速度为零。您的错誤是物理概念不清,在两个坐标系中转来转去。对恒星坐标系来说引力源和光源是静止的,引力场和光波是稳定的,地球速度v不会改变恒星的引力场和辐射的光波。对地球坐标系来说,地球速度v等于为零,更不存在力行差、光行差。对恆星坐标系而言的光行差,也决不是因地球运动改变了星光的方向,星光仍然是各向同性地向四周辐射,只是望远镜的光学轴线因地球运动需转动一角度才能平行于星光射来的方向(这是基于光源很远,射来的星光可看成是平行光)。这正如雨垂直地面下落,人走动与否不会改变雨点垂直地表下落的状态,伞隨人走动速度而倾斜是使对地面有速度的伞的轴线与垂直地面的雨的方向相平行,伞並沒有也不可能改变雨的下落状态。同样,地球的运动速度v既不会改变太阳的引力场,也改变不了恆星发出的光,只会影响地球受力后的运动状态,以及观察星光时的望远镜的光学轴线的方向。
 [3楼]  作者:逆子  发表时间: 2004/08/30 22:18 

观点类同。

看来你对力行差形成原理更有深入的研究,而我对力行差效应只是一种物理倾向,没有作更深入的研究。

我原来对力速关系作分析时,其结果产生这样一个难题。电荷在均匀的电场力作用下产生加速运动,随着电荷的作用力的增大,其电场力对电荷施加的力越来越小,当电荷的速度加速接近于光速时,电场对电荷的作用力也会趋于零。这样来解释电荷不能再加速至超光速的机理。

可这里又会出现新问题,如果接近于光速的带电粒子受到垂直于其运动方向电场力的加速时,电荷从电场中射出的速率不是会大于光速吗?这完全是可能的。就好象水平射出的物体在受到万有引力作用时,它最终的合速度是肯定大于水平抛射速度一样道理。为什么电荷在电速器中达到速率极限时再时入垂直力场中时其合速度不再有提高呢?

我就是基于这个问题想到了力行差效应。原理是这样的:等于光速的粒子受到运动方向垂直力作用时,作用力只能改变其运动方向而不能改变其速度。这里大家就会问了,既然能改变方向那必定会对粒子加速。

不是的。

力行差效应正是体现这这里,光速的带电粒子进入垂直运动方向电场时,它所受到的力正好是后倾45度角(力行差力),这样粒子实际得到的力可以分解为向后的减速力与向下的加速力。这样两者的合力不会使粒子加速只是改变方向。

对此原理我只是有一个初步设想,而没有过多地进行推敲。不过可以肯定地讲,其大概的方向是没有错的。

是的,你说行没错,只要我们改变牛顿的静态观念,这些难题就会迎刃而解。力行差也是借用光行差原理的,之所以有光行差效应就是因为光的传播速度是有限的,故而才会有光行差效应。同理如果我们认为万有引力场与电场力的传播速度是有限的,它出现力行差效应也应是必须。

力行差效应的形成源于场力的传播速度,如果说场力的传播速度为无穷的话,就不会有力行差这一概念了。

我不赞成陈先生对力行差效应的观点。不过陈先生的观点是牛顿时代的观点。经典力学对万有引力场的传播速度没有作出解释,只是对静态状态下的描述,而库仑定律也防效之,其结果两套理论就会出现同样不可解决的难题。

力速关系与力行差介入力学,我们才能有效地解决我们所面临的难题。当然了,我的水平有限,心有余而力不足,望有识之士能观注这个方向的研究,这是一个方向问题。如果研究方向没有错误的话成功只是迟早的事。

 

 



※※※※※※
逆子
 [4楼]  作者:逆子  发表时间: 2004/08/30 22:35 

举个例子来说吧

一个平行于地面的平板受到垂直光的作用,平板会受到光压。我们可以说平板得到的光压为XXX,力方向垂直向下。

依刘先生的观点无论平板静止还是运动,它受到的光压大小是不变的,作用力方向也是不变的。因为,平板的运动丝毫不会改变光的方向。既然平板的运动不会影响到光的方向,其受到的作用力大小与方向不变也成为必然的结果了。

非也!

用光行差来分析可以得出:平板受到的光作用力方向是与其运动速率有关的量,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恒定方向。

这并不是说因为平板的运动改变了光的方向,而是一个真正是相对论出现了。相对于平板而言,其静止时它受到的光压力为垂直的;当它运动时光也丝毫不会改变其原有方向。只是由于运动相对于平板而言光的方向发生的改变。正如果雨中奔跑的人是不会改变下落雨点的方向的。只是由于他的运动会得到相对的雨点规迹,他受到雨点的实际作用力也正是这个相对角度,而不是你所讲的绝对规迹。



※※※※※※
逆子
 [5楼]  作者:szchenfu50  发表时间: 2004/08/31 16:46 

引力的传播速度仅对非稳态的力源有影响,对于稳态引力场传播速度有限无限等不等于光速全一样。你们的“力行差”使得理论不自洽,
引力的传播速度仅对非稳态的力源有影响,对于稳态引力场传播速度有限无限等不等于光速全一样。你们的“力行差”使得理论不自洽,不如直接假设一个公式只与实测值比较反而更好。
 [6楼]  作者:senpy  发表时间: 2004/08/31 16:57 

郑硕士在说糊涂话

自以为在引力研究方面比沈博士强的郑硕士,一遇到引力行差问题就糊塗了,她说, 对地球坐标系来说,地球速度v等于为零,更不存在力行差、光行差。

按郑氏定律可这样推:在雨中以速度v奔跑的人,相对于自己的参考系来说, v=0 ,更不存在雨行差,他应该把伞垂直地撑着, 硕士先生,糊涂的算是有水平的,

自己糊涂不说,还要指责别人物理概念不清,在两个坐标系中转来转去。我看过z0x1c2的全文,并未涉及坐标变换,她只是说如果地球静止,就不存在力行差、光行差.这种假定是合理的,可行的.完全没有引入坐标变换,更没有在两个坐标系中转来转去.

 [7楼]  作者:senpy  发表时间: 2004/08/31 18:28 

逆子先生可能有笔误
逆子先生说

依刘先生的观点无论平板静止还是运动,它受到的光压大小是不变的,作用力方向也是不变的。因为,平板的运动丝毫不会改变光的方向。既然平板的运动不会影响到光的方向,其受到的作用力大小与方向不变也成为必然的结果了。

这里说的刘先生可能是陈先生的笔误,因为刘先生认为平板运动时会改变光的方向,受力的大小和方向都会随运动速度v的不同而改变.

,
 [8楼]  作者:szshanshan  发表时间: 2004/08/31 19:06 

你们说我们天文学外行,我们愿向你们学习。但你们在物理学上是门外汉,也要虚心学习,才不会闹笑话。

你们说我们天文学外行,我们愿向你们学习。但你们在物理学上是门外汉,也要虚心学习,才不会闹笑话。

1,         动者看到恒星位置从真位置S点移到了G点,是在相对动

者静止的坐标系中看到的,就必需在相对动者静止的坐标系中来讨论,此时动者的速度v =0 而无力行差。

2,         在相对恒星静止的坐标系中动者才有速度v,但这时恒星位

置在S点而不会移到了G点,也没有力行差

3,只要恒星在空间中没移动位置,它发的光和产生的引力场就是任何时刻都一样的稳态场,或者说,引力势U只是空间坐标x、y、z的函数,不是时间t的函数。引力的传播速度u就不会影响U(x、y、z),在引力场中物体所受的力仅取决所在点的引力势U(x、y、z)的梯度,与u和v均无关。因此不可能有力行差。

4,动者看到的恒星位置从S点移到了G点,仅是根据他的一

个望远镜的轴线方向,当他用多个望远镜或广角望远镜来观测,就能消除这种视觉上的假像,发现恒星仍在S点。即使动者不知道地球在运动,通过半年后地球由向东折转为向西时对同一恒星的光行差角倾斜方向随着的变化,他也能发现地球的运动而确定恒星仍在S点。因此,恒星的位置不会随动者的速度v而变动。光行差只是一种观测中的现象,对物理本质沒有任何影响,由光行差不可能得出力行差的存在。

 [9楼]  作者:越学越糊涂  发表时间: 2004/08/31 21:35 

郑硕士的分析是按正宗GR做的,这对“刘派”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陈派刘派各自的推导都没错,但使用的前提不一样。刘派用“雨中跑步模型”做分析,分析得完全正确。而GR的引力模型是“空间背景模型”根本就不是碰撞模型。

刘派需要用“引力行差”解释:

为什么GR对水星进动的计算符合天文事实。

或者刘派能证明:

GR对水星进动的计算不符合天文事实。

就我现在了解到的“引力行差论”,仅仅是能定性解释水星进动,而GR能精确计算水星进动定量值。据我所知,GR定量解与天文事实一致,但那是别人告诉我的,我自己没观测过。

 

 [10楼]  作者:哥白泥  发表时间: 2004/08/31 21:57 

这种硕士再过十年也不会达到硕士水平

这个郑硕士真是左右不是一把嘴脸。他在大力宣扬他的陈氏力的时候却不这样分析引力的。

引力势取决于能量动量张量,而能量动量张量又取决于观察者的相对速度。这地球上的人怎么总是能同时做黑脸又同时做白脸的?他开始鼓吹绝对速度的观念了。

 

 [11楼]  作者:越学越糊涂  发表时间: 2004/08/31 22:30 

不应怀疑郑硕士的水平

郑硕士论述的不是绝对速度,是绝对引力。这个分析完全符合GR。作为一位硕士,能正确继承GR,已经超标准了。

如果她在什么地方有错,也不是她没学好。在GR中引力就是作为静态空间背景,引力是绝对的,与V无关。

如果有错,也是GR的错。即使你们说服郑硕士也没用,还有沈博士,李院士,路院长,霍教授......。如果你们能在天文上证明GR错了,或用“引力行差”说明为什么GR会与天文事实相符。那才真正有说服力。

 

 [12楼]  作者:qapin  发表时间: 2004/09/01 11:49 

您这样说沈博士可更惨了,他若败在一个硕士水平都未真正达到的郑硕士面前,不更无颜了吗?他怕再说错已避而不答糊涂和仙人的“等

您这样说沈博士可更惨了,他若败在一个硕士水平都未真正达到的郑硕士面前,不更无颜了吗?他怕再说错已避而不答糊涂和仙人的“等效”与“霍金”问题,而且指名他回答他都不敢回答,不是已经够惨了吗?

 [13楼]  作者:szshanshan  发表时间: 2004/09/01 14:44 

刘先生反对广相,力行差是建立在牛顿引力上的,当然按牛顿引力势与他讨论。陈氏力可推导出广相度规,当然要按广相的观点讨论。您

刘先生反对广相,力行差是建立在牛顿引力上的,当然按牛顿引力势与他讨论。陈氏力可推导出广相度规,当然要按广相的观点讨论。您什么时候说服刘先生改邪归正拥护广相了?若是如此,我就改用广相与他讨论(都拥广相也就不用争论了)。若是您没说服刘先生拥广相,您这就是混淆视听。

您曾忘了刘先生建立非对称力学就是要否定守恒定律来挑战传统,可您竟还问为什么不用角动量守恒? 现在又忘了刘先生反对广相,竟要我用广相观点与他讨论力行差。我怀疑您是否得了健忘症?

以您的水平,您难道同意混合有两个不能共存要素——“对地球静止坐标系中的太阳视位置变化”和“对太阳静止坐标系中的地球运动速度v”——的力行差理论?刘先生他们不是物理专业的,有些物理概念没有弄清楚是可以理解的,难道您也弄不清楚吗?

我指出力行差理论的不自洽性,是诚心想帮助他们,我甚至还提议过刘先生与陈老師两位老人可以合作,我是真心希望能同时得到这两位高人的指点。他们不愿意合作也就算了,但刘先生的很好的想法和有阶值的工作被这个不伦不类的力行差理论拖累了,我觉得可惜 ! 本来有价值的工作被埋没得不被承认全因为这个不自洽的混乱理论,只有摆脱了力行差理论刘先生的一些工作才有望被物理界接收。

刘先生他们只要直接作个假设得出与天文观测相符的结果就行,可外行硬要冒充物理内行去创建力行差理论这件外衣,这如同把孩子浸到脏水中,最后只会害得自己把孩子连同脏水一起泼掉。

您在物理上若非浪得虚名,应该可以帮助他们认识到他们的力行差理论不合物理规范而完全站不住脚。可是您竟有意掩盖这个事实,这不是帮助他们,而是害他们永无出头之日。

 

 [14楼]  作者:senpy  发表时间: 2004/09/02 02:51 

怎么对待一个理论的基本假设

任何一个理论都有基本假设,继然是假设,必然是假的,您可以不相信,不承认,例如刘氏引力的基本假设是引力行差,szchenfu50和郑硕士就不认为有引力行差,您承认与否不重要,重要的是按此假设推得的一些结果能否与事实相符合,现在刘氏引力,陈氏引力,爱因斯坦引力,牛顿引力等四家引力的差在于过近日点前后的轨道变化,

1, 牛顿引力认为轨道是固定不变的,在近日点前后轨道不变.

2,爱因斯坦理论仍属于对称理论,守恒不变是其根本,只是近日点会产生进动,而且轨道偏心率e越大,近日点进动值也越大.

3,陈氏引力认为在过近日点之前,轨道收缩,过了近日点之后轨道扩张,轨道偏心率e越大,这种变化也越大,在打破轨道不变论的战斗中,陈氏引力立了一功,他冲破了对称守恒枷鎖的约束,为建立全新的发展演化观念捕平了道路,功不可抹, 天体在过近日点之前,轨道不断收缩就是轨道越来越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轨道参数是长半轴a的越来越小,按开普勒第三定律,a的三次方与周期的平方成正比,a越来越小则按a计算出来的周期T也是越来越小,反之,在过了近日点之后,T会变大,

4,刘氏引力正好与陈氏引力相反,他认为天体在过近日点之前,T会越来越大,在过近日点之后,T急剧下落,

以上四种引力谁是谁非,大家谁都不能做裁判,唯一的裁判是天文事实,如果szchenfu50和郑硕士同意天文事实做裁判,我们可继续讨论,如果szchenfu50和郑硕士不同意天文事实做裁判,而要由他们来做裁判,那就没有讨论的必要,我们只能认输.请郑硕士和szchenfu50发表意见,同不同意天文事实做裁判! 盼复!

 [15楼]  作者:越学越糊涂  发表时间: 2004/09/02 09:06 

如果郑硕士用牛顿力学推导出“引力行差不存在”,那郑硕士就错了。

设S系内有AB两粒子碰撞。A粒子方向恒定。B粒子方向为自变量。求AB碰撞时的相互作用F的方向。

按照牛顿力学,这个F的方向是B方向的因变量。在S系还是在S’系中都一样。这个推导中,我们不能先验地引入“F方向不变”。注意,“运动”是相对的,“相互运动关系”是绝对的。我们玩狭相的整天都在绕“相对运动”,这个问题可能我有些长处。

你下意识里还是引入了静态引力这个前提,从静态引力前提推导出静态引力结论,这个推导正确,但这个推导不是牛顿力学推导。你研究的是广相引力问题,下意识使用静态引力做前提很正常。

你再用牛顿力学考虑一下雨中跑步模型。这个模型中,雨滴与人之间的F方向就不是恒定的,是相对运动方向的因变量。

小活宝说刘启新没错,那肯定没错。

 [16楼]  作者:越学越糊涂  发表时间: 2004/09/02 09:25 

刘启新引力论的基础是牛顿力学,但理论不是牛顿引力论
陈先生对引力行差的误解
 [17楼]  作者:越学越糊涂  发表时间: 2004/09/02 09:35 

上述只是F角度的推导,还有F大小推导

我们从未观测到“引力反弹”情况,说明引力如果是粒子碰撞,就不是完全弹性碰撞。在非完全弹性碰撞条件下,即使FS相等,F也不一定相等。

连F大小都会变。

 [18楼]  作者:szshanshan  发表时间: 2004/09/02 09:51 

牛頓引力是建立在开普勒定律基础上的动态力,决不是您认为的静态力,因为开普勒定律是基于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地球是动的。

牛頓引力是建立在开普勒定律基础上的动态力,决不是您认为的静态力,因为开普勒定律是基于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地球是动的。

牛頓引力是建立在开普勒定律基础上的动态力,决不是您认为的静态力,因为开普勒定律是基于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地球是动的。您的力行差的“动态力”是以地球不动为前提觉得太阳从S点移到了P点,是托勒密地球中心说思想的继承,毫无新意。您要是坚持地球不动太阳动的观点也不至于出错,您错就错在地球有对太阳速度v的同时太阳也在从SG移动。以光行差的比譬走路打伞为例,以走路的人为原点的坐标系中,人的速度 v = 0 ,在对人静止坐标系看到地面向后运动使雨点斜的下落,所以伞要前倾。固定在地面的坐标系看到人有速度v和雨点的流线场垂直于地面,由此同样可得出雨点的流线方向对人是倾斜的。只要坚持用某一个确定的坐标系来处理问题则无论用哪一个都是对的,若是用两个不同的坐标系来处理同一个问题,就违反了物理学规范,必然要出错。仍以人走路打伞为例,当人看到雨斜的下落(在对人静止坐标系)又认人有不为零的速度不v(在对地面静止坐标系),则人打的伞轴线就不能沿看到雨点下落方向,而应再前倾一个角度(双倍倾角)才能抵偿人的速度v

 

 

 [19楼]  作者:越学越糊涂  发表时间: 2004/09/02 09:57 

天文事实当然是有力的论据,但用“开普勒定律”进行的论证是不成立的。
刘陈二派否定的就是老引力学说,开普勒定律在什么精度上有效?为什么有效?这本身就是二位研究内容的一部分。
 [20楼]  作者:越学越糊涂  发表时间: 2004/09/02 10:10 

既然“雨滴相对人的方向各参照系有相同结论”

为什么“地球相对引力的方向各参照系有相同结论”就是错的?

前者方向是人跑速与跑向的因变量,后者方向是地球跑速与跑向的因变量。在数理模型中人与地球都是质点,有什么不同?坐标变换上有什么混乱吗?

你还是认定“引力方向是引力源的联线方向”,所以认为人家肯定错。我说你下意识用静态引力做了推导前提,不是随便说说的。

 [21楼]  作者:szshanshan  发表时间: 2004/09/02 10:13 

是根据力行差理论同时用了地球中心说与太阳中心说两个对立的观点,由它的不自洽性而说它错了。不是根据牛顿引力理论说它错了。
陈先生对引力行差的误解
 [22楼]  作者:越学越糊涂  发表时间: 2004/09/02 10:20 

你再看我刚才发的“既然”贴
陈先生对引力行差的误解
 [23楼]  作者:越学越糊涂  发表时间: 2004/09/02 10:26 

刘启新讲的不是“引力场行差”是“引力行差”。
前者是静态的,后者由相互关系决定,是动态的。前者是“雨”,后者是“雨对人的作用”。我不怀疑你的水平,我确定你受成见干扰。
 [24楼]  作者:szshanshan  发表时间: 2004/09/02 11:18 

力行差理论既用了太阳中心说又用了地球中心说,把两个逻辑上正确的理论混在一起就成了逻辑上不正确的理论,

 

力行差理论既用了太阳中心说又用了地球中心说,把两个逻辑上正确的理论混在一起就成了逻辑上不正确的理论

  不是用静态引力而是用稳态引力,在对太阳静止的坐标系中,太阳引力场是稳态的(广相也只有太阳静止时的稳态引力场施氐度规这个唯一严格解)。说地球的速度v是指相对静止的太阳的速度(用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力行差理论又用地球对太阳的速度v 推出太阳从真的位置S移到了视位置G(用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太阳中心说和地球中心说都是自洽的理论,从逻辑学的观点来说都是正确的理论,只有用实验才能检验它们谁更符合事实。力行差理论既用了太阳中心说又用了地球中心说,把两个逻辑上正确的理论混在一起就成了逻辑上不正确的理论,客气地说是不自洽的理论,本质上就是自相矛盾的理论。对不自洽的理论不用检验,应直接否定並排除在理论之外。

 [25楼]  作者:szchenfu50  发表时间: 2004/09/02 11:33 

地球P上的望远镜一直指向恆星的真位置S,恆星距离就是由一年中望远镜倾角的变化用三角法测得的。怎会是地球静止时星光沿SP方向

地球P上的望远镜一直指向恆星的真位置S,恆星距离就是由一年中望远镜倾角的变化用三角法测得的。怎会是地球静止时星光沿SP方向,如此天文学家令人吃惊!!!

 

您说“恒星真位置在S点,地球P如果静止,则恒星的光应是按SP方向传播,地球是以速度v在运动,则相对于运动着地球上的观测者,恒星的光是从GP方向传来的.SP与GP的夹角的最大值θ=20.5角秒,在天文学上称之为光行差常数,也称光行差位移,俗称光行差角.说明静止观测者(下面简称静者)看到的恒星仍在S点处,这时太阳引力场是稳定不变的,同一地点的引力什么时候的都一样,但是,在运动观测者(简称动者)看来,恒星在G点处,与真位置S相隔20.5角秒,恒星的位置变动了,引力必然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天文学上的光行差位移(由S移到G)公式是”

真正的观测是:地球P上的望远镜一直指向恆星的真位置S,地球运动过程中调整望远镜方向使星光一直是沿SP方向(布拉得雷时代是手动调整,现代是自动调整),恆星的距离就是由一年中望远镜方向(倾角)的变化用三角法来测定的。怎么会是在地球静止时星光沿SP方向,您如何使地球静止下来呢?您会说是假设。但假设总要有根据,地球处在运动中己把恒星的真位置S定出来了,根本就不存在您所说的恒星的视位置G点。当您假设地球静止下来时恒星的位置仍在真位置S点,用广角望远镜仍可看见星光沿SP方向,只是要使星光沿着望远镜的光轴,应调整望远镜方向到半年前望远镜真实方向和现在望远镜真实方向的中点。假若地球真的静止不动,就不可能得出恆星的真位置S点,因为距离无法测出。

光行差更不是您所说的SPSG的夾角,因为根本就没有G点。光行差真正的测量是由半年前的望远镜方向和现在望远镜方向的夹角除2 ,当然必需是观测同一颗恒星的两个时间的值。您所说的天文学上的光行差位移(由S移到G)根本就不存在,无论您如何假设,无论地球运动还是静止,都移动不了恒星。

郑珊珊说您物理外行,由于您不是物理专业情有可谅。可是您自称是天文学家竟连光行差是如何定义和测量的都搞不清,确实令人吃惊了! 我只学了非天文学系的《普通天文学》课程都知道恒星的真位置S是在地球运动状态中测量决定出来的,您这天文学家竟要使地球不动才知道知道恒星的真位置S,真的无法想像您这天文学家是怎样培养成長起来的?

 

 

 [26楼]  作者:szshanshan  发表时间: 2004/09/02 12:12 

我赞赏刘先生修改牛顿引力定律跟观测比较的思路,但惋惜他用了个不自洽的力行差理论,要体现刘先生的工作的价值,只有除掉这件累

我赞赏刘先生修改牛顿引力定律跟观测比较的思路,但惋惜他用了个不自洽的力行差理论,要体现刘先生的工作的价值,只有除掉这件累人的理论外衣。

    引力场作用在运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的速度有没有关系?若有关系又是何种关系?这完全可以自由地假设再用实验比较,但是不能用不自洽的假设。

 [27楼]  作者:szchenfu50  发表时间: 2004/09/02 14:20 

陈老師的速度项fC与刘先生的速度项fV的区別不单方向,fC是第四维力只引起质量变化。若fC也引起速度变化,则不到两万年地球就会掉

陈老師的引力公式中的速度依赖项fC与刘先生的力行差的速度依赖项fV的区別不在于方向,主要在于fC是质量变化产生的第四维力,只引起质量变化。若认为fC跟普通三维力fV一样也引起速度变化,则不到两万年地球就会掉到太阳上,同样不符合观测事实。

 [28楼]  作者:哥白泥  发表时间: 2004/09/02 14:45 

又想用多维力来哄人?

这四维力是不是不作用在三维空间上而只作用在第四维或第五维或第十一维上?

不管披上什么外衣,力一回到三维上‘它就有了明确的意义。听着听着就有一种进了庙堂的感觉。

 [29楼]  作者:szshanshan  发表时间: 2004/09/02 15:44 

力行差我们承认与否毫不重要,是物理学界能否接收。不自洽的理论用不着检验,所以专家们先验证了彭恒武先生的新引力理论的自洽性

 

力行差我们承认与否毫不重要,是物理学界能否接收。不自洽的理论用不着检验,所以专家们先验证了彭恒武先生的新引力理论的自洽性后,再说检验的事。

您说:“爱因斯坦理论仍属于对称理论,守恒不变是其根本,”这是个包括李政道先生在内的普遍的误解。实际上,爱因斯坦方程下单独物质能量是不守恒的,方程的非线性己内含着轨道的不对称,陈老师早年就分析过:因为场与物质间的相互纠緾的作用反作用,会使运动物体受的力不仅与引力源的速度有关还与受力体的速度相关,只是爱因斯坦方程求解不出来而己。
 [30楼]  作者:szchenfu50  发表时间: 2004/09/02 16:16 

f =δ(m v)/δt = m δv/δt+ v δm/δt = f P + f C

f δm v/δt m δv/δt v δm/δt f P f C

您对此公式中的m δv/δt v δm/δt不同都理解不了,还有脸说三维力的作用都一样。 f Cv δm/δt 是基于量子场论中的物理质量(静质量)可变,怎会跟普通的三维力f P m δv/δt一样。量子场论会哄人吗?我们只是忠实地传达量子场论的观点。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17131114006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