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编著(2006年11月第二板)(高一)物理(第一册)第61页:
20世纪初,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1879-1855)提出了狭义相对论,改变了经典力学的一些结论。在经典力学中,物体的质量是固定不变的,而相对论指出质量要随着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在低速运动中(如地球以3×10^4m/s的速度绕太阳公转),质量的增大十分微小,经典力学完全适用。当速度接近光速c时,如速度v=0.8c时,质量约增大到原质量的1.7倍,这时,经典力学就不适用了。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以来,物理学的研究深入到微观世界,发现电子、质子、中子等微观粒子不仅具有粒子性,而且具有波动性,它们的运动规律不能用经典力学来说明。20世纪初期,建立了量子力学,它能够正确地描述微观粒子的规律性,并在现代科学技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就是说,经典力学一般也不适用于微观粒子。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出现,说明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更加深入,而不表示经典力学失去意义。物理学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经典力学有它的适用范围:经典力学只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不能用来处理高速运动问题;经典力学只适用与宏观物体,一般不适用于微观粒子。
%%%%%%%%%%
‘黑洞’、‘大爆炸宇宙论’等也渗透进中学物理中来了:
103页的“阅读材料”‘黑洞’(略);
104页的‘行星、恒星、星系和宇宙’:
“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约二百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爆炸初期,宇宙中现在可以看到的所有物质都聚集在一起,宇宙的密度非常大、温度非常高。随着宇宙的不断膨胀,温度逐渐下降,星系、恒星、行星、生命等逐渐形成,直至现在我们所处的这个宇宙,当然,这种演化、生成是非常缓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