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以潜质量理解质能转换的存在问题 作者 曾展刚 “子”有儿子、你等不同解释。 由于可以存在多种有差异的理解,因此,如果以理解来作为判定一个物理理论是否正确的标准,就会形成认识的混乱甚至相持不下的争论。 物理学是关于物质的道理和学问。判断一个物理理论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是它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 质量、尺度、运动是物质的本质属性,物质是质量、尺度、运动的统一体。(参见《明确物质的概念》) 质能转换未认识能量只是物质的运动形式、混淆了质量与运动的区别,它必然错误。 笔者在互联网发布《否定质能转换的分析》后,有人尝试以错误理解质能转换来反驳此文。下面分三部分分析 “正确”理解质能转换的存在问题: 一、 以潜质量理解质能转换 光速不变第四解为质速解,此解从质速关系得来。爱因斯坦质速关系式: m=m0/√1-υ2/c2(m为运动质量,m0为静止质量,υ为物体运动速度,c为光速) 说明: 物体以远低于光速的速度(人体尺度下)运动时,质量变化不明显,增加的质量忽略不计,可认为质量不变,以经典力学规律足可以应付计算需要。但接近光速运动时,物体质量增加较多,随着向光速的靠近,质量趋向无限大。大小两极相通,质量无限大因两极同一又为无限小,质量无限小可视为零,因此光子无静止质量。光作为极限物,大小同一,动静也同一,无静止质量即为无运动质量。从质速关系式也可得m0=0时,m=0,υ=c时,此公式不成立。有人认为没有质量怎会有能量?须知电磁场为能量场,光量子又是能量子,因光子无质量,任一能量值在与质量对比时都为无限大,因无质量,运动中也不消耗能量,除传递能量给其它物体外,光子能量足以保持其速度不变。 我们根据另一能量公式:E=hν(E为能量、n为普朗克常数、ν为光频率)可计算出一定频率光之光子能量,使m=hν/c2推导光子潜质量。注意,这里指的是一定能量必对应一定质量,但对光子而言这只是其潜在质量而非实在质量,这就是实验中找不到有质量的光子的原因,潜在质量只说明可以转变为多少质量。如按经典力学观点非认定光有质量,电磁场有质量,真空作为光量子场就要表现出巨大质量,一切有光的场所也会有沉重的质量压力,含有电磁场的粒子质量都需加倍,引力定律还会使真空形变。推理继续,光越强,质量越大,引力越大,恒星都变成了黑洞,岂不荒谬!电磁场为能量场,引力场为质量场,二者进一步同一才将潜在的质能关系扬弃为真实关系,这却不是本篇所论之题。还有人以光线在引力场中弯曲来证光有质量,有质量的东西才受引力吸引。我们知道,能量为斥力,不受引力作用影响,至于为何会弯曲,以后自会了解。电磁场有能量而无质量,引力场有质量而无能量,实物处二者间而兼有之,我们需再走一段才能真正了解它们。(引于互联网百度百科《光速不变原理》) 二、以潜质量理解质能转换的存在问题 “为何会弯曲,以后自会了解”、“我们需再走一段才能真正了解它们”显示此文作者未掩饰对质速关系在理解上有糊涂、不明白的地方。 下面述说上文的四个问题: (一)前后矛盾 大小可以描述能量或质量或体积的差异。 不同色光就有不同能量。“光作为极限物,大小同一”的“大小同一”不可能是指光子有同一能量,只能指光子有同一的质量或体积。体积和质量唇齿相依,有此即有彼。此文作者在此已经承认光子有质量和体积,下文却试图对光子有质量予以否定。 另外,对于“光作为极限物,大小同一,动静也同一”的“动静也同一”,未列明支持此论点的事实依据和理论依据。 (二)没有考虑不同理论之间是否具有协调性 普朗克常数说明电磁波的传递是间断的,它与真空中光速不变相互矛盾。 未顾及当中的矛盾,此文作者尝试将普朗克常数应用于证明以真空中光速不变的为前提设定的质能转换理念中。 (三)以潜质量理解质能转换不能维护质能转换的缺陷 质能转换的能量必须不含任何质量,否则,宇宙空间有能量的光明就是介质,时空弯曲不需要介质和真空中光速不变都不成立。质能转换冲突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E是m和c2的乘积,质量变为零而转换为非零能量或能量变为零而转换为非零质量都冲突着零乘任何数为零的数学法则。 尝试以“潜质量”来解决上述困难依然要面对质量数值是否为零的问题。当潜质量数值为零,仍然面对着上述冲突;当潜质量数值不为零,宇宙空间有能量的光明就是介质,这足以否定时空弯曲不需要介质和真空中光速不变。 (四)未认识万有引力成因与物质运动变化的联系 “推理继续,光越强,质量越大,引力越大,恒星都变成了黑洞,岂不荒谬!” 此语显示此文作者停留于质量形成万有引力的认识,未认识万有引力成因与物质运动变化的联系。 要认识万有引力成因与物质运动变化的联系,请顺序阅读《探索形成万有引力公式的各种简略》、《复原万有引力公式的形成过程及相关论述》、《破译万有引力常数》、《探索万有引力与介质的联系》、《万有引力组合物质运动过程的分析》、《在设计上调整时空及探索其关联奥秘》。 三、以潜质量理解质能转换的认识和心理原因 (一)认识方面的原因 1、未有探索爱因斯坦如何研究万有引力, 狭义相对论向广义相对论的发展表明爱因斯坦主要研究宏观自然现象。应用忽略尺度的质点,他研究万有引力的模式要以质点的位移来表现尺度。 万有引力公式右边的分子、分母分别出现米3、米2,它们多组合一维的米后,分子式形成米4,分母形成体现三维空间的米3。 在研究时空弯曲时,万有引力公式的可实用性会促使他考虑匹配万有引力公式的设计模式。万有引力公式右边引入mC 2,m1和m2分别组合C2和t2后形成四维的米4,(Ct)3构成的r3在分母中对应形成米3,见下式: m1C 2t2×m2C 2t2÷(Ct)3 1/(Ct)的商随时间递增而缩小,1/(Ct)3可体现随时间递增而出现的空间收缩。尺度构成空间,尺缩体现空间收缩。 mC 2、四维时空、尺缩、时空弯曲都呈现在上式中,显然,它们都是他研究万有引力的产物。 2、未清楚将E=mC 2解读为质能转换的原因、目的 原因: 物质相互作用密切联系介质,有介质就不会“没有万有引力而只有时空弯曲”。 光子与微粒组成的黑暗碰撞时发生的微粒分散运动应形成光明和黑暗交杂的情形,肉眼却难以看到此情形。 或许受迈克耳逊-莫雷实验的影响,在万有引力公式中未发现介质踪影的爱因斯坦认为黑暗的宇宙空间发生时空弯曲不需要介质。 以光速运动的物体去追光可体现他将光子看成微粒,他解释的光电效应也体现此理念。然而,光明的宇宙空间能发生万有引力作用,“光子是微粒”与时空弯曲不需要介质相冲突。 目的: 在有质量就有物质的认识中,有非零质量就是有物质。宇宙空间的光明状态是没有质量的能量可以维护时空弯曲不需要介质和真空中光速不变。 (二)心理方面的原因 人们认为爱因斯坦是伟大的科学家。对伟大科学家的热爱冲昏了不少人的头脑,他们没有清醒地甄别相对论的糟粕和精华。 以平常心态去看待相对论,不难发现其存在问题,如未认识“尺度是物质的本质属性”等。(参见《论相对论的糟粕和精华》) http://blog.sina.com.cn/zengzhangang 欢迎转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