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光具有波、粒二像性。然而能够反映其终极本质的物理模型却至今没有建立。经过长期的思考,笔者终于近日忽生灵感,不由眼前一亮,心中豁然开朗。于是一个关于光的物理模型终于被建立起来了。 笔者认为:光的本质不是一个个以光速运动着的球形粒子,甚至还有自转; 光的本质也不是一条条以光速运动着的连绵不断的波形电磁场; 光的本质而是一段段以光速运动着的长度有限的波形电磁场。其中每一段都是一个独立的粒子,这才是所谓的"光子。 同种光的光子应该完全相同。其长、宽、高皆与波长成比例;其内部的电场和磁场强度也成一定比例,两者方向相互垂直并重叠,且在中心点皆与运动方向垂直。从前面看,就像一个迎面而来的交织的十字。 各光子可以独立传播,也可成群传播,还可相互叠加、同步传播,前后接连不断。 当它遇到不吸收的实物粒子时,它将衍射绕行;而当它遇到能吸收的实物粒子时,它将被吸收并重新发射,且需要延迟一定的时间。 当光源退行时,可使光子的波长增加,观测频率降低;但也不尽然。当光子被吸收并重新发射时,由于能量损耗,也能使光子的频率降低,波长增加。所以在茫茫的宇宙空间中,我们所观测到的遥远星光的"红移"现象未必就是由于发射光源的退行引起的。故由此建立的"宇宙大爆炸"模型并无成立的必要性。况且这个理论还给我们带来其它无法解决的若干困难。 宇宙从本质上来说应该是无限大的。其中的每个星系所受到的来自四面八方的万有引力基本上都是相互平衡的,所以它根本不需要用"高速运动"去反抗来自"中心"一侧的"巨大引力"。实际上,每个星系的运动状态都是由其邻近的几个星系共同决定的。整个宇宙内的物质所构成的宏观图像呈立体的网状,大小空洞占据了非常多的空间。 各种光子的单向电(磁)通量都是相等的。所以光子的波长越短,其电(磁)场的强度就越大。由于光子的能量密度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光子体积则与波长的三次方成正比,所以最终是光子的能量与波长成反比,与频率成正比。光子与实粒子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单个光子的能量。光的强度只是反映了一定截面内,单位时间所通过的光子数量。 综上所述可知:光子都是由局域电、磁场组成的结构体,所以它是不能自转的;并且它也没有实物质量(就像水波、声波一样)。但实验证明既然它能够产生光压,这就说明它仍具有机械冲击力。由此我们可以算出它的等效质量来。 即因为 0.5 mcc = hυ 所以得 m = 2 hυ/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