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易》的方法论原则
无论是作为一种思想方法,还是一种具体规则,整个《易》都鲜明地体现了绝对的相对性思想、实用的模糊性方法与充分的整体观。 一、《易》认识世界的出发点 ——绝对的相对性思想 1、欧氏(欧几里德)的一条直线,来自无穷远,去往无穷处。由于它的两个端点似乎很难把握,于是,精明的人便去摆弄圆。他们从其上的某一点出发,为最终能够回到该点而沾沾自喜,并称之为“自洽”。这便是科学与哲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特点。今天这样的圆已被画出了许多,他们称其所取的始点分别为所谓的公理、原理、概念等。 他们真的能准确无误地回到始点吗?这些“圆”果真画得如此圆吗?细心的人终于一次次地发现了未点与始点毕竟不完全相接。于是乎,再作新的、更大的圆,“误差”随之一次次地递减。 然而这种误差从未能根本消除,尽管这一圆已被扩大到了相当大的地步。 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干脆作出它们其中最大的圆呢?!于是,我们又回到了直线! 在这条直线上,由对任意某一点及其附近的完全把握,从而达到对整条直线的把握——这便是《易》的基本思想。这是一个绝对的相对思想。即完全、彻底的相对性思想。 2、《易》认识世界的主体——易理,是处在世界的本质与表象之间的。因此,它要设法选择一个栖身地,来作为以后的出发点。如同现代科学的对称性思想、和谐性思想等一样,《易》认识世界的出发点,正是这绝对的相对性思想。 绝对的相对性思想,从易理的最基本概念“阴”与“阳”就直接地体现了出来。阴爻(--)与阳爻(一)、由阴阳爻三三组合而成的更为具体的八卦、及进一步重卦而得的六十四卦等,所代表或指代的对象 ,都是对事物整体或部分的相对划分(相对性),而“事物”在《易》的眼中被认为是包括一切的(绝对性,或曰彻底性)。这一思想,一方面使得整个易理有了托足之处,同时也使得整个易理贯穿、容涵了整个世界。 3、在出发点的选择上,存在着出发点位置的层次与内容两方面。 易理出发点的层次性质被选定为离散(如“太极”、“两仪”、“四象”、“八卦”、“重卦”等)。 如果承认相对性是绝对的,那么很容易证明世界的层次是无限的。离散与连续、以及其它相对关系,永远在不同的层次中交替占主导地位。因此对世界的认知程度是无限的,但总是可以认识的。易理选择了“离散”,这在它的各方面,被证明是方便与有效的。 这个相对的出发点的内容由两个基本思想所构成,并且在以后的全部理论细节上打下了它们深刻的烙印。这两个基本思想分别是关于物质与规律本质的: (1)关于物质性质的基本思想。由于事物具有的可划分性,易理将事物的线度简单而深刻地确定为“2”(“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易·系辞》)。就是说,易理认为,任何对象均可相对地进行划分而予以描述。所以,整个《易经》的六十四卦皆仅由阴、阳爻两个相互区别的符号所构成。这是《易》对物质世界简单而深刻的认识。 (2)关于规律本质的基本思想。看来是经验与思辨的共同结果,易理为事物基本演变规律,确定了一个三维的演变空间——即认为经过三个依次或连续的量变,可定义为事物的一次质变, 并因之进入新层次。《易传》之一《系辞》曰:“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众所周知,由阴阳爻三三组合而构成的八卦,是易理的重要基本概念。组成《易》经部的六十四卦是由八卦“重”(两两组合)而构成的。而全部的六十四个“重卦”被认为是对自然界或其任一部分的性质与规律的详尽描述。 可见,“八卦”体现的三维性思想,具体给出了易理关于对规律本质的看法或认识。 4、出发点选定之后,为了说明是怎样由此走向“∞”(无穷大)——世界的表象的,易理根据其绝对的相对性思想,对“两仪”进行了进一步的相对划分,得到构成一个完整变化周期的四个各具特征的变化过程,称之曰:“四象”。具体为:少阳(春)、老阳(夏)、少阴(秋)、老阴(冬)。可以说,整个易理正是通过这四象(或曰四营)体现了鲜明的周期性变化思想。 在这之后;进一步的“八卦”概念及其形象符号,,将易理的绝对的相对性思想这一对客观的认识观,及其具体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以此为基石,建立了描述世界的全部理论体系一——易理。 二、立足于客观世界的《易》理之特征 ——实用的模糊性方法 1、欧氏线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其“没有宽度”。一条这样线的闭合,能够包围一定形状的“面”。 一直以来,以牛顿、麦克斯韦。玻尔兹曼、爱因斯但、薛定愕、普里戈尔等为代表的巨匠,作出了一个又一个漂亮的、由“闭合线”构成的形状,来模拟这个世界。他们作出的“形”确实一个比一个酷似这个世界。然而,正是由于后者进一步举起放大镜去观察前者所作的“形”,并一次次发现了前者的“闭合线”与世界的差别,才有了这些依次的巨匠及其依次的、新的、与世界更为酷似的“闭合线”。 放大镜、乃至显微镜的放大率正在、并仍将被进一步提高,世界这个“形”的边缘正在、并仍将进一步被显示出来。欧氏的后代们于是正在不断地陷入迷惑之中——世界这个“形”的边缘真的象欧氏线那样清晰、并能被欧氏定义下的无宽度——也就无内涵的“线”模拟出来吗?抑或世界的边缘的确永远是模糊的?!那么,以欧氏这样的”闭合线”模拟世界是恰当的吗?! 2、因为世界的认知程度是无限的,因此世界的边缘是具有无穷层次而“模糊”的。世界在此为我们留下了永久而充足的余地。而以“欧氏闭合线”为特征的现代数理理论本身就以其“精确”的特征,在理论的周围筑起了一座高不可越的围墙。理论与世界的彻底沟通,被堵死在“精确”的围墙上。新的理论仅仅在不断有限地扩大着自己的这一围墙而已。 《易》却正视世界边缘的”模糊性”——即具有无穷嵌套结构性!并以此为对象建立了以模糊概念为特征的理论体系,从而使理论与世界之间建立了一片洒脱的关系! 易理最基本的概念。或元素是“阴”与“阳”。这是对事物定性性划分的概念。很显然,这种划分标准的任意性,使得这两个概念之间的界限及内涵,在一定程度上是模糊的。正是这“模糊”的概念,隐含了无穷的层次。进一步的“四象”、“八卦”、“重卦”,乃至每一描述“细节”——爻等概念,都因之被定性打上了“模糊”的烙印。 这一理论方法,在洋洋六十四卦之未卦一一“未济”上,得到了最为全面与直接的体现。 《未济》卦辞曰:“小狐讫济,孺其尾”。其“讫”乃几乎的意思。显然,这类概念,迥异于现代科学语言中种种精确而武断的定论。 未卦《未济》被《易》认为是世界边缘——“终”《序卦传》曰:“物不可以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也”)。正是对世界边缘内涵的丰富性、无穷性有如此深刻的认识,易理通过使用这种“模糊”性的概念,从而达到了充分把握与认识世界。 3、然而,以“阴”、“阳”概念为基础的易理,同时具有一整套完整的定量理论。如其描述事物表象方法的“成卦法”理论:“大衍之数五十(有五),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卦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扐而后卦”(《易·系辞上》)。 “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同上)。以及描述事物变化规律的“变卦法”理论:“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无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易·系辞》) 等等。但不论如何,这些由“阴”、“阳”概念构成的理论,其本质上是具有丰富的“模糊”内涵的理论。因此,易理的定量性,是定性的定量!是“模糊”到实用的定量!与此同时,它把实用需要的“精确”程度交给了层次! 4、由“模糊”概念搭起的易理,与具有无穷层次的世界,终于在“模糊”处相吻合了。理论为世界留下了无穷的余地;世界也因之能够接受这样的理论。于是,这样的理论便不再需要“运用前提”了。 可见,易理的这种“模糊”性的方法,对于认识、描述世界是充分的。 三、《易》认识世界的视野与深度 ——充分的整体观 1、现代数理思想统治下的人们,用甚为少的几种单色调在画板上描绘这个世界。在他们的心目中,世界是由有限的几种色彩组合而成的。 在相应的物理学中,“单色调”被定义为只一个特定频率的电磁波。所以,有限的几种单色调,其光谱必然是离散的。由于世界毕竟是五彩缤纷的,困此他们通过改变各种色调的浓度而竭力摹绘这个世界。尽管如此,在他们的作品中,这样的单色调是不产生新色调的。 这几种被选定的“单色调”在物理学中有如:坐标、时刻、质量(或能量)、电量等等。 但是,理论上定义的这些概念,是无法完全按理论来被实践把握的。因为对客观对象认知程度的无穷性,这些被称为物理量的概念,实际上在本质上总是近似的。或者说“坐标点”、“时刻”、“物质的多少”等,在实际世界中都存在于一个区域(即模拟的)。所以,色彩斑澜的世界之组成,实际上是一个连续谱!不仅如此,这些连续谱色彩一方面通过比例的变化构成绚丽多彩的世界;另一方面在色彩的叠加中产生新色彩!——这诸如结构、信息、感情、或其它。 看来,在调色板上充分容忍与调样并不如此“纯”的色彩,来摹绘世界,才更为合理。 2、“阴、阳”——观察角度整体观的基本概念。 最为普遍、最为丰富的色彩,被认为是“黑”与“白”。《易》选取了它们,并称之为“阴”与“阳”,在“易”的调色板上,带着超艺术般的天才,大手笔地、不失功力地摹绘着这个世界。 若绘制着黑白线而飞速旋转的陀螺,变幻着捉摸不定的五光十色的现象,对我们不陌生的话,我们将不难理解《易》对此的阐述: “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系辞》)。 “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同上)。 是的,正是这两个对立统一、内含全面的概念,以全面的整体性角度,方能摹绘我们真正面对的世界。 3.“德”一一全面整体观的集中体现。 有了“阴、阳”这两个具有连续性思想的基本元素,《易》的整体观仍未得到满足。因为这还仅仅只是观察角度的整体观。《易》在此前提下,进一步把整体观置于“层次’之中,构成了更为完备、更为立体的整体观。与此同时,《易》并未放弃实用性思想。根据易理,通过权衡深 入层次的整体观与层次级别的实用性关系,《易》采用了至为深刻的三阶层次来实现这一要求(见前文)。 全方位的观察角度与建立在实用性基础上的层次三维观,一起构成了《易》及其易理充分而具体的整体观。这种对事物内在的、表象的全面衡量结果,《易》定义为“德”。 “显著仁,藏诸用。故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易·系辞》)。换句话说,六十四卦及其中的每一卦的全部就构成了一定的“德”。 除此之外,《易》之易理还进一步强调指出,“德”概念的整体及其任一具体细节,都可通过易理把握之: “易简之善配至德”(《易·系辞》)。 最后,《易》把这一充分的整体观进一步推广到“变化”的概念——“时间”上去,就达到了《易》充分整体观的最高境界——“盛德”: “日新之谓盛德”(《易·系辞》)。 4、从对事物表象描述的角度来看,《易》的充分整体观一方面注重对事物多角度描述的意义;另一方面考虑到了各角度观察结果之间的关系。之所以强调如此观察事物,是因为互相孤立的、有限的观察,在不充分综合的前提下,对事物的描述终究是片面的。 从对事物表象与内在关系的角度未看,《易》的充分整体观体现了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深邃思想。因为表象是对内在的反映,内在通过表象来体现。要对事物进行恰当的描述,就必须了解一定的内在原因。因为这同时使得表象的变化趋势得以确定。 《易》的充分整体观同时体现了以上两方面。 很显然,《易》的绝对的相对性思想、实用的模糊性方法和充分的整体观,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博大精深的《易》之哲学基本观;并以此为建立描述世界之方法,而贡献了一个万物之理之渊薮与滥殇的浩瀚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