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的场物质通过电场对它们的极化和退极化向前传播能量,其载体场物质是原地不动的。它们只把极化的过程依次进行下去,就完成了能量传播。在场物质被极化的过程中,在其侧面会看到偶极电荷的出现和消失。这些被激发出的偶极电荷再产生的电场就是磁场。磁场是偶极微电场、磁场本质是电场。我们能够看到磁场,是因为我们能够看到电场。如果我们看不到电场,我们也看不到磁场。即运动的E=0,即有B=0。磁场和电场本质上是一回事,是偶极电场在侧面的表现。不同的极化排列形状,早就了不同的磁场性质,它们的力学表现也就不一致。
|
空间的场物质通过电场对它们的极化和退极化向前传播能量,其载体场物质是原地不动的。它们只把极化的过程依次进行下去,就完成了能量传播。在场物质被极化的过程中,在其侧面会看到偶极电荷的出现和消失。这些被激发出的偶极电荷再产生的电场就是磁场。磁场是偶极微电场、磁场本质是电场。我们能够看到磁场,是因为我们能够看到电场。如果我们看不到电场,我们也看不到磁场。即运动的E=0,即有B=0。磁场和电场本质上是一回事,是偶极电场在侧面的表现。不同的极化排列形状,早就了不同的磁场性质,它们的力学表现也就不一致。
|
电磁场的动量只显现这些被极化的物质滚滚向前流动上、能量的运动上,并能持续不断极化运动前方的介质,退极化运动后方的介质。即只有能显示电性、电极化性的能力,才能叫做电磁动量。电磁动量可看作能量的运动。
但是一个对匀速直线运动的前方、后方的介质都不能极化的物体,它不具有电磁动量。 |
场物质被电场极化,它的电磁质量会产生变化,因而其动量会发生改变。动量的改变并不是改变了被极化物质的速度,而是改变了被极化物质的质量。一个物体的动量是质量和速度的乘积,改变被极化物内的电场强度,并不能改变它的速度,被改变的是它的质量。因此从极化能的角度说,应该是质量改变。即便被极化物体完全不运动,没有速度,但其内能发生了变化,也是质量发生了变化,而不是速度发生了变化。我认为正确的说法应该是电磁质量发生了变化,所以动量改变并不是实质。质量发生了改变才是实质。对于封闭电容器附带电池这样的一体化运动装置,只要能量不外泄,质量就不会有变化,动量就不会改变。
物质的质量应该是内部能量的体现,能量和质量是没有方向的。被极化的物体,其偶极电量增加,其极化能力增加,其内能增加,其质量也增加。 |
我的理论认为,物体能量增加、减少是要反映到质量变化上的。一个物体具有的内外能量,包括受到内部电场的极化、受到力致极化增加的能量,都会引起质量增加。其中,力致极化产生增加的能量包括其转动和平动加速产生的极化能。我的物体能量增加表现的是电磁质量增加,当它运动起来,自然会有增加的动量和角动量,但是我这种动量和和角速度与匀速平动速度附加匀角速度时却没有周期性变化。也就是说,我的物体能量增加,其质量会增加,但和运动方向无关。 |
为什么我的理论和传统理论有那么大冲突呢?因为在我的理论中,磁场就是电场。磁场的大小取决于偶极电场的大小,电场强度越大,被极化出的偶极电荷越多,磁场的强度越大,和电场有没有速度没有关系。传统理论认为磁场和电荷运动速度有关,而我的理论认为,磁场只和电荷的被极化程度有关,和电荷运动速度无关。 |
我的理论中,平行板电容或带屏蔽的平行板电容,它们的质量都会增加。这种增加就表现在偶极电量的增加上。在我的理论中,质量也是能量,能量也是质量。这在很早以前我也是阐明过的,并且有过戏言,到饭馆吃饭也可以按库仑计算。但我并不支持动量和匀速度有关,我的理论中的这种质量增加和匀速运动没有联系。我并不支持电磁动量密度的叉积公式,比如g=D×B,因为我不支持磁场和电场的B=E×V关系。
朱顶余先生所推的电磁动量是来自书本中的g=D×B,在没有速度时,就没有B,他的电磁动量增加是和速度相关联的,但是我的电磁质量增加是不必要求速度的。比如一个静止的电容器被充电,其增加的是质量而不是动量。 |
磁场就是偶极电场。在电偶极子的两极上空能感受到代数和不等于零的电场,在中垂面(线)远方感受到的是代数和等于零的偶极电场。虽然偶极电场在中垂面远方产生的代数和为零,但是因为偶极子之间总有距离,在该点有不为零的角度,因此在该点的电荷受力并不为零。纯电荷在此受力方向是平行于偶极子轴的。中性物质中的异性电荷本来是几何中心重合的,在此它们就能分别感受到向两个方向的力,于是它们就会被极化,也极化出偶极电量。这些在偶极子周围所有被极化的物质的分布谓之偶极电场——磁场。组成场的这些被极化物质都含有能量,它们的能量和被极化程度是相关联的。电场的组成物质是它们,磁场的组成物质也是它们。E、D、H、B这些物理量都是表示场点被极化程度的物理量,也可以用它们来描述该点的极化能量。比如磁场能量密度可以用B的函数表示。这些场点的极化能量和其它参考系的运动速度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