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提请 沈大侠 不可将 大气上升过程... 下一主题:宇宙的构成定理---欢迎疯狂人士挑...
热不是分子运动
[楼主] 作者:王飞cn  发表时间:2013/12/19 10:28
点击:669次

由于朱顶余先生的引力温梯而引出

※※※※※※
空间本无物理性质,具有以太的空间才有了局部静止系、惯性,运动才可以自身测量。
本帖地址:http://club.xilu.com/hongbin/msgview-950451-317038-1.html[复制地址]
上一主题:提请 沈大侠 不可将 大气上升过程... 下一主题:宇宙的构成定理---欢迎疯狂人士挑...
[楼主]  [2楼]  作者:王飞cn  发表时间: 2013/12/19 10:31 

如果分子运动论是正确的,那么朱顶余先生的引力温梯就是真理,但为何海水不遵循引力温梯?这是问题发现的契子

※※※※※※
空间本无物理性质,具有以太的空间才有了局部静止系、惯性,运动才可以自身测量。
[楼主]  [3楼]  作者:王飞cn  发表时间: 2013/12/19 10:32 

现代物理把热现象归结为分子运动论,热是分子的动能表现,热传递是分子通过弹性碰撞进行的动能交换。但是,人们如何接受这些高速、高频率碰撞的小球(分子),为何导热率如此低下,一件几厘米的棉衣就可以抵御严寒,在分子运动论看来,棉衣不过是一些高速相互碰撞的弹性小球组成的物件,与导热良好的金属外衣没有多少区别。如果哪位用弹性钢球进行类似模拟实验,谁能相信它内部的动能可以长时间不向外传递出去?要维持1秒钟也是非常困难的。

※※※※※※
空间本无物理性质,具有以太的空间才有了局部静止系、惯性,运动才可以自身测量。
[楼主]  [4楼]  作者:王飞cn  发表时间: 2013/12/19 10:32 

除了热传递的困难,还有分子已经在高速碰撞了,为何还需要超声波来帮助洗涤?一般物质由于温度影响,其体积为热胀冷缩,但为何还存在(某阶段)热缩冷胀的物质,如水、锑、铋、液态铁等。无论水温高低,我们都无法感到丝毫压强的差异,难道其分子动能没有变化?但布朗运动却又证明了水分子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举重运动员承受巨大的分子压力,但却不能因此感觉到丝毫温暖?

※※※※※※
空间本无物理性质,具有以太的空间才有了局部静止系、惯性,运动才可以自身测量。
[楼主]  [5楼]  作者:王飞cn  发表时间: 2013/12/19 10:44 

审查中,待续...

※※※※※※
空间本无物理性质,具有以太的空间才有了局部静止系、惯性,运动才可以自身测量。
[楼主]  [6楼]  作者:王飞cn  发表时间: 2013/12/19 10:52 

我们首先来回顾一下热的研究史,重新审视一下热的本质。

在古希腊的德谟克里特和伊壁鸠鲁以及古罗马的卢克莱修的著作中就出现了“热是物质的”这种说法,直到18世纪,热质说在物理学界还一直占着统治地位,拉瓦锡和拉普拉斯等人认为,热是由渗透到物体当中的所谓“热质”构成的;拉瓦锡甚至把“热质”列入化学元素表中,热质被看作是一种不可称量的“无重流体”,它的粒子彼此排斥而为普通物体的粒子所吸引。它认为“热”是一种没有质量,也没有体积的流质,称之为“热质”。含热质越多的物体,温度就越高,所以物体温度的高低是取决于热质的含量。

※※※※※※
空间本无物理性质,具有以太的空间才有了局部静止系、惯性,运动才可以自身测量。
[楼主]  [7楼]  作者:王飞cn  发表时间: 2013/12/19 13:17 

到了十八世纪末,热质说受到了严重的挑战。1798年,出生于美国,后来加入英国国籍的物理学家本杰明·汤普逊即伦福德伯爵向英国皇家学会提出了一个报告,说他在慕尼黑监督炮筒钻孔工作时,注意到炮筒温度升高,钻削下的金属屑温度更高的现象,他提出了大量的热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他在尽量作到绝热的条件下进行了一系列钻孔实验,比较了钻孔前后金属和碎屑的比热,发现钻磨不会改变金属的比热。他还用很钝的钻头钻炮筒,半小时后炮筒从60度F升温到130度F,金属碎屑只有五十多克,相当于炮筒质量的九百四十八分之一,这一小部分碎屑能够放出这么大的“潜热”吗?他在笔记中写道:“看来在这些实验中,由摩擦产生热的源泉是不可穷尽的。不待说,任何与外界隔绝的物体或物体系,能够无限制地提供出来的东西,决不可能是具体的物质实体;在我看来,在这些实验中被激发出来的热,除了把它看作是‘运动’以外,似乎很难把它看作为其他任何东西。”
1827年,苏格兰植物学家R·布朗发现水中的花粉及其它悬浮的微小颗粒不停地作不规则的曲线运动,称为布朗运动。人们长期都不知道其中的原理。50年后,J·德耳索提出这些微小颗粒是受到周围分子的不平衡的碰撞而导致的运动。布朗运动也就成为分子运动论和统计力学发展的基础。
1860年麦克斯韦推导出理想气体的速率分布律,即在平衡态下,当气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忽略时,分布在任一速率区间 v~v+dv 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比率为一个分布函数,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直到上世纪二十年代才实现。1920年斯特恩(O.Stern)首先测出银蒸汽分子的速率分布;1934年我国物理学家葛正权测出铋蒸汽分子的速率分布;1955年密勒(Mlier)和库士(Kusch)测出钍蒸汽分子的速率分布。斯特恩实验是历史上最早验证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的实验。
实验表明:在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分布在给定速率区间内的相对分子数则是完全确定的。这些实验肯定了人们对热是一种分子运动的早期判断,并奠定了分子运动论的基础,分子运动论成功解释了诸如布朗运动等现象,并将这作为物理学的理论基础。
人类不能满足对部分现象的解释而忽略明显的不合理例证,否则热质说也就没有必要纠正了。


※※※※※※
空间本无物理性质,具有以太的空间才有了局部静止系、惯性,运动才可以自身测量。
 [8楼]  作者:屋里学大师  发表时间: 2013/12/19 14:39 

看起来你比引力温差论者们更无知。

※※※※※※
牛 东
[楼主]  [9楼]  作者:王飞cn  发表时间: 2013/12/19 15:12 

人们也很容易用分子运动论解释气压,认为气压是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碰撞结果,温度升高,分子动能增加,使得压力变大;压缩气体导致的压力变化,可以用分子密度增加而使碰撞率增加。但是,却无法解释冷水与热水为何压力相同,也无法回答举重运动员手掌上承受巨大的压力(分子碰撞),却仍然感觉到的是铁的冰凉?

※※※※※※
空间本无物理性质,具有以太的空间才有了局部静止系、惯性,运动才可以自身测量。
[楼主]  [10楼]  作者:王飞cn  发表时间: 2013/12/19 15:12 

从历史上的研究与实验看,热有如下特征,具有能量,与能量活动密切相关,热可以通过接触、对流、传导和辐射的方式相互传递,热与分子运动有一定关系,热可以引起物质体积变化,影响化学反应、电流活动等等。
如何理解热本质?笔者认为:热不仅仅是一种能量,本质上是微观下的一种易于传递的能量,因此热才容易被感觉到。热源于分子能量的不稳定的结构,因此才会发生各种方式的能量传递,但每一种传递方式本身并不是热的全部,因此虽然热会影响到分子的动能变化,但这个动能并不是热能的全部,分子动能仅仅是热能的一部分,因为分子的动能也是一种易于传递的方式,符合热的基本属性。不稳定的能量会以各种形式向外传递,比如辐射,接触传导,在不同的温度下,传递能量的不同方式占据的传递份额会发生一些变化,热主要部分是分子内部运动的不稳定,而非外部显示的动能,因此接触可以传递一些能量,即便加上分子动能的传递,都不足以达到分子运动论的量级,但活跃的自由电子可以加速分子间的这种能量的传递。

※※※※※※
空间本无物理性质,具有以太的空间才有了局部静止系、惯性,运动才可以自身测量。
[楼主]  [11楼]  作者:王飞cn  发表时间: 2013/12/19 18:09 

物质是由能量组成的,热能作为一种能量,其本身源于物质,但这与热素有所不同,热是一种能量,她可以稳定的存在于物质结构当中,甚至与普通物质没有任何区别。如果普通的物质的主体结构比较稳定,若增加一些多余结构,就会变得不太稳定,就如一些外来人员的涌入,往往会造成区域的不稳定,并不是说这些人与当地人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同样的,本地人也并非一定非常稳定,遇到特殊情况,也会爆发骚乱,就如稳定的原子一旦发生化学反应或核反应,便会释放大量能量——热能,并从新进入另一稳定状态。物质不容易绝对安定,因此存在温度,这就是对她们不稳定情况的衡量,一旦物质内部不稳定,她就总是希望向着稳定的方向发展,因此热总是被排斥,除非对方温度更高,无法实现传导。物质内部的不稳定,也是各种辐射产生的根源,原子内部不稳定结构,内部就像山上飞驰的小车,随时有多余零件散落出来,有些会以电磁波的形式扩散,还会使得分子整体的振动,就如发动机也会振动一样。热就是在这么个复杂的环境中体现的一连串现象,因为其不稳定,因此才易于传导,才会影响物理化学反应,才容易被我们感觉到。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把某个粒子完全粉碎,那么我们最后可以把它全部转化为热能,当然还要为这些热能提供宿主。

※※※※※※
空间本无物理性质,具有以太的空间才有了局部静止系、惯性,运动才可以自身测量。
[楼主]  [12楼]  作者:王飞cn  发表时间: 2013/12/20 02:18 

物质是由能量组成的,热能作为一种能量,其本身源于物质,但这与热素有所不同,热是一种能量,她可以稳定的存在于物质结构当中,甚至与普通物质没有任何区别。如果普通的物质的主体结构比较稳定,若增加一些多余结构,就会变得不太稳定,就如一些外来人员的涌入,往往会造成区域的不稳定,并不是说这些人与当地人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同样的,本地人也并非一定非常稳定,遇到特殊情况,也会爆发骚乱,就如稳定的原子一旦发生化学反应或核反应,便会释放大量能量——热能,并从新进入另一稳定状态。物质不容易绝对安定,因此存在温度,这就是对她们不稳定情况的衡量,一旦物质内部不稳定,她就总是希望向着稳定的方向发展,因此热总是被排斥,除非对方温度更高,无法实现传导。物质内部的不稳定,也是各种辐射产生的根源,原子内部不稳定结构,内部就像山上飞驰的小车,随时有多余零件散落出来,有些会以电磁波的形式扩散,还会使得分子整体的振动,就如发动机也会振动一样。热就是在这么个复杂的环境中体现的一连串现象,因为其不稳定,因此才易于传导,才会影响物理化学反应,才容易被我们感觉到。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把某个粒子完全粉碎,那么我们最后可以把它全部转化为热能,当然还要为这些热能提供宿主。

※※※※※※
空间本无物理性质,具有以太的空间才有了局部静止系、惯性,运动才可以自身测量。
 [13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3/12/20 07:04 

这些问题我在《电子及光的本质》、《电子不是黑洞》早有阐述。热不过是电子带正亚电子(光子的组成部分)后负电性减小,在高层轨道运转的结果。轨道半径增加使原子体积增大,这就是热胀冷缩的实质。也是造成气体体积增加(定压条件下)和气体压力增加(定容条件下)的根本原因。原子降温是电子释放了正亚电子所为。比如热传导,就是正亚电子从密度大的地方向密度小的地方扩散的结果。得到正亚电子的物体升温了,失去正亚电子的物体降温了。
[楼主]  [14楼]  作者:王飞cn  发表时间: 2013/12/20 07:13 

如此,我们便可以解释为什么温度与粒子运动速度有关,但却无法通过粒子碰撞有效的传递热能,使得冬季几厘米厚的粒子棉衣就可以保持体温。由于热能并不要求按照比例分配给粒子动能,在某些阶段,粒子内部允许蕴藏更多热能,分配的动能反而减少,因此,有些物质才会出现热缩冷胀的反常现象,对此,我们可以通过布朗运动,观察这些反膨胀物质在温度升高,体积缩小时,布朗运动速度也是减慢的,从而证明热能的分配机制确实转向分子内部。
物质的压力也并不来自分子的撞击,而是分子间的排斥力,这种排斥力与分子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近,斥力越大,因此举重运动员感到巨大的挤压力,自然无法感受到什么温暖。即便是气体也是如此,否则气体就不会是热的不良导体。
高温能促成许多化学反应,因为化学反应通常需要分子结构重组,需要结构不太稳定,才可以从新拼接。而且有时分子重组需要一些物质结构,热能正好给予提供,因此其反应是吸热的。而一些放热的化学反应,是在分子重组后,多出一些“零件”,变为热而被排出。
核反应通常需要更为强大外力协助破坏稳定的原子结构,使得原子重新组合,形成裂变或聚变,这样的变化通常会有更多的“零件”被抛出或进入,这样核反应就会显示更强的热现象。与核裂变不同的是,我认为核聚变并不要求同一种元素进行反应,类似化学反应,不同的元素间具有不同的化学结合能力,核聚变也应如此,不应该局限于同一元素的聚变,这样会更容易找到更容易聚变的元素,使得核聚变能源成为现实。


※※※※※※
空间本无物理性质,具有以太的空间才有了局部静止系、惯性,运动才可以自身测量。
 [15楼]  作者:马国梁  发表时间: 2013/12/20 09:15 

热能是一个不确定的概念。从你说的情况看,热能应该指的是内能,包括分子的动能和分子间的势能。分子动能的确不是内能的全部。比如冰的溶解过程,温度不变,但状态改变了,它吸收的热量变成了分子间的势能。
[楼主]  [16楼]  作者:王飞cn  发表时间: 2013/12/20 09:43 

通常,物质世界千变万化,但其结构组成的原子数量并不多,也就元素周期表上的一百多种,而所有元素最后也都是由数量更少的质子、电子、中子组成,科学研究本来朝向简化的方向顺利前行,但是,现代高能物理研究的基本粒子,其数量却在不断的扩大化,已经超过常人想象,人类面对日益增加的新粒子成员逐渐陷入迷茫。如果把物质看做是能量,把微粒看做是一些以太的缠绕波的话,就不难理解为何有无数的新粒子,因为在对撞机的强大破坏力下,这些缠绕波会被破裂出多少不同尺寸的碎片,不理解微观粒子的这些实质,就无法理解热现象的本质。

※※※※※※
空间本无物理性质,具有以太的空间才有了局部静止系、惯性,运动才可以自身测量。
[楼主]  [17楼]  作者:王飞cn  发表时间: 2013/12/20 10:20 

对【13楼】说:
【热不过是电子带正亚电子(光子的组成部分)后负电性减小,在高层轨道运转的结果。轨道半径增加使原子体积增大,这就是热胀冷缩的实质。】
-------------------------
你如何解释一些物质的热缩现象?
========================================
【也是造成气体体积增加(定压条件下)和气体压力增加(定容条件下)的根本原因。】

---------------------------------
电子轨道增加对原子来说或许体积是增加不少,但对于气体间极大的空间来说,这个增加几乎是0,可以忽略,你还说可以解释,希望不是睁眼说瞎话。
===========================================
【原子降温是电子释放了正亚电子所为。比如热传导,就是正亚电子从密度大的地方向密度小的地方扩散的结果。得到正亚电子的物体升温了,失去正亚电子的物体降温了。】
----------------------------------
对于没有电子的物质温度你如何解释?比如现在核聚变的托卡马克内的等离子。


※※※※※※
空间本无物理性质,具有以太的空间才有了局部静止系、惯性,运动才可以自身测量。
[楼主]  [18楼]  作者:王飞cn  发表时间: 2013/12/20 10:30 

对【15楼】说:
【热能是一个不确定的概念。从你说的情况看,热能应该指的是内能,包括分子的动能和分子间的势能。分子动能的确不是内能的全部。比如冰的溶解过程,温度不变,但状态改变了,它吸收的热量变成了分子间的势能。】

原子能也是内能吧,但它不是微观易于传递的能量,因此不是热。动能虽然易于传递,当然属于热的范畴,但由于其占有热总体的比例不大,不能把热完全归结为分子运动,这是我的看法。

※※※※※※
空间本无物理性质,具有以太的空间才有了局部静止系、惯性,运动才可以自身测量。
[楼主]  [19楼]  作者:王飞cn  发表时间: 2013/12/20 14:37 

对【15楼】说:

分子间的势能不是微观易于传递的能量,因此不是热。

※※※※※※
空间本无物理性质,具有以太的空间才有了局部静止系、惯性,运动才可以自身测量。
 [20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3/12/20 15:05 

对[17楼]说:
你要弄清楚什么是等离子。等离子并不是没有了电子,而是原子中电子和原子实分离后的一种状态。这使得电子具有比气态原子中的电子更大的能量。也就是说电子带的正电更多,以至于原子实对它几乎不吸引,反而排斥出原子的现象。
极少数物质,比如水、锑等有反常的现象,这和它们分子间相变,电子排列方式改变有关。但它们并不是一贯反常,在全部温度范围内,它们都是热胀冷缩的。
气体分子间距大,本身就是吸收了正亚电子的结果。当它们失去正亚电子(释放出热能)后,体积会收缩。就是因为负电性增强了,被原子实所吸引,轨道变小的表现。正是因为气体原子中,原子实对电子的束缚力薄弱,它们才不容易结合成液体和固体。也正是如此,气体也更容易被电离。电离是电子吸收了更多的正亚电子,被原子实强烈排斥的结果。电离会使气体体积大大,以致产生爆炸。电子点火器就是高电压使空气电离,闪电也是使空气电离。零点几毫米直径的等离子束就会产生啪啪的声响,说明它通过的空气在爆炸。等离子体的密度比空气更小,它们之间的距离比空气分子更是大得多。这都是带正亚电子的电子正电性增加的表现。
 [21楼]  作者:马国梁  发表时间: 2013/12/20 15:24 

“物质是由能量组成的”王飞先生怎么能发表这样的奇谈怪论?热竟然不是分子的运动,这还是我心目中原来那个王飞吗?不是最近脑子长了xx病吧?
金属所以容易传热是因为它有自由电子,棉花不易传热是因为它缺少自由电子。干嘛把简单的问题弄得复杂化?
我们应该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研究,而不是推倒重来、另搞一套。
[楼主]  [22楼]  作者:王飞cn  发表时间: 2013/12/20 16:15 

对【20楼】说:

你的理论解释不了下面的责难:

电子轨道增加对原子来说或许体积是增加不少,但对于气体间极大的空间来说,这个增加几乎是0,可以忽略,你还说可以解释,希望不是睁眼说瞎话。


※※※※※※
空间本无物理性质,具有以太的空间才有了局部静止系、惯性,运动才可以自身测量。
[楼主]  [23楼]  作者:王飞cn  发表时间: 2013/12/20 16:23 

对【21楼】说:
物质是由能量组成的,表面看起来难以理解,但是,如果你看过我的其它论文,就觉得正常。
上述论断还可以表述为:物质是以太的波动。
由于以太没有能量(波动),就不能被观察到,他就没有任何物质的性质,因此通常不吧以太当做物质,至少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物质,因此物质就变成能量的组成了,这里隐含了以太。
你认为传统的解释很简单,但简单不等于真理,我们研究问题不能追求简单。

※※※※※※
空间本无物理性质,具有以太的空间才有了局部静止系、惯性,运动才可以自身测量。
 [24楼]  作者:马国梁  发表时间: 2013/12/20 17:53 

是啊,我也认为极有可能“物质是以太的波动”,但即便如此,也只能说物质是和能量相关的,而不是“物质是由能量组成的”。它们根本没有同一性。
其它问题还是叫大家评论吧!
[楼主]  [25楼]  作者:王飞cn  发表时间: 2013/12/20 20:01 

对【24楼】说:
这样定义的好处是,我们容易意识到,实物粒子在理论上可以全部转化为热能,或者其它物质的动能,这样就诠释了物质是由能量组成的精神。

※※※※※※
空间本无物理性质,具有以太的空间才有了局部静止系、惯性,运动才可以自身测量。
 [26楼]  作者:马国梁  发表时间: 2013/12/21 16:09 

那么你的所谓“物质”仅只是指“实物质”,是一个狭义的概念。容易引起误会。
[楼主]  [27楼]  作者:王飞cn  发表时间: 2013/12/21 16:31 

对【26楼】说:

这要看如何定义物质了,以目前的定义(比重、颜色、导电率、弹性.刚性....),以太就不是物质。

※※※※※※
空间本无物理性质,具有以太的空间才有了局部静止系、惯性,运动才可以自身测量。
 [28楼]  作者:zhoxanaaa  发表时间: 2013/12/21 22:24 

热主要体现在温度上,代表热能传播的方向。所以热主要是是外层电子的能量决定的。一定能量的气体,给它活动的体积大了,温度就地,说明外层电子的能量传到原子核上去了。
同样温度的气体,能量就比液体、固体大,
所以,温度是外层电子牵引着原子作震荡运动的能量形式。这也是布朗运动的能量来源。
单用分子运动,无法解释为什么低温气体的能量比高温液体大。你只要用高压把气体液化,液化成的液体的温度就高于许多本来温度高于该气体的液体。
物体的比热不一样,也说明了温度的高低主要是外层电子决定的,而不是分子的能量决定的。
[楼主]  [29楼]  作者:王飞cn  发表时间: 2013/12/21 23:08 

对【26楼】说:

没有外层电子的等离子也有温度。

※※※※※※
空间本无物理性质,具有以太的空间才有了局部静止系、惯性,运动才可以自身测量。
 [30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3/12/21 23:28 

没有了外层电子的正离子正电性更大,相互之间排斥力更大,体积也会更大。反映热的就是正电性多少的表现。等离子体不但电子正电性大了,原子核也暴露出来了(比如氢离子),原子的正电性因电子的失去变大,它们之间的斥力更大。体积增加得更多。当空气变成等离子体后,空气会爆炸。比如点火器的火花声、导线短路引起的爆炸、闪电引起的爆炸,那都是离子间斥力使它们的间距成千上万倍的增加。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20553088188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