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以太是否存在? 下一主题:物理规律的数学表达式即物理公式...
 [31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4/08/23 12:08 

我[23楼]、[28楼]就是用我的正亚电子热理论解释热运动实质的。希望参考。
 [32楼]  作者:王飞cn  发表时间: 2014/08/23 15:31 

对【27楼】说:

【我们要制造的是狭义的永动机。我们没奢望能量增生。 】

到现不清楚永动机的定义,百度科普一下才几分钟,这么忙?
====================================
【我是不是科盲不是王先生一个人说了算。说这些没意义。我也可以攻击你,但我不攻击。】

只有你认为没有标准,大家都知道你在胡扯,自己不去百度,整天在这里惹是生非。

※※※※※※
空间本无物理性质,具有以太的空间才有了局部静止系、惯性,运动才可以自身测量。
 [33楼]  作者:王飞cn  发表时间: 2014/08/23 16:01 

对【26楼】说:
【王老弟 何必这样咄咄逼人吗, 只要马老师含有说对的成分也就不必苛求责备咯】

马国梁的大量科盲言论我早看在眼里,但我没有去批驳,这是咄咄逼人吗?现在说上几句,不过是要他有点自知,不要摆高瞻远瞩的样子。你也是,只要看到支持就欢迎,也不看对方是否真理解了你的理论,也不管是不是科盲。

※※※※※※
空间本无物理性质,具有以太的空间才有了局部静止系、惯性,运动才可以自身测量。
[楼主]  [34楼]  作者:马国梁  发表时间: 2014/08/23 19:45 

普霖老师:两摩尔氢气和一摩尔氧气混合,当加温到爆炸点时容器能承受的住,下边就不存在爆炸了。因为这个时候,氢气、氧气都已经分解成单原子,分子动能达到了最大。但若是容器承受不住,那么就要发生爆炸了:容器碎片乱飞,等离子气体冲出。此时温度下降,各个原子重新组合,组合的结果是产生大量的水分子,当然还有少量的氢气和氧气分子,表现为燃烧不完全。化合时因为电子轨道的跃迁,从而发生光辐射。这才是爆炸的原理。
 [35楼]  作者:jiuguang  发表时间: 2014/08/23 21:23 

对【22楼】说:
朱先生,什么时候能学会说句人话吗?
 [36楼]  作者:541218  发表时间: 2014/08/23 21:49 

对【35楼】说:

其实,我也并不是像你所想象的那一种俗人;老朽 只是为了责无旁贷地捍卫真理(引力温梯论)迫不得已而义正词严!

老朽以为 认识自然规律的能力兼机遇以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与 翩翩风度 并不成正比关系、  与言语风格也毫无关联。

 [37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4/08/23 23:27 

一定比例混合的氢气、氧气遇热会爆燃的。燃点并不需要很高,几百摄氏度足矣。
 [38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4/08/23 23:29 

马老师:
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比例合适时,遇热会燃烧或爆炸的。这个温度点远小于爆炸产生的温度。爆炸是必然出现的,反应是一定会进行下去的。只是由于容器强度太大以致炸不开而已,这时容器内压力、温度都陡然增大很多倍。
 [39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4/08/24 00:42 

氢气和氧气燃烧变成水汽是不可逆的。容器中的这些热原本是存在于氢气中的,仅仅是把氢的质子暴露在电子之外,热就显现出来了。电子是有包含热的功能的,虽然氢气中包含了大量的热,但是平时却显现不出温度。这就是电子对正电性的屏蔽效用。
[楼主]  [40楼]  作者:马国梁  发表时间: 2014/08/24 08:29 

王老师的意思是爆炸产生高温,而我的意思则是高温产生爆炸。先从局部开始,之后连锁反应。
遇高温时,局部的氢气、氧气分子吸热分解,如果没有限制它就爆炸:合成水分子,冲撞其它分子分解……
 [41楼]  作者:jiuguang  发表时间: 2014/08/24 09:18 

对【36楼】说:

物理不是数学。数学只能用数学方法证明。例如,几何证明线段AB=CD,你用尺子量,用最精密的仪器量都是没有的。数学证明了的东西,只要有一个证明就足够了。物理则不然,物理是要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反复验证的。因为用这种方法在这种精度下证明是正确的,不等于在任何情况下都正确。科学就是要面对质疑。

你虽然得出了一些东西,但是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检验。熵理论我没有学过,不过据我所知,这个理论是有很大争议的。当然你可以坚持你的理论是正确的,不过要认真的面对质疑,能作出合理解释的,就尽量解释。解释不了的也尽量说明原因。这才是面对质疑的应有态度。既然想让别人相信你,就应该摆事实,讲道理。

“义正词严”的乱骂一气,是非科学。最好戒掉。

 [42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4/08/24 09:45 

产生爆炸不一定高温,可燃气体和氧气充分混合后,遇低温火星即可引爆。当然这是连锁反应了。爆炸就是快速的燃烧,放出的热量和燃烧一样。
 [43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4/08/24 09:47 

既然引力稳梯是大范围距离中才能显现出来的事,应该把重力加速度改写成随半径变化的函数。公式中有必要包括这点。因为在地球这个环境下,不同高度重力加速度不是常数。
 [44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4/08/24 11:47 

dT = -(2μ/iR)g dr
中 -(2μ/iR)g 不可能是常数
 [45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4/08/24 12:00 

既然这里有定容比热和g存在,前者应该是密度的函数,这里密度又是半径的函数。后者应该是半径的函数。
[楼主]  [46楼]  作者:马国梁  发表时间: 2014/08/24 14:03 

王老师:所以只写微分式就是因为g不是常数啊!
 [47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4/08/24 14:13 

我以为取的常数呢,最好写成g(r)。
 [48楼]  作者:新能源新科技3  发表时间: 2014/08/24 14:34 

g是不是常数?


【 dT/dh = -[2μ/(i+2)R]g

= -[2×0.03/((5+2)×8.314)]×9.8 = -0.01 °C/m

即平均每上升1百米,温度即下降1度。】
 [49楼]  作者:新能源新科技3  发表时间: 2014/08/24 14:35 

g是不是常数?


【 dT/dh = -[2μ/(i+2)R]g

= -[2×0.03/((5+2)×8.314)]×9.8 = -0.01 °C/m

即平均每上升1百米,温度即下降1度。】
 [50楼]  作者:541218  发表时间: 2014/08/24 15:01 

对【41楼】说:

久广,你应该是一位崇尚逻辑论者,只要物理概念清楚 且运用准确 切记偷换概念  即其逻辑基础必须是属于基本的物理事实 ,即依据基本的物理原理运用公认的逻辑法则严格有序地导出精辟准确的逻辑结论完全有效,必然符合客观事实,且能揭示(预见)潜在着的客观规律。

即使是一些纯粹的摆弄物理公式所出现的一些新的表达形式,或许也往往会歪打正着意外惊喜地暗示一些尚未被发现的客观规律,譬如 历史上有一位物理老师叫 提丢斯  他就是善于摆弄数学游戏 在胡乱拼凑一些数字关系 却意外发现 若再穿插一颗行星,太阳系的各大行星的平均半径就可以勉强拼凑成一条经验规律 但客观上缺少这一颗行星,那么这个经验规律就很完美了……按照你的逻辑  这位中学物理老师 就不应该垂名史册  万古流芳 应为 这只是 纯粹的数学游戏 且并不严格符合客观事实,因为 按照他所拼凑的这条规律 的预言 却并未找到那个位置上存在着行星  只有 一些小碎石群所形成的环带   当时 这位中学老师 惨遭天文学家们的戏谑调侃与侮辱  说他是门外汉  仅仅凭借一些数字进行毫无根据的游戏式拼凑  怎么可能符合客观事实 ; 可是  后来  却发现 在这条拼凑轨道上居然真的找到了一些碎石群环带 其总质量却与地球质量相当。这就印证了这条拼凑规律   所以我才知道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 中学老师

 

久广   我朱顶余 也是一位中学化学教师    我也必将成为一位历史人物 垂名史册……万古流芳

 [51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4/08/24 15:04 

对[49楼]说:
你好较真!
 [52楼]  作者:新能源新科技3  发表时间: 2014/08/24 15:15 

对[51楼]说:
49楼,是为了质疑46楼的【就是因为g不是常数啊!】。

虽然我不了解微分,但是,我感觉【×9.8 】说明g是常数。
因此认为,46楼与【×9.8 】,必然有一个错误。

 [53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4/08/24 15:18 

呵呵!没错!马老师偷懒,取定值了。
 [54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4/08/24 15:27 

F=mg(h)=GMm/(r0+h)^2

g(h)=GM/(r0+h)^2

代入两式,应该是dT = -(2μ/iR)GM/(r0+h)^2 dr 和dT = -[2μ/(i+2)R]GM/(r0+h)^2 dr
 [55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4/08/24 15:30 

dr=d(r0+h)=dh
dT = -(2μ/iR)GM/(r0+h)^2 dh

dT = -[2μ/(i+2)R]GM/(r0+h)^2 dh
 [56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4/08/24 15:32 

这样变完还缺东西呢。
 [57楼]  作者:541218  发表时间: 2014/08/24 16:02 

对【44楼】说:

dT = -(2μ/iR)g dr

严格地说这个梯度公式 只适用于 稀薄气体静止绝热封闭无对流于匀强力场中的温度分布情形;   但在地面以上的三、五公里范围内也能近似使用;因为   5÷6798≈0  这就是说g的变化值很小几乎可以忽略。

 [58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4/08/24 16:08 

我[55楼]改的式子是否适合非匀强力场了呢?
 [59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4/08/24 16:15 

再把任何天体的大气压P和P0加上,完整的就是加上P/P0的
dT = -(2μ/iR) (GM/(r0+h)^2)(P/P0) dh

dT = -(2μ/(i+2)R) (GM/(r0+h)^2) (P/P0) dh
我理解得对吗?
 [60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4/08/24 16:36 

就这样依然还不完整,再弄一个光滑曲线c(r),用来修正各高度因密度不同、元素不同造成的热容不同的无量刚修正函数。式子就可以变成:
dT = -c(r) (2μ/iR) (GM/(r0+h)^2)(P/P0) dh

dT = -c(r) (2μ/(i+2)R) (GM/(r0+h)^2) (P/P0) dh
就更完美了。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23202610015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