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统一场论动量与能量关系和相对论... 下一主题:曾把爱因斯坦难住的难题,被一个...
马国梁“绝对—相对时空论”简介
[楼主] 作者:马国梁  发表时间:2018/03/01 09:04
点击:0次

 

绝对相对时空论”简介

山东章丘中职学校 马国梁

 

“绝对相对时空论”是笔者于19964月开始创立的全新的时空理论。汇集了当代一系列最优秀的研究成果。其主要内容已经通过以下途径正式发表:

1. 北京相对论研究联谊会,《格物》2004年第2期,第179页文章,《相对论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2. 地质出版社,《时空理论新探》,200511月出版,第52页文章,《我们究竟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时空理论?》;

3. 百度文库,201412月上传,专著《绝对相对时空论》(2014版);

4. 笔者自己在新浪网站上的“emgld的博客",专著《绝对相对时空论》按章发表。

笔者创立发表该理论的目的是:站在辩证唯物主义立场上,以确凿的理论根据,彻底纠正爱因斯坦“相对论”的错误,克服其他人创立的各种形形色色的“时空论”的不足。正本清源,为今后“物理学”的发展开辟一条正确的道路。

现将该理论的核心内容介绍如下。

一、新理论坚持空间是物质的、统一的。认为在广袤无限的宇宙空间里充满了无形的、均匀的真空基态场。这个场是激发产生引力场、电磁场以及其空间波的基础,是实粒子产生的土壤和湮灭后的归宿,是容纳所有实物质系统在里面悬浮、运动的海洋;这个场作为公共背景物质,还使物体间的隔离及相对运动有了实际的物理意义,它使物体有了惯性运动和惯性力产生,它也是使物体的时空特性能够发生改变的外部原因,这一切如离开了空间的物质性则都是不可思议的。按照现代宇宙学理论,宇宙空间至少在距我们150亿光年远的半径范围内是连续、均匀、统一的。这为其中所有实物质的运动、演化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二、新理论坚持物体相对运动和绝对运动的统一性。物体彼此间的运动是相对的,但它们在空间中相对背景物质的运动则是绝对的。相对运动是两物体的绝对运动之差,是绝对运动的一部分。两种运动各有各的效应,各有各的用途,且不可顾此失彼。我们可在背景物质上建立绝对静止参照系,而在运动物体上建立绝对运动参照系,选取相对巨大的物质体系作为近似的惯性参照系。

三、新理论坚持物体时空性质的可变性。物体的空间性质即物体在空间中的大小和形状,其时间性质即物体内部各运动、变化过程的快慢或长短。虽然我们已经知道它们在一般情况下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但我们没法证明它们是绝对不变的。它们完全可能因时、因地、因运动状态而异。最起码对于靠电磁力凝聚起来的物质系统可能是这样的。

四、新理论坚持物体质量的守恒性和物体受力的多变性。物体的质量即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在封闭状态下它是没有增减变化的。即使有变也不过是实物质和场物质在形式上发生的改变(如原子核反应中的质量亏损,正反粒子的湮灭等,但物质并没有因此消失);而物体的受力(包括引力、惯性力)则可能因时、因地、因运动状态而异。这样我们就有效避免了在质量问题上的混乱。可惜现在仍有不少人相信“质速关系”,认为质量可变。

五、新理论尊重久经考验的实验事实,并对之进行了独到的科学分析。

1. 观测发现:在空间基态场中,光是以恒定的速度向各个方向传播的,与光源的运动情况无关。其实质是频率很高的电磁波。

2. 在运动的地球上,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没有证明各个方向的单程光速都相等,而是充分证明了在两个垂直方向上的回路光速始终相等

3. 迄今为止的所有“闭路光速测量实验”都证明了各个方向的“平均光速均为一个恒定值”。而各个方向的单程光速是否相等则至今没有有效的证明。

4. 斐索的流水实验成功证明了运动介质对光传播的拖拽,并得出了拽引系数与介质折射率的关系。

其中在运动物体上“闭路光速的恒定”现象如用“地球拽引说”来解释是不能令人信服的,因为它无法给出拽引程度和引力场强的关系;也无法说明当被以太被完全拖拽时地球赤道为什么还会凸出,惯性离心力将如何产生等现象。因此剩下的也就只有尺缩钟慢说了,这是目前唯一可行的途径。

六、新理论在可靠的实验基础上建立了正确的框架,形成了自己的体系。

按照尺缩钟慢说的途径,我们只要认定“在做绝对运动的物体上所有的纵向长度(包括直尺)的收缩率和所有的运动、变化过程(包括时钟运行)的减慢率都是sqrt1 – u2/c2)”那么“回路光速不变”现象即可以得到圆满的解释。这一假设从“物体时空性质的可变性”上是可以理解的,其原因是由于空间基态场的作用。至此我们这个新时空理论的主要结构也就大体明朗了,具体如下所述——

1. 对于同一点的时空坐标,在绝对运动惯性系和绝对静止参照系之间的变换公式是

      x= ( x – ut ) / sqrt ( 1 – u2/c2 )  

    y= y     

    z= z

      t= t sqrt ( 1 – u2/c2 )

2. 运动速度变换式是

     vx′ = ( vx – u) / ( 1 – u2/c2 )

     vy′ = vy / sqrt ( 1 – u2/c2 )

     vz′ = vz / sqrt ( 1 – u2/c2 )

3. 加速度变换式是

        ax= ax /( 1 – u2/c2 )3/2

        ay= ay / ( 1 – u2/c2 )

        az= az / ( 1 – u2/c2 )

4. 关于力学变换问题

 其中物体质量的变换最为简单,由物体的“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m= m

而力的变换式则需要根据力的产生机制、变化规律或力的作用效果来定,恐怕非常复杂。如果在做绝对运动的惯性系中,牛顿第二定律确能保持形式不变的话

F = ma     F = ma   那么加速力的变换式就应当是

           Fx = Fx( 1 – u2/c2 )3/2

           Fy = Fy( 1 – u2/c2 )

           Fz = Fz( 1 – u2/c2 )

 即使在动惯性系中看来是恒力的F,如改在静参照系中看,F也是越来越小的。

重要的是笔者首创将简谐振动引入了运动的惯性系,并根据“动钟频率变小”的特性而推出了与此相同的公式。

 因为  ω'= sqrt (k/m) = ω/sqrt (1 – uu/cc)

    = sqrt (k/m)/sqrt (1 – uu/cc)

 所以得  k= k / (1 – uu/cc)

        Fx= kx= k (x – ut)/ (1- uu /cc) 3/2 = Fx /(1- uu /cc) 3/2

        Fy= ky= k y / (1- uu /cc) = Fy / (1- uu /cc)

        Fz= kz= k z / (1- uu /cc) = Fz / (1- uu /cc)

  至少对于电磁力来说应该是成立的。因为电磁力是以光速传递的,当物体的运动速度可与光速相比时,其大小肯定要发生很大的衰减。

5. 物体做绝对运动时的动量和动能

     F dt = m dv = F ( 1 – v2/c2 )3/2 dt

      v = c / sqrt [ 1 + ( mc / Ft )2 ]

    动量   P = mv = F′ t / sqrt [ 1 + ( Ft / mc )2 ]

         F′ t → ∞   v → c    P → mc

 同理由   dEk = F ds = m dv2/2 = F ( 1 – v2/c2 )3/2 ds

      v = c sqrt [ 1 1 / (1 + Fs / mc2 )2 ]

    动能   Ek = m v2/2 = F′s ( 1+ F′s /2mc2 ) / ( 1+ F′s /mc2 )2

         F′s → ∞   v → c    Ek → mc2/2

有意思的是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利用他的动能公式——质增、质能关系

    Ek = [m / sqrt (1 – v2/c2) – m] c2 = Fs

竟能得出和我们完全一样的公式,真是歪打正着,不约而同。颇能迷惑人。

6. 光量子的实质就是可以独立发挥作用且尺度最小的一段段电磁波。在湮灭反应、原子核反应中的“质量亏损”现象其实质是实物质变成了场物质。因为同时伴有强烈的能量辐射,所以我们可以将光量子等效成实粒子。光量子的质量就是亏损的质量,但其动能却比真实粒子的多了一倍。即

         E = mc2 = hυ

这是实验测算的结果。光量子总是以运动的形式存在着,它的能量一旦被吸收粒子即不存在了;其动质量当然也不可能产生引力场,静质量则不存在。

光量子的发射和吸收不一定必然引起物体质量的变化。当物质的形式没有改变时,它们就只是转移能量——能量包。

光量子的质量公式是    m = hυ/c2     与频率υ的大小有关。

        动量公式为    P = mc

单色平行光对黑体表面的压强是   p = n mc2 = ρ c2 = Q / c

式中n为光量子的空间密度,ρ 为质量密度,Q 为能流密度。

7. 光的多普勒效应公式

 设光源的绝对运动速度为v ,运动方向与被观测光线的夹角是α ;观测者的绝对运动速度是u ,运动方向与被观测光线的夹角是β . 那么观测者的观测结果将如下所述.

观测光速是    c′ = ( c – u cosβ) / ( 1– u2/c2 )        v α无关

观测波长是    λ′ = (c – v cosα)T/ sqrt [ ( 1– u2/c2 ) ( 1– v2/c2 ) ]

观测周期是    T′ = Tsqrt [ ( 1– u2/c2 ) / ( 1– v2/c2 ) ] [ (c – v cosα) / ( c – u cosβ) ]

观测频率是    υ′ = 1/ T

其中,当观测者以光速追光时,u = c   β = 0  c′ = 0.5 c   得半光速。

8. 光在运动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在处处均匀的介质内,光速与介质的折射率成反比;而介质的折射率在一定范围内,则与其密度成线性关系。其参数可通过实验测出。

在做绝对匀速运动的介质中,从一点光源发出的光,设光线与x轴的夹角是β;而在与介质同步运动的观测者看来,夹角β则变成了β′。它在各个方向传播的波面呈标准的椭圆球形。其速度公式为

      c′ = c / ( n + cosβ′ u / c )

但在绝对静观测者看来,运动介质内光在各个方向上的传播速度却变成了

      v = u + ( c – u) / n′ = [ c + u ( n′– 1) ]/ n′   (黑体字母表示是矢量.

  其中  n′ = 1 + ( n – 1) ( 1– u cosβ/c )/ ( 1– u2/c2 )

当β= 0   时,朝前的光速为    v1 = (c + nu ) / (n + u/c)

当β= 180°时,朝后的光速为    v2 = (c - nu ) / (n - u/c)

当β= 180°且 u > c/n  时,   v2 < 0   即方向也变成了朝前。此时整个光波球面都不再围绕光源,而是都位于光源的前方了。因为介质拖拽的太厉害了。

当介质做低速运动即 u << c 时,点光源周围光波面的形状近似为偏心球面。光速的大小公式可近似为

       v = c/n + ( 11/n2 ) u cosβ

可见介质的拽引系数为 f = 11/n2  . 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已被实验证实。

光波椭球面的横半轴为   vx = (n/c) (cc - uu) / (nn - uu/cc)

光波椭球面的纵半轴为   vy = sqrt[ (cc - uu) / (nn - uu/cc) ]

9. 关于同时性和因果律

 同时性和因果律都是用来反映各物质事件的时间关系的,它们当然具有客观自在性。然而我们的观测都是通过信息进行的,所有信息的发出、传递和接收都是一系列因果事件。由于信息种类的多样性和其传播速度的有限性、差异性,所以我们的观测结果不一定能和客观的真实情况相一致。这两者不可混为一谈。

10. “电磁学”问题完全可以在我们上述的时空框架内解决。

首先,电量同质量相似,在任一封闭的空间内也总是一个守恒量,不会随运动发生任何变化。

其次是电磁场的产生与物质实体是分不开的。当场源物体在空间中做绝对运动时,其纵向长度会发生收缩,从而使电荷的分布和密度、电磁场的形状和强度也都随之发生了改变。

   再次就是物体所受电磁力的计算。既要考虑物体所在位置在当时的场强,又要考虑物体所带的电磁量,还要考虑物体和场的相对位置及其运动状态。所以是非常复杂的。

11关于广义相对论的几大证据

 掠日星光的偏转现象不能证明是引力场的作用,也不能证明空间是弯曲的,而是证明了太阳周围离散粒子的折射作用。其偏角大小与这些粒子的密度有关。

还有水星轨道近日点进动也不能证明“空间是弯曲的更不能证明是“质量增大了”或“引力减小了”,而是证明了水星当运转到太阳附近时,多了一个“微扰力”,致使原来闭合的椭圆轨道变得不再闭合了。只有力才是引起水星进动的真正原因。我们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我们坚信:如果没有力的作用,那就什么运动变化都谈不上。

我们不相信“引力红移”现象。因为各种场在同一空间内都是可以相互叠加的,不可能产生相互作用,故引力场也不可能让电磁波的波长发生改变。引发“红移效应”的原因很多,例如光源的退行,沿途中的衰减等。还有“黑洞”现象也不是引力对光束缚的结果,而是由于辐射能力的降低、外层物质的阻挡,使光发不出来才变黑的。

以上就是我们这个新时空理论的基本概况。当然它究竟正确与否还有待今后继续对它进行各种检验。为此我们下面特提出几个重要推论以供验证。

 A. 笔者已经从理论上证明:在运动的真空惯性系中,光沿任意闭合路径传播的平均速度都是c ;在运动的介质惯性系中,光沿任意闭合路径传播的平均速度则都是c/n .但还缺乏实验的证明。

 B. 一条固定光线当垂直穿过透明圆柱体的两端面后,屏幕上光点的位置由于旋转拽引所引起的偏移量是

         Δx = ( n - 1/n ) h v/c         v是入射光点的线速度,远远小于光速。

 C. 地球表面东西方向上的激光源,其干涉或衍射条纹的移动量会随地球的自转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在中午或子夜的东西方向,当然也会随实验装置方向的掉转而变化。我们可据此推出地球的绝对运动速度。

        u / c = Δλ / λ = Δx / x

     D. 将两个完全相同的齿轮固定在同一转轴的两端,再从两端外侧让相互平行、方向相反的两束激光同时通过两个齿轮的四个间隙,照到各自的感光电表上,此时两表显示的光的强度就会相同。但当齿轮开始加速旋转时,两表的示数就会以不同的速率减小,先后到达零。这是因为齿轮的斩波频率虽然总是相同,但当两个方向的光速不同时,所得到的斩波波长也就不同。其中光速小的波长短,被遮挡的多,光电表的示数减小快。

           c = v L / b                光速 = 齿速×轮距/齿距

     E. 在做低速运动的惯性系中,沿闭合路径以恒定速度运行的电磁时钟,在循环一周后与在起点固定的时钟相比,将滞后一小段时间。如从地球出发的巡天时钟当返回发射点后就是这样。其滞后时间为

     ΔT = - T ( v/c) 2 / 2

本帖地址:http://club.xilu.com/hongbin/msgview-950451-450027.html[复制地址]
上一主题:统一场论动量与能量关系和相对论... 下一主题:曾把爱因斯坦难住的难题,被一个...
[楼主]  [2楼]  作者:马国梁  发表时间: 2018/03/01 21:28 

可悲可叹的是许多人还在黑暗中苦苦探索。
[楼主]  [3楼]  作者:马国梁  发表时间: 2018/03/02 14:41 

挑战“相对论网站”竟然没有人关注挑战相对论的文章,可见变味衰败到什么程度了。还有存在价值吗?当年曾何等红火?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11939406394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