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科学智慧火花编辑组应维护辩证唯... 下一主题:回复中科院专家对《明确物质的概...
万有引力
[楼主]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2014/08/19 04:33
点击:202次

万有引力起源于物质极化。这个极化包括了力致极化、场致极化。

我从库仑定律开始说起。一个点电荷的周围存在静电场,这个静电场的波及范围为无限远。关于这个静电场后面还有解释。在静电场周围,假如有一个试验电荷,该电荷受电场力。但是我在这个点电荷外围包了一个同心的圆壳,带电量和内部的电荷量相等,电性相反,则圆壳外处处场强抵消为零,试验电荷将不受任何力电场力。这样的一个对外不显电性的粒子,就是一个理想原子的模型。比如氦气原子可认为是近似理想原子。这样的原子,在一定距离下,它们之间不产生任何力。氦气原子不是理想原子,因而它们之间还存在力。但我们讲理要用到一个理想模型,这就是中性颗粒。中性颗粒之间不产生任何力,包括万有引力。

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颗粒混合在液体中,我们要采用物理分离法。利用各种物质密度不同,单位体积物质的受力不同,可以采用静置沉淀的方法将它们分离。物质在重力作用下会分层次慢慢沉淀下来。但是这样耗费的时间太长,因此人们引用了离心机对物质进行分离。比如一个半径1米的一个封闭圆盒在每分钟3000转的电机下驱动,在盒子内部最边缘处会得到多大的向心加速度呢?我们计算一下:a=ω^2r=98696 ms^-2,是地面重力加速度的10071倍!这么大的加速度能够加快沉淀分离物质的速度,大大提高了生产率。
这里我要提到了一个球壳,内部还有一个球心,两者之间充入弹性物质。整体在没有受到外力时,没有加速。此时球心和球壳是同心的。如果把这个整体放入离心机旋转,先不考虑球壳变形问题,这个球心一定会在旋转中偏离球壳中心,向外侧偏离,但是不会跑到球壳之外。
现在我把这个球壳带上负电q-、球心带上等量正电q+,圆盒不旋转时,球壳外的任何一点场强为零。这是曹广军先生算也不用算就知道的,前面和丁明良先生也讨论过球壳及引力的关系的。球壳可看作一点,球心也看作一点。两者距离球壳外部任意点的距离相等,因此该任意点和场强为零。一定要注意是和场强为零,两个单独的等效在中心的电荷在球壳外部任意点产生的场强都不为零,但是它们在该点互相抵消了。
当盒子旋转起来,这个球壳外任意一点的和场强都不为零了。这里我特意强调了球壳不变形,这是有意义的前提。中心不重合的球及球壳产生了电偶极子,这个恐怕不会有人提出异议。电偶极子的产生就对外部的其他物质产生极化,使它们也极化成电偶极子。于是原本没有力的各个球壳体之间开始有了力。正极吸引负极、负极又吸引正极。就这样,极化会不断传播开去,由内至外、由外至内,形成辐射状排列。这是理论的推导结果,到此,谁要提出反对意见呢?
不仅仅在旋转的径向会发生辐射状的电偶极子排列,在轴向,电荷中心分离形成的电偶极子也会对相邻的球壳整体产生极化,使它们的中心也错开一个距离。因此,旋转的结果使所有位置的球壳都受到了极化。极化的结果会使静止时相互之间没有力的球壳产生了引力。少于无穷多个这样的球壳体就会更加紧密团结在一起,总体的极化效果延伸到空间,也极化了空间的中性物质。我把这个物质叫场物质,它的存在性前面我已经用两个金属球的例子给出了。我证明场物质颗粒也是存在的。
那么这个圆盒内的众多球壳就产生了相互引力,也通过极化场物质显示出了对外引力场存在。众多球壳聚集的结果小的可形成原子团,大的可以形成银河系,旋转圆盘。
现有教科书都说运动的电荷产生磁场。那么运动电荷是谁相对谁说的呢?我们知道,一根导线,里面有很多电子,可是这导线以什么恒定速度运动也不产生磁场,两根平行导线无论同方向相对运动还是反方向相对运动,也都不会发生相吸或相斥。即没有磁场力产生。
当导线内通的电流时,发生了引力或斥力,视电流方向同、异而定。这是什么原因呢?电场在导线中极化了电子(电子不是实心带负电质点。关于电子可极化有专题讨论),在导线内形成了电异极子(电偶极子额外附带一个负电荷,形成的电量不对称的偶极子),它们也是被极化成了定向排列。这个受力图我在《我已证明……》中贴了出来。共两张图,一个是同向吸引的,一个是反向排斥的。导线中流过的电子都是带负电,按照相对论的说法是不能解释吸引和排斥的。
过去玩电子管的时候,有些电子管的损坏就是阳极烧毁,电压过高电流过大。但是往往都是从某个点开始。这证明了电子是被聚了焦的。而这些电子管并不是示波器的管子,没有聚焦装置,电子是如何形成自汇聚的呢?我对此进行了分析,电子不是一个纯带负电荷的粒子,是含有正电荷的、可被极化成偶极子的带电物质。它在电场中被极化成偶极子,前后首尾相吸,形成自汇聚。

文献上有时看到人们发现电子电荷的电量不是最小电量,甚至有人提出1/3电荷导电的理论,也有夸克带电量是分数电荷的说法,还有低温霍耳效应也有分数电荷的说法,这些大家可自行寻找文献看。我更加认定电子不是单一的成分组成的。因为如果电子的导电中只有部分电量参与,那么就说明存在部分电量组成的全部电量,如果都是负电荷,根据同性相斥的道理,它们不能结合在一起,一定会四分五裂,也就是说,根本不能存在含有多个负电荷的电子。但是既然存在这样的电子,那就一定有能把它们结合在一起的正电荷。
电子含有正电荷的想法我现在已经根深蒂固存在我脑子里了。电子在运动中还会吸引多余的正电荷,使得自身能量变大,负电量相对减少,正电量增加。这时原子实对它的引力减少、斥力增加,排斥它到高轨道或赶出轨道,设置驱离金属表面。电子含有正电荷,在场中就能极化出有方向的偶极子。不同导线的偶极子互相作用产生引力和斥力。
磁场是电偶极子(或异偶极子)定向排列形成的。在微观上,是正负相间的异种电荷排列,在通电直导线外磁场是和电场平行的(注,传统认为是垂直的)。通电导线之间的受力就是这些平行的电偶极子极化了导线周围的场物质,进而和另外导线中的偶极子作用的。
因此,传统的磁力线——B线也是一种错误描述。量子力学实验中的AB效应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这个效应至今没有完美的解释。这是因为磁力线根本不是和电流垂直的。
没有人认识到磁场线是和电场线是平行的。在通电螺线管的两极、在条形、U形磁铁的两极具有磁极,因此人们认为磁场线是一头进一头出,是闭合磁力线。这是错误的。事实上是铁心中的电偶极子(环形电流)的旋转排列所为。在磁极上,能够吸引铁屑等物质,那是因为这些旋转排列的电偶极子极化了铁屑,使得铁屑中也产生了旋转排列的电偶极子,双方作用,产生引力。
长螺线管和条形、U形磁铁的两极具有磁极,能吸引铁屑,而中间段不能吸引铁屑,按照书本上的说法是,这里没有磁力线。磁力线都集中在磁路内。这种说法对不对的,完全是错误的!我已经用两个实验否定了它。
一个实验就是环形铁心的线圈。现在有一中变压器是环形铁心的,铁心是一整条硅钢片卷绕而成,没有铁心搭接间隙,没有什么漏磁。铁心是一个环形整体,不可分割的。线圈是一种专门的机器按照织布梭子的方法绕到铁心上的。这种闭合磁回路的通电螺线环,被认为是没有外部磁场的。用现有检测磁场的手段,检测出磁场是零。
因此这种环形螺线环被认为磁场全部集中在铁心内的。但是我用我的理论,证实了变压器外,不仅存在磁场,而且还不小。我用两个相同的环形变压器,去掉了次级引线,仅留有初级(初级导线匝数多),然后将将两个变压器面对面用细线吊起,初级通入直流电,不同的电流方向会发现两变压器有明显的排斥和吸引动作。
我使用变压器通直流电流就是制造两个没有磁极的电磁铁。我们都知道一般的磁铁都有两个磁极,而闭环的铁心是没有磁极的。这样的电磁铁是吸引不了任何铁屑、铁块的。用检测磁场的设备也是无法检测出磁极的。
这种没有漏磁的变压器通入交流电流,在外面用探测线圈也不能检测到电动势。用霍耳元件也不能检测出磁场。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我们从来认为磁场是有旋场,所用的检测原理都是使用对能产生旋转电偶极子排列的磁极上能感应出相同的旋转电偶极子的敏感元件。而事实上,这种逼和磁回路的铁心对外只显示出面磁场。我很早以前就做过这个实验,并且写了专题贴《面电流磁场及其性质》,阐述了这个事实。
这个事实证明磁场不是按照磁路的方向传播的,而是在磁路的截面方向环绕截面进行旋转的电偶极子排列。这种排列在传导电流的极化下向两边同时扩展,造成磁场沿铁心传播的现象。这里有一个虚假成份,那就是现有的磁力线方向是磁场极化扩展的方向,而不是磁场线流动的方向。

我还有一个实验证明磁场的这种性质,鉴于保密,暂不公开。但是结论我已经给了大家。
我的这种磁场本质的分析,和AB效应完全吻合。磁场是和电场平行的是个结论。我的磁场理论还完全能把电磁现象,包括楞次定律、自感、互感、趋肤效应解释得清清楚楚。
为什么两个闭环磁路的电磁铁能够相互之间有力的作用呢?这在传统理论中是不可思议的。没有磁极的磁铁怎么产生力?原因在于在变压器外面,虽然没有旋转的电偶极子排列,但是却有辐射状的面电流磁场。两个变压器平面上,根据通电方向不同产生了向环心辐射的电偶极子场和由环心向外辐射的电偶极子场。向内的和向内的吸引,向外的和向外的吸引,向内的和向外的排斥。
一个条形磁铁的磁极在两头,能吸引铁屑和铁块也是在两极。中间段不吸引铁磁物质,这是大家熟知的。但是把磁铁棒打断为两截或更多截,每段都又出来两极。每个磁极又都能吸引铁磁物质了。这是因为断面的出现,使得旋转排列的电偶极子暴露了出来。可以对外进行旋转极化了。
把断开的两段的断面重新结合在一起,他们依旧相吸引,接口处的磁性又消失了。
那么磁极的区分是靠什么决定的呢?这是旋转电偶极子旋转排列方向不同决定的。磁极对接处同方向旋转的,互相吸引,反方向旋转的,互相排斥。根本不是磁场由N极流出向S极流入。完全是错误的。
在一个“口”字形铁心中左边的一竖上分里、外两层绕上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制作成一个变压器。这个变压器的铁心磁路是闭合的。当我把右边那一竖没有绕制线圈的铁心锯出一个气隙,磁场的完整回路被破坏掉了,但是这个变压器还照常工作,这个气隙对磁通量影响极微。这也说明磁场不是在磁回路中沿回路流动的。
接前面问题继续说:
在电磁场理论书中,最早看到的就是电荷、静电场、库仑定律。在讲完电电荷的电场后,紧接着就是讲电偶极子。可惜前人在这上面下的功夫太少了。一个典型的例子举完以后,就没有了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了。不信各位可以去翻书,是不是实情。
这个例子一般都是讨论一个电偶极子和其轴线中点垂直的线上一个试验电荷的受力问题。
比如纸面上一左一又两个等量异种电荷q。比如左边是正、右边是负,距离是l,那么电偶极矩是pl,方向由右指向左。那么中垂线上的试验电荷如果是负电荷,这个负电荷受电偶极子的力的方向是向左,平行于电偶极子连线。后面还分析了电荷受力的大小,我不去管它了。
如果这个试验电荷不是正电荷,也不是负电荷呢?书中没有继续讨论,我给大家讨论。一个前面具有球心的球壳,本是电中性的,我把它放在中垂线上,看会发生什么。外面球壳带负电荷,受力向左了,那里面带正电的球心呢,一定向右。这就是说,一个电偶极子把它邻近的中性球给极化了。使它也变成电偶极子。这种电偶极子的无限扩展,就是磁场的传播。
由于电偶极子的出现,松散的颗粒之间产生了电场力,旋转不但没有把它们转散,反而它们更加紧密了。转速越快,这种力越大。它们就更紧密。中子星也是这样。中子实际上也是由两种电荷组成的物质,它也能力致极化出电偶极子。它的质量很大,转速也很高,但是上面的物质不会被甩出来,因为有更大的引力因转速加快而加大。
中子星的中子本没有相互之间的力,但因旋转而使得它们成为最坚实的物质存在形式。假设有外力能够立刻停止中子星旋转,这些中子之间没有了力,中子星立刻会四分五裂。
但是,话说回来了,这种极化格局一旦形成,破坏掉它也不是简单地把它弄停止了就可以完全使它们丧失引力的。为什么呢?它们有记忆作用。两个中性物质,一旦被力致极化后,它们之间就产生了力,这个力一旦产生,会使球壳变形,这就是我前面留下的伏笔。球壳变形后,能巩固这些使它们结合在一起的力。比如一个氧原子会和另外一个氧原子结合。结合后,它们各自都变形了,不再是球对称的两个原子了,这时它们分不开了。靠失去旋转也不能把它们分开。这就是我前面所提球壳不变形的意义。只有在这种球壳不变形的情况下,失去转速才有可能彻底失去引力。
我们对磁铁进行磁化就是一个例子,极化后的磁铁,撤消掉磁化电流,它能永久保持磁性。除非有相反的磁场使它退磁。电极化也存在着类似的现象,某些物质一旦被电极化,会出现永久极化现象,激励电场撤消后依然保持电极化状态。这些都是现实中存在的力的“记忆”。当然这些特殊情况不妨碍我们对引力的讨论。我们在讨论中完全可以把这些情况剔除掉。
我们只对实质进行讨论,理想的天体,不具有记忆功能的天体。就像科学家研究气体的状态方程一样,先作出一个理想气体模型。它们之间除了完全弹性碰撞之外没有任何分子间力存在。
这样的理想气体存在吗?不存在。但是用它能近似出气体的某些特性。
就如我和曹先生说的停止地球转动,引力会消失一样,都是作为一种理想状况下的结果。实际上呢?首先我们不可能停止地球转动,也不可能失去太阳引力,也没有任何“退磁”的力使得原本在引力下凝聚成一体的物质分开。那是需要更多额外的能量才可以的。
一种学说的建立就要有一种特殊的机理。可以说,我的理论是从人们只用了两页纸就草草带过的知识上发展起来的。电偶极子是我理论的灵魂,我用它来解释世界能多深入了一步。
但是,电偶极子是不是真的就是我们学的那样呢?电荷到底存在不存在,还是电荷是什么高速旋转、逆时针或顺时针的物质产生的效果呢?我相信必有更深层的理论问题要解决。但是电荷的概念我们还可以继续使用。往更细小的方向研究是无止境的。也许电荷完全就是假概念,但那超出了现在研究的范围。
事实上,我确信,电荷是假概念。我从一个理论即左旋糖、右旋糖的理论中得到了一点启发。我们世界的生物可以利用的都是左旋糖,而右旋糖则不能被利用。这是最初遗传的结果。因为生物最初选择了左旋方式,那么DNA等遗传因素无例外采用了这种方式,它也只能使用自然界提供出的两种糖的一半,左旋物质。这样它才能被装配到左旋形式的机器中。
其实我猜想电荷不过是旋转方向是逆时针还是顺时针转动的物质罢了,或者更复杂些的转动组合。一旦宇宙采用了这个组合,那所有的极化方式都要依从这个最原始的组合方式。对于更小的电荷,我也有个模型,鉴于离题太远,就不说了。
两根平行导线不通电时,之间没有力的作用(为防止钻孔子,补充说明忽略掉它们之间的微弱万有引力),通电以后,它们之间产生了力。为什么产生了力?现有理论认为,运动电荷产生磁场,磁场和电荷作用产生力。这里我有《十万个为什么》。
两个平行带电线匀速同向运动、反向运动,线间电荷除了静电力不产生磁场力。为什么?
两个平行导线匀速同向运动、反向运动,内部有大量自由电子,但线间不产生任何力。为什么?
磁场若是运动电荷所产生,那么多运动电荷为什么不产生磁场?
通电导线之间的受力大小为什么和电荷相对速度无关?只决定于电流大小?我们知道,同向电流时两导线的电子之间相对速度是0,而反向时它们相对速度为电子漂移速度的2倍,但是力的大小一样,只是方向改变。为什么?谁给讲出机理?
因此,运动电荷产生磁场也是错误理论。只有加速中的物质、或被极化的物质才产生磁场。无有反例。
世间万物的规律,都是遵守同一道理。我班门弄斧在这里讲讲龙卷风。从积雨云下方伸出的鼻子可以在地面毁坏建筑物,伤及生命,在海面可以卷起海水。一个旋涡从云层底下伸出来时,角速度没有多大,线速度也没有多大。但是一旦成为旋涡,它越转越快。到达地面的风速比地面任何其他的风都快。一个旋转的气流为什么越转越块,气体分子不但不被甩出去,反而直径随着转速增加越来越小呢?这是因为快速转动的气体分子产生了力致极化。气体分子间距缩小,相互之间引力加大、同时密度也加大。这时风形成的筒壁密度增加,角动量非常大。但是筒中间的气压又小,为什么小?除了离心作用外,还有气体极化方向和轴对面的相反,互相排斥对方分子的缘故。旋转的筒壁密度增加是分子引力加大、中心向外排斥分子共同作用的结果。
气体分子在加速时一定受到额外产生的引力而使密度增加。
一个高速旋转的气流不在离心作用下发散,反而直径收缩,这就是力致极化使分子相互吸引的又一个例子。
高速气流由粗管道进入细管道,这时分子会加速,这种加速会造成分子引力加大,密度增加,分子对侧壁压力减小。
高速气流产生的力致极化会产生引力,吸引并裹挟走周围静止的气体分子,产生局部真空或压力下降。
这种低压也会造成气流向一方侧壁偏转,直至吸附。这是射流原理。
两条并排在水中前进的船,由于两船舷间水流加速,水分子被力致极化,产生引力,会将两船吸引到一起。
两张纸片,向中间吹气,也会造成两纸靠拢,也是引力。
在真空中并排加速的两个气体分子会靠拢,形成凝聚。星云也会在转动中逐渐凝聚成气体球、液体球、固体球。如果它们不旋转就不会凝聚。而且越凝聚,转速越大。符合角动量守恒。万物的机理没有互相冲突的,从角动量守恒上也看到这点。
只要有加速度,就会产生力致极化场,就会相互之间产生力。这绝对是真理。
什么是电场力,什么是磁场力呢?一个电荷只受到一个电荷作用力是电场力。同时受到两个异性电荷的作用力是磁场力。比如电荷和电偶极子之间的力是磁场力。但往微观里看,归根到底也是电场力,只是两源电荷距离很近。所以说力没有本质区别,最终都是电场力。
昨天我还说了两个氧原子的故事。两个距离无限远的单质氧原子,它们各自如果不受外力极化,它们之间受力为零。它们谁都是正负电荷几何中心重合的球体。对外不产生电场。如果人为将它们接近一定程度,它们之间就产生了力。
或许有人说,他们都是正负电荷重合体,对外场强都为零,为什么会吸引呢?因为它们虽然是电荷重合,但它们的壳——电子云,不是刚性体。一旦电子旋转到某个位置,它们瞬间就不是没有力了。一旦有了力,电子云就变形了。变形使得电荷不再重合,这种吸引就会继续下去,变形也持续下去,直到它们的电子云交叠,形成排斥,最终才稳定结合在一起。这个新的结合体就是氧气分子。它是形变的产物。它的形变也产生了新的电偶极子,造成整体球壳变形。这些也是造成引力的一部分。这么说是不是我自我否定呢?不是。根据引力都是电偶极子之间力的原理,要求整个星球电偶极子的矢量和。而这些都和角速度有关,各个不同的原子、电子有不同的角速度,总矢量和应该是零。这和一个铁块一样,虽然铁块内有很多磁畴,但是它们杂乱无章地存在,对外的总磁场为零,铁块相互不吸引。但在外力磁化下,它们规则排列起来了,铁块变成了磁铁,互相有引力了。星球也是这样,内部分子间的力是短程力,整体互相抵消,对外没什么作用。必须使它们这些电偶极子有规则地排列起来。而整体的旋转造成的力致极化是唯一的途径。这样短程的力叠加起来,就成为了长程力。
一块砖头,比如抗拉1000牛顿。你把它齐刷刷拉断为两截,你再把它们对接起来,除非用黏结剂,否则无法再连接到一起。它们之间的力一下子就消失了,分子间力没有了,只剩下万有引力。
对于中性物质被极化产生力,我天天都在找反例,可就是找不到。哪怕一万个例子中有一个的现象不符合,没有产生力,不能正常解释了,或者出现了相反的例子,比如加速度越大、或者极化越强,力反而减小。
个个事例都千篇一律支持我的理论,那么我就觉得它真是真理,至少到我总结的这个层次它是真理。我也许不太会严格按照逻辑学证明这个证明那个,但是我给出的却是我自己辩不倒自己的结果。我也只能寄希望于别人了。

讨论极化是必要的。电偶极子,一正一负两个等量电荷q,相距l,形成一个电偶极子,电偶极矩是ql,是个矢量。当电偶极距为零时,电偶极矩为零。它对远处的电荷没有力的作用。这就是电荷几何中心重合时的表现。还是这两个电荷,拉开它们的电偶极距,就有电偶极矩不为零,对外就有了力的作用。我的电极化理论都是来源于这个事实。这是学库仑定律时必然要学到的,是基本知识。大量的电偶极子的作用就产生宏观的磁力,这就是我要阐述的事实。
大量电偶极子定向规则排列,就形成了宏观的磁场。这些磁场都是微观的、正电荷和负电荷形成的静电场。因为整体正、负电量相等、交错分布,对外宏观上没有电性。这就是宏观磁场不同于宏观电场的地方。宏观电场是大量的带电粒子集中在一起时发出的场,比如充了电的电容器,两个极板上都集中了很多电荷。这种宏观电场是可以经过导线短路电容器将电荷释放掉的。而微观的电偶极子是无法用导线释放电荷的。电容器可以通过外力把带电极板分开,每个被分开的极板就是一个电场场源,它对外宏观显示电性。电偶极子无法被分开成为两部分,众多电偶极子也无法分成两部分,所以总体宏观上都是电中性。但是偶极子场作用显现出来了,那就是磁场。
我们可以这样想像,把电偶极子看成一个微型电池,正、负极首、尾串联起来连成长长的一串(当然不是用导线连接),这样的串中包含大量的电偶极子。
两个这样的串,平行放置,极性指向相同,首首对齐、尾尾对齐,两串之间就产生引力。
两个这样的串,平行放置,极性指向相反,首尾对齐,两串之间就产生斥力。
以上这是很基本的一种形式。
以这个串为原材料,我们现在构造它。把它一个围成圈儿,做成一个闭环,另一个是原样的直串儿,把这个串放到环的平面上方和平面平行,则串会受到一推一拉两个力。因为环的这个半圆中的电偶极子总方向和串相同,另外半环中的总方向相反。相同的造成吸引,相反的部分造成排斥。这就是“洛仑兹力”。
把这两个都做成圆环。面对面放置,旋转极性(串原来就有极性,弯成环极性方向依旧保留)相同,两个环互相吸引,翻转一种一个再面对面放置,因旋转方向相反,两环相斥。这就是磁铁两个磁极的原理。
如果我有众多的串材料,我把负极绑在一起,让正极成辐射状散开。就象辐条一样,这就形成了另一种场,引力场。

那么引力场的这种辐状排列是怎么形成的呢?这和自转有关。自转具有离心作用,力致极化的原理前面已经有叙述。旋转中的物体也一样受到力致极化的作用,使得每个原子中的核心部分微微向外偏心那么一点点。这样就会造成一种辐状的电偶极子排列。这种排列累加起来,就形成了引力场。

每个原子贡献出那么一点点,从地心到地表所有原子的偏心贡献累加起来,就形成了一种正电荷偏外一点的球体。
由于地表的物体受到这种辐状场的作用,也感应出相同的极性,物体和该场就产生了力的作用。
我的前提是,所有的力都是电力,我的结论还是归于所有的力都是电力,只是由于力源的组成方式不同(电偶极子排列不同)造成力的表现不同。
库仑定律,开篇之后紧接着讲的就是电偶极子受力。但是现有教科书没有一个对其性质的深入研究,篇幅大概也就是两页。

 一堆铁屑,它们之间没有什么力(不考虑万有引力),当这堆铁屑处于通电螺线管内,铁屑有规律排列起来了,铁屑之间产生了力。磁场越强,它们之间的力越大。当撤消掉电流时,不考虑剩磁,则铁屑间又恢复到无力状态。

我们看到了,物体受到极化会产生力,而且正比于极化强度。铁粉间的磁力和万有引力都是磁场力,区别在于,铁粉受到的极化是环形的,而万有引力的极化是辐射状的。

我们如何提高辐射状极化的强度呢?惟一的办法是加速天体的转速。天体转速越高,这种力致极化的程度越高,引力就越大。因此大凡转速很高的天体,其引力也越大。万有引力就来源于物质的旋转极化。该极化是辐射状排列的偶极子极化,因而不和磁铁的极化产生力的作用。

那么两个绝对不旋转的天体之间是不是就没有万有引力呢?不是。假如地球和月球之间互相没有互绕,也没有自转,但是它们位于太阳引力场中,依然会极化出万有引力。

 

本帖地址:http://club.xilu.com/hongbin/msgview-950451-367550.html[复制地址]
上一主题:科学智慧火花编辑组应维护辩证唯... 下一主题:回复中科院专家对《明确物质的概...
[楼主]  [2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4/08/19 10:55 

补充两个金属球的论述:
我为什么坚信光和引力都是在场中传播的呢?因为我有论据,我这个论证方法也是独特的。我在论坛的不同帖子中多次举一个实例来证明引力的传播是靠介质实现的。我把其中一个抄过来,大家评判到底对还是不对?
如有两个人造天体,半径都是1米的实心球。一个是铝做的,一个是铅做的。这两个实心球各自具有质量m1=11310千克、m2=47501千克。 它们都在地球公转轨道上做圆周运动。两个球体质量的比m2/m1=4.2,它们受到的万有引力之比也是F2/F1=4.2。这两个球体表面面积相同、质量不同,受到的引力不同。两球在相同半径的公转轨道上一前一后绕太阳运行。如果两球和太阳之间没有传递引力的物质,太阳如何对随时运动的两个球体分别施以不同大小的力呢?太阳不可能在两球体还未到达的地方事先准备好对两球的不同的力。如果两球和太阳现建立引力联系,按引力的传播速度为光速,也要有至少8分钟的传递时间,而当引力作用到原来两球的位置时,两球早已跑出去了14400公里了,根本作用不到两球上,两球又怎么能受到处处指向太阳中心的不同大小的力呢?
我的观点是两球所有要经过的路程上都有早已被太阳极化的场物质。这些场物质具有指向太阳中心的极化矢量。所有经过这些路径的天体,都会被这些早已存在的场物质所贯穿。这些带有方向的场物质进入天体内部,顶替出原来方向的场物质。天体内部的所有物质都被进入的场物质所极化,改变极化方向。质量大的被极化的物质多,质量小的被极化的物质少。因此也就获得不同大小的、方向随时改变的力。也就是说,两球获得的引力并不是和太阳直接作用的结果,而是和场物质作用的结果。
我的这段论述,证明球是和早已建立起来的场建立的力的联系。如果没有事先被极化的场物质,这两个球体将等不到力的到来而飞离太阳系。你们谁不承认存在场物质就可以先就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看看能不能解释这个力的传播问题。
新理论的诞生总是因为旧理论有解释不了的地方,而新理论也必须是能解释这些地方的。反对新理论是很正常的事,但如果反对者拿不出旧理论的解释,这种反对就是苍白无力的。
我的理论还存在很多问题,要完善的地方也很多,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但这些认知,是我理论的基础。比如我想证明场物质存在,我就拿出了上述的理由。我特别希望的是不承认场物质存在的人能给出比我的解释更完善的解释。比如他可以说引力传播不需要介质、不需要时间、是超距作用。那他就要面临解释这些机制,而不是仅仅简单地给予否定或肯定。
[楼主]  [3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4/08/20 15:00 

不用往远了说,就说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引力,谁称过地球的质量和太阳的质量?没有人能做得到。
如果不存在太阳和地球之外的任何天体,地球和太阳没有自转、公转和互绕,地球和太阳都是理想原子构成的团(原子们在惯性下相互静止,没有分子间力),依照我的万有引力学说,它们之间的引力为零。

万有引力除了包含有物质的量(数量质量),还包含了它们的极化程度。它和各自的转速、互绕的转速有关,虽然现在还拿不出定量关系。也就是说,万有引力F=Gm1m2/r^2表达并不准确。根据我的理论,引力是一种磁场力,它和磁铁之间的磁场力有一个重大区别,就是偶极子排列方式迥异。万有引力是偶极子辐射状排列产生的,磁铁的磁场力是偶极子闭环排列产生的。

两块质量固定的磁铁毛坯,用不同的磁化电流进行充磁,就得到不同的引力(相同距离下)。可见磁力是和极化强度大小相关联的。物质的量在这里有作用,但不是决定作用。我们完全可以认为极化的程度代表了引力的量。比如磁铁的物质量质量是M1、M2,而两个磁铁被极化的偶极子各占总质量的10%和20%,那么就会有m1=0.1M1、m2=0.2M2,引力F1=m1m2/r^2=0.02M1M2/r^2。我们换一种电流来充磁,得到m1=0.3M1、m2=0.4M2,我们就得到F2=0.12M1M2/r^2可见,如果极化程度不一样,即使是物质的量相同的两磁铁,我们会看到引力不一样。不一样的程度体现在0.02和0.12上了,也就是对应的G不一样了。
假定我们非要让G一样,那么式子必须写成F1=G(0.1M1)(0.2M2)/r^2和F2=G(0.3M1)(0.4M2)/r^2。括号内是等效引力质量。相同的材料,不同的极化程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等效引力质量,但这个公式的形式没有变。

万有引力也是这样,假定太阳还是过去的太阳、地球还是过去的地球,改变它们的自转或互绕速度,也将得到不同的引力,得到不同的引力质量。这时公式的形式还是不变,所变的是等效引力质量。

所以通过行星的运行规律根据固定G测量出来的天体质量,总是等效引力质量。它不一定严格真实表现出天体的物质的量。那么用这种计算出来的等效引力质量反推天体运行规律总是符合的。丝毫不能证明万有引力公式中的质量是真实质量。
[楼主]  [4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4/08/20 17:01 

卡文迪许用扭秤做万有引力实验是在地面上做的。他用的不同金属球是被地球引力场极化了的,因此测量出的万有引力常数是一个值。如果他的实验在月球上做,两球受月球引力场极化,他会测量出另一个引力常数。
这是根据我的极化理论得出的判断。
[楼主]  [5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4/08/21 05:23 

太阳还是这个太阳,地球还是这个地球。如果我环绕赤道绕上很多匝漆包线,通以直流电,一定会改变地球磁场。一定会改变和太阳磁场的作用力(因为太阳也有磁极),会反映出地球等效引力质量的改变。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11664891242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