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总之,任何复杂的力学复合运动(... 下一主题:爱氏相对论在CCTV-9现在正在播出
陈绍光老師论文《跨越现代物理与经典物理之间的鸿沟》已印成出版发行
[楼主] 作者:qapin  发表时间:2011/11/22 20:47
点击:1263次

  陈绍光老師论文《跨越现代物理与经典物理之间的鸿沟》已印成出版发行

 

《跨越》论文主要涉及的内容:

 一,研究模式:

  经典物理是实验-理论-再实验-再理论不断循环的积累模式,是开放性的、可继承与发展的。现代物理是公理化模式,强调天才和逻缉的封闭严谨,它不可修正,从而不可继承与发展。

二,接近实验事实的程度:

  经典物理是现代物理在低速、宏观条件下的近似。现代物理能解释经典物理能解释的实验结果,还能解释经典物理不能解释的许多实验结果,故现代物理比经典物理更接近实验事实,以而更接近真理。

三,用谁来包容涵盖谁:

  通常认为要用更先进的现代物理来包容涵盖(或统一吃掉)老旧的经典物理。但陈绍光老師更看重经典物理研究模式的优势,他通过改造经典物理,抛棄牛顿力学的伽利略坐标变換和超距作用,回到不受相对性原理约束的1607年伽略用的测量的时空。在测量的时空中建立了完全由测量结果决定的广义化牛顿力学,以此来包容涵盖(或统一吃掉)现代物理的狭义相对论、量子力学、量子场论和广义相对论四大理论。

四,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本质:

  陈绍光老師从测量的时空中单向光速的测量结果和广义化牛顿力学与经典波动光学的普勒效应推导出洛伦兹变換测不准原理。使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成为经典物理推论出的定理。运动钟慢与尺缩只是多普勒效应在两个相反方向测量结果的均方根平均值。测不准原理只是牛顿力学体系中的计量学的平方差根的统计误差定律

本帖地址:http://club.xilu.com/hongbin/msgview-950451-258343.html[复制地址]
上一主题:总之,任何复杂的力学复合运动(... 下一主题:爱氏相对论在CCTV-9现在正在播出
[楼主]  [2楼]  作者:qapin  发表时间: 2011/11/22 23:03 

  跨越现代物理与经典物理之间的鸿沟                                          陈绍光                                                     

                              江西省科学院  江西南昌 330029

摘要: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标志的现代物理与以牛顿力学和电动力学为标志的经典物理之间的鸿沟的形成和发展,是一部灿烂的物理学史。涉及到众多的物理学大师及其代表的科学研究模式,甚至不同哲学流派也介入到了其中。1607年伽利略用的时空称为测量的时空,抛弃了超距作用和伽利略变换的牛顿力学称为广义化牛顿力学。本文从测量的时空中的广义化牛顿力学得到了跨越鸿沟的三个桥墩:1单向光速测量法2用多普勒效应推导出洛伦兹变换3用多普勒效应推导出测不准原理用三桥墩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主要原理。另外,分别从量子场论和广义相对论导出的新引力公式内含了现代物理的主要方程。作为桥梁的新引力公式架在三个桥墩上,它就从基于假设变成了基于牛顿力学的实验测量结果,从而现代物理就平稳地从经典物理产生了出来。新引力公式提升为既包含现代物理又涵盖经典物理的自然力学方程,并得出了大量的推论和预言供实验检验。

关键词:自我循环的惯性系  洛伦兹变换  测不准原理  测量的时空  新引力公式  自然力学方程

1、鸿沟的产生与演变

牛顿力学的辉煌与缺陷:  

   牛顿力学从产生之日起,就具有物理学的基础地位。直至19世纪末,她几乎将物理学的所有分支都纳入到了她的体系之内。她的惯性坐标系概念和伽利略变换是所有物理学分支必需遵从的共同规则。也正是这个规则中存在的固有缺陷,导致了她的一统天下的地位发生动摇。   固有缺陷:惯性系定义为匀速直线运动的坐标系。但要确定某坐标系是否是匀速直线运动的惯性系,又必需在匀速直线运动的坐标系中进行测量才能判断,在加速坐标系中进行判断必然出错。这就使惯性系陷入了自己判断自己的逻辑自我循环中。也就是说,要确定某坐标系是否是惯性系必需先找到一个惯性系来做判断标准,可第一个惯性系又如何来判断确定呢?而且在现今的测量精度下,我们在地球上再也找不到一个真正的惯性系了,这意味着‘伽利略船’的概念己成为历史。   固有缺陷:伽利略变换的基础是空间中处处有相同的时间,称为绝对同时。信号的传递无需经历时间或传递速度为无限大,才能将各处的钟校准到绝对同步。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也无需经历传递时间,为瞬时即达的超距作用。绝对同时和超距作用符合于伽利略1607年的光速测量结果:光从一个山头传递到另一个山头再反射回到发出光的山头似乎无需经历时间。但是,伽利略变换要求的光速无限大不符合后来的观测结果,伽利略变换的推论在高速时也与实验相矛盾。   牛顿力学体系是开放的体系,其模式是实验-理论-再实验-再修改理论的不断循环,从而具有自我更新和不断发展的功能。这也是她能够包容和涵盖流体力学、弹性力学甚至经典电子论等众多学科的前提。她甚至能容许光速为有限值的观测与实验结果,来挑战作为自己的理论基楚的伽利略变换。
 

动摇牛顿力学基础的电磁学:  

  电学、磁学和光学几乎是与力学并行发展起来的,其实验和理论的发展速度却快于力学。电磁学推迟势的提出和成功应用,给了牛顿力学体系的超距作用观点有力的冲击。尤其是1865年将电学、磁学和光学统一的Maxwell方程,明显地不满足伽利略坐标变换。其预言的电磁波1887年被赫兹、波波夫和马可尼等人实验证实后,对于伽利略坐标变换的绝对同时是最直接的冲击。   人们常常认为,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否定了以太的存在,是相对论建立的实验基础。其实不然,爱因斯坦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论文中只字未提该实验。我们[1]发现该实验的原理是错误的,它是在光波长和光频率均各向同性的前提下,由光速各向异性的光程差推导出待测的相位差。实验原理的自相矛盾,实验结果就是无效的。因此,它并没有对以太的存在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相对论的成功与不足:  

  狭义和广义相对论在发展牛顿三定律和引力定律中无疑是成功的。成功的表现为:相对性原理的坐标变换不变量由伽利略变换改成洛伦兹变换,解决了牛顿力学的固有缺陷,从而能解释更多的实验结果。但固有缺陷惯性系定义的逻辑循环仍未解决。有人会说,用‘无弯曲’的平直空间的自由运动定义惯性系不就解决了吗?这与用‘加速度为零’定义惯性系是一样的。当用测量来判定是否‘无弯曲或是否‘加速度为零’时,还得在惯性系或局域惯性系中进行。因此,狭义和广义相对论中仍存在着‘逻辑循环的惯性系缺陷。

量子力学的神奇与疑难:   

  量子力学用‘不连续的能量子’和‘测不准原理’两大假设取代牛顿力学的‘能量连续变化’和‘初始和边界条件给定后运动方程能唯一地确定运动轨迹’,神奇地解释了许多牛顿力学不能解释的实验结果。尽管量子力学基本假设的物理内含疑难重重,至今仍争论不休。但在争论中量子力学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量子电动力学及其推广的量子场论是满足相对论的量子力学,它必然继承了相对论的成功与不足以及量子力学的神奇与疑难。其发散困难更为突出,这是因为量子力量的统计特性本身带来了无穷多个自由度,再加上相对论实质上也是统计意义的(后文有详细论证)又带来了无穷多个自由度,导致量子场论的自由度为无穷大的平方。尽管用‘重整化等一些巧妙的方法回避或临时绕过了发散困难,但并不是真正解决了问题。因此,量子场论是个尚待完善的理论。

公理化模式与传统模式:  

  量子力学的成功与相对论用‘光速不变原理’和‘等效原理’两大假设的成功如出一辙。用的都是以假设的原理为前提,通过严密的数理逻辑推导得出结论的公理化模式。现代物理的公理化模式是封闭性的,强调绝对的是非对错,欲一步直达最终的绝对真理。爱因斯坦的天才成功使公理化模式在20世纪后开始流行。   20世纪之前经典物理的传统模式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积累模式,是实验-理论-再实验-再理论的不断循环。积累模式是开放性的,从17世纪初延续到现在,一直是多数物理学家奉行的主要模式。其强调实验是判断是非对错的唯一标准,一切理论都只是相对真理,需要继承与发展。   研究模式上的南辕北辙构成了现代物理与经典物理之间的鸿沟,尤其是不同的哲学流派也介入到了量子力学的物理诠释之争,甚至夸大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争,使鸿沟进一步扩大到似乎不可逾越。

[楼主]  [3楼]  作者:qapin  发表时间: 2011/11/23 07:38 

因论文较长,一次贴出内容过多,小精炅审查时间就要一天。以后每天贴出一两小节。欲快速见到全文的网友,请去Szshanshan的新浪博客中。

2、跨越鸿沟的三个桥墩

填平鸿沟的艰难:

   现代物理与经典物理之间经过百余年的交集与磨合,已形成了两大并行体系。物理学界达成的共识为:经典物理是现代物理在低速宏观场合下的近似,大量的机械、电气、工程、技术等宏观问题仍然是经典物理处理的对象。从事经典物理研究的人面对的多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对象,他们又乐于接收现代物理的研究成果(如激光、半导体等技术),一般很少出问题。现代物理中的基本问题争论了一个世纪仍未能完全解决,至今仍尚待完善,导致它与经典物理之间的鸿沟处在变动之中。想要填平一个不确定的鸿沟几乎是不可能的,需要另想办法。

[楼主]  [4楼]  作者:qapin  发表时间: 2011/11/23 07:41 

实际的物理鸿沟可跨越:                                                                      

 先不去理会研究模式与哲学诠释之争,物理内容上现代物理与经典物理之间的鸿沟只是‘假设的原理’与‘实验的定律’之间的差别。若是能从经典物理的‘实验定律’得出现代物理的主要‘原理’,则无论现代物理今后演变成何种形式,两者之间的本质上的关联都不会断裂。甚至可将现代物理纳入到经典物理的框架之内,使相对论、量子力学和量子场论成为牛顿力学体系中的成员,它们的结论也就成了牛顿力学体系间接推论出的定理。   我类比自己熟习的地震测量的技术和方法,找到了测量单向光速的办法,解决了几百年来未解决的测量单向光速的物理难题,详见《单向光速和光年的测量法》[2]。接着,从经典物理的多普勒效应,推导出了狭义相对论的洛伦兹变换和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详见《用多普勒效应直接测量洛伦兹变换》[3]和《从运动粒子的多普勒效应推导出普郎克常数───测不准原理由粒子与微波背景辐射光子和虚光子的碰撞引起》[4]。从此,现代物理的基础不再建立在光速不变原理和测不准原理的假设上,而是直接建立在实验测量结果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无需额外的假设可从牛顿力学直接过渡到狭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再过渡到量子场论和广义相对论。这三篇论文就成了三个桥墩,从经典物理一步一步地向现代物理延伸,可用以架起连接经典物理与现代物理的桥梁。

 [5楼]  作者:szshanshan  发表时间: 2011/11/23 13:57 

已提到了四篇参考文献,我先贴出来吧,要等最后贴出的参考文献要等几天:

参考文献

[1] 陈绍光、刘宝诚检验空间各向同性的新方法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21996612-620;陈绍光等双向平均光速各向同性的实验检验,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31997595-599

[2]Chen Shao-Guang, Measurement of one-way velocity of light and light-year, 37thCOAPARH05-0020-08http://adsabs.harvard.edu/abs/2008cosp...37..506C> 

[3]Chen Shao-GuangDirect measurement of Lorentz transformation with Doppler effects, 37thCOAPAR H01-0006-08, http://adsabs.harvard.edu/abs/2008cosp...37..505C>

 

[4]Chen Shao-GuangPlanck Constant Deduced from Metrical Results of Doppler Effect of Moving Particle— Uncertainty Principle Caused by Collision of a Particle with CMB Photons and Virtual Photons , 38th COAPAR,H05-0036-10, http://adsabs.harvard.edu/abs/2010cosp...38.3850C> 
[楼主]  [6楼]  作者:qapin  发表时间: 2011/11/24 10:50 

用单向光速的测量得出‘光速不变原理’:

 

   1607年伽利略用‘掩灯法’在两山头间首次测量了双向光速,四百年来物理学界一直认为单向光速是不能直接测量的。其原因很简单:欲测量单向光速,必须先校准两地的钟。而校准两地的钟必需将钟的信息(如指针位置)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地方。当传递钟的信息过程远快于待测的速度时(例如发令枪声、光或电的传递速度比人跑的速度快得多)校钟当然没问题。但是待测的是光速,就找不到比光跑得更快的传递钟的信息的工具了。对于测量单向光速而言这是一个解不开的循环死结。最终突破这个死结的不是物理学方法而是地球物理学方法[2]:大家知道,汶川地震时北京的地震台立即测量出了初震时间(地震波传播时间)和震中至北京的距离(地震波传播距离),地震台并没有事先将时钟埋在该地震的震中处。也就是说,无需先校准两地的钟也能测量出单向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传播距离/传播时间)。其原理是地震发生时有纵波和横波同时传播出,纵波比横波的传播速度更快,地震台测出纵波与横波的到达时间之差就能算出地震的初震时间和震中距离。

 

   光波在一些晶体中传播时也有正常o光与非常e光,o光与e光的传播速度不同。仿照测地震波的方法,让长度为S的光学各向异性晶体双速传输线(液晶或晶体光纤)的一端A,在同一时刻Tc发出o光与e光的脉冲。另一端B用一个钟测量出o光与e光脉冲到达的时间ToTe之差(Te-To)。根据Vo = c /no, Ve= c /ne,双速传输线o光与e光的折射率的比值ne/no是容易测量的。由

 

      (Te-To) = (Te-Tc)- (To-Tc) = (S/Ve)- (S/Vo) =(Vo-Ve)S/ VoVe 可得:

      (To-Tc) = (Te-To)/[(ne/no)-1],

 

      (Te-Tc) = (Te-To)/[1-(ne/no)]

 

用实际测量的(Te-To)(ne/no)算出(To-Tc)(Te-Tc),立即得到TcAB两地的钟就校准了。由已校准的两地钟测量出光传播时间,再测出两地的距离,从AB的单向光速就直接测量出来了。再从B点发光A点测量,可检验正向与反向的光速是否相等。

    在单向光速可以直接测量的基础上,狭义相对论的光速不变原理的假设就没有必要了。光速变与不变直接向实验结果求教即可,使得狭义相对论免去了假设而建立在更坚实的实验结果之上。                         
[楼主]  [7楼]  作者:qapin  发表时间: 2011/11/24 23:40 

对【2楼】说:

用多普勒效应正反向测量结果的均方根推导出‘洛伦兹变换’:

 

   论文《用多普勒效应直接测量洛伦兹变换》[3]以单向光速的直接测量结果c+ = c = c为前提。当某确定的光波波长定义为长度单位,则单向波长 λ 的测量就转换成为杆的长度L的测量。由1849年之前确立的声学和波动光学的多普勒效应,长度的测量结果为:


           L (θ) = L
0 (1+β cos θ)β= v /c

多普勒效应在两相反方向测量结果的乘积为:

 

           L (0) L (π) = L 0 (1 + β) L0 (1− β) = L 0 2 (1− β 2 ) = L 0 2 γ 2 = L 2,或

                    L (L (0) L (π))1/2 = L 0 γ

这正是菲茨杰拉德-洛伦兹的‘尺缩’公式,γ = (1−β 2 ) 1/2 为罗仑兹因子。

  

  频率或周期的多普勒效应的测量结果为:

                    f (θ) = f 0 [1− (v cos θ /c)] T (θ) = T 0 / (1+β cos θ)

  

多普勒效应在两相反方向测量结果的乘积为:

           

          T (0) T (π) = [T 0 /(1+β)] [T 0 / (1−β )] =T 0 2 / (1− β 2 ) = T 0 2 / γ 2 = (T0 / γ ) 2 = T 2 

         

                  T [T (0) T (π)]1/2 = T 0 / γ

这正是洛伦兹变换的‘钟慢’公式。至此,相对论的洛伦兹变换就从经典力学和经典波动光学的多普勒效应的测量结果中推导出来了。狭义相对论就成了经典物理学推导出的定理或牛顿力学体系中的实验定律。狭义相对论的本质是多普勒效应在两相反方向测量值的均方根数学处理结果。
  

    由于单个客体(例如飞船)不可能在同一时刻向两个相反的方向运动,也就不可能同时有两个相反方向的测量值。因此,狭义相对论不适用于描述单个客体的运动,不能用它推论出双生子佯僇。对多粒子系统,总是可以配对出近似地沿相反方向运动的粒子偶,狭义相对论正好可以描述这些近似的粒子偶的运动特性——一级多普勒效应几乎相抵消只剩下二级多普勒效应的洛伦兹因子。所以,狭义相对论本质上具有统计特性,它只适合于描述具有统计特性的多粒子运动,例如 μ 介子的寿命等。

    洛伦兹为解释迈克尔逊-莫雷1887年的实验结果,1892年独立提出了长度收缩的假说。他认为相对以太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上的长度缩短了。1895年,他发表了运动方向上长度收缩因子的准确公式。1904年,他发表了著名的变换公式(JH.庞加莱首先称之为洛伦兹变换)和质量与速度的关系式,并指出光速是物体相对于以太运动速度的极限。在以太观下他得出了狭义相对论的主要结论,促成了1905年爱因斯坦创建狭义相对论。1996年我和刘宝诚在北大学报发表论文指出[1]迈克尔逊-莫雷实验中由光速各向异性的光程差推导出待测相位差时,同时又用了光波长和光频率的各向同性为前提。实验原理的自相矛盾其实验结果自然是无效的。从无效的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结果产生出了有效的洛伦兹变换和狭义相对论,可谓是歪打正着。
[楼主]  [8楼]  作者:qapin  发表时间: 2011/11/26 13:19 

用多普勒效应正反向测量结果的平方差根推导出‘测不准原理’:                              

 

   论文《从运动粒子的多普勒效应推导出普郎克常数——测不准关系由粒子与微波背景辐射光子和虚光子的碰撞

引起》[4]以单向光速的直接测量结果c+ = c = c为前提。从多普勒效应的测量结果:

          

             x (θ) = x 0 [1+ (v cos θ /c)] = x 0 (1+ β cos θ )  

         

             x 2 (θ) = x 0 2 (1 + β cos θ ) 2 = x 0 2 (1+2 β cos θ + β 2cos 2 θ )

θ = 0 x 2 (0) = x 0 2 (1 + 2β + β 2 ),当θ = π x 2 (π) = x 02 (1 – 2β + β 2 )

 

    定义相反方向两次长度测量结果的方差根Δ x为:  

        

          Δ x [x 2 (0) – x 2 (π)] 1/2 = (x 024 β) 1/2 = 2 x 0 β 1/2         

 

同样,从f (θ) = f 0 (1– β cos θ) 有:

         

      f 2 (θ) = f 02 (1– β cos θ ) 2 = f 02 (1 – 2 β cosθ + β 2 cos 2 θ )

θ = 0 f 2 (0) = f 02 (1 – 2β + β 2 ),当 θ = π f 2 (π) = f 02 (1 + 2β + β 2 )

  

   定义相反方向两次频率测量结果的方差根 Δ f 为:  

             

         Δ f [f 2 (0) – f 2 (π)] 1/2 = (–f 0 2 4 β ) 1/2 = i 2 f 0 β 1/2              

有:      Δ x Δ f = i 4 x 0 f 0 β

f (θ) = f 0 (1– β cos θ ) 0π cos θ dθ / π = 2 / π可得频率变化的绝对值与速度变化的绝对值的关系:Δ│f = 2 f 

0 Δ│v/πc。代入Δ x Δ f = i 4 x 0 f 0 β  可得:

         

      Δ│x│·Δ│v= 2πx 0 β c = 2 π x 0 v,或由p = mv写成:

          

      Δ│x│·Δ│p= 2πx 0 p                     

  

     一旦粒子与具有动量p 0 的微波背景辐射(CMB)光子发生碰撞,粒子的速度就会变化(处于类布朗运动状态)。v为粒子运动速度,每次碰撞粒子速度的变化为 ΔvζCMB光子间的平均空间间距,两次碰撞的平均时间间隔为 Δ t = ζ / v。每次碰撞引起的粒子的位移Δ v Δ t正是x 0 。因为x 0 定义为静止杆的长度,代表着想象的静止粒子到坐标原点的距离。每次碰撞后为了维持静止杆的长度不变,必须重置坐标原点。坐标原点位置的每次改变正是每次碰撞引起的粒子的位移。每次碰撞引起的粒子的动量变化 Δ p正是一个CMB光子的平均动量p 0x 0 = Δv Δ t = Δvζ / v= ζ Δ p / p = ζ p 0 / p从而:

          

             Δ│x│·Δ│p= 2 π x 0 p = 2 π p 0 ζ  

  

    平均温度2.7KCMB光子的平均能量ε0 = k T= 3.72×10–16 erg 平均动量p0 = ε0 c–1 = 1.24×10 –26 g cm s –1 直接测量CMB的强度或亮度而得到的微波的能流密度折合成光子的数密度时,现今都是将微波频率f160GHz)直接地等于光子能量h ν 中的频率 ν。实际上,光子的能量h ν 是正比于电磁波的能流密度。对单色平面波而言,h ν 既正比于单位时间内通过某截面的波的数目(频率)f ,又正比于单位长度内电磁波波长的数目(波数)ξ = 1 / λ。因f = c / λ,故 δ ν / ν = 2 δ f / f正确的换算是波频率f 仅对应于1/2的光子频率 ν 。所以,正确的光子数密度应该是公布的测量值 400/cm3 的一半。CMB光子的平均数密度为 200/ cm 3,线密度为5.9/cm。线密度的倒数 0.17 cm正是粒子与CMB光子碰撞的平均自由程 ζ

  

    真空中虚光子与CMB光子长期共处,通过相互交换动量、能量,也具有p 0 ε 0。两板间距d 6 nm时的卡西米尔压力达10个大气压,能用来牢固地安装微型机器。这表明真空中虚光子的数密度远大于CMB光子的数密度。同时与粒子相碰撞的虚光子的数目非常之多,其中绝大多数的碰撞是动量彼此抵消的平衡碰撞,其对粒子没有实际影响,成为不起作用的无效虚中微子(不使粒子产生类布朗运动)。剩下极少数虚光子对粒子的碰撞是动量未被抵消的不平衡碰撞,成为产生类布朗运动作用的有效虚光子。真空中CMB光子的数量少,不可能两个CMB光子正好沿相反方向同一时刻碰撞到该粒子而动量抵消,因此每次CMB光子与粒子的碰撞都是对产生类布朗运动有效的不平衡碰撞。能有效产生类布朗运动的虚光子与CMB光子又达到统计的宏观平衡,以保证粒子没有整体的宏观位移。因此,有效虚光子对粒子贡献的平均自由程与CMB光子贡献的相同,粒子在真空中的平均自由程将减半为ζ= 0.885 cm。我们得到:p0 ζ =1.24×10–26 g cm s–1×0.085 cm =1.054×10–27erg s

  

    普朗克常数的测量值为h / 2 π = 1. 0546×10–27erg s。当我们认为p 0 ζh / 2 π 在量纲和数值上的相符不是巧合,而有值得深思的内在原因。猜想量子效应可能起源于粒子与真空中虚光子和CMB光子的碰撞作用,则普朗克常数h正是不确定的计量误差的作用量Δ│x│· Δ│p—— 位置和动量的多普勒效应在两相反方向测量结果的平方差根的测量误差Δ│xΔ│p之积。Δ│x│·Δ│p= 2πp 0 ζ = h正是测不准原理。现在它的意义不再是突破牛顿力学体系的革命性的假定,而是牛顿力学框架内的计量学的测量误差定律,是由多普勒效应推导出的测量误差定理或多次计量结果的定律。

  

    波粒二相性的本质是:真空中虚光子和CMB光子的碰撞作用,使粒子处于类布朗运动状态。上述推导中没有考虑真空中微子的贡献,是因为粒子对真空中虚中微子和宇宙背景辐射中微子的碰撞(散射)截面远小于粒子对虚光子和CMB光子的碰撞截面,从而可以忽略不计。再追问为何广义化牛顿力学中也有原则上的测量不准? 这是因为抛弃了超距作用和伽利略变换的广义化牛顿力学,其信息传递速度不再设定为无限大,而是实际测量的有限值。而测量时必有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测量一个宏观质点(或微观粒子)的位置时至少要经历信号从质点位置传递到坐标原点上的测量仪器这一段时间。在此信号传递时间中真空中质点的位置移动了,再次测量就无法重复上次测量结果而产生测量误差。任何质点不能脱离真空存在,因此,上述推论得出的测不准原理不仅适用微观质点也适用于宏观质点,只是对宏观质点而言普朗克常数h小到可忽略不计,就直接取值h = 0而己。

总之,粒子与真空涨落虚粒子的随机碰撞的不平衡力,使粒子处于类布朗运动状态而产生了粒子的波动性。量子力学用统计几率描述微观粒子的类布朗运动是合理的和成功的,因为随机的类布朗运动可经过福里哀级数展开成为无限多个频率的简谐振动几率波。

  

   上述三个桥墩将牛顿力学的定律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直接地连接在一起。
[楼主]  [9楼]  作者:qapin  发表时间: 2011/11/27 07:48 

3、跨越鸿沟的桥梁----新引力公式                                           

新引力公式与绝对存在的‘等效原理’:

  

   1989年和1990年的静态的和动态的新引力公式[5][6][7]为:

        

                  f  = ∂(m v)/∂t= f N + f C

        

         f N = m (∂ v /∂ t)= - G(m M /r 2 ) r /r

       

                f C = v (∂ m /∂ t)= - G(m M /r 2) v /c

 

  

   新引力公式是吸收了微粒子碰撞的引力起源学说和广义相对论的精华,再融合到量子场论而形成的。最基本的核心内容是微粒子碰撞产生了不可线性叠加的引力,也就是说,引力具有屏蔽效应。由于新引力公式中的引力质量就是惯性质量,等效原理绝对成立。新引力公式与广义相对论可相互推导出[8],产生引力的微粒子就成了广义的‘引力子’。新引力公式用物理质量可变导致的引力不可线性叠加,取代爱因斯坦方程数学形式上的非线性,成为了广义相对论的新版本。

新引力公式融入量子场论:

  

   引力起源的微粒子具体化为虚中微子就将新引力公式连同广义相对论一起融入到了量子场论之中。新引力公式和广义相对论两者都成了量子场论推论出的定理。新引力公式是分别从量子场论和广义相对论推导出来的,它来自现代物理也是现代物理的集中体现。它是广义相对论的新版本,内含有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量子力学和量子场论这四大理论的主要方程。

  

   新引力公式在三个桥墩上架设桥梁是属双向贯通性。三个桥墩是从经典物理的广义化牛顿力学出发,直接地连通到现代物理狭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一座桥梁则是从现代物理的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场论出发贯通到经典物理的广义化牛顿力学。所以,在三个桥墩上架设了新引力公式这座桥梁,牛顿力学就与现代物理实现了全面接轨,并将现代物理四大理论全部纳入到了经典的牛顿力学体系之内。来源于量子场论的新引力公式通过与经典物理的直接贯通,根基就直接落实在了测量的时空中的实验结果上,新引力公式就又是来自于广义化牛顿力学。因为由广义化牛顿力学的三个桥墩产生了狭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主要原理从而产生量子场论。新引力公式由此也就既包含现代物理四大理论又涵盖经典物理,提升成为统一现代物理与经典物理的自然力学方程。

  

新引力公式的三个传承:

  

   新引力公式贯通了经典物理和现代物理,并涵盖这两者成为统一的自然力学方程[9]新引力公式的核心思想是质量可变及其伴随的引力屏蔽效应。它可以溯源到量子场论的质量‘重整化’的质量可变及其伴随的引力屏蔽效应。也可以溯源到爱因斯坦方程的‘非线性’特性产生的质量可变及其伴随的引力屏蔽效应。除这两者之外,还可溯源到M.Majorana的微粒子碰撞引力起源的‘真实质量’与‘表观质量’及伴随的引力屏蔽效应。M.Majorana与爱因斯坦是同时代的人,两人几乎同时对牛顿引力定律提出了各自的修正公式。Majorana的修正更为本质、更为深刻,1918-1920年又亲自实验证实了他的修正公式[10],却至今未得到公认。爱因斯坦则早己誉满全球,我对Majorana的崇敬也就更多。 

参考文献

 

[5] Chen Shao-Guang, Does vacuum polarization influence gravitation? Nuovo Cimento B 104, 611, 1989

[5] Chen Shao-Guang, Does vacuum polarization influence gravitation? Nuovo Cimento B 104, 611, 1989

[6]陈绍光,引力能统一到弱电作用中吗? 199010月于湖南慈利召开的‘第九次全国相对论与引力物理讨论会’上首次发表,201110月重新发表在‘中国科技纵横’总第127(201110月上)99-100

[7]陈其良、汪斌,陈绍光引力公式的产生及其特点,中国科技纵横,总第127(201110月上)101-103

[8]陈绍光,量子场论的水星近日点进动,中国科技纵横,总第125(20119月上)88-90

[9]Chen Shaoguang, Relativity and Quantum Mechanics without Hypothesis and Origin of Gravitation , 2010 first edition, Sichuan Publishing Group·Sichuan Science & Technology Publishing House Press, P.83; P.398-392

[10] Q.MajoranaPhilosophical Magazine 39, 488-5041920                                 

 [10楼]  作者:julia132  发表时间: 2011/11/27 22:28 

真蠢!《跨越现代物理与经典物理之间的鸿沟》是个病句。跨越鸿沟,鸿沟还存在并没解决。因此,跨越是自欺欺人。
[楼主]  [11楼]  作者:qapin  发表时间: 2011/11/28 02:35 

对【10楼】说:

真蠢!《跨越现代物理与经典物理之间的鸿沟》是个病句。跨越鸿沟,鸿沟还存在并没解决。因此,跨越是自欺欺人。

----------------------------------------------------------------------------------------------------------------

你说的有一定道理,标题可能取得太客气了,应该说狭义和广义相对论被牛顿力学包容涵盖了,相对论成为牛顿力学推导出的定理而被吃掉了。可陈老師不愿说得这样露骨,这样说也太刺激人了。但事实就是如此,吃掉了鸿沟就没有了。

[楼主]  [12楼]  作者:qapin  发表时间: 2011/11/28 10:43 

 用在论文中的标题陈老師的風格一贯是低调,例如1989年的《真空极化影响引力吗?》中他已得出了量子场论的引力起源公式、1990年的《引力能统一到弱电作用作用中吗?》中他已经从弱电统一理论得出了爱因斯坦方程的Schwarschild度规並算出了引力常数的大小数量级,事实上实现了引力作用与弱、电作用的统一。本文的标题用跨越未用填平除了低调外,他更考虑到他只是填平了物理上的鸿沟使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原理成了经典物理的推论结果,他只是从物理上用经典物理吃掉了现代物理。从科学研究的方法上,现代物理的公理化模式是无法吃掉的,而且公理化模式将会持续几十代和几千年的时间。因为爱因斯坦的天才成功、爱因斯坦的灵感一闪的一夜成名,将激励一代一代的青年沿着爱因斯坦走过的道路前进,这条道路无需艰苦的实验,又符合当权者的利益而得到有力的资助支持,应该会万世不衰! 

4、测量的时空与广义化牛顿力学                                          

引起主要物理理论都不自洽的惯性系:

 

   牛顿力学定义的惯性系的自我循环问题,在狭义相对论的惯性系和广义相对论的局域惯性系中仍然存在着。导致这三个理论都存在逻辑循环的矛盾,原则上都是不自洽的。同时还牵连到使用了惯性系概念的量子力学和量子场论也成为不自洽的。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但没有解决之前,谁也不愿意说出来。彼此心照不宣的是:现有的主要理论虽然都不自洽,但总得有理论可用,先凑合用吧!


抛弃惯性系概念的测量的时空:

抛弃惯性系概念的测量的时空:
 

   解决现今主要理论都不自洽的问题,彻底的办法是抛弃掉匀速直线运动定义的惯性系。单向光速的测量法所用的测量的时空正是这样做的。测量的时空,顾名思义,它不设前提,一切以测量结果为准。实际上也只能如此,若是测量的前提要求空间均匀各向同性,它若不是,你就不进行实验测量?若要求惯性系为前提条件下进行测量,可地球表面己知是非惯性系,你难道就要远离地球去进行测量?所以,测量的时空不能有前提条件,不能受惯性系的限制。它只要求有公认的尺和钟,以及公认的测量规则。千克--秒制中的国际定义单位,是测量的时空的唯一前提。

 

   测量的时空只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简言之,它正是1607伽利略进行光速测量时用的时空。伽利略变换1632年才创建,伽利略测光速的年代是不受伽利略相对性原理限制的,即不受伽利略坐标变换不变性的约束。抛弃了超距作用和伽利略变换的牛顿力学,称为测量时空中的广义化牛顿力学。

 

单向光速的测量结果:

  

   单向光速的测量2008年从理论上解决了之后,不用再动手做实验,就已经有了检验单向光速各向同性的精确的实验结果。真实的检验早在1980Vessot等人[11]就做了,他们用氢脉泽在火箭升空至10000km时验证引力红移的精度达0.007%,其频率测量的相对精度约为1015。由于火箭相对于地球上的观测站有运动速度v,一级多普勒效应的相对频移约为105,比起引力势之差引起的相对频移约1010大得多,会严重干扰引力红移效应的测量。因此,Vessot采用了多普勒频移的对消和跟踪系统,系统中包括微波的发送和接收装置以及频率合成装置。飞行火箭和地面观测站中各有一个频率f H =1420.405751MHz的氢原子钟。两者之间有由四对脉泽发射-接收器相连接。1f HP/Q=76/49 2203.08MHz的微波单向从飞行器至地球下传;2f HR/S=82/552117.70MHz的微波单向从地球至飞行器上传;3f HR/S=82/552117.70MHz微波上传到飞行器接收后再乘M/N=240/221成约2299.75MHz又向下传回到地球上的频率合成装置4飞行器接收到的约2117.70MHz微波乘M/N=240/221成约2299.75MHz单向下传到地面上的多普勒跟踪站,与未经传送的地球上原子钟频率f HRM/SN在跟踪站汇合相比较。将四个同时传递的信号分成三个不同频率来传送是为了避免同一频率传送时的信号间的正反馈(共振干扰增生),同时为了使随时间变化的电离层对传递信号散射效应产生的误差(近似反比于频率的平方)减小到2×1015 以下(当满足P/Q=21/2 (R/S)[1+(N/M) 2]1/2 )。由于一级多普勒效应正比v/c,实验者坚信相对论,理所当然地认为上传的光速c+ 和下传的光速c是同一个不变光速c 。让上传与下传的信号在频率合成系统中的混频器中同一时刻拍频,v虽然随时间变化,但在同一时刻上传与下传的多普勒效应有同一个飞行器对地球的速度v,因此,多普勒频移的对消装置总是能有效地对消一级多普勒效应实验也的确记录到了零拍频的结果,证实一级多普勒效应己经被对消掉了。拍频法的频率差测量的优点是:利用待测频率的短期稳定性可延长零拍频的‘瞬间’或‘同一时刻’的实际时间长度而观测得更清晰。从实验验证的角度看,若是上传的单向光速c+ 不等下传的单向光速c,则在同一个v时有不同的一级多普勒效应v/c+ v/c,两者就不能相抵消。当c+ c 相对相差1010,就可引起1015 以上的频率测量误差,引力红移的验证就达不到0.007%的精度。所以,Vessot等人的实验结果已验证了正向光速与反向光速相等的精度达1010,即,单向光速的各向同性的精度不低于现今双向光速的测量精度水平。这是Vessot等人没有想到的意外结果,可能他们觉得单向光速是天经地义的常数,无需怀疑也无需验证,从而未从验证光速各向同性的角度考虑过。

 

   1990Krisher等人[12]发表论文公布了当旅行者1号飞船198011月飞近土星时,利用一级多普勒效应对消装置和飞船上的超稳定晶体振荡器USO,验证引力红移的实验结果也达 1% 精度。

 

   对于微波传播在引力场的路途中的引力红移,因为上传与下传过程中路途中引力红移相同,多普勒效应对消装置在对消一级多普勒效应的同时,也把路途中的引力红移效应对消掉了。

 

   值得注意的是,实验中火箭与飞船并非匀速直线运动,地面上的基站也不是惯性系,火箭与飞船更不是惯性系。它却证实了引力场的确影响了频率(红移),也高精度地证实了单向光速的各向同性,同时证实了我[13]由广义相对论严格推导出的结论:引力场不影响光的速度,非惯性系中光速仍然是不变的。爱因斯坦和很多相对论学者都认为‘路途中红移了光速必变’,我认为‘路途中红移了光速不变’。这个分歧进一步导致了在宇宙膨胀和大爆炸宇宙论问题上的根本分歧。

 

   光速与坐标系无关,即坐标系的速度和加速度不会影响光速,很容易由光速的定义直接证明。光速定义为发射点到接收点的距离除以光经过这两点的时间差,注意!是两个点之间的长度与时间差。光源的速度和加速度会影响发射点的位置,但起算点位置的改变对两点间的长度和时间差的影响相同,相抵消后不会影响线性比值的光速=长度/时间差。同样,接收器的速度和加速度会改变接收点的位置,但终点位置的改变对两点间的长度和时间差的影响相同,相抵消后也不会影响线性比值的光速=长度/时间差。由引力场与坐标加速度等效,引力场也不会影响光速。所以,真空中的光速是一个普适常数。

 

甄别坐标系的光波多普勒频移:

 

   测量的时空抛弃了匀速直线运动定义的惯性系,许多情况下(例如单向光速的测量)也是无需惯性系概念的。但几百年来人们用惯了惯性系,在一些问题的分析中用惯性系还是方便的。现在知道不能用匀速直线运动定义惯性系,可用接收到的光波的多普勒频移特性来定义惯性系。光发射器的运动速度与光的传播速度、频率、波长完全无关。光接收器的运动速度v与光的传播速度无关,但接收到的光频率和光波长与v线性相关。这是因为测量速度只需确定发射与接收点的瞬间位置,而测量频率和波长则需要一段时间的计数过程,v会影响计数。当多普勒频移值恒定,接收器所在的坐标系就是惯性系,当多普勒频移值变化,接收器所在的坐标系就是非惯性系。当多普勒频移值为零,接收器所在的坐标系就是绝对静止坐标系。由测量CMB温度的偶极各向异性,得出太阳系对CMB的绝对速度为400 km/s。但多普勒频移公式中的频率f是光波每秒的振动次数,f只是由CMB温度或能流密度决定的光子频率 ν = E/h的一半,太阳系对CMB绝对速度应更正为200 km/sCMB坐标系就是绝对坐标系。相对性原理说的不存在优越坐标系是错误的。传播光的真空就是绝对静止的优越坐标系,与真空虚光子动态平衡的CMB正是真空的标志物。

 

激光与微波网络的自然坐标系:

 

   自然坐标系是测量的时空推荐的坐标系,它由不同频率的激光和微波交织成的网络组成。检测物体在网络中运动时产生的多普勒频移,物体的运动状态就确定了。其可行性无需再论证,运行中的军事和民用雷达以及火箭、卫星、飞船的跟踪导航系统己经是这样做了,只是尚不够普及。普及程度较高些的GPS系统,是直接用恒定的单向光速的传播时间来定位。它未用多普勒频移的数据处理法是因为多数用户的运动速度低。GPS定位测量的事例,每一个都是验证单向光速是否相等的实验。接受定位的目标具有不同的速度和加速度,在不同的引力场中进行。结果无一例外地成功定位(仪器故障除外),有力地证明了光速与接收者的速度、加速度无关,也与接收者所处引力场的强弱无关。

参考文献

[11] R.F.C Vessot et.al., Phys.Rev.Lett.45, 2081 (1980)

 [12]T.P.Krisher, J.D.Anderson and J.K.Campbell, Phys. Rev. Lett. 64, 1322 (1990)
 
 [13楼]  作者:ccxdl  发表时间: 2011/11/28 10:54 

山货又在胡吹乱拉屎了!

连单向光速测量实验示意图都不敢提供出来,全靠作广告宣传给自己提虚劲.
[楼主]  [14楼]  作者:qapin  发表时间: 2011/11/28 23:05 

对【13楼】说:
程稳平剽窃了美国国家标准局测双向光速的原理,改成程稳平测单向光速的原理发布到网上抬摇撞骗。程稳平还想剽窃陈绍光测单向光速的方法,当场被抓后还不死心吗?
[楼主]  [15楼]  作者:qapin  发表时间: 2011/11/28 23:16 

5、推论与预言

与环境融为一体的光的本性: 

                                                               

     有静质量的物质粒子的波动性是在与真空涨落虚粒子的碰撞中产生的,粒子的波动性本质上就是粒子的类布朗运动。

 

     没有静质量的光子和中微子在恒星的热核聚变反应中产生出来后,就与其四周的真空涨落虚粒子(数量最多的是能量接近零的虚光子和虚中微子)发生碰撞。碰撞中交换动量和能量,统计地说,能量总是由高能量的粒子传输到低能量的粒子。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步能量均一化而达到动态平衡,真空涨落的虚光子和虚中微子渐渐地由接近于零的能量提高到目前的2.7K1.9K,这是它们的粒子性渐显的极慢过程。与此同时,高能光子和中微子则逐渐损失能量成为现今的有明显波动性的2.7K CMB辐射和1.9K宇宙中微子背景辐射。不少于10 13年的光子和中微子的波动性增大的过程,是 经历千次以上的星系从形成到毁灭的演化循环才达成的。目前观测到的河外星系的哈勃红移,是这个漫长的光在传播途中红移的瞬间摄影。路途中的引力红移是浓缩放大了的途中红移。因为引力场中的虚中微子分布不均匀,作用在光子上的碰撞压力不会被完全相互抵消掉,才能做负功起着减小光子内能的作用。无引力场的真空中,虚中微子分布均匀,它们碰撞光子的力会相互抵消而不做功,起不到红移光子的作用。

 

     虚光子的空间分布主要受电荷的影响,基本上不受质量的影响。使得虚光子在宇宙中的分布基本上均匀。均匀分布的虚光子不对光子做功,对光子的红移基本上没有贡献。所以,只用虚中微子的途中引力红移估算的哈勃红移常数会符合实验观测值。

 

     真空中虚光子的作用是使刚跃迁出的纯粒子性的光子获得波动性,从而能在真空中传播。若是跃迁出的光子立即脱离真空进入数学空间,则光子就是一个没有波动性的理想的纯粒子。光子是在与真空的结合中获得了波动性。微调激光腔的长度获得单模激光的选频过程,是让真空虚光子与光子发生共振,它表明激光光子的频率能部分地被人塑造。Maxwell方程中产生位移电流的电场变化,本质上是真空极化的正负电子偶的变化。真空虚光子起着沟通正负电子偶形成闭合电流回路的作用。

 

量子纠缠态的本质:

 

     洛伦兹变换的成立需要相反方向运动粒子的配对,导致洛伦兹变换有应用的局限性,而且即使在可应用的多粒子系统中又存在近似性。满足洛伦兹变换不变性的相对论量子力学和量子场论跟随着也具有局限性和近似性。当然,多数的配对是一级多普勒效应彼此完全抵消变成为二级多普勒效应的洛伦兹因子γ,可直接用自然力学方程中导出的洛伦兹变换不变性定理来处理。但是,多粒子系统中不可能每一个配对都能完全抵消掉一级多普勒效应效。残余的一级多普勒效应的动量和能量的大小是变化的,它有时存在于这一对粒子偶中,有时又出现在那一对粒子偶中。它不属于具体的粒子偶,而是粒子系统公共所有的。它正好对应于量子场论中粒子系统的零点能和虚粒子。相对论量子力学中无限多负能级和负能量粒子以及量子场论的发散困难和虚粒子,正是洛伦兹变换的局限性和近似性带来的。或者说,未被完全抵消的残余一级多普勒效应对于严格遵从洛伦兹变换的相对论量子力学和量子场论来说,构成了对最基本的场的干扰——引起量子场的零点涨落(或真空涨落),这正是虚粒子产生的根源。量子场论的质量和电荷的‘重整化’是用有限的观测值取代理论中的无限的发散值,或者说,是用可实验观测的零点能和虚粒子对量子场论的局限性和近似性进行补充修正,使之更接近于客观实际。

    量子纠缠态本质上就是抵消正反向一级多普勒效应的粒子配对,来满足洛伦兹变换的要求。因为它只是有目的数学处理的配对,非真实的粒子间的作用,所以违反局域性。在遥远的距离下,配对粒子仍保有特别的关联性。当其中一颗粒子被操作(例如量子测量)状态>发生变化,另一颗也会即刻发生相应的状态变化。这只是为了保持洛伦兹变换成立,使数据能与理论方程拟合。并不是另一颗遥远的粒子真的跟着运动了。不了解其本质就会认为它是“鬼魅似的超距作用”,真相揭开后则一点也不奇怪。
 [16楼]  作者:ccxdl  发表时间: 2011/11/28 23:16 

14楼,你那老糊涂蛋的测单向光速的方法还没有提供出来,怎么个让我剽窃?

就老糊涂蛋这种山货水平,还能有什么可让别人剽窃?

说鬼佬如何测单向光速,你那证据拿出来阿!就张着嘴瞎说,也不怕风大煽了你的舌头?
 [17楼]  作者:ccxdl  发表时间: 2011/11/28 23:18 

老糊涂把物理研究当成给人说书讲故事了!典型的伪科学特征.
[楼主]  [18楼]  作者:qapin  发表时间: 2011/11/29 00:59 

对【16楼】说:
程稳平的剽窃证据就在此网上!
 [19楼]  作者:ccxdl  发表时间: 2011/11/29 11:09 

山货们就不能来点货真价实的东西?就只会空口无凭的诽谤诬陷!


没谁去买山货的所谓论文的,有种就把原文发出来放这里大家看到.



不敢拉!提吴水清有鬼用,虾米才去拿老吴头来给自己撑腰.
[楼主]  [20楼]  作者:qapin  发表时间: 2011/11/29 12:42 

对【19楼】说:
我们贴出的证据是全文,程稳平连陈绍光等十人论文的全文都不敢贴出,故意贴出原文的半边来批判。好在要看全文的网友在szshanshan的新浪博客中能下载看到,使程稳平的伎俩瞒不过网友们的眼睛。
 [21楼]  作者:ccxdl  发表时间: 2011/11/29 20:43 

鬼话,山货们就靠抵赖胡扯蛋.
[楼主]  [22楼]  作者:qapin  发表时间: 2011/11/29 23:59 

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场论的共同推论:

   牛顿定律是广义相对论(GR)的近似表述,精密的引力问题需用GR求解。但由于爱因斯坦方程的非线性,使得GR对几乎所有存在引力相互作用的非孤立物理问题(如两体、多体问题)都没有严格解。从而不得不用弱场线性近似法、参数化后牛顿(PPN)近似法等来求解。现实中不存在孤立物体,因此,真实的引力问题从未有过真正的严格解。由于四个Bianchi恒等式,爱因斯坦方程组有十个未知数却只有六个独立方程,导致解不具唯一性。在解引力问题时则是各人加上各自的附加条件(如谐和条件等),这种不确定性使得各学派(如爱因斯坦-英菲尔德学派、福克-周培源学派等)长期争论不休。经过近百年的磨合,主流的引力理论学界似乎取得了九大共识:‘存在丢失质量’、‘存在暗物质’、‘存在暗能量’、‘存在无限大物质密度的奇性黑洞’、‘存在先峰号飞船的非模型反常加速度’、‘引力波是四极辐射’、‘路途中的引力场对电磁波的红移没有贡献’、‘宇宙正在膨胀’、‘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未达成共识的还有‘存在第五种力’、‘日蚀时出现引力反常’等。\

   从量子场论(QFT)和从GR推导出的新引力公式 f = f QFT= f GR没有不确定性。它用物理质量变化的引力不可线性叠加,取代爱因斯坦方程的数学上的非线性。使得引力问题终于能严格求解了,而且对于确定问题所得到的解是唯一的。其重要的实际意义在于:许多现在的和历史上的引力疑难能得以澄清,而且这种澄清是由GRQFT一致推论出的,其结果是双保险的确切结论。   论文《紧密星强引力场的非线性叠加》[14]中,QFT质量重整化’的质量可变和GR感应能量转移’的质量可变共同得出引力不遵从力的线性迭加原理,引力自屏蔽效应的非线性迭加公式为:\

              f = – G (1 – q ) m M r / r 3  

             q = k M / r 2 = k ρ L S / r 2 = k ρ L Ω. \

式中G是无屏蔽或r无限大的引力常数,屏蔽系数q表示引力偏离线性叠加的程度。k为单位质量截面。ρLS分别是质量M的密度、厚度和横截面积。ΩMm的立体角。q计算结果为:

1,对实验室尺寸的质量,q的范围为1012~1010:用以解释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LongPanov & Frontov陈应天等和Hoskins用扭秤法检验平方反比定律偏差的测量结果。

2地球物理实验尺寸的质量,q约为106:解释了Stacey等用岩层、Ander等用冰层和Eckhandt等在塔上用重力仪探测第五种作用力的地球物理实验结果。  上述实验结果的q都折算成单位质量截面k,则各实验的k数值接近一致,并符合于1920Majorana实验得出的k:他用真空天平测量真空管中1274g铅球的重量,当104kg的水银在真空管外形成8.4cm厚的屏蔽层时,铅球减轻了0.00097±0.00016毫克

3,对月球和地球,q分别约为103102历史上AllaisSaxl & Allen等观察到的引力异常现象,能用Stacey等人实验定出的屏蔽截面k = 9.4×1013cm2/g给出定量的解释。

4,对于太阳或单个恒星,q约为101:由星系中恒星连成一线的几率和一串恒星的叠加层的q比各个恒星q之和更小,估算得出星系的q0.90~0.95的范围。符合于实际观测到的976个星系的星系转速-距离曲线的所谓“反常”。当认为引力肯定满足线性迭加原理,就会得出976个星系转速-距离曲线存在真实反常的结论,并引入比星系的光度质量大十至二十倍的‘暗物质’来解释。

5,对于总星系,q无限接近于1:临界半径之外的星体不再贡献引力。即使宇宙无限大,也不存在引力佯谬。

6, 对于中子星, 1Km厚的中子星外壳的屏蔽层q =1:核物理实验测得的电子中微子对核子的散射截面为1.1×1043cm2,单位质量截面k6.6×10–20 cm2/gStacey等实验定出的k = 9.4×1013cm2/g,是虚中微子对原子散射的单位质量截面。因为截面正比于德布罗依波长的平方,电子与核子的截面之比为3.4×106 ,虚中微子对核子散射的单位质量截面k2.8×10–19 cm2/g。由q = k ρ L Ω,取中子星的密度10141015 g/cm3的最小值,立体角Ω1,则q=1.3~5.6×10–5 cm1 L。当L不到105cm,就有q = 1中微子和虚中微子能轻易穿过太阳和和地球,却穿不过1Km厚中子星的外壳。实际上,取球面Ω= 4π,则100m厚的中子星外壳就能完全隔绝中微子和虚中微子当然更能隔绝光子。中子星内部是一个对外没有信息交流也没有引力作用的黑洞。中子星对外界等效于一个乒乓球般的空壳,它可以快速旋转,它的质量与半径也不受限制。这个结论将影响到脉冲星、类星体以及冷的和/或快速转动的紧密星的表面产生X射线的机制。

    论文《爱因斯坦方程非线性效应引起的中子星内部黑洞》[15]还指出:星系中心的中子星形成时对外引力作用的突然减小,星系中心对边缘星体的引力约束以及星系间引力就大为减弱,这正好表现为观测到的星系转速-距离曲线反常的‘暗物质’和宇宙加速膨胀的‘暗能量’现象。引力的自屏蔽效应使得中子星内部引力不可能超过中子气的简并压力,中子星决不可能进一步塌缩形成无限大密度、无限大引力的奇性黑洞。

   论文《星际的和星系际的介质引起的大尺度高红移》[16]得出:由新引力公式质点 A(质量m)绕质点B(质量M)运动一圈的闭合回路积分的能量损失率为:        

          η = ΔE / E = f ·d s / m c2 = f P ·d s / m c2 +f C·d s / m c2 = f C·d s / m c2 = – 4π2 G M / c3T

这正是引力的偶极辐射公式。直接证实了国际引力与相对论天体物理学会主席 C.W.Will [17]的猜测:引力波是偶极辐射而非四极辐射  

    从新引力公式路径积分的能量变化,得到了路途中引力红移率的公式:

           η redshift = ΔE / Ei = (E Ei ) / Ei =f·d s / Ei = – 4 G M / c2D

E 是在有引力的坐标系中光子的实际能量,Ei 是在取消了引力的局部惯性系中光子的能量。根据路途中引力红移公式,用观测的宇宙光度质量密度计算出途中引力红移的哈勃常数,正好与观测到的哈勃常数的平均值相符。这个结果将影响到由红移测量值估计的天文距离以及许多天体物理学参数。哈勃红移正是路途中的引力红移,就用不着再假设宇宙膨胀的多普勒红移来解释。宇宙就不存在整体的膨胀,宇宙大爆炸的推论也不能成立。宇宙膨胀和大爆炸学说与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场论不相容,欲保留大爆炸学说就要推翻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场论。

参考文献

[13]陈绍光,引力起源与引力红移───谁引爆了宇宙,2004,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P.104-105

[14] Chen Shao-Guang, Nonlinear superposition of strong gravitational field of compact stars, 37th COSPAR, E15-0038-08, http://adsabs.harvard.edu/abs/2008cosp...37..503C>

 [15]. Chen Shao-Guang, Black hole inside neutron stars caused by nonlinear effect of Einstein’s equation , 36thCOAPAR,E1.2/H0.2-2-0040-06;36thCOSPAR,2006-A-00624,http://adsabs.harvard.edu/abs/2006cosp...36..624C> 

[16] Chen Shao-Guang, High redshift in greatness scale caused by Interstellar and Intergalactic Media , 37th COSPARE14-0032-08, http://adsabs.harvard.edu/abs/2008cosp...37..504C> 

[17] C.M.Will, Phys. Rep. 113, 345,1984

 

 
[楼主]  [23楼]  作者:qapin  发表时间: 2011/12/01 08:33 

天体磁场的起源:

    论文《天体的基本电场和基本磁场来自于弱作用类卡西米尔压力的引力作用的正负电荷分离》[18]由弱相互作用类卡西米尔压力f QFT产生的正负电荷分离,解释了历史上观测到的地电场和地磁场的起源。

   引力场本质上是净(正反向抵消后)的虚中微子流。地球自身引力场和太阳引力场的净的虚中微子流将高空电离层的电子压向地球表面,产生平均120V/m向下的地电场(相当于地球表面荷电5000库仑)和此负电荷随地球自转而产生的地磁场。因为虚中微子对电子的散射截面远大于对正离子的,电子受到的净的虚中微子流压力就大于正离子受到的。电离层中的电子是自由电子,被f QFT不断地压向地球表面,直至电子多受的虚中微子流压力与正、负电荷分离的反方向静电力达到平衡为止。由于天体都有大的质量和强的引力,靠引力的聚集使其四周都有大气层和电离层,引力致地磁场的起源机制就普遍地适用于其他天体,例如行星、恒星、中子星等。天体的质量愈大则引力愈强,引力愈强则被压向表面的负电荷愈多。天体的转速愈快则动量矩愈大,伴生的转动电荷磁矩也就愈大。我1980[19]从太阳系中十个天体的观测数据总结出的动量矩U伴生磁矩P的经验规律P = − G1/2 U cos θ/c现在从理论上和实验观测上都得到了证实。式中负号表示电子的负电荷,Q= G1/2M是引力致正负电荷分离的电量(f = Q1 Q2 / r2 = GM1M2 / r2, θ是天体的自转轴方向与净的虚中微子流方向——太阳系整体运动方向(由微波背景辐射的测量得出为指向狮子座)之间的夹角。由地球自转轴的进动用cos θ可解释地磁场的反转约为每130万年一次。根据动量矩U伴生磁矩P的经验公式,1980年我用天文观测的动量矩预言了天王星和海王星的磁矩分别为 -3.4×1028 Gscm3 1.9×1028 Gscm3 (用旅行者2号新测得的行星自转速度)。旅行者2号飞船1986年和1989年分别抵达天王星和海王星时测得的磁矩分别为 -1.9 ×1028 Gscm3 1.5×1028 Gscm3(四极磁矩的贡献被折合成了单一的磁偶极矩的贡献)。由中子星在形成过程中的质量守恒和动量矩守恒,中子星具有极高的密度和极快的自转速度,从而有强的引力和大的动量矩。由动量矩伴生磁矩公式预言中子星会有大的磁矩和非常强的表面磁场。天体基本电场和磁场的起源机制,将直接地影响到空间科学中有关电磁特性的一切领域,例如,预言太阳黑子的自旋速度正比于它的磁矩。

预言GP-B是负结果---测不到坐标架拖曳效应:

 

GP-B(引力探测器B)升空后70天的2004629,我在科技日报发表文章预言引力探测器B是负结果。20088月我出席第37COSPAR(世界空间科学大会,加拿大蒙特利尔)发表了题为《根据量子场论不存在Lense-Thirring效应》[20]论文指出:坐标架拖曳效应该是不存在的。

 

斯坦福大学与美国国家航天局合作完成的GP-B实验的最终报告[21]中,实验小组的首席相对论专家L.I.Schiff,由广义相对论首创了一个由力矩、转动惯量、转轴等刚体力学概念组成的公式。公式中高速陀螺的转动轴竟然会因为测地线效应和坐标架拖曳效应而改变方向,并产生转轴方向不断偏离起始方向的进动。GP-B首席科学家兼设计师F.Everitt则设计了一个自动对准远处一颗导航星的天文望远镜,用固装在飞船上的望远镜的中心轴为定位空间方向的标准,用来确定四个石英陀螺的转轴对此标准方向的偏转进动。众所周知,GR的度规是柔性可变的,从而不存在转动惯量、力矩等刚体概念。而且GR除了孤立球的度规之外没有其他严格解。严格的GR的刚体力学公式自然是不存在的,而近似公式对于检验微弱的Lense-Thirring 效应(坐标拖曳效应)是毫无意义的。Schiff的陀螺转轴方向的进动理论,若说是他自己的理论而与GR无关,我们当然欢迎有不同于GR的新理论。但是GP-B小组认定检验Schiff的陀螺转轴方向的进动就是检验GR,那末,违反GRSchiff理论就是完全错误的。实际上,GP-B实验中陀螺的转轴方向才是定位飞船空间方向的真正标准,作为方向的标准当然不会改变方向。飞船作为绕地球飞行的质点,由GR的严格解Schwarzschild度规,飞船的椭圆轨道面会进动。飞船每转一圈其空间位置都会向前移动一点。安装在飞船上的望远镜的轴线方向,由于自动地对准远处的导航星,会随着飞船位置前移而向后倾斜。GP-B实际进动的测量是:将表示望远镜轴线方向的自动对准的光电反馈数据与表示陀螺转轴方向的伦敦磁场数据相对比。Schiff-Everitt的观点望远镜方向不变,飞船每转一圈陀螺转轴方向就向前倾斜一点”。广义相对论的观点“陀螺转轴方向不变,飞船每转一圈望远镜方向就向后倾斜一点”。仅从对比的数据这两种观点是无法区分的。所以,SchiffEveritt各犯了一个错误,两错迭加,负负得正,使得GP-B实验竟然有效。

 

   GP-B最终报告中,测地线效应进动的实验结果符合广义相对论预期。只是最终结果的精度远低于实验设计的预期,而且没有超过以前的测地线效应实验的精度。Everitt 20074月还在美国物理学会的会议上声称:测地线效应的精度为0.01 %,坐标拖曳效应的精度为1 %。可GP-B最终结果公布的精度,测地线效应的精度为0.5 %,坐标拖曳效应的精度为14 %公布的坐标架拖曳效应进动的原始实验数据很杂乱,我分析认为是超导磁屏蔽设计不完善所致。原始数据显示的平均的坐标拖曳效应的进动方向与预期的相反。GP-B最终报告原定在37COSPAR发表,却临时取消了,直到两年后的38届才发表。最终报告中事后的众多的数据处理修正,如转子被静电污染的班点效应等等,与他们早些年公布的技术数据不符。在后来数据处理中加上了众多修正的坐标架拖曳效应的进动,不具有说服力。

 

区分f QFTf GR的实验判据:

 

   论文《为什么弱相互作用类卡西米尔压力的引力作用与物质的成份无关》[22]指出:分别从QFTGR推导出的f QFTf GR,当类卡西米尔压力常数取实验值,两者就合一为新引力定律。f QFTf GR的区别是:f QFT有量子效应,f GR没有。f GRLense-Thirring效应,f QFT没有。2002Nesvizhevsky等人[23]用超冷中子在地球引力场中的自由下落实验中,中子不是连续地下落,而是跳跃地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支持f QFT。天体磁场的起源用f QFT可以解释,用f GR则不能,也支持f QFTGP-B实验探测Lense-Thirring效应的不成功,又支持f QFT。所从,f QFT是本质的,f GR只是f QFT的唯象的表示。

    牛顿力学和GR都是定义为引力正比于质量,从而不可能也不需要解释为何引力与物质的成分无关。QFT的引力f QFT是直接正比于物质中的核子和电子对虚中微子的散射(碰撞)截面,由于电子的截面远大于核子的,f QFT应该与物质的成分有关。但为什么实验结果却是引力与物质的成分无关呢?这是因为所有的精密引力实验(例如Cavendish实验和Eötvös实验)的检验质量都不是孤立质点,也就是说,任何实验都不能脱离环境(实验仪器、支架、实验场地和房屋等)来测量两个单独质点间的引力。由于电子的截面远大于核子的,电子比核子多受的类Casimir压力,致使原子的正、负电荷中心发生分离,直至电荷分离的静电力抵消电子多受的虚中微子压力达到平衡为止。这种引力导致的原子电极化,通过接力传递使得引力场中的物体全都成为电偶极子。若只有mM两个物体,引力极化的电偶极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正是电子多受的虚中微子压力,它当然与物质的成分有关。但是除了两个被测物体之外,四周的实验支架、仪器、房屋也被引力极化成为电偶极子,这些电偶极子之间的接力传递,使得整个实验室成为一个大的电偶极子,而实验室内部则是电中性的。因此,与成分有关的电子多受的虚中微子流压力,最终被环境中的电偶极子的力抵消掉了。这种抵消是完全的,因为电磁力比弱作用力的引力强三十多个数量级,周围环境轻微地电极化的静电力,就足以抵消电子多受的弱作用的虚中微子流压力。测量结果就表现为:电子并没有多受虚中微子流的压力,就如同电子的散射截面等同于核子的。所以,对类Casimir压力的引力作用而言,实验的结果也是与物质的成分无关,只取决于质量。f QFT有引力的电极化作用,f GR则没有。当然,GR也无需引力的电极化解释。

 

参考文献

 

[18] Chen Shao-Guang, Basal electric and magnetic fields of celestial bodies come from positive-negative charge separation caused by gravitation of quasi-Casimir pressure in weak interaction, 38th COSPAR D31-0054-10,  http://adsabs.harvard.edu/abs/2010cosp...38.2033C>

 

[19] 陈绍光, 空间非各向同性使自转物体产生磁性, 科学通报, 1980, 23, 1067-1070

 

[20] Chen Shao-Guang, According to QFT there is likely no Lense-Thirring effect37th COSPARH05-0029-08 http://adsabs.harvard.edu/abs/2008cosp...37..507C>  

[21] Gravity Probe B Science ResultsNASA Final Report, December 2008.http: // einstein.stanford.edu/ content /final_report /GPB_Final_NASA_Report-020509-web.pdf[22] Chen Shao-Guang, Why the gravitation of quasi-Casimir pressure in weak interaction is independent of the composition of matter38th COSPARH03-0044-10    http://adsabs.harvard.edu/abs/2010cosp...38.3774C>  [23] V.V. Nesvizhevsky et al., Nature 415, 297 (2002) 
 
[楼主]  [24楼]  作者:qapin  发表时间: 2011/12/02 08:34 

6、结论  

                                                             

波粒二象性和所有的相互作用都起源于真空:

 

物质都是存在于环境(宇宙背景)之中,物质的运动是在宇宙背景(真空)中进行的。物质粒子的波动性(类布朗运动)和电磁波的粒子性以及引力作用、电磁作用等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由涨落真空产生的。光子和中微子流的波动性也是涨落真空所致。相反方向运动的粒子配对后未完全彼此对消掉一级多普勒效应而残余的动量、能量,就是真空涨落的虚粒子。换句话说,真空涨落的虚粒子是‘相对论因子统计配对的不完善匹配’而出现的‘残差’粒子。‘残差’粒子是具有动量、能量的真实粒子,只是其动量、能量通常比普通的粒子小得多。‘残差’粒子随机地出现在这里或那里,具有不确定的动量、能量。它虽然是不确定的,但不是借贷能量概念下‘无中生有’的虚粒子。它只是统计配对的不完善性的产物,或者说,是相对论因子 γ 的近似性使得运动方程不足以完全确定质点的轨迹,而造成的不确定性的产物。随着宇宙演化至今,不确定性己主宰了整个宇宙,并成为包容了一切的涨落真空。因此,万物无不受其波动性约朿。换句话说,真空中的虚光子和虚中微子,具有激发出电磁波和中性流的潜质。一旦受到电磁或中性振动触发,立即就会按受激振动频率产生电磁波或中性流。

 

真空的无处不在性与多普勒效应的普适性:

 涨落真空、自由真空、自由空间、零点场、以太等历史上用过的各种概念,细节虽然不同,但它们说的都是同一个东西——传播光波振荡和传递相互作用的媒介。测量的时空就是建立在真空中,由于真空中的虚粒子的数密度处处相同,测量时空的坐标原点可任意选择。为了方便和容易标志,通常选在真空中的一个具体物体(质点)上,如太阳、地球、地壳上某经纬度等。

波粒二象性是真空中的粒子的特性。光从原子中产生的瞬间是粒子,粒子的能量取决于原子的能级差。粒子产生后立即处于真空中,波动性是粒子在真空中获得的特性,或者说,波动性是粒子与真空相结合的产物。不在真空中的粒子是没有波动性的,当然,也决没有脱离真空单独存在的粒子。所以,光波的特性如光的辐射性和传播性取决于真空的特性。光学多普勒效应是光接收器相对于真空中传播的光波运动时测得它的波长或周期的变化,也可看成是真空中运动的物体观察自身运动状态的自检效应。真空的无处不在性,决定了光学多普勒效应的普适性,以及由其导出的洛伦兹变换‘钟慢’‘尺缩’效应和‘测不准原理’的普适性。

 

真空中传播速度的唯一性与自然力学方程的普适性:

 电动力学的Maxwell方程自发地满足罗仑兹变换下的不变性。从零频率的静电、静磁场到低频的似稳电磁场,再到高频的电磁波、微波、光波,X光和 γ 射线,其粒子性从无到有逐步增大。这是真空中的电磁场随着振荡频率的逐步提高,其分布在时空中的能量愈来愈集中,对应于光子的德布罗依波长愈来愈短。真空传播电磁振荡的固有特性是:振荡一次的持续时间(周期)愈短在真空中传播的距离(波长)也愈短,且比值(波长/周期)对各种电磁振荡测量得到的都是同一个常数。真空传播中性振荡(中微子流)也有同样的特性和同一个常数。因此真空中光速的常数性不是光波本身的特性而是真空的特性,真空的传播特性对电磁作用的光振荡和弱作用和中微子流振荡的一视同仁,正是弱电作用统一理论成立的客观基础真空是一切物质运动的载体和根源,是所有相互作用的媒介与来源。宇宙的本源就是真空,因为从原子到地球、从形形色色的场到巨大的原始星云、万千世界中一切的一切,都是海洋般的真空中的一朵朵浪花而已。真空以及起源于真空的相互作用支配着物质的运动、决定着宇宙的演化。所以,以真空为背景建立的返归自然的测量的时空,以及在测量的时空中完全由实验结果建立的自然力学方程,能够体现并涵盖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量子力学、量子场论和牛顿力学。集大成的自然力学方程的建立,是以1860年之前的经典力学和经典光学为基础,以长度和时间单位的国际定义为工具,用单向光速和多普勒效应的测量结果来完成的。因此,自然力学方程又可称为广义化的经典力学与光学。 

参考文献

 

[1] 陈绍光、刘宝诚检验空间各向同性的新方法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21996612-620;陈绍光等双向平均光速各向同性的实验检验,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31997595-599

 

[2]Chen Shao-Guang, Measurement of one-way velocity of light and light-year, 37thCOAPAR, H05-0020-08, http://adsabs.harvard.edu/abs/2008cosp...37..506C>

 

[3]Chen Shao-GuangDirect measurement of Lorentz transformation with Doppler effects, 37thCOAPAR H01-0006-08, http://adsabs.harvard.edu/abs/2008cosp...37..505C>

 

[4]Chen Shao-GuangPlanck Constant Deduced from Metrical Results of Doppler Effect of Moving Particle — Uncertainty Principle Caused by Collision of a Particle with CMB Photons and Virtual Photons , 38th COAPAR,H05-0036-10, http://adsabs.harvard.edu/abs/2010cosp...38.3850C>

 

[5] Chen Shao-Guang, Does vacuum polarization influence gravitation? Nuovo Cimento B 104, 611, 1989

 

[6]陈绍光,引力能统一到弱电作用中吗? 199010月于湖南慈利召开的‘第九次全国相对论与引力物理讨论会’上首次发表,201110月重新发表在‘中国科技纵横’总第127(201110月上)99-100

 

[7]陈其良、汪斌,陈绍光引力公式的产生及其特点,中国科技纵横,总第127(201110月上)101-103

 

[8]陈绍光,量子场论的水星近日点进动,中国科技纵横,总第125(20119月上)88-90

 

[9]Chen Shaoguang, Relativity and Quantum Mechanics without Hypothesis and Origin of Gravitation , 2010 first edition, Sichuan Publishing Group·Sichuan Science & Technology Publishing House Press, P.83; P.398-392

 

[10] Q.MajoranaPhilosophical Magazine 39, 488-5041920

 

[11] R.F.C Vessot et.al., Phys.Rev.Lett.45, 2081 (1980)

 

[12]T.P.Krisher, J.D.Anderson and J.K.Campbell, Phys. Rev. Lett. 64, 1322 (1990)

 

[13]陈绍光,引力起源与引力红移───谁引爆了宇宙,2004,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P.104-105

 

[14] Chen Shao-Guang, Nonlinear superposition of strong gravitational field of compact stars, 37th COSPAR, E15-0038-08, http://adsabs.harvard.edu/abs/2008cosp...37..503C>

 [15]. Chen Shao-Guang, Black hole inside neutron stars caused by nonlinear effect of Einstein’s equation , 36thCOAPAR,E1.2/H0.2-2-0040-06;36thCOSPAR,2006-A-00624,

http://adsabs.harvard.edu/abs/2006cosp...36..624C>

 

[16] Chen Shao-Guang, High redshift in greatness scale caused by Interstellar and Intergalactic Media , 37th COSPARE14-0032-08, http://adsabs.harvard.edu/abs/2008cosp...37..504C>

 

[17] C.M.Will, Phys. Rep. 113, 345,1984

 

[18] Chen Shao-Guang, Basal electric and magnetic fields of celestial bodies come from positive-negative charge separation caused by gravitation of quasi-Casimir pressure in weak interaction, 38th COSPAR D31-0054-10,  http://adsabs.harvard.edu/abs/2010cosp...38.2033C>

 

[19] 陈绍光, 空间非各向同性使自转物体产生磁性, 科学通报, 1980, 23, 1067-1070

 

[20] Chen Shao-Guang, According to QFT there is likely no Lense-Thirring effect37th COSPARH05-0029-08 http://adsabs.harvard.edu/abs/2008cosp...37..507C>  

 

[21] Gravity Probe B Science ResultsNASA Final Report, December 2008.http: // einstein.stanford.edu/ content /final_report /GPB_Final_NASA_Report-020509-web.pdf

 [22] Chen Shao-Guang, Why the gravitation of quasi-Casimir pressure in weak interaction is independent of the composition of matter38th COSPARH03-0044-10

   http://adsabs.harvard.edu/abs/2010cosp...38.3774C> 

 

[23] V.V. Nesvizhevsky et al., Nature 415, 297 (2002)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2576839923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