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光的传播》、《我已经推导出经典电子半径、电子质量、精细结构常数、普朗克常数之间的关系》帖中提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离经叛道的观点:光子速度不是光速。光速是光介质极化的速度,而光子速度可以比光速小得多,它可以是从零速到光速之间任意数值。光的频率f是光子速度v和介质数量线密度χ的乘积。 f=χv χ=5.6479174417950121205123734930873e+13 m-1。 这个式子一经推出,立刻遭到了某QQ群中部分人的不解和反对。其中最主要的一条理由就是我的光子和(国外定义的)传统定义不同(出自樊先生、王先生)。 这里我要对我的光子作出定义:光子是电子发出的带正电荷的粒子。不同能量的光子所带正电量不同。光子速度不是光速。至于光子的能量和过去的光子能量没有不同,依然是E=hf,这里用f代替传统光的频率ν,为的是和光子速度v有个区别。 一个光子,可以在真空中极化出很多波节。比如1ns的发光时间内,可以发出很多波,形成一个波包。这一个波包就是一个传统的光子。波包内每个周期传送的能量并不是一个光子的能量,光子的能量是波包的总能量。张崇安先生把这个更小的能量载体叫亚光子,这是对的。我把这个叫做正亚电子,也是同样意思。张先生认为这些亚光子速度都是c,亚光子速度就是光速。 我的正亚电子是介质极化后传递的一个微小正电量,它的传播是从一个介质颗粒到另一个介质颗粒跳跃的,是顶替前进的。极化速度是光速,但是这些颗粒间正亚电子的跳跃却不是光速。比如一根内径和米粒直径大小一样的长细管,每米有1000个小米粒,把管赛得满满的。我在管道一端塞进一粒小米,管道那端几乎立刻挤出一粒小米。这个速度很快,比如它是光速。但是这个米粒却不是我刚刚塞进去的米粒,刚刚塞进去的米粒顶替了原来在管口的那粒米粒,使得管道内所有米粒整体移动了一个米粒直径的距离。我在这端单位时间塞进去的米粒越多,那边端口单位时间流出的米粒也越多。这就是光的频率。事实上是正亚电子流出管道的频率。不管我用多快或多慢的频率往管道里塞米粒,管道那端的反映速度都是一样的,这就是光速。而管道内小米的速度就是正亚电子跳跃移动速度。 我的光子是一个带电整体,从电子中以速度v发出来,这不同于我塞小米进管的比方。但是因为我的光子有速度。它向前进每经过一个介质颗粒,就会把这个颗粒中的正电荷赶向下一个颗粒,这些正亚电子的移动就如同小米的移动。因此,光子速度越快,它从一个颗粒到达下一个颗粒的时间越短,单位时间赶出去的正亚电子数越多,频率也就高。 我完全可以使用光子这个名词代替传统光子,因为传统光子也不是正亚电子(亚光子)。我的光子速度上任意,带电量(质量)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