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设计上调整时空及探索其关联奥秘 作者 曾展刚 曾霖鋆 尺度、方向、连接是维的三个含义。 对于人类而言,对物质观察就有可观察、难观察、不能观察的分别,调整物质维数是人类认识自然奥秘的需要。 以理论探索自然奥秘可参考能够实用的万有引力公式的维数设计。 万有引力公式右边分子、分母分别出现米3、米2,它们多组合一维的米后,分子形成米4,分母形成体现三维空间的米3。 爱因斯坦调整时空的方法是在三维尺度外增加维数: 万有引力公式右边分子引入mC 2,m1和m2分别组合C2和t2后形成体现四维时空的米4;(Ct)3构成的r3在分母中对应形成米3,1/(Ct)3体现空间收缩(尺度收缩可出现弯曲)。 调整时空的另一个方法:在三维尺度内减少维数。 破译万有引力常数的过程中出现被调整母式: t(秒)F[千克(米/秒2)] = [米2/(千克×秒)]× m1(千克)C(米/秒) t(秒)×m2(千克)C(米/秒) t(秒)÷ [50r3(米3}] 上式右边分子形成米4、分母形成米3,将分子的米2/(千克×秒)变为[米/(秒×千克)]×[1 /(1/米)],在三维尺度内调整时空: t(秒)F[千克(米/秒2)] = [米/(秒×千克)]× m1(千克)C(米/秒) t(秒)×m2(千克)C(米/秒) t(秒)÷[50r3(米3}×(1/米)] 与调整母式和万有引力公式有联系的是未抽掉介质的力作用式: m1(千克)C(米/秒)t(秒)×m0(千克)C(米/秒)t(秒)×m2(千克)C(米/秒)t(秒)÷[C(米/秒)t(秒)]3 调整力作用式的维数,下文分四部分探索在三维尺度内减少维数涉及的奥秘。(不抽出量纲,下文列式中的英文字母包含量纲。) 一、 1和路径 物质是质量、尺度、运动的统一体。力作用式的分母缺失质量,应补充三方的质量: m1Ct×m0Ct×m2Ct÷[m Ct]3 此式名为路径式。 论述: 1、上式分母补充三方的质量数值如果分别等于m1、m0、m2,分子和分母可抵消而得到1。 在非零自然数中,最小的1是累积成为其他自然数的基础。同样,不可再分割的质量最小数值是质量累积的基础。个体质量不可再分割最小微粒是有待探索的物理的1。 2、在相互作用时,物体以与之连接的其他物体作为运动路径。 人向前跑,原来的路径在不断地远离人。 万有引力公式的×号体现m1和m2相互接近,反之,÷号可体现物体相互远离。 力不断地发生作用,就有物体相互接近,也有物体相互远离。这体现牛顿第三定律。 二、形成纯无后的一维点和二维点 与万有引力公式分子、分母出现的米3、米2相匹配,路径式的分母插入调整维数的(1/米): m1Ct×m0Ct×m2Ct÷[(m Ct)3×(1/米)] 上式分母多出了三方质量的m 3而不能演变为力作用式。向分子插入不组合尺度、运动形式、运动过程的m 3(可抵消分母m 3)后才能演变为力作用式。以〈〉包围m来表示向分子插入这三方m的特殊性,获得特殊物质式: m1Ct×〈m〉×m0Ct×〈m〉×m2Ct×〈m〉÷[(m Ct)3×(1/米)] 论述: 1、物质是质量、尺度、运动的统一体。 完全没有质量、尺度、运动是完全无物质(简称纯无)。 其他物质未能及时填补个体物质收缩形状产生的“空隙”,“空隙”就形成纯无。(参考《形成纯无的依据》) 2、三维尺度中任何一维的尺度为零都会导致体积为零、尺度是物质的本质属性,物质都有自身的三维尺度。 当物质的全部尺度都可被其他物质获取时,它能表现三维尺度。 纯无的分隔令到考察方不能全部获知被考察物体的三维尺度,对于考察方而言,就出现了被考察物体的三维尺度的缺失。 一方面:物质之间形成纯无后,物质之间的连接会被纯无分隔。 另一方面:物质与纯无形成非零压强差,非零压强差推动物质扑向纯无而形成物质被吸引的表象。(参考《纯无分隔物质构成的两种压力差吸盘》) 3、一维点:纯无包围的个体物质有自身尺度但不能获取其任何尺度。 物质扑向包围一维点的纯无而令到一维点表现强吸引力;一维点与人们没有任何连接,人们不能获知其质量、尺度、运动。 上式分子的三方〈m〉不能组合运动形式和运动过程,这正好体现着它们的本质属性(如运动等)不能让人们获知。 有联系的观察: 运用质量形成万有引力的认识,人们发现一些强吸引、似乎有巨大质量的天体,不能获知其形态、运动形式。它们被称为黑洞。(参考《一维吸盘》、《分析一维吸盘和星系的联系》) 3、二维点:纯无分隔的个体物质在一定方向上与其他物质有连接,其尺度只能部分获取而不能全部获取。 人们对三维尺度的薄纸的深刻印象是其二维平面。6片同样的正方形薄纸能砌成立方体空心纸箱。这有助于理解上式分母中由二维物质表现三维空间。 上式分子体现随时间递增而扩张的三维空间、分母体现由二维物质表现的三维空间随时间递增而收缩,既有扩张又有收缩就会出现物质的分合。可见星系相互远离(分)和相互吞噬(合),这是压力差发生作用的特征。 分子的三维物质与分母的二维物质以÷号联系,这体现它们互为对方的运动路径。可见光明和黑暗此来彼去地交替变换。 球状个体光子撞扁后转变为个体黑暗物质、个体物质收缩形状时会形成纯无,在仅有黑暗的空间中有特殊的二维点。 人们在黑暗中容易迷失方向。对于考察者而言,物质在一定方向上被纯无分隔正是此物质出现了方向缺失。(参考《二维吸盘》)
三、联系范德华力 在研究万有引力时引入时空弯曲和mC 2是爱因斯坦的贡献。匹配万有引力公式的维数设计,特殊物质式引入C 2t2后获得平面式: m1 C 2t2×〈m〉×m0 C 2t2×〈m〉×m2 C 2t2×〈m〉÷[(m C 2t2)3×(1/米)] 论述: 平面式联系平直宇宙的理念。 Ct的位移可形成距离,1/(C 2t2)3形成的1比距离六次方联系着与距离六次方成反比的范德华力。 (下面接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