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在相对论中,洛伦兹解释迈莫实验... 下一主题:3.1 “相对性假设”与“广义相对...
银河系质量圆盘的引力分布,可以解释星系转动曲线的平坦吗?
[楼主]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2014/02/25 18:05
点击:498次

银河系质量圆盘的引力分布,可以解释星系转动曲线的平坦吗?

 

   可能不少人都有这种想法:利用银河系质量圆盘的引力分布,解释星系转动曲线的平坦。但是里面的数学太复杂了。圆球质量的引力场分布,数学简单得不得了。可是圆盘上的引力分布,数学复杂得不得了。我有两种方法,可以得到圆盘质量上的引力场强:方法一,我自己亲自求解,找了一本800多页的有关积分与级数的数学手册,终于找到了解(函数非常陌生),非常复杂,是一个无穷级数解,很难分析。方法二,利用一本电磁学习题集的解(里面有圆盘电荷分布的电场,可以拿来用),这也是一个无穷级数解,里面的每一项函数倒是简单,但是由于是无穷级数,也难以分析。

 

 

   虽然难以分析,我还是可以得到一些定性结论:把质量压缩成圆饼或者拉伸成棒,虽然可以在某些位置放大一点引力,但是要放大几倍,还是不可能的。因此,对于“解释星系转动曲线的平坦”,可能没有效果(因为为了解释星系转动曲线的平坦,需要将引力放大610倍)。

 

 

   梅晓春先生曾经与人合作,也研究过利用银河系质量圆盘的引力分布,解释星系转动曲线的平坦。他们认为是可以达到的。2009年我与梅先生讨论过。

 

 

不过我在2007年已经放弃了这个圆盘引力的思路。因为我看到天文学或者天体物理书上说,银河系的重子物质质量分布,主要还是在银球内(半径0.7万光年)。尽管银河系圆盘半径可以达到4万光年,但是主要可见物质还是在银球内。因此,牛顿引力平方反比定律,还是大致适用的,没有必要用圆盘。

 

 更加重要的是,包括银河系在内的很多星系,其转动曲线的平坦性一直延伸到半径为8万光年还维持着,且没有一丝下降的趋势,也即有可能在半径为1012万光年位置,还维持着平坦曲线。如此一来,圆盘思路,更加没有意义了。因为多数可见重子物质在小于4万光年的半径内,在半径为12万光年的位置看来,这些物质其引力是来自圆盘物质,还是球形物质,已经不再重要。好比你一个人两米长条,但在6米开外看你,你对其它物体的引力是多少,你也就是一个80千克的物体,是不是长条,不再重要。SHEN JIAN QI2014-2-25
本帖地址:http://club.xilu.com/hongbin/msgview-950451-322712-1.html[复制地址]
上一主题:在相对论中,洛伦兹解释迈莫实验... 下一主题:3.1 “相对性假设”与“广义相对...
 [2楼]  作者:silin007  发表时间: 2014/02/25 19:46 

我在2007年已经放弃了这个圆盘引力的思路。.....牛顿引力平方反比定律,还是大致适用的,没有必要用圆盘。

这就对了!学会放弃很重要!事实上,除了牛顿引力距离平方反比定律(GMm/r^2)和与之恒等的惠更斯向心速度平方正比定律(mu^2/r)之外,任何思路都是不适用的,因为万物(包括星系)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视为一个仅有引力质量,没形状和大小的理想质点,由此出发只要您能接受现在公认为万有引力恒量(G=6.67x10^-11N·m^2/kg^2)并不是在宇宙中的普适常数的事实(将GMm/r^2=mu^2/r简化为GM/r=u^2则有G=u^2r/M),就不难解决您所面的所有物理难题,当然您还得放弃牛顿纲领之外的一切思路,否则......

※※※※※※
即别轻信人说的,也别坚信己学的,更别迷信书写的;只信亲眼能见的,而且亲手能算的,关键亲身能验的;科学事实
 [3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4/02/25 20:08 

距离的加大可使物体形状的对引力的影响大大降低。在很远的地方,一切形状的刚体都可看作质点。就如在地面上不同的位置,地形、地质的差异对引力有影响,但到了同步卫星的高度,这些引力的差异都消失了。
 [4楼]  作者:屋里学大师  发表时间: 2014/02/25 20:15 

笨蛋,整个银河系就好比一块凸透镜,你先假设银盘上各处所受引力与银心距离成反比,再去反推整个凸透镜各处

的质量密度分布,看是不是满足半径从0.7到12万光年都一直维持着平坦转动曲线条件?

※※※※※※
牛 东
 [5楼]  作者:福州梅晓春  发表时间: 2014/02/26 11:17 

对【4楼】说:

不发光的重子物质,比如中性氢原子,可以连续分布到离星系中心很远的地方。采用计算机数值计算方法,只要假设不可见的重子物质是发光重子物质的5倍,就可以解释漩涡星系平坦的旋转曲线,根本不需要非重子暗物质的假设。

 [6楼]  作者:屋里学大师  发表时间: 2014/02/26 12:59 

沈博士忘了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银盘各处恒星的公转速度都大致是相等的,这就否定了他的“牛顿引力平方反比

定律,还是大致适用的”观点,而必须用圆盘引力分布的距离反比而非平方反比来解释,距离反比也就必然会在随机

密集区上形成漩臂和漩涡。

至于光度分布,在远离银心区域虽然恒星分布很少,但低温氢云分布很广,很小的氢云密度就足可以在银盘上形成

较大的引力而改变平方反比规律,所以暗物质假设完全子虚乌有。

以上虽然只是我的个人猜测,但是沈博士完全可以用他的数学软件计算证伪我的观点,而且这种计算很可能别人还没

做过,他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判断暗物质假设是否必要,还可进一步计算银盘低温中性氢导致的微波分布来反证。

※※※※※※
牛 东
[楼主]  [7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4/02/26 14:48 

对【5楼】说:

"只要假设不可见的重子物质(中性氢原子)是发光重子物质的5倍",这个思路,在文献中是被不采纳的,要求5倍太大太大了。

 

[楼主]  [8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4/02/26 15:11 

对【6楼】说:
沈博士忘了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银盘各处恒星的公转速度都大致是相等的,这就否定了他的牛顿引力平方反比定律,还是大致适用的观点,而必须用圆盘引力分布的距离反比而非平方反比来解释,距离反比也就必然会在随机密集区上形成漩臂和漩涡。 【【沈回复:你没有看清我的这个题目的背景。我不是在讲“引力有没有反常”。我是在讲假如牛顿引力理论成立的前提下,对于银河系质量分布的主要部分,到底是圆盘模型恰当,还是圆球模型恰当。我说是,圆球更恰当。在这个思路下,“平方反比定律,还是大致适用的”。之后发现,虽然适用,但不符合观察事实(因为观察事实是有平坦曲线)。2014-2-26】】
 [9楼]  作者:凡无知  发表时间: 2014/02/26 15:56 

沈教授,不无聊啊?平坦也只是老远看着平坦,搞点基础性实实在在的研究多好?好久没见你了,你上次提那个统一四种相互作用力的新理论进展怎么样了?
 [10楼]  作者:屋里学大师  发表时间: 2014/02/26 16:28 

这段话没有谁提到"引力有没有反常"吧?你说我哪句话又不是直奔你主帖内容来的?是你自己在否定自己的观点。

你说"虽然可以在某些位置放大一点引力,但是要放大几倍,还是不可能的",而在一个半径7万光年的圆盘与0.7

万光年的球体内,体积增加百倍而稀薄的中性氢将引力放大10倍又有何不可?我还想要你具体计算其密度,再对照

它所辐射微波强度分布与观测事实是否相符。现在你不愿计算拉倒,我又不靠你什么。当然,如果你的计算结果否定

了我的观点,我又会提出新的思路来解释,反正我不会相信有什么暗物质存在。
 [11楼]  作者:福州梅晓春  发表时间: 2014/02/26 17:57 

对【7楼】说:

按宇宙学,10倍之内都可以接受。

[楼主]  [12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4/02/27 16:12 

对【10楼】说:
 

我的帖子也没有提到暗物质。暗物质与中性氢原子,都是为了解释星系平坦曲线的路子。(中性氢原子,也是暗物质一种,即普通重子暗物质)

 

我的主帖子内的主题是:对于银河系可见物质,到底要用"圆盘模型+复杂的无穷级数牛顿引力公式"还是"球形模型+简单的牛顿平方反比公式"?我与梅先生,曾经都用"圆盘模型+复杂的无穷级数牛顿引力公式"考虑,但我放弃了,认为这个没有必要,不符合实际质量分布事实,与实际离得太远,既复杂,更不讨好,还是可以用"球形模型+简单的牛顿平方反比公式"的。

 

但是,可见物质的"球形模型+简单的牛顿平方反比公式"无法解释星系平坦曲线。我的主帖就此打住.......接下来就可以引出各种各样的理论(重子暗物质、非重子暗物质;牛顿引力反常;或者引力不反常,但是F=ma不再适用(MOND理论))。

SHEN J Q 2014-2-27

[楼主]  [13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4/02/27 16:29 

对【11楼】说:

好像没有这种观察证据或者比较可靠的推断性证据(十倍于银河系可见质量的“氢原子气体”),求资料佐证。

 我倒万分希望有十倍于银河系可见质量的“氢原子气体”,因为我与朱顶余一直在研究引力场内的气体的温度、压强分布。

如果气体的温度是均匀的,那么气体在自身引力作用下,气体球密度(分布)与气体球半径r的关系是1/r^2,那么确实可以解释“星系转动曲线”。这是大家(天体物理学家等)都知道的。但是考虑朱顶余的“熵均匀”,那么温度其实不均匀,于是气体球密度(分布)与气体球半径r的关系是偏离1/r^2。如果“氢原子气体”密度不够大,那么我这个研究就是纸上谈兵,没有意义。

[楼主]  [14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4/02/27 16:33 

为了解释星系平坦曲线,引出各种各样的理论(重子暗物质、非重子暗物质;牛顿引力反常;或者引力不反常,但是F=ma不再适用(MOND理论))。这些例子胜算如何,我的观点:

 

  

“重子暗物质等等”说(包括中性氢原子、一些褐矮星、黑洞、甚至以及中微子等等): 中微子曾经是认为很有希望的,但是已被否定。中性氢原子,没有那么多(没有可靠的证据认为它有足够很多)。

 

 

  

“非重子暗物质说”(质量最轻的因此是长寿命的超对称粒子等。假如超对称是存在的,那么这样的粒子,肯定也是存在的。所以,此说可能性很大。但是,我有一个疑惑,根据我的估算,利用地球的引力捕获,即地球在公转时,好比一块抹布,它能把低速的暗物质粒子捕获(假设暗物质粒子自己也建立了热平衡,那么可以算出它的速度分布),按照我的计算,地球已经公转了46亿年,已经捕获了大量暗物质粒子,在地球上每立方米大概有万亿个暗物质粒子,远比银河系平均暗物质粒子密度要高。所以,我们探测暗物质粒子,只需要在地球上探测,没有必要仰望苍穹。可是,为什么有的探测暗物质粒子的实验,却把方向对准了太空呢??)

 

 

  

“牛顿引力反常”(这方面的理论主要是在爱因斯坦引力Lagrangian中添加一些高阶项,如曲率平方项。我觉得不自然。当然,添加“曲率平方项”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将引力场量子化。但是,真正的引力理论不会是曲率标量R+曲率平方项的那种理论,而应该是建立在自旋联络规范对称性之上的引力理论,所以这种思路“在爱因斯坦引力Lagrangian中添加一些高阶项,如曲率平方项”可以不计)。

 

 

   F=ma不再适用(MOND理论)”(该理论的相对论性协变理论,要么太复杂,变得不自然(Beikenstein理论),要么缺少必要的基础)SHEN J Q 2014-2-27
 [15楼]  作者:屋里学大师  发表时间: 2014/02/27 18:34 

你都胡扯到哪去了啊,那得能发育成恒星的高密度星际云才需要考虑,而我现在要你计算的只星“星际真空”氢的

分布密度,得有多少数量级的差异?银河中心在0.7万光年的范围内,平均每立方光年1个太阳质量密都不到,而在

太阳轨道处则大约需要十多立方光年才有一个恒星,按这个密度分布扩展,银盘质量本来就应大于银心质量。如果

再把这个质量均匀散布到整个其邻近空间,每立方厘米应有多少氢分子?

在整个银盘上,我相信只需要很稀薄的氢分布就足以弥补维持恒星等速公转所需质量,你不是已经得到了一个银盘

质量分布的无穷级数解吗?把数据分段代进去就出来了。请注意,这种质量分布的引力势主值是一个对数函数,你

把你的无穷级数往自然对数级数展开进行数值拟合结果就出来了,相信并不那么复杂。

※※※※※※
牛 东
[楼主]  [16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4/02/27 21:49 

对【15楼】说:
 

【【【沈回复:你这种考虑“中性氢”的观点80年来一直是存在着的,中性氢也是天体物理学的一个章节。如果中性氢真的可以用来提供足够大的引力(即距离r的对数引力势),为什么文献中,关于暗物质的候选者中,第一个就要把中性氢排除出去?在重子暗物质中,褐矮星等,上了榜,中性氢没有上榜。我倒希望它上榜,这样我在考虑朱顶余的熵均匀,将它用到弥散气体中去。如果弥散气体物质在银河系内不占主要,那么我的研究就没有意义。】】
 

 


在整个银盘上,我相信只需要很稀薄的氢分布就足以弥补维持恒星等速公转所需质量,你不是已经得到了一个银盘 质量分布的无穷级数解吗?把数据分段代进去就出来了。请注意,这种质量分布的引力势主值是一个对数函数,你把你的无穷级数往自然对数级数展开进行数值拟合结果就出来了,相信并不那么复杂。

在整个银盘上,我相信只需要很稀薄的氢分布就足以弥补维持恒星等速公转所需质量,你不是已经得到了一个银盘 质量分布的无穷级数解吗?把数据分段代进去就出来了。请注意,这种质量分布的引力势主值是一个对数函数,你把你的无穷级数往自然对数级数展开进行数值拟合结果就出来了,相信并不那么复杂。

 

 

 

【【【沈回复:我过去确实希望从圆盘无穷级数引力势中找到“引力势主值是一个对数函数”,但没有找到。后来认为,也不必找了,我总结理由有三:

 

 

 

 

1)            星系转动曲线的平坦性在离银河系中心的距离远远超过圆盘半径(4万光年)之处(如8-12万光年)还有显示,这个时候,主要质量(位于4万光年半径之内),是不是呈现圆盘,已经不重要(因为在8-12万光年距离看来,4万光年半径的圆盘已经显得渺小,可以当作球形来看,也无妨);

 

 

 

2)            即使你所说的“中性氢”质量很主要,但是,中性氢分布不会呈现圆盘,而应该是圆球(目前文献中就是这么认为的)。注意,球形的中性氢分布,在自引力作用下,其引力势就是r的对数形式,它确实已经有解释平坦转动曲线的数学基础,但是中性氢数量不足(没有你所说的那么大);

 

 

 3)目前文献中,在重子暗物质中,中性氢已经排除,至少不是主要候选者(中性氢数量不足(没有你所说的那么大))。这肯定有其测量证据。】】

 [17楼]  作者:屋里学大师  发表时间: 2014/02/28 12:40 

是谁武断说中性氢分布呈球对称的?又是谁说球对称分布的引力势是r的对数形式?怎么连与矩离成反比的常识都

不懂啊!至少这些中性氢在圆盘上会与恒星一同参与公转,而显著高出圆盘位置又会因为引力作而落到圆盘上来,

其结果是打破圆盘上的平衡分布而逐步聚集形成星云,又因为星云的较差公转而产生自转形成恒星胚.....。

我不知道你的这些文献资料从哪来的?4万光年半径与4万光年的圆盘比较,在8-12万光年处能同样当作球形来看?

你究竟验算过没有啊!至于中性氢数量有不有我认为的这么大,那必须通过计算才能回答,而不是连一些基本的数理

关系都弄不清就妄加否定,因为我看你找的资料就知道这些人的水平差得很。

计算方法可以先假设一个圆盘的形状,拟定一个无穷级数的密度函数除从r进行空间积分运算,再将(1- r/12万)按

自然对数的展开级数与密度函数的相应项对照,找出其系数变化规律,选定其在适当精度下的有限项数进行统计归算,

一个完整的密度分布公式也就可以拟合出来,历史上又有谁如此这般算过?

我相信,圆盘效应的引力会加强,很稀薄的氢与已知的恒星分布就足可以决定所观测到的速度分布。

※※※※※※
牛 东
[楼主]  [18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4/02/28 13:40 

是谁武断说中性氢分布呈球对称的?又是谁说球对称分布的引力势是r的对数形式?怎么连与矩离成反比的常识都

================

SHEN RE: 给大家科普一下:这里的r是气体球内的r。同温球(isothermal)气体(在自引力作用下,束缚成球),利用压力与引力平衡,那么可以计算得到,球内的密度与r的平方成反比,于是球内的引力场强与r的一次方反比,引力势是r的对数形式。这是很多天体物理书上都有的,我也能推导。这里的朱顶余先生(541218)也能推导。

所以说,中性氢原子(或者分子)如果足够多,那么以气体球分布,笼罩银河系,星系转动曲线的平坦性可以解释。

 

先在的问题是,氢气体不是足够多,所以以上解释早已被文献搁置。

当然,此外,除了要解释星系转动曲线的平坦性外,还需要解释Tully-Fisher关系(星系转动速度(常数)与重子亮物质(主要位于银盘与银球内)质量的1/4次方成正比),这是一个麻烦,因为“中性氢原子(或者分子)”是重子暗物质之一,如果中性氢原子(或者分子)确实是平坦转动曲线的原因,那么星系转动速度(常数),明明是受中性氢原子(或者分子)分布决定的,怎么会与亮物质产生联系??)这个Tully-Fisher关系也是各种暗物质模型所需要面对的困难。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说中性氢原子(或者分子)分布呈现球对称的?文献中认为,恒星和尘埃,以圆盘分布(圆盘产生的根源是因为早期时,星系在某个方向曾有一次能量释放,于是星系就呈现扁平状了),对于弥散气体--氢原子气体,可以是球分布。另外,由于银河系圆盘的半径只有四万光年,而星系转动曲线在离银心8-12万光年还维持着,如果中性氢原子(或者分子)确实是平坦转动曲线的根源,那么在8-12万光年范围(不存在圆盘),中性氢原子(或者分子)也更加不需要让自己呈现圆盘分布,它们形成了一个圆球的晕。

 

总之,中性氢原子(或者分子)如果足够多,确实可以是很好的解释平坦转动曲线(对数引力势lnr就是它的解),只是数量不足。

以上科普,希望大家多阅读几遍。

[楼主]  [19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4/02/28 14:01 

4万光年半径与4万光年的圆盘比较,在8-12万光年处能同样当作球形来看?
==============

shen re: 误差可能会有50%。就是说,没有必要用严格的圆盘来算了。总之,明亮物质的圆盘模型已经不再必要
。这是第一步,主要是与梅先生商榷,告知梅先生,我已经放弃用明亮物质的圆盘来解释转动曲线平坦性(理由是:圆盘的质量不占很主要,圆球质量也大;8-12万光球无圆盘处也有平坦转动曲线迹象,说明圆盘模型不必要)。


第二步:我考虑中性氢和各种气体模型,确实是我正在研究的。笼罩银河系的圆球晕气体分布,在自己引力与压力作用下,平衡分布,形成同温球,可以得到ln r的引力势(这是80年来的常识)。我的目的是要利用这里的朱先生(朱顶余)的“比熵均匀”来思考,那么气体温度不均匀,此时就有对ln r的偏离。当然,这个研究是要以“中性氢的物质确实远比银河系可见物质质量大(如6-10倍)”为前提的。但我不相信这个前提的存在。因此,我的研究就是无本之木。你与梅先生相信有这个“中性氢的物质确实远比银河系可见物质质量大(如6-10倍)”存在,我希望你们提供可靠佐证。
[楼主]  [20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4/02/28 14:13 

对【17楼】说:

至少这些中性氢在圆盘上会与恒星一同参与公转,而显著高出圆盘位置又会因为引力作而落到圆盘上来,

其结果是打破圆盘上的平衡分布而逐步聚集形成星云,又因为星云的较差公转而产生自转形成恒星胚....

===========

SHEN RE: 这是你自己的观点。不符合文献。而且,我也可以用我的文字来解释:中性氢形成一个圆球晕,可以不转,在自身压力与引力下平衡。

另外,按照你和梅先生的说法,中性氢可以有很大质量,如超过6-10倍的银河系明亮物质质量(圆盘与圆球内的物质),那么就更加没有必要“显著高出圆盘位置又会因为引力作而落到圆盘上来”,因为“圆盘与圆球内的物质”对氢的引力可以不计,中性氢自己的引力才是主导。

总之,弥散气体,中性氢的可靠模型是笼罩银河系的圆球晕分布,不是圆盘分布。

 

[楼主]  [21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4/02/28 14:21 

17楼:
我知道的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很呢。我一直在找有关资料,希望找到“中性氢数量确实多”的证据,但是没有,因此我的这个研究“利用这里的朱先生(朱顶余)的“比熵均匀”来思考,那么气体温度不均匀,此时就有对ln r的偏离”,就是无本之木。

你呢没有了解清楚,凭着主观武断来评价,自说自话,而且所说的是不对的(不符合文献,如球状气体模型更为可靠,而不是你所说的盘状更可能)。


你所说的方法“计算方法可以先假设一个圆盘的形状,拟定一个无穷级数的密度函数除从r进行空间积分运算,再将(1- r/12万)按自然对数的展开级数与密度函数的相应项对照,找出其系数变化规律”是对的,但是不必要。实际上,同温(isothermal)圆球气体在自己引力作用下的密度分布,就能产生ln r的引力势形式,符合转动曲线要求。你所说圆盘这一方法,我在2007年前后多次也试过,我希望得到产生ln r的引力势形式,没有成功(圆盘引力实在太复杂)。我放弃的原因是:圆盘的引力效应不会加强(不可能会加强到6-10倍,也许加强半倍是可以的(这是我在主帖要表达的意思));在8-12万光年圆盘已经不存在(这也是我在主帖要表达的意思,表示放弃圆盘模型);对于气体,球状气体模型更为可靠,而不是你所说的盘状更可能;同温(isothermal)圆球气体在自己引力作用下的密度分布,就能产生ln r的引力势形式,符合转动曲线要求。但是遗憾的是,气体不够足量。这是现在的遗憾。梅先生相信有10倍可见质量的氢,可以燃起我的希望,但是我不信。
[楼主]  [22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4/02/28 14:22 
[楼主]  [23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4/02/28 14:33 

17楼提出“计算方法可以先假设一个圆盘的形状,拟定一个无穷级数的密度函数除从r进行空间积分运算,再将(1- r/12万)按自然对数的展开级数与密度函数的相应项对照,找出其系数变化规律”,

我这里说明一下:
圆盘半径是4万光年,无论是2万光年(圆盘内),还是12万光年(圆盘外),都是平坦转动曲线,速度数值一样,这就说明,这个引力,与圆盘关系不大。因为按照你的级数展开法,2万光年(圆盘内)与12万光年(圆盘外)处的展开方式肯定是不同的,得到的结果也不同,但为何有同样的“平坦转动曲线,速度数值一样”?所以,圆盘模型是要放弃的。SHEN J Q 2014-2-28
 [24楼]  作者:屋里学大师  发表时间: 2014/02/28 15:03 

[22楼]:你还“科普”呢,还“同温球”呢!几乎是真空的星际间物质也能“在自引力作用下,束缚成球”?

居然把朱顶余也搬出来,这方面的基础的如此差劲,你慢慢玩吧,没闲功夫奉陪,其他这么多也都没兴趣看下去。

※※※※※※
牛 东
[楼主]  [25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4/02/28 16:15 

你太固执了。“同温球”,以及“在自引力作用下,束缚成球”,本来就是教材中的常识,你有什么必要自说自话。

你好好看我的上面几帖,对你有帮助。你的计算圆盘的思路,没有错,但是已经不再重要。况且,圆盘也无法放大6-10倍的引力。

气体圆球模型是好的,但是气体量不足。

至于朱顶余的引力场内的温度梯度,利用了“摩尔熵均匀”,导致引力场内有温度梯度,这是没有错误的(朱顶余的错误在于:想把这种温度梯度当作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破坏、存在熵减,则是过分了。他的这一篇论文,如果字数有1000字,那么对的就是300字,错误的是700字)。我看重的就是““摩尔熵均匀”,导致引力场内有温度梯度”,这一点实实在在的东西。

你说“居然把朱顶余也搬出来,这方面的基础的如此差劲”,你总是不了解情况,就胡乱说话。这个习惯,不好。


 [26楼]  作者:屋里学大师  发表时间: 2014/02/28 16:59 

你把“同温球”概念搬到这来还说我太固执?朱顶余那点力学知识也是研究天体自引力体系的料?星系的典型圆盘

结构并且整体较差自转的客观事实你也不认可,我们还有什么值得可讨论的?

根据我的第[15楼]的数据,按恒星质量估算星际氢分布密度的确是太大了点,但是按银河系的恒星分布密度从里向外

推算,整个银盘的质量肯定要显著大于0.4万光年内的银心质量。至于引力势分布会不会服从对数规律,用我[17楼]

的方法花不了几天就可算出来,但这不是我现在的兴趣,只是向你们提供点思路,我的确再也不想扯这些了。

※※※※※※
牛 东
 [27楼]  作者:屋里学大师  发表时间: 2014/02/28 17:32 

正因为圆盘引力结构太复杂,通常的手段和方法根本就无法计算出它的真实分布状态,所以才会冒出暗物质之类

的大量假设理论出来,用我[17楼]的(1- r/12万)自然对数级数展开也显然不行,但采用ln r分段数据是拟合是肯定

可行的。即使是用暗物质假设来解释,也可以什算出其中究竟有多少是暗物质的贡献,你用球对称计算虽然非常非常

简单,但那违背了客观事实,根本就不值得讨论。

※※※※※※
牛 东
 [28楼]  作者:silin007  发表时间: 2014/02/28 20:58 

[2楼] 作者:silin007 发表时间: 2014/02/25 19:46 [加为好友][发送消息][个人空间]回复 修改 来源 删除
我在2007年已经放弃了这个圆盘引力的思路。.....牛顿引力平方反比定律,还是大致适用的,没有必要用圆盘。

这就对了!学会放弃很重要!事实上,除了牛顿引力距离平方反比定律(GMm/r^2)和与之恒等的惠更斯向心速度平方正比定律(mu^2/r)之外,任何思路都是不适用的,因为万物(包括星系)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视为一个仅有引力质量,没形状和大小的理想质点,由此出发只要您能接受现在公认为万有引力恒量(G=6.67x10^-11N·m^2/kg^2)并不是在宇宙中的普适常数的事实(将GMm/r^2=mu^2/r简化为GM/r=u^2则有G=u^2r/M),就不难解决您所面的所有物理难题,当然您还得放弃牛顿纲领之外的一切思路,否则......

※※※※※※
[silin007]是在思想丛林中维护正义(真理)打击邪恶(谬误)之最基本的观念方法理论等的终极总结者[思林终结者]
[楼主]  [29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4/03/03 10:55 

对【26楼】说:
你把同温球概念搬到这来还说我太固执?朱顶余那点力学知识也是研究天体自引力体系的料?

【【【SHEN RE: 你啊,不管黑白,一概否定,你的态度有问题。“同温(isothermal)球是白的,朱顶余的“熵均匀”是黑的。同温球是物理学常识(同温气体在自引力作用下,可以有ln r的引力势)。同温球温度分布均匀,但是熵不均匀。朱顶余认为温度可以不均匀,但是熵必须均匀,我认为这点是有道理的,于是在考虑对“同温(isothermal)球的修正。你的否定法,不但自我矛盾,还是无的放矢。】】

 

 

  

星系的典型圆盘结构并且整体较差自转的客观事实你也不认可,我们还有什么值得可讨论的?

 

 【【【SHEN RE: 这一点是其中事实之一。我在利用巨大气体质量(比方说,利用你与梅先生都相信的氢原子气体数量很大,大于星系圆盘质量。梅先生相信可以达到610倍),那么我就必须利用气体圆球来考虑其引力分布、气体圆球比气体圆盘更可靠。当然,气体圆盘也可以考虑考虑,但它的引力是一个无穷级数,很复杂;总之,圆球优先考虑(且常识上已知,同温气体圆球在自引力作用下,确实可以有ln r的引力势,这很符合“平坦旋转曲线”要求)。】】】
[楼主]  [30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4/03/03 11:11 

对【26楼】说:
根据我的第[15]的数据,按恒星质量估算星际氢分布密度的确是太大了点,但是按银河系的恒星分布密度从里向外
推算,整个银盘的质量肯定要显著大于0.4万光年内的银心质量。
【【沈回复:银盘质量大于银球质量(注意是银球,不是银心,银心(或银核)还要更小),不是说绝对不可以。我原先(2007之前)也是相信银盘质量大于银球质量,所以才会挖空心思研究其无穷级数引力;我也纳闷,很多书上在提到银河系转动曲线时,总要提一下Kepler(开普勒转动),说观察到的曲线不符合开普勒转动曲线。开普勒转动曲线不就是一个质点质量M产生的转动曲线吗?如果银盘质量大于银球质量,开普勒转动曲线当然不适用,书上不是说得很傻啊?!我纳闷。后来我在有的书上看到,银球质量可以大于银盘质量的。这样我就明白为什么“很多书上在提到银河系转动曲线时,总要提一下Kepler(开普勒转动)”。当然,实际星系情况千差万别,银盘质量肯定也是不可小觑。但无论如何,盘,已经不再重要。远大于盘的812万光年处,平坦转动曲线还存在。如果暗物质真的是氢原子气体,它以球的形式存在更有可能(半径远大于12万光年的球),况且,圆球可以优先考虑,因为常识上已知,同温气体圆球在自引力作用下,确实可以有ln r的引力势,这很符合“平坦旋转曲线”要求。现在的目的就是,气体含量到底有多高??

】】】

 至于引力势分布会不会服从对数规律,用我[17] 的方法花不了几天就可算出来,但这不是我现在的兴趣,只是向你们提供点思路,我的确再也不想扯这些了。

【【【沈回复:气体球已经可以得到对数引力势,盘已经不再重要(有盘、无盘处都有一模一样的平坦转动曲线,恰好说明盘不是主因)】】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21985292434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