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相对论的尺缩效应,否定狭义相对... 下一主题:从矿物燃料到新能源
第四章 阿三物理
[楼主] 作者:sankong333  发表时间:2013/10/12 18:25
点击:549次

第四章       阿三物理

 

本章为对前面的概念、知识进行整理修改与总结;并对各种物理实验进行解释;形成完整的《阿三物理论》。这毕竟是本人在学习前人的知识基础上结合主观思维形成的理论;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在此,对为科学作出无私奉献的成功或失败的科学家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一.基本粒子

 

1、我的观点:

       可以有无穷大的正数,但存在最少的数——0。所以,我们的世界必定存在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阴、阳、平衡或混沌;就是正、负电子、光子的宏观表现。一个正电子和一个负电子吸在一起构成了中性的光子。与正电子、负电子一样为仅有的3种不可分割的基本粒子。

本帖地址:http://club.xilu.com/hongbin/msgview-950451-310776.html[复制地址]
上一主题:相对论的尺缩效应,否定狭义相对... 下一主题:从矿物燃料到新能源
[楼主]  [2楼]  作者:sankong333  发表时间: 2013/10/12 18:36 

2、现代物理观点:

在微观领域,现代物理除了用对撞机及对宇宙高能射线观测外;沒太多的办法。理论大多是建立在猜测的基础上。现代物理充分发挥了“头痛医头”的局部科学观,发明了62种基本粒子。因为无法解释同性相斥的质子能聚合在原子核里;所以,发明了强子。强子就是所有参与强力作用的粒子的总称。它们由夸克组成,已发现的夸克有六种,它们是:顶夸克、上夸克、下夸克、奇异夸克、粲夸克和底夸克。质子、中子、π介子等都属于强子。(另外还发现反物质,有著名的反夸克,由此推测,甚至可能存在反地球,反宇宙。晕啊!)。奇怪的是夸克中有些竟然比质子还重。夸克之父,盖尔曼1972年在第十六届国际高能物理会议上说:“理论上并不要求夸克在实验室中是真正可测的,在这一点上象磁单极子那样,它们可以在想象中存在。晕啊!”总之,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的电子非弹性散射实验显示了夸克的点状行为,它是量子色动力学的实验基础。


轻子就是只参与弱力、电磁力和引力作用,而不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的总称。轻子共有六种,包括电子、电子中微子、μ子、μ子中微子、τ子、τ子中微子。电子、μ子和τ子是带电的,所有的中微子都不带电,且所有的中微子都存在反粒子;τ子是1975年发现的重要粒子,不参与强作用,属于轻子,但是它的质量很重,是电子的3600倍,质子的1.8倍,因此又叫重轻子。


传播子也属于基本粒子。传递强作用的胶子共有8种,1979年在三喷注现象中被间接发现,它们可以组成胶子球,但至今尚未被直接观测到。传递弱作用的W+,W-和Z0。中间玻色子是1983年发现的,非常重,是质子的80一90倍。


现有的粒子质量范围很大,从0到90吉电子伏。光量子、胶子是无质量的,电子质量很小,只有0.5兆电子伏,π介子质量为电子质量的280倍;质子、中子都很重,接近电子质量的2000倍,约为1吉电子伏,已知最重的粒子是Z0,其质量为90吉电子伏。己发现的五种夸克,从下夸克到底夸克,质量从轻到重。下夸克质量只有0.3吉电子伏,而底夸克重达5吉电子伏,顶夸克还没有发现,理论预言它的质量可能超过100吉电子伏。中微子的质量非常小,目前己测得的电子中微子的质量小于7电子伏,即为电子质量的七万分之一。 绝大多数的粒子是不稳定的,即可以衰变。一个自由的中子会衰变成一个质子、一个电子和一个中微子; 一个π介子衰变成一个μ子和一个中微子。粒子的寿命以强度衰减到一半的时间来定义。质子是最稳定的粒子,实验已测得的质子寿命大于10的33次方年。


粒子具有对称性,有一个粒子,必存在一个反粒子。一对正、反粒子相碰可以湮灭,变成携带能量的光量子,即粒子质量转变为能量;反之,两个高能粒子碰撞时有可能产生一对新的正、反粒子,即能量也可以转变成具有质量的粒子。晕、现代物理将能量与质量的概念搞得一塌糊涂。


根据强子结构的夸克模型,重子是由三个夸克构成的,如质子p(uud)、中子n(udd)、Ω-(sss)、Δ-(uuu)等,而介子是由正反两种夸克构成的,如π+(u)、π-(d)等,由夸克的各种量子数可推算出强子对应的量子数,也就是上一层次的性质由下一层次粒子的性质决定的。夸克都处于基态时,三个相同的夸克处于相同的状态,这违背了泡利不相容原理。为解决这个矛盾,1964年格林伯格为夸克引入了一个新的量子数——色量子数(引进三基色,晕啊!),以表示同味夸克还有不同的种类,称之为“色荷”。他根据SU(3)群论,指定夸克有三色:红(R)、黄(Y)、绿(G),如记作ur、uy、ug.这样由带不同色荷的同味夸克构成的粒子就不违反泡利不相容原理.夸克确定具有“色”的第一个证据是在π0介子衰变了两个光为的过程中找到的。


标准模型告诉我们,组成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基本粒子是夸克和轻子。夸克构成了中子、质子和所有的原子核。它有六味三色;轻子有带电的和不带电的,带电的轻子是电子e、u子和τ重轻子,不带电的有电子中微子νe,μ子中微子νμ和τ中微子ντ,而且夸克和轻子都是成对的,即有三对夸克和三对轻子;一般称三代。
这个模型是用规范对称性建立的,根据这个对称性,有些基本粒子本身不能有质量,否则整个模型就不能统一。 但实验结果却又清楚表明,除了“光量子”以外的基本粒子都是有质量的。为什么宇宙既是由有质量的粒子组成的,同时又美妙地保持着对称?


希格斯假设,基本粒子本没有质量,基本粒子是因为和希格斯玻色子发生相互作用所以才有了质量,因此可以说希格斯玻色子是物质的质量之源。根据对希格斯粒子性质的预言,希格斯粒子的自旋为零,是一种玻色子,所以又称为希格斯玻色子。这种解释使得标准模型得以自圆其说。通俗地理解是这样:空间中充满着希格斯玻色子,当加速基本粒子时,容易碰撞希格斯玻色子者就较难加速(质量较大),碰撞几率较低者即容易加速(质量较小)。由此可以说,物质本身无所谓质量,质量是物质与希格斯玻色子的相互作用。


除了光量子,其他的基本粒子与希格斯粒子发生碰撞后,就如同轻巧的棉花吸饱了水分一般,获得了质量,而速度就慢下来了。慢下来的基本粒子“夸克”在强相互作用下,抱团组成了质子、中子等粒子,质子和中子又组成了原子核,原子核与电子在电磁力作用下又形成了原子,原子构成分子,由此形成了我们所见到的大千世界。


如果没有希格斯粒子,其他的基本粒子就会仍然以光速运行,不能聚合在一起,我们的宇宙将仍然是一锅沸腾的基本粒子汤,根本不能组成物质,生命也无从谈起。


粒子物理学家们描述了这样一幅场景: 无尽的从前,各类粒子都没有质量,可以以光速穿梭于宇宙中,自由自在,无所羁绊,而137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改变了这一切。在大爆炸发生后的十多秒后,产生了由希格斯玻色子组成的希格斯场。希格斯场使各种粒子(除光子外)得到质量,或轻(轻子)或重(夸克)。这些获得质量的基本粒子构成了物质,恒星和行星都得以诞生,最终孕育生命。


科学家认为,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材料”包括夸克(如质子、中子、介子等)家族和轻子(电子、μ子、τ子、中微子等),统称为费米子。费米子自旋为半整数,受“泡利不相容原理”约束,相互“排斥”,让自然物质世界不会“挤在一起垮塌”。


另外,还有一类粒子,叫做玻色子。它们的自旋是整数的,不受“泡利不相容原理”约束,能发生“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玻色子能够传递各种相互作用“力”,使基本粒子相互“吸引”,令物质世界不至于“散架”。


在玻色子中,希格斯玻色子无疑最重要且最神秘。它是产生质量的奥秘之源。电子、夸克等其他粒子都是在希格斯玻色子构成的场中,受其作用而产生惯性,最终有了质量。毫无疑问,它是“标准模型”中最璀璨的明珠,地位高高在上;然而,如果它无法被证实,那么也可轻而易举地将“标准模型”付之一炬。。。。。


包括希格斯玻色子在内的很多粒子极易衰变且存在时间极短,这种粒子一旦产生就转瞬即逝,在10亿分之一秒之后,它会通过不同渠道,衰变成光量子和轻子等其他粒子。根本无法被观测到,物理学界只好利用最后观测到的光量子等其他粒子来反推。小质量的希格斯玻色子衰变后很少成为Z玻色子,而是变成更常见的衰变物,更容易混进背景。从统计学上说,发现希格斯玻色子存在证据的几率只有一百万分之一。


标准模型只能解释4%的宇宙,占宇宙质量96%的暗物质与暗能量仍然没有得到解释,希格斯玻色子可能会参与形成暗物质?


随着物理学的进展,在发现了正电子和中微子后。同一时期μ介子和π介子相继被发现,并陆续发现了一批共振态“奇异”粒子。随着高能加速器的能量不断提高,上百种短寿命的粒子,连同这些粒子的反粒子,数目和品种之多达到了惊人的地步。各类粒子的性质差别如此之大,使人们愈来愈体会到物质层次的复杂性了。在这许多粒子中一些是很稳定的,例如电子、质子几乎没有衰变现象。而大部分基本粒子从它们的衰变产物上看,似乎很像同一种粒子所组成的粒子团,但是从它们的运动特征上看却又都截然不同。所谓μ子以及质量巨大的τ子,它们除了质量更大且会衰变,其它性质与电子一模一样!晕啊!大自然为何需要不同类型的“电子”呢?更稀奇的是,通过分析云室中那些奇特的V型轨迹和K型轨迹,人们还发现宇宙射线中也存在大量与质子、中子性质相近的所谓【奇异子】!晕啊!大自然为何需要不同类型的“质子或中子”呢?基本粒子的结构问题一直困扰着理论物理学界。近年来,解释基本粒子内部结构的层子或夸克模型虽然在某些方面非常成功,但是,经过大量的探索却一直没有得到实验上确切的证明。用一个希格斯玻色子就解释了质量的起源,这听上去“很划算”,但大自然很可能不是这样的。

[楼主]  [3楼]  作者:sankong333  发表时间: 2013/10/12 18:40 

3、实验

20世纪30年代中期发明了粒子加速器,科学家们能够把中子、质子打碎,观察碰撞到底能产生什么。将亚原子粒子加速到接近光速,然后抛进充满氢气的低压气泡室。这些粒子碰撞到质子(氢原子核)后,质子分裂为一群陌生的新粒子。这些粒子从碰撞点扩散时,都会留下一个极其微小的气泡,暴露了它们的踪迹。科学家无法看到粒子本身,却可以看到这些气泡的踪迹。气泡室图像上这些细小的轨迹(每条轨迹表明一个此前未知的粒子的短暂存在)多种多样,数量众多,让科学家既惊奇又困惑。他们甚至无法猜测这些亚原子粒子究竟是什么? 不过,虽然基本粒子种类繁多,但其中可被人们直接观测到的绝大部分都是形态各异的电子团和质子团,或是它们的混合物。这说明什么?不过是间接证明我的理论正确!!


1967年.美国科学家弗里德受、肯德尔和泰勒在加利福尼亚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的一台3公里长的加速器上。 用电子做穿透质子和中子的实验时;发现电子总是沿着一些很大的角度散射,这说明电子在靠近质子和中子时受到很大的斥力,而大角度散射。当然,有部分能量够大的电子能与质子和中子碰撞形成新的中子或反质子。


按照量子场论,传递引力相互作用的媒介称为引力子,但尚无证据表明它的存在。


夸克的性质是奇特的,而且是带分数电荷。但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实验没有看到分数电荷。要确立一个物理实验结果,首先是实验本身的周密性和重复性要经得起考验。分数电荷的存在问题,还没有最后定论?


结论:
现代物理关于基本粒子的理论错了,最大的错误在质量的定义上。

[楼主]  [4楼]  作者:sankong333  发表时间: 2013/10/15 17:31 

四、 凄美的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与相对论一起构成的近代物理经历了100年的艰难探索,到去年的“上帝粒子”发现;已经开始日落西山了。我每次用意念去感知量子力学,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凄美感受。混杂的味道太多了:似乎充满青春而又是夕阳红;充满哲理而又胡说八道;指鹿为马而霸道横行;无理、神秘、自以为是的大神棍。
[楼主]  [5楼]  作者:sankong333  发表时间: 2013/10/15 18:56 

1、 空中楼阁的神棍理论

黑体,是指对光不反射、只吸收,但却能辐射的物体。经典理论认为光是一种电磁波。 普朗克假设黑体辐射时,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地发射出来的话,就可以导出一个新的公式,这个公式在低频率时兼容瑞利-金斯公式,在高频率时又兼容维恩公式。因此,新公式在所有的频率范围,都与实验符合得很好!

爱因斯坦比普朗克进了一步,认为不仅仅黑体辐射的能量是一份一份以能量子的形式辐射出来,而且光本身就是由不连续的光量子组成,每一个光量子的能量E = hν,它只与光的频率ν有关,而与强度无关。爱因斯坦认为,金属中的电子吸收了入射光子的能量hν,这些能量的一部分用於克服金属对电子的束缚(脱出功),余下部分就是出射光电子的动能。

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正式确立了光量子的概念,这时候才出来“即有质量,又有能量,又有动量,还有频率与波长的光量子”。它们的关系:E = mc^2 = hf = Pc, P = mc。h是普朗克常数。

“整整5O年的自觉思考没有使我更接近于解答‘光量子是什么’这个问题。”。表明Einstein在晚年时面对复杂的自然和宇宙所持的一种谦虚的态度。现代物理如果建立在‘光量子是什么?’都不清楚的基础上,不就是空中楼阁吗?

宇宙中我们可见的物质占5—10%,而其它90%以上是不发光的暗物质,而中微子则是组成物质与暗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中微子就是我的理论里的光子!‘光量子是什么?’;不就是在一定截面积通过的以螺旋运动的光子数!

光子之间的力:F = (K1-K2)/R^2 = 0.24E-42/R^2
太小了,就算2个光子紧靠在一起;R = 1.26。这时:F ~= 0.15 E-42
如果光子靠近一个电子时的力,假设R = 8.82
F = -K2/R^2 + (R-r)Q/R^4 = -1/905*8.82^2 + 1.26*126/8.82^4
= -1.42E-5 + 0.0262 ~= 0.026 也很小啊。已知的实验结果是电子可以吸收或发射一个光量子。其原理是?我还在整理,但决不是现代物理的哪一套。

粒子说波动说纠缠不清的问题,已经穿越时空几百年;现代物理的结论是:波粒2重性,说光量子一时是粒子,一时是波;还会同时出现在多处地方。你不晕,我都晕啊!语法不对,逻辑矛盾。

其实,如果你了解到粒子是螺旋运动的,一切都会明白过来。所以,光波是光子(光量子)的运动波形,不是机械波,也不是介质振动波;更不是电磁波;只是与电磁有关。光子做螺旋运动,有向心力、频率、速度C。当然,你可用电磁波理论来YY成螺旋光波在X、Y轴上的投影。

实验结果只是表明了带电粒子相对于观测者的速度越接近光速,质量就相对越大,有一条根据相对论推出的运动质量公式:
M = m0 /(1 – v^2/c^2)^0.5 (2)
式中E、m0、v 分别为粒子的能量、静质量、速度。
光速对于一切观测者都为c,那么光量子(如果有静止量的话,其动质量岂不是无穷大?所以光子不应当有静质量!)

那我请问:光量子被电子吸收后的质量是多少?

从此,现代物理的质量变能量啊等乱七八糟的东东来了。那个质量、能量的概念很晕啊!堂堂科学,搞的不伦不类。

其实,把“质量”定义为“物质的量”,既是原始的定义,又是在历史上被大多数科学家承认的定义 。就算(2)式对带电粒子可能正确,那么对于光子来说肯定是无效的。我们就无需去假设光子的静质量为0了。光子的质量无论是否光速运动或被束缚在原子核中低于光速运动都是2。现代物理如果建立在‘质量、能量’都不清楚的基础上,不就是空中楼阁吗?

[楼主]  [6楼]  作者:sankong333  发表时间: 2013/10/15 21:05 

2、 双缝实验

美国物理学家费曼曾说:在双缝衍射现象中“包括了量子力学唯一的奥秘。所以,我们必须详细讨论。考虑下面2个命题:

A:在两条缝同时打开的条件下的粒子衍射图形将是在两条缝分别轮流打开的条件下得到的两个粒子衍射图形的迭加。
B:每一个达到屏幕的粒子不是通过第一条缝就是通过第二条缝。

如果命题B成立,那么可导出命题A。但双缝衍射实验否定了命题A这一结论。于是费曼得出必须放弃命题B的结论。如果电子的运动是轨道运动,则命题B肯定成立,因此费曼实际上断言:“电子的运动不是轨道运动。”这正是哥本哈根诠释的基本观点。

同样为了摆脱命题A与实验事实之间的矛盾,有人从命题B推导命题A时得出了其它的量子力学的诠释。“哥本哈根诠释”与“非分配逻辑诠释”都确认全概率公式从而概率论不适用于微观过程,前者把这一前提追溯到经典概念,而后者则把它追溯到经典逻辑。还有一种诠释不涉及经典概念与经典逻辑,仅仅否定概率论本身。认为概率论仅适用于“隐变量”,但由于某种原因,它不适用于计算测量结果的平均值。阿卡迪把概论的乘法公式称为“贝叶斯公理”,并断言:“量子力学中的一切佯谬都是由于不适当地应用这一公理引起的。”

上面这些诠释的存在表明:在从命题B推导命题A时,人们用了一个自以为是天经地义的前提,而它却不适用于微观过程。但对于究竟是哪一个前提不适用于微观过程的问题,人们的意见不一致。
最终,还是得使用假设!

概率相加规则是经典粒子观念的反映;而概率幅相加规则,即‘态迭加原理’,则是量子力学基本假设的基础。量子力学开创了以概率幅为基本量的全面统计描写,它既区别于使用概率迭加的经典粒子观念,又区别于直接用物理量表示表示振幅而不需要统计描写的经典波动观念。

如果要用假设,还不如直接假定命题A错误!量子力学使得神棍理论大放光彩,“电子的运动不是轨道运动。” “存在又死又活的猫。”“没有又死又生,而是一只死,一只生!的多世界理论”。还有什么反宇宙,晕乎啊!混蛋啊!什么破理论啊!

好了,我来个自然点的解释吧:

很简单,命题A错误!在两条缝同时打开的条件下通过2条缝后的粒子会有相互作用;粒子衍射图形将不在是在两条缝分别轮流打开的条件下得到的两个粒子衍射图形的迭加;而是衍射成干涉图形。命题B是成立的,即是每一个达到屏幕的粒子不是通过第一条缝就是通过第二条缝。粒子是螺旋运动,自然具有波动的属性;从而遵从波动规律。难道非要按“态迭加”,从而违反常识,才是科学???

经典物理是这样解析杨氏双缝实验的,光到达双缝前,两个缝“分波前”,各自截取一部分,这部分成为新的波源,通过双缝后这两部分光满足相干条件,在屏幕上当然干涉。干涉现象首先须有相干光绕过障碍物(其实就是衍射),然后相互叠加,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
[楼主]  [7楼]  作者:sankong333  发表时间: 2013/10/16 18:28 

3、 德布罗意假设、不确定原理

德布罗意假设:
质量为m的粒子,以速度v匀速运动时,具有能量E和动量p;从波动性来看,它具有波长λ、波速u、频率f、周期T、圆频率ω、圆波数k;这些量的关系如下:其中h是一个常量。

h1 = h/2π
f = 1/T = ω/2π
k = 2π/λ = 2πf/u = ω/u
u = λ f = λ/T
E = m v^2 = h f = h1ω (3)
p = m v = h f / v = h/λ = h1 k (4)

以上,在粒子是光量子时,u = v = C是对的。但德布罗意假设推广到任意粒子,我认为是绝对错误,色胆包天!所以,(3)、(4)式是错误的!

螺旋运动是粒子的基本运动,所以粒子具有波动性;这无需假设!

自然的不确定性原理:

物体运动的描述在时空域上是确定的,则在频域上不确定。反之,物体运动的描述在频域上是确定的,则在时空域上不确定。

例子:光量子在频域上是确定的,有频率、波长、能量、光速C、包含的光子数:m = h f / C。但光量子在时空域上不确定;既是光量子在时空域上是无限的循环,是永动机式的。不确定的只是不知光量子的运动起于何时,来自何方;要往何处,终于何时! 而在任何时刻的能量是固定的,E = hf = mCC 。 在任何时刻的动量是固定的,P = mC 。在任何时刻的位置都可由正弦波函数得出。

任何信息的时空分辨率和频率分辨率是不能同时被无限提高的。一种波动在频率上被我们辨认得越精确,在空间中的位置就显得越模糊,反之亦然。
[楼主]  [8楼]  作者:sankong333  发表时间: 2013/10/16 19:29 

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

应用了色胆包天的德布罗意假设从上面的自然的不确定性原理推导出来。

微观客体从来就不会同时具有位置坐标和动量坐标,或不如说两者都没有,这些变量或属性只是通过各自的测量过程才制造出来。经典的海森堡不确定原理认为,在一个量子力学系统中,一个粒子的两个不对易的力学量(比如位置和动量)不可被同时确定。精确地确定其中一个力学量的同时, 必定不能精确地确定另外一个力学量。不确定性原理是通过一些实验来论证的。设想用一个γ射线显微镜来观察一个电子的坐标,因为γ射线显微镜的分辨本领受到波长λ的限制,所用光的波长λ越短,显微镜的分辨率越高,从而测定电子坐标不确定的程度△q就越小,所以△q∝λ。但另一方面,光照射到电子,可以看成是光量子和电子的碰撞,波长λ越短,光量子的动量就越大,所以有△p∝1/λ。经过一番推理计算,海森伯得出:△q△p=h/4π。
在位置被测定的一瞬,即当光子正被电子偏转时,电子的动量发生一个不连续的变化,因此,在确知电子位置的瞬间,关于它的动量我们就只能知道相应于其不连续变化的大小的程度。于是,位置测定得越准确,动量的测定就越不准确,反之亦然。

从上面4.1节知:光子之间的力比起光子与电子之间的力差了约10的40次方。所以,测量光量子跟测量电子会差天地之远!当测量光量子时,海森堡不确定原理将不再成立!

爱因斯坦认为,测不准原理违背了确定性。测不准原理认为粒子的位置x与对应动量p不能同时测量,这个说法与客观世界的确定性不容。爱因斯坦等人1935年提出的EPR佯谬认为:如果AB两个粒子是孪生的,可以同时准确测量A的位置和B的动量,而从 B的动量又可以推出A的动量,等价于说可以同时确定A粒子的位置和动量。爱因斯坦等人以此来质疑量子力学的完备性。对于EPR佯谬的持续研究催生出了量子纠缠的概念,人们认为利用量子纠缠,是有可能同时确定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动量的。最近的理论研究进一步给出了这一问题的定量描述,在观测者拥有被测粒子“量子信息”的情况下,被测粒子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依赖于被测粒子与观测者所拥有的另一个粒子(存储量子信息)的纠缠度的大小。当它们处于最大纠缠态时,两个不对易的力学量可以同时被准确测量,此时经典的海森堡不确定原理将不再成立。

由於爱氏认为测不准原理违背了确定性,因此爱因斯坦气愤地提出“上帝不掷骰子!” 波尔的话:上帝的确掷股子,因为你没有告诉上帝该怎么做。爱因斯坦设想,一个装满了光子的箱子,在一个光子飞出的同时用时钟记录光子飞出的时间。在光子飞出之前和飞出之后,称量箱子的质量。通过相对论的质能关系:E = mCC,只要确定了损失的光子的质量,就可以算出光子的能量。这样,就可以同时确定光子的能量和时间,从而破坏了时间-能量不确定性关系。波尔却是用广义相对论来反驳的。由于时间-能量不确定性关系的确是错误的!因此,广义相对论也是错误的!

如果时间-能量不确定性关系是对的,那么会推导出在微小的时空中,极短的时间会出现巨大的能量。能量还守恒吗?正因为量子力学的胡说八道,连“意识”这个神秘莫测的夜行者都被物理学家所运用,并用来解释物理现象。这种做法是疯狂的,愚蠢的!当然敢于站出来正面驳斥的人也只在少数,更多的人则是朝着整个庞大而又神秘的量子帝国谦卑地低下了头颅。

根据量子力学的原理,未进行观察时,这个原子核处于已衰变和未衰变的叠加态,因此,那只可怜的猫就应该相应地处于‘死’和‘活’的叠加态。非死非活,又死又活,状态不确定,直到有人打开盒子观测它。这严重违反常识!

薛定谔希望达到下面目的:“看吧,如果你们将波函数解释成粒子的几率波的话,就会导致一个既死又活的猫的荒谬结论。因此,几率波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结果是有物理学家调侃地说到薛定谔:“薛定谔不懂薛定谔方程!” 那些说薛定谔不懂量子力学的人没错,但谁能说自己懂量子力学呢?既然这样,量子力学作为一门神棍级垃圾理论应该放弃!

如何才能剔除“观测者的意识”这个让人惶恐不安的参量呢?不存在同时通过左右缝的电子,也不存在又死又活的猫,波函数也从没有塌缩,在那个过程中,整个世界和电子一起进入了叠加状态,一个世界里的电子通过了左缝,另一个世界里电子通过了右缝。那只猫也是一样,没有又死又生,而是一只死,一只生!从此多世界理论出笼!晕啊!一个比一个生猛!

如果用波长较长的光去观察电子通过双缝, 随着波长增大分辨率降低。 最后将无法观察到电子是从哪个缝通过; 干涉条纹依旧。 而降低波长, 一旦可以观察到电子通过路径,条纹就会消失。物理界广泛地存在一种误解,那就是,为了决定光子从那一条狭缝经过而做的任何对于实验仪器的修改,也会连带地摧毁了干涉图案。这样,显示出粒子与波动的互补原理 。实验结果就是,哥本哈根诠释研讨的测量实验参数,只是一个连续值域的两个极端值。哥本哈根诠释忽略了其它在两个极端值之间的案例。假设,稍微改变参数值,干涉图案也不会变得相差很大。这意味着同时观察到了粒子性与波动性;波尔互补原理的失败!
[楼主]  [9楼]  作者:sankong333  发表时间: 2013/10/17 01:52 

4、 波动方程

1)、 螺旋波

禁闭的光子、电子的运动就像是绕一个虚拟的园或椭圆轨迹的螺旋驻波。禁闭的光子螺旋驻波的特性如例子1:想象一根有弹性的棍子,把它扭成麻花状;再弯成圆形。当放手的瞬间,就会看到一根飞速螺旋运动的棍子。光波就是这样产生的。光子在被原子禁闭时,光子的能量被封闭在驻波里,一旦发射,将以光速螺旋飞行。所以,光波是光子的运动波形,不是机械波,也不是介质振动波。光子做螺旋运动,有向心力、频率、速度C。

2)、光波波动方程

如果空间一点M在圆柱面X^2 + Y^2 = a^2上以角速度ω绕Z轴旋转,同时又以线速度v沿平行于Z轴的正方向上升,那么点M构成的图形叫做螺旋线。其参数方程如下。
X = a cosωt
Y = a sinωt
Z = vt

可见以Z轴前进的螺旋光波,在X轴、Y轴上有2个分量波,它们就是对应的电场波、磁场波。说变化的电场波与变化的磁场波交互产生是不对的,应该说光波产生了电场波与磁场波。

电磁波动方程其实就是介质中的亥姆霍兹方程,
∇2 E − (∂2(E/t))/u^2 = ∇2 E + k^2 E = 0
∇2 B − (∂2(B/t))/u^2 = ∇2 B + k^2 B = 0
u = ω/k = (1/uε)^0.5
其中E为电场强度,B为磁场强度,u是介质中的光速,ε是介质的介电常数,μ是介质的磁导率。
有关光波的2个分量——电磁波,现代物理已经研究得很详细,这里就不多说了。

我们知道一切波动方程的通解是:
ψ= A sin[(ωt - kx) + ϕ] (1)
(1)式分别对x和t求二阶偏导数,可得
∂2(ψ/x) = - ω^2ψ/u^2 = - k^2ψ (2)
∂2(ψ/t) = - ω^2ψ (3)
这就是一维波动方程,其中u为波速,Ψ 为位移。

这是一种先有方程的解,后构造出方程的方法,与我们习惯的先有方程、后求解方程的方法并不一样。因此,这种方程可以认为是拼凑出来的方程。二维平面机械波(如水面波、膜震动等)与三维机械波类似,显然,(2/3)式是这里的一维特例。

∇2ψ − (∂2(ψ/t))/u^2 = ∇2ψ + k^2ψ = 0 (4)
其中∇ = ∂(/x) + ∂(/y) + ∂(/z) 称为劈形算符,
∇2 = ∂2(/x) + ∂2(/y) + ∂2(/z)称为拉普拉斯算符。

最简单的三维球面机械波波动方程求解思路,是转化成球坐标形式。其中r表示沿任一半径方向上离波源中心的距离。注意到球面波在各个径向方向上的传播完全相同,而且在此方向与一维机械波的情况完全一样。因此三维球面机械波波动方程式的解就是:
ψ= (A/r) sin[(ωt - kr) + ϕ] (5)

[楼主]  [10楼]  作者:sankong333  发表时间: 2013/10/18 05:22 

二、质量与运动



1、 我的观点

《黄帝内经》上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阴、阳是宇宙间最基本的两种力量。

定义1:物体的质量m是指其所含的基本粒子数(光子数及正负电子数之和)。电子的质量是1个元质量;光子的质量自然就是2个元质量。

定义2: 电子的直径为1个元长度,质子的半径为r = 6*1.26 = 7.56。光子的直径为1.26个元长度,质子所含的光子数为 N = 4PI*r^3/3 = 905。

定义3: 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是永恒的。时间是连续的、单向的、均匀流逝的。时间是可以用均匀计时系统进行标识的。时间是绝对的、是与参照系无关的。空间是万物的容器。空间是连续的、是三维的、各向同性的。空间是可以用各向同性的坐标系统进行标识的。空间是绝对的、是与参照系无关的。 由于基本粒子间有元力、能量;所以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还存在超越时间、空间之上的另一维度——心之力线。力无所不在!

钟慢和尺缩现象是不存在的,相对论是错的。 正是时空的绝对性才有物体运动的相对性原理。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走过的距离称为绝对速度,由于时空的绝对性,绝对速度也就与参照系无关。所以光子在任一参照系的真空中的速度都是C。由于选择不同的参照性,才会有相对速度的概念。

定律1:

1、距离为R的正负电子间有引力F:

F=1/R^2 ; R的单位是元长度。

R= 1 时,F = 1 (Y元力)

2、距离为R的正电子与光子间有引力X:

X = K1/R^2 - (R-r)Q/R^4 ; K1为万有引力统一系数

3、距离为R的负电子与光子间有斥力A。

A = -K2/R^2 +(R-r)Q/R^4 ; K2为质子质量系数

r是质子临界半径;Q是原子半径系数。

4、在空间中,光子无处不在形成暗物质;光子间存在万有引力。


定律2:力是描述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物理概念。力是能量的外在表现,能量是力的本质。两物体间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定律3——能量/质量守恒定律: 电子的能量为常量Ee;光子的能量为2Ee。物体的能量E = mEe;m是物体的质量。

定律4——基本粒子的运动是螺旋运动。

由于基本粒子间有元力、能量;所以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一切物质都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这是运动本身的绝对性。任何物质的运动都是在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要描述物体的运动,总要选择参考的物体—参照系。同一物体的运动,由于我们选取的参照系不同,对它的运动描述就会不同,这是运动描述的相对性。

当光子被原子束缚时,光子绕原子核做螺旋运动。

能量为:2Ee = m v^2/2 + Ep + Eo

m: 光子质量2,Ep: 束缚势能,

v: 光子绕原子核的线速度,

Eo:做螺旋运动的螺旋束缚势能,很小的常量。

当光子脱离束缚时, Ep = 0, 所以有

m v^2/2 = v^2 = 2Ee – Eo = 常量C^2

v = C ,故光子的速度是一个常量。既是光速C。

假设在参照系A光源的速度为v1,那么光子脱离光源前的速度是v + v1,当光子脱离束缚的瞬间,由于能量守恒;光子的速度就变成了光速C。也就是说当光子脱离束缚的瞬间,运动叠加原理失效。

当光子穿越物质附近,会受到物质原子的束缚力。部分动能转换为束缚势能;使得光子的速度减慢。当光子飞离物质附近后,则会恢复正常的光速。

光子的能量不生不灭,恒久为常量。所以光速与光源的运动速度无关,也与参照系无关。光波是光子的螺旋运动波形。

物体的能量E = mEe = mC^2/2;m是物体的元质量。

或另一种写法: E = mC^2;m是物体的等效光子数量。

所以,物体的能量不生不灭,恒久为常量。

4种力的统一

万有引力存在于一切物体之间。这种支配着行星、恒星和星系行为及一切重力现象的相互作用,决定着我们宇宙的基本特征。

万有引力我称为元力,是光子间的引力;是一个光子的正电子对另一个光子的引力X与该光子的负电子对另一个光子的斥力A之和X + A = (K1-K2)/R^2;K1 > K2。如果不使用元力单位,使用现有的物理学单位,那么由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伦定律有:

G/R^2 = 6.67E-11*0.8281E-60/R^2

= (K1-K2) (q×q)/(4π×ε0 ×R^2)

= (K1-K2) 9E9×(1.6E-19)^2 / R^2

(K1-K2) = 6.67E-11*0.8281E-60/9E9×(1.6E-19)^2

= 0.24E-42

可见,K1与K2的差是非常小,几乎相等。正是正电子对光子的引力微微大于负电子对光子的斥力产生了万有引力。就这样电荷力公式与万有引力公式统一了,K1-K2也确定了。电子、光子间的力称为元力。电荷力俗称电磁力,它存在于一切带电、带磁的物体和一切存在电磁场的物质之间。这种力维持着原子成为一个整体,还支配着地球上一切已知的生命现象和活动。

弱相互作用是在原子核的β衰变中发现的,核子(质子、电子)、参与弱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是质子、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因为这种力把核子束缚在一起,我们把它称为核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是短程力。短程力的相互作用范围在原子核尺度内。

假定强相互作用强度的数量级为 1 那么:

电磁相互作用 10E-2

弱相互作用 10E-12

引力相互作用 10E-40

强核力与弱力不过是R值小于核子半径时的元力表现,同样遵循定律1。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1400101184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