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终极理论应该包含:在建立终极粒子模型(点模型与非点模型),性质及其相互作用力的理论基础上,阐述由此演化而成的相应结构直到电子,正电子,质子,中子模型;阐述引力,电磁力,强核力,弱核力的本质;阐述光的本性,磁的本性,热的本性,电的本性;阐述各种场的本质,波的本质;继而表述各类宇宙天体的结构及如何形成;直到大尺度宇宙结构形成与演化的规律。 宇宙的终极理论应该是十分严谨的,包罗万象的唯物主义的理论物理体系。它是一切自然科学的理论基础。它必须能够经受来自各方面的严格质疑而坚不可摧;能够经受长时间,无数次的观测实验的严格考验而持续挺立。它不但能解释有史以来所有的物理难题,还能显示它对未被人类发现的现象和规律有先见之明。 人类对宇宙终极理论的探求从古希腊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开始计算,至今已有2400余年。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是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它们不能无中生有,也不能消灭;任何变化都是它们引起的结合和分离。原子在数量上是无限的,形式上是多样的;一切物体的不同,都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原子在数量,形状,排列上的不同造成的。 另一位伟大的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科学家,“地心说”的创始人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年)认为地球上物质由水,气,火,土四元素组成,天体由第五种元素“以太”构成。“地心说”这种宇宙论延续了2000年,直到伽利略望远镜对木星的4颗卫星绕着木星转动的观测后,才最后宣布结束。 人类相信:宇宙的现象是非常复杂的,但宇宙的本质却是非常简单的。人类的探求历史表明,人类总是把复杂的东西分解成简单的东西来认识,找出宇宙的运行规律为人类所用。 自从汤姆逊于1897年发现“电子”,卢瑟福于1918年发现“质子”,查德威克于1932年发现“中子”,安德森于1932年发现“正电子”以后,认为构成地球物质的终极粒子“电子”与“核子”已经找到。但好景不长,在高能物理的实验中,人们又先后发现了多种粒子,大部分属于不稳定,短寿命的粒子。原来电子,核子及许多短寿命的“中间”粒子都不是宇宙的终极粒子。 宇宙的终极粒子在何方?给人类提出了严峻的问题。 人类科学的观测手段是有限的,虽然已经突破对原子尺度(约为十分之一到百分之一纳米)的直接观察,但是,对原子核尺度(约为万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一纳米)的质子,中子只能采用间接的探测手段,并且发现了“测不准原理”。因此,人类预测的尺度极小的终极粒子的模型只能存在人类大脑的思维之中。终极粒子的模型,性质及相互作用等基本理论的假设是否合理,至关重要,它是系统的宇宙终极理论的基石。庞大而美丽的理论物理大厦就是建立在这块基石之上。 《量子旋进论》,《三旋理论》及各种超弦理论,M理论,以太论,还有网友提出的光粒子物质场理论,亚光子海理论等都属于唯物主义的理论,它们是或者部分是宇宙终极理论的候选者。它们是人们进行比较,识别的好教材,应认真阅读和研究。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为最后找到宇宙的终极理论而共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