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的刘武青先生可能会成为中国本土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民间物理学家》 他用实验验证了《万有引力和电磁力是同一种力,万有引力来源于电磁力》 其中一个实验是用电子天平测两个圆柱形磁体的质量的对比实验,把它们竖直磁极对磁极叠放在一个金属筒中,发现处于排斥叠放位置时其质量要小于吸引叠放时的质量;另外一个实验是测定电容器在充电和放电时质量的变化,发现有些质量增加而有些质量减少。刘武青先生认为这是被屏蔽的电磁力影响万有引力的效应,表明万有引力和电磁力之间有密切联系,电磁能量影响万有引力,进而得出万有引力和电磁力是同一种力,万有引力来源于电磁力的正确结论。 刘武青先生是对的,在他做的实验事实面前,我深信不移。另外,经过我多年对电磁学的研究,在此对刘武青先生的理论做一点补充。 『原子电』概念的提出 ①,每个原子微粒既带正电,同时又带负电; ②,原子的周围空间既存在着由原子内带正电的原子核发出的正电场,同时又叠加着由原子内作绕核运动的电子发出的负电场; ③,由上可延伸到宏观物体– -–宏观物体的周围空间叠加着由物体每个原子内带正电的质子和电子各自发出的正电场和负电场 『电中性』,〔正负电相抵消〕的深层次解读 以最简单的一个氢原子为例。 一个氢原子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原子直径的数量级大约是10^-10m,当一个带正电的微粒和这个氢原子的距离接近原子的尺寸大小时,氢原子里的质子将对外界的带正电的微粒施加一个排斥力,同时氢原子里的电子将对外界的带正电微粒施加一个吸引力。排斥力≠吸引力 当一个带正电的微粒和这个氢原子的距离远大于原子的尺寸大小时,这氢原子可视为一个点,氢原子里的质子也会对外界的带正电的微粒施加一个排斥力,同时氢原子里的电子也会对外界的带正电微粒施加一个吸引力,可近似得认为 排斥力=吸引力,这时,外界的这个带正电的微粒将处于二力平衡之下,其运动不会受到氢原子的干扰。这时,氢原子相对于外界的带正电的微粒而言,表现为人们认为的“电中性”,“正负电相抵消”。 微观粒子之间有分子引力的存在,那是电磁引力,比如一个原子对另一个原子的电磁引力。因为有“原子电”的客观存在,所以宏观物体之间表现出的万有引力也就有原子电在起主导作用了,万有引力来源于电磁力,来源于原子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