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欢迎光临西陆“双色球”吧,研究... 下一主题:新物理学革命,是谁先扣动了扳机?
美国《国际天文与天体物理学杂志》介绍
[楼主] 作者:福州梅晓春  发表时间:2011/10/13 22:49
点击:2767次

     美国《国际天文与天体物理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是美国一家非常大的出版公司办的刊物,该公司目前出版150个期刊,内容涉及科学,技术和医学。同时还出版书籍和学术论文集。只所以有时会看到中文,是因为你在中国上网,他们为了方便中国学者投稿。中国科学界没有一家出版社有这种规模和服务,有些杂志明明是中文杂志,却一个中文字都看不到。
    美国《宇宙学杂志》(Journal of Cosmology)由美国一家出版公司办的,主编是美国哈佛大学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的Rudolf Schild 教授。哈佛大学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是全世界最权威的天体物理学研究中心,Rudolf Schild 教授因观察到类星体中心是"磁场急剧收缩体"而名扬世界。该杂志网站每个月的点击是50万次,是全世界同业中最高的。《宇宙学杂志》目前被美国一家更大的出版集团收购,将更具有影响力。由于该杂志愿意发表创新意识强的文章,有时会被科学界某些学术利益受到伤害,心理不健康的肮脏小人攻击。

      这两个杂志都有严格的审稿程序,要通过审查不是很容易的。更不像某些人说的没有审稿人,他在造谣。如果某些人对我发表的文章感到不舒服,就请对的文章说话。想通过贬低那两个杂志来贬低我的文章的做法是可笑的。如果是真理,发表在任何地方都是真理。如果是假的,或是学术垃圾,发表在《Nature》和《Science》上也没有用。

    《国际天文与天体物理学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出版公司的网站http://www.scirp.org/>

    《宇宙学杂志》(Journal of Cosmology)的网站:http://journalofcosmology.com/Contents.html>

本帖地址:http://club.xilu.com/hongbin/msgview-950451-255563.html[复制地址]
上一主题:欢迎光临西陆“双色球”吧,研究... 下一主题:新物理学革命,是谁先扣动了扳机?
 [2楼]  作者:rela001  发表时间: 2011/10/13 23:46 

说得太好了:“如果是真理,发表在任何地方都是真理。如果是假的,或是学术垃圾,发表在《Nature》和《Science》上也没有用。”


 [3楼]  作者:冠名狂  发表时间: 2011/10/14 08:00 

原来不是伪美国期刊!科院的一些期刊现在都成IOP出版的了,也就是说它们已经不是中国期刊了。
 [4楼]  作者:周宪  发表时间: 2011/10/14 13:08 

这一次诺贝尔奖授予了发现观察到超新星特大红移的人。他们能够观察到,当然是成果,但是他们据此发布在各著名刊物上的“宇宙在加速膨胀”,就是学术垃圾。同样位置的一个星星,不爆发的时候红移一点点,爆发了,红移大了,又关宇宙膨胀屁事?星星爆发的时候,是向四面八方炸开来的,超新星又不是拆大楼时搞的定向爆炸,只会离地球而去,不会迎地球而来。按理说应该有紫移的,也有红移的。现在增大了红移,用增质引起钟慢效应还可以解释,用宇宙加速膨胀则无法自圆其说。
 [5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1/10/14 13:28 

梅先生说“这是美国一家非常大的出版公司办的刊物,该公司目前出版150个期刊,内容涉及科学,技术和医学”,“中国科学界没有一家出版社有这种规模和服务”。

这无法比,因为两国经营模式不同(美国的书,可以卖给全世界。我们出英文书,竞争不过美国;出中文书,无法卖给全世界)。
 [6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1/10/14 13:31 

梅先生说这两个期刊有严格审稿制度,根据惯例,我不太相信,“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目前才出第一卷,一般来说,这种情形,它为了赢得作者群,审稿不会严格。至于“Journal of Cosmology”类似天地生人,内容无所不包,不像正规杂志。还有,梅先生的细圆环解是发表在这个期刊的,但它没有在论文上注明期刊名、卷期页码,不符合学术期刊惯例,我们很难引用其研究结果。



还有,梅先生说“这是美国一家非常大的出版公司办的刊物,该公司目前出版150个期刊,内容涉及科学,技术和医学”,“中国科学界没有一家出版社有这种规模和服务”。首先,这无法比,因为两国经营模式不同。其次,“出版150个期刊”,这不算大。纽约的Nova科学出版社,恐怕1000个期刊都有,还出版有大量的学术书籍。

 [7楼]  作者:冠名狂  发表时间: 2011/10/14 14:07 

对【6楼】说:

收到了好几封约稿函,函中说的是免费发表论文,我当时想,免费发就寄篇一般的文章去吧。结果一登录,还是第一期,全是中文提示,版面费照收,我推测是前段时间被打假的中国期刊负责人在美国注册的期刊,然后挂在某出版公司名下。我那稿也没有删,也没有投,还悬在那儿。

 [8楼]  作者:周宪  发表时间: 2011/10/14 14:09 

偷换概念是建其沈的惯用手法。
请问,梅晓春说过这个杂志是美国最大的杂志或出版公司吗?他不过是说明它不是“伪”,有一定规模而已。
又说:“目前才出第一卷,一般来说,这种情形,它为了赢得作者群,审稿不会严格。”
可是大多数人都知道:新造茅坑三日香。一个刊物刚刚办,即使举办者都是一些民科,不是建其沈那样的博士,总还筹措了一段时间,搜集了许多文章,从中选取好的。总想一开始就有一些重量级的东西来吸引别人购买。哪有一开始就通过拍作者马屁的办法,登一些烂文章,自己拆自己抬脚的?
 [9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1/10/14 15:57 

对【8楼】说:

对于第一点,我说的是“这不算大”(应对梅先生的“比较大”),注意,我没有说“这不算最大”。我的意思是,在“比较大”中,它不算大。当然,言语说出去了,你要做那样的理解,我同意,我也没有办法。

 

至于第二点,我是在怀疑梅先生所说的“严格审稿”制度。而你却在替初创时期“无法严格审稿”做辩解,跟我说的是两个问题。你的辩解其内容本身当然合理,且你说的恰恰也正是我的理由(因此怀疑其现在就有“严格审稿”制度)。所以,转换概念,似乎是你。

 [10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1/10/14 16:03 

对【7楼】说:

无论期刊正式不正式,发表总是值得高兴的。因此,我祝贺梅先生。

 

目前国内的很多期刊,对作者很不友好。如我老婆发表幼教论文,投了很多期刊,都如泥牛入海(收稿涵没有、连拒稿涵也没有。打一个电话过去问,对方说:我们有结果了,会告诉你。但是很多年过去了,从没有“告诉过你”),因此很伤作者的积极性。相反,一些不太正规的期刊,虽然要交钱,但很友好。相比这样,发表了总是好事。

 [11楼]  作者:周宪  发表时间: 2011/10/14 23:23 

在“比较大”中,它不算大。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讨论“在“比较大”中,它不算大”,无非是为了声援冠名狂的“伪杂志”论。不然这种鸡零狗碎的问题能劳你沈博士的大驾发表高论?


而你却在替初创时期“无法严格审稿”做辩解
===============================================
我做过什么辩解?虾有虾路蟹有蟹路,能办杂志的人会不知道哪些稿子由哪些专家审稿吗?审稿当然要花钱,据说“自然”审稿还要花美元。收点审稿非算不算版面费,就看各人理解了。

 [12楼]  作者:贾洞  发表时间: 2011/10/15 06:17 

理查德·胡佛(Richard Hoover),一位来自美国宇航局马歇尔空间飞行中心的天体生物学家,近期宣布他在一块陨石中找到了细菌化石。

  是的,你没有看错。问题是:这是真的吗?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胡佛博士将相关论文发表在了《宇宙学杂志》上,并在此之后由福克斯新闻进行了报道。

  基本的情况就是:胡佛在一种罕见的陨石中找到了某种独特的结构。这块陨石名为“Orgueil”,于1864年发现于法国。这种结构某些方面非常类似微生物。以下就是他在论文中配的图:

胡佛在一种罕见的陨石中找到了某种独特的结构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这些确实是古怪而精细的结构。如果是我使用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在一块陨石切片上找到了这样的结构,我想我也会非常兴奋的。

  但是表象有时候是具有欺骗性的。这些结构真的是微生物化石吗?

  胡佛博士提出了几个证据来证明非生物的化学过程很难产生这样的结构。我本人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因此也不想在这里进行判断,不过这已经不是胡佛第一次做出这样的宣布了,2007年的时候他就发布过一次。而在过去,他还有许多次类似的宣布。事实上,我之前曾采访过美国宇航局天体生物学家大卫·麦克凯(Dave McKay),他也曾作出过类似的发现,当时他宣称在一块南极发现的火星陨石(ALH84001)中找到了微生物化石。然而,切实的证据就是另一回事了。麦克凯的观点是:这种精细结构是生物遗骸形成的,但是他自己也承认,他拿不出确凿的证据在证明这一点。在这一点上,我发现他非常坦率,非常诚实。

  或许胡佛现在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他无法证明这种微生物化石真是陨石自带的,而不是很久以前坠落地球之后被地球微生物“污染”的。要证明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尽管他在论文中有这样的表述:

  “很显然,照片中显示的许多纤细结构确实是镶嵌在这个陨石的本身构架之中的。因此,逻辑上不能解释为是陨石落地之后被地球上的蓝细菌侵入而形成的。因此,可以认为这些结构是陨石自带的微生物化石,随陨石一同落在了地球上。”

  很明显,胡佛认为地球生物的“污染”不太可能。但即便再不可能,相比外星生命的想法,陨石落地之后在长期暴露于地面环境的情况下受到地球生物侵入而“污染”的想法也要显得更容易让人接受。根据著名的“奥卡姆剃刀定律”: 当你有两个处于竞争地位的理论能得出同样的结论,那么简单的那个更好。那么在这里,显然后期的地球生物污染是更容易被人接受,也因此显得更“简单”的情形。

  我必须坦率的承认:对此我的第一反应是极度的怀疑。并且我认为这是应当的!所有的事情都应当是平等的,我会广泛听取专家的看法。我很想听到其他天体生物学家进行独立研究之后会有什么看法。有意思的是,发表这篇论文的《宇宙学杂志》的编辑也知道这一话题将非常具有争议性。因此已经将该论文发给了100位该领域的专家,请他们给出评估意见。不过这些意见目前还没有发表出来。该杂志编辑称评估结果将在数天后发表出来。我拭目以待。

  除此之外,我觉得有必要说说我的看法。《宇宙学杂志》在过去曾经发表过多篇可以说是“一派胡言”的论文(如反对大爆炸理论的文章等等)。它们其中一位编辑钱德拉·维克拉马辛荷(Chandra Wickramasinghe)曾经对美国宇航局和地外生命的话题语出惊人。但请注意,这并非意味着胡佛的论文就是非常不可信的!这只是意味着,面对该杂志发表的文章,我会以特别谨慎怀疑的目光去审视。对于这一点,很多人都会同意我的看法。

  另外,我要提一下,这份杂志曾经发表过一篇错误百出的文章。在我进行评价之后,该杂志称我是“伪天文学家”,并说我对系外行星发表的看法是“一派胡言,误导民众”。这完全不符合事实。事实上,事后我接到了那项研究的第一作者发来的电子邮件,他在信中评价我的评论文章是“他见过的最公正,不偏不倚的一份”。

  最后,我得到消息,这份杂志马上就要关门大吉了。他们已经就此发表了通气稿。

  好了,总结一下:有人宣称在一块陨石中发现了微生物化石。这个消息很有趣,他配的图片很精细,但事实是我们距离真正判断其可信度有多高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在此之前我们曾经走过这样的路,也曾失望而归。就像我说的,面对一个新消息时怀疑是必要的。而当面对这样不同凡响的消息时,你知道那句名言,我就不再重复了。(晨风)

  本文作者菲尔·普莱(Phil Plait)简介:天文学家、大学讲师和作家,曾在美宇航局哈勃太空望远镜项目工作十年,从事天文教育六年之久,之后开始全身心投入写作。他著有两本书,为杂志撰写了大量文章,而其发表的博客文章更是不计其数。在美国《探索》杂志网站开辟有博客Bad Astronomy

[楼主]  [13楼]  作者:福州梅晓春  发表时间: 2011/10/15 20:54 

对【12楼】说:
  美国《宇宙学杂志》开宗明义说欢迎伟大的思想(The Journal of Cosmology welcomes great ideas),我是在看到这句话后于去年6月向《宇宙学杂志》投稿的。今年初发现网上有人在攻击该杂志,原因只是因为《宇宙学杂志》发表理查德胡佛的文章,宣布他在一块陨石中找到了细菌化石。这本来是一件正常的事情,所谓文责自负,英国《Nature》等杂志发表错误论文也多得是。问题是有些人就见不得不同意见,就为了这么点屁大的事,他们对《宇宙学杂志》进行无耻攻击,说该杂志发表错误文章,办不下去,6月就要关门了。

为此我写信给《宇宙学杂志》编辑部,问到底是怎么回事。编辑Ron Becker博士给我回信说:"杂志不会关闭。有些人总是反对科学进步,三百年前布鲁诺因为说行星绕太阳转被烧死,他们还威胁要烧死伽利略。事情就是这样,事情总是这样,但是真理总是获胜。"(The Journal is not closing. There have always been people against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Three hundred years ago the burned Bruno for saying there were other planets that orbited other stars. They also threatened to burn Galileo. This is just the way it is, and it will always be that way. But, eventually the truth prevails.)。事实上《宇宙学杂志》至今没有关门,而且影响力越来愈大。

我就以Ron Becker博士的话回复那些相对论的死硬派伪学者,你们挡不住科学前进的步伐,真理总是会获胜的!

 

 [14楼]  作者:周宪  发表时间: 2011/10/15 21:27 

我觉得在探索科学的道路上即使发生错误,也是很正常的。起码,错误能够使人深化过去的认识,对其他人起到警示的作用。
如果一个杂志因为害怕错误而不敢登有争议的文章,那么这个杂志是不会有出息的。中国的大多数杂志就是这样。世界上没有一个创新学说会一帆风顺到没有一个人提出质疑。
 [15楼]  作者:哥白泥  发表时间: 2011/10/21 08:49 

这是最近一年内由国内人建立的网站,网络杂志之类,主要是推广国内职称论文赚钱的模式,目标是想赚哪些没有文化但又想出名,或者想拿国际刊物发表文章的名义蒙国人的人的钱。

 

我近期帮某大学N位垃圾教授审改英文论文,一看杂志的名字,居然也是......震精啊!


一年之内,150个杂志,你们不是蠢猪,这世界还有谁会是蠢猪?!

更让你震精的是:你可以重新命名任一门杂志的名称,只要你需要,你投稿,你付了稿费,在网站上加个杂志名称上去而已。但明白人一看就知道这不过是跳梁小丑,丢人显眼的事!

来个更具体的数据吧,该杂志在历史上一共发表了24篇文章(不能都叫论文),梅先生应该宣称你“发表的文章占《国际天文学杂志》总发表数量的5%”,不要说其它,这样,你的国际权威性一下子就提高了! 

 

 [16楼]  作者:x2009  发表时间: 2011/10/21 09:28 

若15楼属实,花钱在一家骗子杂志上发篇文章,然后再蒙骗国人,就太不厚道了。
 [17楼]  作者:周宪  发表时间: 2011/10/21 09:58 

希望上面两位先生考证一下:
美国《宇宙学杂志》(Journal of Cosmology)由美国一家出版公司办的,主编是美国哈佛大学史密森天体物理中心的Rudolf Schild 教授。
是不是假的。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1625280380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