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五日行(一) 11 月15日傍晚,突然接到央视华人频道杨主任的一个电话。他问我是否在网上发了一本书,他愿意在央视华人频道为我组织一次关于书的访谈。我初步了解了央视华人频道的一些情况,原来他们有一个央视华人频道的电视网站,有一个“华人会客厅”的固定节目,是主持人和各行各业的人进行一对一的访谈。但要付出一定的费用。制好的节目放在网站上任人上网点击观看,一个月内有效。 |
北京五日行(一) 11 月15日傍晚,突然接到央视华人频道杨主任的一个电话。他问我是否在网上发了一本书,他愿意在央视华人频道为我组织一次关于书的访谈。我初步了解了央视华人频道的一些情况,原来他们有一个央视华人频道的电视网站,有一个“华人会客厅”的固定节目,是主持人和各行各业的人进行一对一的访谈。但要付出一定的费用。制好的节目放在网站上任人上网点击观看,一个月内有效。 |
(二)
我决心冒一次险,理由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知道这样做成功的可能性很小,可是我的生命不会太长,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付百分之百的努力。我想访谈得按我的思路走,于是我预先写了下面的访谈录。 主持人: 这里是中央电视台华人频道,十八大期间,我们在新华网发展论坛中的科技论坛上看到《一个本土中国人的呐喊》的帖子,并决定对此进行跟踪访谈。这就是发帖者叶波先生。 主持人: 叶波先生,你好!能作一个自我介绍吗? 叶 波: 我是湖北省咸宁市农科院农机研究所一名退休高级工程师,今年66岁,四十年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大期间,把我写的《一个本土中国人的呐喊》一书在几个论坛上同时贴出,向党汇报个人长期研究结果。 主持人:请简单介绍一下《一个本土中国人的呐喊》这本书写成经过吧。 叶 波: 今年7月份我写成了《一个本土中国人的呐喊——关于几种物理观的对话》共计25万字的文稿,郑重地交给党组织,要求组织上作个审查。文稿送到农科院党委书记余安安看后很感动,和我们所长饶正良商议,决定印刷成书。 主持人:书名是《一个本土中国人的呐喊》,有点意思,含意是什么? 叶 波: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潜心研究物理45年,有一系列不同的观点,在大声地喊叫,希望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主持人: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叶 波:本书模仿伽利略《关于两种新科学的对话》的笔调系统地总结了45年来不断探索的一百多个创新观点。从什么是时空、什么是力、什么是以太和天体是怎样演化的这四个问题入手,全面阐明了以下主要内容:空间是物体运动的位移及其各向无限延伸,时间是对物体运动周期的计数及其计数过程的前后无限延续;力是物体间的相互碰撞,物体受力方向是它被碰方向,力的作用点是碰击点,力的大小是碰撞剧烈程度的大小;以太是存在的,它是一种超流体,磁是无散的量子以太涡旋;电磁波和光是交变的量子以太涡旋的密度波;质子和中子主要是由正负电子对组成的,正负电子相互结合形成的正负电子对是物质结构的基石;空间中高速运动的正负电子对在天体内受阻减速生成各种物质而释放其巨大的自由能,质量特别大的致密恒星会发生大爆发时物质又会分解成正负电子对而完成一个循环;大陆漂移的力,是地球不断膨胀而产生的;恒星里有氢不断地生成,氢聚合成氦放出巨大的能量。 |
主持人:你们单位的领导支持你吗?
叶波: 非常支持。党委书记余安安说:“叶波先生是我们咸宁市农科院下设农机研究所的一名退休高工,几十年潜心研究物理学,可以说到了痴迷程度,甚至倾家荡产。我同叶先生素味平生,但我被这种精神感动。”党支部书记饶正良说:“叶波如痴如醉地研究物理学已长达四十多年之久,这种几十年如一日的精神真是难能可贵,令人佩服。”他们不但口头上支持,而且出资印书。 主持人:你这本书有什么特点? 叶 波:这本书用大量的事实论证了以下主要概念的物理模型,它们是时空、力、以太、电磁感应、磁、光、质子和中子的电子对结构和天体的演化。我始终认为只有建立了概念的具体物理模型,才能更深刻地把握它们的本质。 主持人:再说得具体一点。 叶 波:时空是对运动的抽象,力是物体间的相互碰撞,以太是一种超流体,磁是量子以太涡旋;光是交变的量子以太涡旋的密度波;物质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和中子主要是由正负电子对组成的。 主持人:如痴如醉地研究物理学已长达四十多年之久,你一定有不少磨难吧? 叶 波:追求,探索,奋斗,拼搏,不知不觉地就过了花甲之年。每想到零封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耻辱,想到文化大革命耽误的十年青春年华,想到45年来一次次的磨难,想到一百多个新观点得不到发表而会被埋没,想到这一辈子就快完了还一事无成,想到35年精神病史的妻子和家里有两个精神病人,想到自己遭受五病折磨和半身不遂,想到曾经贫困到只有一碗剩饭招待省城里来的大学老同学,……唉!别提了。 主持人:是什么精神在支撑着你呢? 叶 波: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一想到这句话,浑身就有使不完的劲。毛主席说:“有利的形势和主动的恢复往往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一想到这句话,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能坚持下去了。 主持人:一百多个新观点得不到发表,你是怎样评价这些观点的呢? 叶 波:我知道我不该过高地评价自己,给人的印象不好。但我已中风多次,目前已半身瘫痪。右手拿不稳筷子,写不了字,右脚也是跛的。生命之火就要熄灭了,有些话自己再不说,恐怕再也没有机会说了。但我的确说的是真话,如有不当,只好因此而先表歉意了。是这样的,我私下里作了这样一番比较:牛顿虽然提出了力学三定律,但是没有解决力是什么,没有力学三定律的理论证明。这一切本人完成了;麦克斯韦在19世纪建立起一组描述电场、磁场与电荷密度、电流密度之间关系的偏微分方程。但他最终将 “磁是分子涡旋”的物理模型抛弃了。本人将“磁是分子涡旋” 的物理模型上升为“磁是以太的量子涡旋” 的物理模型,克服了原物理模型中的矛盾和不足,进而解决了磁与光的本质;法拉第提出了电磁感应定律,但他没有解决为什么导体切割磁力线就会在导体中产生感生电动势和相关反例。这个问题被本人彻底解决了;魏格拉提出了大陆漂移说,但他没有解决大陆漂移的驱动力到底是什么力。这个问题也被本人彻底解决了。 主持人:也太有点“那个”了吧? 叶 波:只要你能看完这本书,你就会觉得我这不是在吹嘘自己。自吹自擂又有什么用呢?难道华人在某一方面就不能超过外国人吗?这不是我个人有什么能力,完全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威力和祖国对我的教育的结果,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胜利!也是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的伟大成果! |
主持人:既然你那么高地评价自己,就请你将书中最重要的发现略说一二。
叶 波:1887年,迈克尔逊和莫雷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来测量地球相对于以太的运动,也就是企图证明“以太风”和以太的存在。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是根据光在以太中的运动和船在流水中的运动的相似性设计出来的。在他们的实验设计中,固定在实验室中的仪器装置仿佛是“河岸”,漂移着的“以太风”类似于“河流”,相对于以太以恒定速率传播的光相当于以恒速在水中运动的“小船”,光对以太的漂移相当于船对水的漂流。通过计算,迈克尔逊干涉仪的两臂转动90度,就会引起干涉条纹的移动。屏幕上的干涉条纹会移动0.4个。但实验结果是没有条纹移动。 主持人: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实验。实验的计算错了吗? 叶 波:不是,是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原理有问题。迈克尔逊试验中有这样一条不言而喻的原理:以太对光来说是流体。迈克尔逊原本是想以精确的实验为以太风的存在提供证据,想不到结果却是适得其反,它从根本上否定了以太风。但迈克尔逊是一个坚定的以太论者,并不认为实验否定了以太,而是试验某个环节出了问题。他至死念念不忘“可爱的以太”。 主持人:以太当然是流体,不然的话,地球在以太中怎么能自由运动? 叶 波:以太对地球是很稀薄的流体,但地球可以看成是一个很大的粒子,没有波动性。以太对地球不是固体,那么以太对光能不能是固体呢?因为光具有波动性。波实际上是由一种往复振动形成的。往复振动时,介质的受力是交变的,当交变力的频率太快,介质向一个方向受力运动后,几乎马上又要受同样大的力向相反方向运动,介质因惯性的缘故根本就来不及作这样的运动。于是,流体介质的微粒象固体分子一样只在平衡位置振动而传播波。此时传播波的地方的介质的流动性自动消失了。波在流体介质中的传播就变成像在固体中传播一样。由于波在某介质的固体中传播速度要比在同单质液体中快得多,所以只要波的频率足够大,波在某流体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就可以和在同单质固体中一样快。 主持人:有没有这种例子呢? 叶 波:有。通常情况下,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450米/秒,但20多年前人们惊奇地发现,当超声波频率达到几个特(1特=1012)赫兹时,它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竟增加了2倍多。这就证明了只要频率足够大,介质微粒的运动就可以小到和固体一样,从而使波的速度大大增加。因为声波在固体冰中的速度约为3160米/秒,这正好是1450米/秒的2倍多。也就是说,频率达到几个特的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就象低频超声波在固体冰中的传播速度一样。于是我们可以认为水对频率达到几个T的超声波的传播变得象冰一样。 主持人:这有什么问题吗? 叶 波:一个严重的问题出现了。迈克尔逊是根据以太对光来说是流体的前题来设计他的试验的,以太对光的传播好象固体一样就说明他的前题是错误的,这个试验的所有的具体计算也都错了。 主持人:能够解释迈克尔逊——莫雷实验中的干涉条纹不移动的现象吗? 叶 波:简单地说,因为以太对光好象是固体一样,以太对光而言是没有以太风的,尽管以太对地球是有以太风。但迈克尔逊——莫雷试验是用光来探测以太风的,这个试验当然是测不到以太风,在迈克尔逊——莫雷实验中就一定没有干涉条纹的移动。 主持人:我明白了,以太对光的传播象固体一样。那么它对低频电磁波的传播就一定不象固体一样,从而低频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就要比光速慢,有这方面的例子吗? 叶 波:只有在某处同时产生各种频率的电磁波,然后测量它们到达另外一点的先后才行。太阳耀斑的爆发非常复杂但粗略地能满足这一要求。太阳耀斑爆发的同时会产生各种频率的电磁波,只要用射电望远镜或太阳射电频谱仪观测不同频率电磁波到达地球的先后就行了。 主持人:怎样确定各种频率的电磁波是否同时到达呢? 叶 波:在米波和分米波段的射电爆发是慢漂移爆发。这种爆发的特点是,其频率明显地随着时间从高频向低频漂移。也就是说,先看到的是高频电磁波,后看到的是低频电磁波。 无独有偶,不但太阳耀斑能证明低频率电磁波速度较小,低频雷达回波也能证明同一问题。雷达波的频率也有比较低的,事实表明,用这样的雷达波对准月球(或行星)反射的回波就比激光往返月球(或行星)的时间有所延迟。随着距离的增加,接收回波与发射信号之间可以有较大的时间延迟,从月球的几秒钟到外行星的几个小时。这就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低频电磁波的速度比光速要慢。 |
生命不息,探索不止。顶叶老先生! ※※※※※※ 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
主持人:好了,这个问题就到此为止吧。谈谈今后的打算。
叶 波:我们的总理说:“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宽容失败。”听到这样温暖人心的话语,只觉得心头一亮,勇气大增,顿时信心百倍,浑身增添了无穷的力量。莫道夕阳晚,为霞尚满天!灯灭前一亮,人死前一旺,为了中国的科学事业,我下定决心:竭尽全力,拼命一博,今天就死在这里了! 主持人:你为什么不向上层联系反映一下? 叶 波:很难。我曾经把部分论文送到了中科院、科技部、教育部科技司、自然基金委和理论物理研究所,但收效甚微,无人问津。没有门卫的允许,有的单位连门都进不了。 主持人: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叶 波:如果我认为自己是一个创新人才,有极其重大的发现。我怎么才能脱颖而出呢?我向刊物投稿,与权威的观点相违背,不予发表。我向科研部门申报课题,因不合主流方向,不予批准。我纵有天大的本事,权威和守旧势力的一张牢不可破的大网把我封得严严实实,我又如何才能脱网而出呢?实在无计可施,只好向上级自荐,又往往被认为是骄傲自大,目中无人。 在党制订的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大好形势下,在党多年提倡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今天,我把龚自珍《已亥杂诗》这样改一下,作为我的愿望吧。 科苑生气恃风雷, 诺奖零封究可哀。 我信政府必抖擞, 不拘一格用人才。 主持人:你的名字叶波这两个字我好象在谁写的名句中见过。哦,对了,唐朝刘禹锡的名句的上下句中分别嵌了两个叶波: 芳林新叶催陈叶, 流水前波让后波。 叶 波:主持人太有才了。是啊,纵观物理学发展史,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开普勒、牛顿、爱因斯坦、波尔和霍金等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发展和创新物理理论,不正是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吗? 主持人:任何旧事物都必将让位给新事物,老一辈必然要让位给后继者。这是新陈代谢,除旧布新的不可抗的自然规律。“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世界的历史本来就是这样的。 主持人:好了,今天的访谈到这里就要说 by by 了,感谢叶波先生,也感谢电视机和电脑前的观众。 |
网络电视而已,收视率几乎为零,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电视台,虚假招牌,毫无意义。 ※※※※※※ 牛 东 |
(三) 我将我拟定的访谈录传到了杨主任的电子邮箱,在电话里告诉他我只筹到费用的2/3。订好11月21日了146次到北京西的火车票后,开始准备行装。一个三角形背包,内装毛巾、香皂、牙膏和牙刷。各种证件。一个移动硬盘,一个简易摄象机。还有几包方便面。两个帆布旅行包,每个旅行包装有我写的20本新书。 11月21日儿子把我送上晚点1小时的火车。20时,火车开动了,北京五日行始了。 |
火车正点到北京西站的时间是第二天10时30分。由于晚点两小时,12点30分才到。而且不是到北京西,为了下趟开车的正点直接开进了北京站上旅客。下车后,我把背包背上,两手提着两包40本约有50斤的书,一走一跛,非常费力。走几步歇一歇,花了个把小时总算出了站,马上在售票处买了一张27号的回程票。然后乘地铁2号线,在崇文门转5号线,到蒲黄榆下了车,接着过了一座天桥到了安乐林路口。好在转地铁和过天桥时总有好心人主动帮我拎书,我心里好生感激。坐上路边的四轮车,很快就到了安乐林路69号的惠达商城,中央电视台华人频道就在这里。 |
3时45分,走进惠达商城,乘电梯上三楼就到了隹宾接侍室。接侍小姐很客气地说请稍等片刻,杨主任一会儿就会从8楼下来。又热情地给我倒了一杯水。
隹宾接侍室是靠电梯间最近的一间房子,内有两套沙发,一个书架和报夹,放有一些报刊杂志。最显眼的是“华人频道”四个书法大字,苍劲有力,很是气派。旁边是一颗风景树,一扎人造花,顶部装有一台投影仪。门角里还有一台饮水机。 不一会儿,杨主任进来了,个子不高,但很精悍。我们一见如故,谈得十分亲切非常投机。我向他详细介绍了非常困难的处境。当他问我今晚住在哪个宾馆时,我说住什么宾馆有地下室住就行了。他说,我这就去安排一下。 当杨主任再次进来的时候说:“明天12时30分正式开始制作节目;我们现在就去和叶先生订一个房间。”随后亲自和我一起到了安乐林路鼎源宾馆并掏钱为我订了一个房间。到了房间后,杨主任突然一本正经地说:“由于您家庭太困难,这个节目我们不作了,明天请您回去。”我坚决地说:“既然来了,我是不会回去的。家庭的困难我会想法克服。” 晚餐花12元吃了一个青菜炒肉的盖饭。 正当我准备睡觉的时候,有人敲门。原来是杨主任和明天节目中的女主持人。我们谈了明天节目中要注意的一些细节问题。临别的时候女主持人给了我一个脚本。 叶波的脚本(主持人参考问题): 第一部分: 主持人:请您简单介绍一下《-个本土中国人的呐喊》这本书写成经过吧。 主持人:您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能不能简单给我们讲下? 主持人:您所讲的“以太”是什么,能不能给我们普及下? 主持人:我看到您的书中提到了一个“迈克尔逊——莫雷实验”,这个具体指的 是什么,给我们简单讲一下? 主持人:您这个观点您是如何验证的呢?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的现代有很多华人物理学诺贝尔奖得主,像杨振宁、李政道 等等,好像还没有中国籍的物理学诺贝尔奖得主,您这个发现如果一经证实对于 物理界应该会具有爆炸式轰动吧? 第二部分: 主持人:您最早是从事什么职业的呢?怎么会想到去研究物理呢? 主持人:您这个发现是在怎样的一种机缘下得出的呢? 主持人:听说您研究物理学己长达四十余年了,可以说把最好最青春的年华都献 给了物理学,这个过程中一定很多令您印象深刻的事情吧? 主持人:那是什么支撑着您一路走来的呢?如果让您用三个词语评价您近半个世 纪的物理梦,您认为会是什么? 第三部分: 主持人:那您对于未来的规划是怎样的?又没有想过如何将您的这个新发现推广 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 主持人:那您在为此做哪些努力? |
11月23号是星期五,除了早餐外,我都在准备今天的节目。主要问题是年纪大了,很多词都记不住。
11时把房退了,服务员退给我100元押金。发票上的房价是98元。在老地方花12元吃了一个青菜炒肉的盖饭。惠达商城一楼是工商银行,取了2万元后我就到了暂时没有人的隹宾接侍室,在沙发上坐着。 12时15分,杨主任进来了,看见我在,就和主持人一道到了华人会客厅。厅内有两个圆形沙发,左右分别是主持人和隹宾坐的,背景是CCTV和华人频道的标志。厅内有三台摄像机和两个麦克风。三台摄像机分别对着主持人、隹宾和中间位置。麦克风则主持人和隹宾一人一个。制作节目时配有一位摄影机和一个工作人员。在教我要注意事项后,节目就正式开始了。基本上是按照我的访谈录来的,主持人采访,我回答。由于年纪太大,记性不好,回答得很不完整,有点乱。不到1个小时,节目就完成了。另外又和我拍了几照片。我按照费用的2/3付了钱,另把200元的住宿费和押金给杨主任,这钱他无论如何也不收。他反复说:我们不应收您钱的,但是有规定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本来他们派车送我到玉泉路的,因车不在,杨主任和两位小姐拎着两袋书到街上叫了一辆的士,并给司机100元,叫他把我送到玉泉路,多余的钱找给我。不久,我就到了玉泉路。 |
老叶:钱也花了,你也心安理得了,但我不看好你的理论。按照波动论,一处的以太可以同时传播各种频率的电磁波,譬如你在院子里同时晒太阳,又同时听长波段收音机,那你院子里的以太是流体还是固体呢?
我也接到过许多这样的电话说评审成果,但我一听说几万,就觉得变味。《科技日报》两次了,钱都收了,但我让他们上公式和数据,结果就通不过,他们还得退款。现在好多媒体打电话,我就让他们给我找SCI,我说多花钱也行,但目前看来,《中国科学》、《物理学报》不是花钱就能上的。一动真格,他们就不敢了! 真理不是钱能买到的,也不是拿钱衡量的。如果有一天,有人给你免费刊登,并给稿费,那你就应该考虑你观念的真理性了。 最后奉劝一些朋友,对叶波的鼓励,很可能是在害他!悬崖当勒马,而不是说“前面的道很宽广,你继续往前走吧!” |
冤枉路最好不要走,这对谁都一样;反对错误的理论固然伟大,但是如果反得不对路,甚至将其当作精神鸦片去依赖,那就太不应该了。 |
老叶:钱也花了,你也心安理得了,但我不看好你的理论。按照波动论,一处的以太可以同时传播各种频率的电磁波,譬如你在院子里同时晒太阳,又同时听长波段收音机,那你院子里的以太是流体还是固体呢? %%%%%%%%%%%%%%%%%%%%%%%%%%%%%%%%%%%%%%%%%%%%%%%%%%% 老张: 我花了钱,但并不心安理得,你不看好我的理论这我知道。按照波动论,一处的以太可以同时传播各种频率的电磁波,譬如你在院子里同时晒太阳,又同时听长波段收音机,那你院子里的以太是流体还是固体呢?这个问题我已经和你 讲了好多遍,你始终没有明白。那我问你,水为什么对普通声波是流体,而对频率几个特的超声波象冰一样呢? 人年纪大了,已经没有什么追求了,因为有病,自知时日不多,只想在有生之年把自己长期想到过的东西用书或网公布出来,留待历史验证和后人评价。谢谢你的关心。 |
对【23楼】说: 叶先生:所有的声媒介对物体的运动都有阻力,而且通常是:物体的密度愈大,其传播声速愈大(例如铁比水快),还有是物体的弹性愈大,其传播声速也愈大(例如冰比水快)。你解释一下,光速那么巨大,为什么“以太”的阻力历史上就未真正探测到? 而且所有媒介波的能量都与振幅有关,与频率无关,为什么光例外? 这些常识性的东西,你应该给出严格定量解释才行。 |
对【18楼】说: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只有这样才可以做深入、冷静、客观的思考。欲速则不达,赌一把的心理是不可取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60几岁也不是很老,照顾好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再活他个二十年,也很平常。
记得俄罗斯的一位数学家只是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几篇论文)挂在网上,多年后同样可以获得数学界的最高奖——菲尔茨奖。是金子总有发光的时候!这位老兄拒领该奖,也从不接受媒体的采访,只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位老兄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
我也认为叶先生精神愉快,心情开通,生活有规律的话,即使现在有病,但会恢复,叶先生的年龄并不大,不要太执拗。2005年我认识范良藻先生时,他拐着,后来他从楼梯摔下坐过几年轮椅,今年见他,走路都很精神,八十大几了,生命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 |
对【24楼】说:
张先生:所有的声媒介对物体的运动都有阻力,而且通常是:物体的密度愈大,其传播声速愈大(例如铁比水快),还有是物体的弹性愈大,其传播声速也愈大(例如冰比水快)。这肯定是对的。但这只是一个方面。即波速与剪切模量的平方根成正比。还有另一方面,波速与介质密度的平方根成反比,介质密度越小波速也就越大,以太密度当然是很小很小的,所以光的速度很大并不为怪。如果以太对光呈固体,它的弹性不是愈大了吗?不是也有剪切模量了吗?所以光是横波也就说得通了。 我知你也一直在找光的本性。你认为光是粒子,波动是粒群波。我认为光是波,是以太量子涡旋的密度波。这样就可以解释所有媒介波的能量都与振幅有关,与频率无关,为什么光例外? 这些常识性的东西,我都给出了严格定量解释。 谢谢你对我的安慰! |
不错,心态最重要,先把功名利禄抛到一边,把研究当作一种娱乐爱好,保持良好的心身健康多活几年比什么都重要, 说不定桃子就在你多活的时间内采摘成功。 钱花就花了,弯路该走还是任着自己的性子去走,不要后悔。路总是大家走出来的,成功路只有一条,但都不知在哪。 ※※※※※※ 牛 东 |
老叶:你的理论,传播光时,以太作为固体是关健,可是, 密度那么小,又怎么能具体高弹性?又怎么能成了固体呢?你见过密度非常小的固体吗?声波通常是密度大,传递波速大,真空密度够小了,照你的说法,应该传递声速最快? |
叶波 自己错就行了,还要误导别人,真是害人害己 ※※※※※※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