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牛顿力学打上两个补丁,反相才可能成功 (反相系列之二)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主要指当时不知道有“场”这种物质),牛顿力学体系并没有真正完成——惯性力的起源问题没有解决,牛顿的绝对时空观也不是非常彻底——牛顿认可伽利略相对性原理,因此,需要对牛顿力学中的“绝对运动”和“第一定律”分别打个补丁,让牛顿力学更完善,这样,反相才可能成功。
1、给“绝对运动”定义打个补丁,“惯性力”的起源问题将迎刃而解 在打补丁之前,我们先研究两个例子。 例一、在一辆相对地面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车厢内,把一个小球放置在平整光滑的地板上,用一条弹簧把此小球连接在车厢前端的厢壁上。在地面上的A观察者看来,小球受到弹簧的拉力随同车厢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符合牛顿定律。但在车厢内的B观察者看来,弹簧上显示了读数,这就意味着小球受到了一个水平方向的作用力,但却居然处于静止状态,这显然是违反牛顿定律的。但我们可以引入一个虚拟的、假想的“惯性力”来解释这个现象,这个惯性力与弹簧作用于小球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也作用在该小球上。如此一来,车厢内的B观察者仍然可以应用牛顿定律来方便地分析运动问题:小球静止的原因是受力平衡。 例二、类似的,如果在一个相对于地面作匀速转动的水平光滑转盘上放置一个小球,小球通过弹簧与转盘中心相连接。在随同转盘一起转动的B观察者看来,小球是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但是弹簧上却显示了读数。于是为了能够应用牛顿定律解释小球的静止状态,B观察者也可以引入一个虚拟的“惯性离心力”作用在小球上,从而使小球受力平衡。 几乎所有的力学教科书都告诉我们,“惯性力”是想象出来的力,是虚假的力,它不是来自于物体与物体的相互作用,所以惯性力没有反作用力。对于这一点,连不少物理学权威人士都感到迷惑。[1 ] 惯性力的神秘性还在于,只要假想一下有这个力的存在,就可以把非惯性系中的运动当作惯性系中的一样,运用牛顿运动定律来处理。这个“惯性力”究竟是何方神圣,能有如此大的神通呢? 马赫认为:惯性力起源于物质间的相互作用,起源于受力物体相对于遥远星系的加速运动,而且与引力有着相同或相近的物理根源。这一思想后来被爱因斯坦总结为马赫原理,并成为广义相对论的基础之一。但深入的研究表明,广义相对论与马赫原理并不一致。这就是说,惯性力的起源问题至今仍然没有解决。[ 2 ] 其实,在找到了牛顿力学的“绝对参考系”就是引力场之后,惯性力的起源问题就变得简单了,不过,这需要对《原理》中的“绝对运动”定义打个补丁: 绝对处所(本征引力场)的质量中心,对于该“处所”内的物体来说,是不动的、静止的;以该不动的中心建立的参考系,称为“绝对参考系”;相对于“绝对参考系”的加速运动称为“绝对运动”。 这是笔者对牛顿力学打的第一个补丁。 根据这个补丁,宇宙中就有无数个不动的“中心”,每一个本征引力场的中心都是“不动的”,是研究本征引力场区域内物体运动的“绝对参考系”。 显然,上述思想符合牛顿宇宙体系的基本框架,因为,牛顿在《原理》的“第三编、宇宙体系”中有假设1:“宇宙体系的中心是不动的。”又有命题11:“地球、太阳以及所有行星的公共重心是不动的。”[3] 现在有了这第一个补丁,这“假设1”和“命题11”就都可以省略了,牛顿的宇宙体系将变得更加严密! 根据这个补丁,再分析上述两个例子,那么,加速车厢里的观察者也好,转动圆盘上的观察者也好,他们所在的参考系与绝对参考系(本征引力场)并不等价,他们看到小球的静止是“相对静止”。实质上,小球都相对于“绝对参考系”有一个加速度,这才是“绝对运动”。在绝对参考系中测到的是小球产生了一个加速度,在加速参考系内测到的就是该小球受得了“本征引力场”对它产生的一个惯性力。 因此,惯性力不是想象出来的力,而是,“相对于本征引力场加速”的物体,受到“引力场”对它的一个作用力,这个力就是“惯性力”,“引力场”当然也受到该“惯性力”的反作用力。 这就是惯性力的本质和起源!!!!!!
2、给“牛顿第一定律”也打个补丁,将不再支撑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一方面,“惯性定律说明静止与匀速直线运动都是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下,能不断维持下去的状态;相对性原理则说明在静止与匀速直线运动这两种状态中,力学定律是相同的。这就揭示了力学中的静止状态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等价性。” [4] 可见伽利略相对性原理和牛顿第一定律是相互支撑的。 但是另一方面,牛顿用水桶实验有力地证明了“绝对运动”的存在,而伽利略相对性原理完全否定“绝对运动”,因此,伽利略相对性原理与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是根本对立的。 显然,这两个方面存在尖锐的矛盾。 如何消除这个矛盾呢?笔者认为:必须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缺陷进行修正。 牛顿在第一定律中,改变了伽利略提出的“物体会沿着水平方向永不停止地一直运动下去”的惯性运动的表述,[5] 但牛顿并未给出任何理由。如今找到了“绝对参考系”,惯性运动当然是物体相对于本征引力场而言的,那么,惯性运动的状态就应该与引力场的分布有关。在地球本征引力场中,水平面就是一个等势面,物体在只受到平衡力的情况下,只能是保持静止,或沿等势面匀速运动,唯有这样,牛顿第一定律才符合机械能守恒定律! 依此,应把牛顿第一定律修正为:相对于其所处的引力场,每个物体都保持其静止或按原方向并沿等势面作等速运动的状态,除非有“外加力”作用于它迫使它改变那个状态。 “外加力”的含意是:任何物体都不可能不受力,物体保持惯性运动状态是因为所受的合力为零;让原先所受的合力不再为零的力,就是“外加力”。 对牛顿第一定律进行这样的修正,其优越性是明显的: 1)明确了牛顿第一定律的绝对参考系是物体所处的引力场,而不同于原先那样没有明示(因为牛顿始终找不到“绝对处所”,所以他确实无法明示),牛顿力学就不再是爱因斯坦所讥讽的那样,是“悬在半空中”、“筑在沙堆上”的学说了; 2)修正后的牛顿第一定律不再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相抵触; 3)保持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在牛顿力学中的一致性、完整性。 如此修正之后,在牛顿力学中,静止状态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再具有等价性,伽利略相对性原理也就完全失去了牛顿力学的支撑。 这是笔者对牛顿力学打的第二个补丁。
3、废弃“相对性原理”,并把它改造为“绝对性原理” 既然,牛顿的水桶实验已证明了“绝对运动”的存在,力学定律也找到了自己的绝对参考系,而“伽利略相对性原理”,则完全否定绝对运动,否定绝对参考系,现在更是失去了惯性定律的支撑,作为一个“原理”,它当然只能被废弃。(伽利略变换,很实用,应该被保留) 不过,相对性原理也并非一无是处,我们可以借鉴它的部分思想,把它改造为“绝对性原理”。 所谓“绝对性原理”就是:在任何“绝对参考系”(本征引力场)中,物理学定律都绝对具有相同的数学表达形式,换言之,所有“绝对参考系”对于描述物理现象都是绝对等价、平权的。 根据伽利略相对性原理,在月球上、火星上、金星上、或其他的星球上,都不可能会有一套完全相同于地球上的物理学定律,因为这些星球相对于地球,都不是在作匀速直线运动。这种情况对于我们来说,绝对是不可想象的。 而根据“绝对性原理”,上述所有的星球上,都会有一套完全相同于地球上的物理学定律,则是合情合理的,经得起检验的。 用“绝对性原理”来看待其他一些悬疑问题,也非常好理解。 首先,自由落体升降机并非对地球作匀速直线运动,为什么其中的力学定律很有效呢?这是因为,地球对升降机的引力,已完全用来产生了升降机的自由落体运动,可以认为这一引力已消耗殆尽,所以,自由落体升降机的本征引力场,是由升降机本身的质量产生的。升降机上的物体,在升降机的本征引力场内运动,当然遵循力学定律。而且因为升降机的质量太小,其本征引力场太弱,所以升降机内的物体几乎完全失重。 同样的原因,在地球上,在月球上,在一切自由飞行的天体上(包括人造的飞行器),力学定律都非常有效,且自转速度越慢,越有效。 为什么说“自转速度越慢,越有效”呢? 因为物体自转时,其质量中心并没变化,自转不会造成引力场发生变化,所以不会带动本身的绝对参考系。固定于自转天体上的坐标系,其本身并不是绝对参考系,天体自转的速度越慢,该坐标系与绝对参考系的误差就越小,其中的力学定律当然越有效。唯有固定于无自转天体上的坐标系,才是绝对参考系,其中的力学定律才绝对有效。 因此,固定在地球上的坐标系,只是建立在地心系上的“绝对参考系”的非常精确的近似。我们可以用“傅科摆实验”来测定这个近似程度,尽管这个近似程度非常非常高,但它本质上与“绝对参考系”既不等价,也不平权。 再如,为什么对于行星运动的描述,太阳坐标系比地球的要好得多? 这并不是因为日心体系比地心体系优越,而是因为,绝对参考系都是局域的,力学定律只有在各天体自己的本征引力场内才有效,行星是在太阳本征引力场内运行,其运动的描述,当然参照太阳坐标系最好。而地面物体的运动,是在地球本征引力场内,则参照地球坐标系最好。 注意,各“绝对参考系”(本征引力场)是绝对平权、等价的,但是,这些“绝对参考系”相互之间并非一定作匀速直线运动,它们之间的变换,一般既不能用伽利略变换,也不能用洛伦茨变换。
上海金标软件有限公司 费邦镜 2014/10/7
参考文献 [1] 赵峥 等,广义相对论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0 [2] 赵峥 等,广义相对论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1 [3] 牛顿,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王克迪译,2006,270 [4] 林德宏,科学思想史,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87 [5] 朱鋐雄,物理学思想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