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科学遍地黄金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难道我们就不读物理了?当然不是!今天的学生也有爱因斯坦时代所没有的机会!”昨日,87岁高龄的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出现在中山大学“芙兰”物理节会场上,与粤港学子分享多年研究心得。
一场纯学术的演讲,却是从对中国传记文学的批评中开始。“现在国内的传记文学写得太幼稚,太不负责任了,蹩脚到没法蹩脚!”杨振宁批评道。他提起曾经看过的一本《华罗庚传》,“不忍卒读,没有的事生有,该有的没有,但这样的书居然还获过奖!”杨振宁说,西方近代人写的传记值得国人学习,爱因斯坦传记如今有无数版本,但最被认可的是亚伯拉罕·派斯的《爱因斯坦传》。
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量子场等方面是杨振宁的主要研究领域,这些领域在二战后都成为很重要的发展方向。但在交流中他却不建议学生往高能物理领域发展。
杨振宁说,上世纪20年代是物理学“遍地黄金”的年代,爱因斯坦26岁时一年能写出三篇震惊世界的文章,不仅因为他聪明,也因为时机成熟,物理学几大原则问题正在等待破解。到上世纪40年代,也就是杨振宁做研究生的时代,“‘黄金’被人掘走了,但还有‘白银’,那个年代高能物理、基本粒子物理领域走进去了,也能出成就。”
黄金、白银都被捡走了,现在学物理的学生就悲惨了?“当然不是!”杨振宁对学生说,当前应用物理学有很多门目可以钻研,但做研究首先要找对方向。
他举了刚刚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高锟故事,以及如今在医院被广泛应用的MRI的发明过程为例,“这些就是爱因斯坦时代所没有的机会。”
※※※※※※ 流水和气流不会改变其中超声波束的传播方向——动煤质波动理论呼之欲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