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卡门-钱学森公式和速度图法 下一主题:我从国家科学家为何要变信神
说些光电实验知识
[楼主] 作者:youngler  发表时间:2011/09/15 11:07
点击:4050次

    说些光电实验知识

    光电转换元件选择
    真空光电管具有漏电流小和信噪比稍好这两个优点,但是存在转换效率低和电路工作电压高这两个缺点。转换效率低,就是进入真空管的大部分光被碱金属合金反射,不能转换成信号电流,只有很小部分光能够产生光电效应,转换成光电流。真空光电管的转换效率很低,只有 5%-10%。这有效的小部分光产生的光电子,初始运动方向是杂乱的,要将各个方向的光电子都引向电极,需要较高的电压,通常是 50-100 伏。真空光电管还有一个缺点,阴极存在电流热效应,存在工作疲劳现象,如果长时间连续工作会导致转换效率进一步降低,所以真空光电管不能在额定电流下长时间工作,适宜于间歇工作的精密测量场合。
    半导体光电转换元件,主要是光电二极管,还有光电三极管、光敏电阻。光电三极管比较灵敏,但是稳定性较差,主要用在遥控接收器。光敏电阻价格便宜,也存在线性度不好的问题,主要用在光控开关。
    光电二极管是一种高效的光电转换器件,有三种,通常的一种是普通 PN 结型,就是一个透明材料封装的专门设计的二极管,也可以作为二极管来使用。P 型半导体和 N 型半导体之间,还有一层本征半导体,构成 PIN 型光电二极管,由于结电容减少,可以用于高速高频场合。这两种光电二极管,转换线性较好,光电流与入射光成线性正比,工作电压也比较低,几伏到十几伏区间。PIN 型光电二极管,如果让本征层做得很厚很厚,且在高压下工作,就能够实现光电流自放大功能,于是一种叫做雪崩型的光电二极管就产生了。由于具有电流放大功能,雪崩光电管,能够测量非常弱的光信号,甚至能够测量到单个光子。
    光电二极管的主要不足是存在漏电流。为了减少漏电流,半导体材料中杂质浓度通常较低,电阻较大,工作电流较小,通常只有几十微安。

本帖地址:http://club.xilu.com/hongbin/msgview-950451-253395.html[复制地址]
上一主题:卡门-钱学森公式和速度图法 下一主题:我从国家科学家为何要变信神
[楼主]  [2楼]  作者:youngler  发表时间: 2011/09/16 16:10 

    光电二极管的性能和使用
    由于光电二极管体积小效率高线性度好光谱范围宽,所以光电探测和光电测量通常选择光电二极管作为光电转换元件。光电二极管,有时也称为光敏二极管。
    光电测量通常是测量微弱的光信号,不过有时候也会碰到测量强光中的微弱光信号,需要大的光电二极管。测量用的光电二极管,最大芯片面积大约 1 cm^2 ,短路电流能够做到约 1 mA ,需要更大的感光面积可以选用真空光电管。
    光电二极管在强光下工作,希望获得超过短路电流的光电流,需要加引导电压,这种工作方式叫做光导模式,工作电流可以达到 10 mA ,通常情况下,能够满足各种测量的要求。没有引导电压的工作方式叫做光伏模式,即光电管作为电源使用的工作模式。
    光亮度精密测量通常使用光伏模式,这种模式下工作可以没有漏电流或漏电流很小到可以忽略不计。饱和光照以内,其短路光电流与光束强度很好地成正比例,但是最大工作电流大约 1 mA ,这是一个限制。如果外路存在电阻,光电流外循环受到阻力,有部分转向内部循环,输出电流会减少。如果外路电阻很大,或开路情况,由于光电二极管作为二极管具有正向导电性,即高电阻的本征层减薄,光电流可以几乎或全部构成内部循环,在自身二极管作为电阻上产生一个电压。
    光电二极管开路电压与光电流是对数关系,且与温度有关。同样的工作温度下,输出电压是光电流的对数函数,通常最大值约 0.7 V。不过有一个缺点,输出电压随温度波动很大,室温范围约有 0.07 伏的起伏。用这个光伏电压来检光信号尤其是微弱光信号,理论上说非常灵敏,但是电压表内阻不是无限大,实际上是微弱光电流通过电压表电阻转换成电压信号,这种测量方式既没有想象的那样灵敏也没有理想的测量效果。
    好的掌上万用表内阻 10 MΩ,微小电流在电压表内阻上产生的电压还是很灵敏的,比如 1 nA 电流产生的电压是 10 mV 。好的掌上万用表加一个光电二极管,就可以构成简易的测光装置。当然简单的东西往往有一些问题,简单的方法总有测量精度差的毛病。为了提高检测精度,可以通过并联精密电阻,比如 1 MΩ ,减少由于光电二极管和微伏表内阻随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同时牺牲一些灵敏度。更精密的测量是通过运算放大器把短路电流信号变成电压信号。如果不想设计制做放大电路,也可以用纳安表直接测量短路电流。
[楼主]  [3楼]  作者:youngler  发表时间: 2011/09/16 17:16 

[楼主]  [4楼]  作者:youngler  发表时间: 2011/09/16 22:37 

 

    如何从强光中检测微弱信号
    运算放大器具有差分放大功能,理论上讲提取强信号中的微弱变化信号很容易。但是实际上,有一些麻烦。实验用的激光束来自于激光器,激光器产生的激光经过某种影响后的光束,比如干涉后的分光束,其中有微弱的需要检测的信号。但是简单的差分放大,同时会把激光功率漂移量放大。激光器的控制电路有功率稳定系统,但是功率稳定系统不是理想的稳定。好的激光器每小时功率变化稳定在 2% 以内。不如意的事情是这个变化有时候远大于你要检测的信号量。激光器功率漂移,有时候也称为激光器的低频噪声,或者简单的也称为噪声。第一次听到激光噪声这个专业名词,很多人会有陌生感。但是激光高频噪声和低频漂移的确存在,而且无法回避。那么如何处理激光噪声呢?
    有一种办法是通过从激光器那里分光用双光电管检测,其中一路激光和光电二极管产生的光电流只为做比较基准使用。如果是干涉仪,可以通过较亮的那个光束遮光或者分光做出一个比较光束。但是双光电管检测带来一个缺点和一个问题,光导模式下有光电管漏电流影响,如果采用光伏模式,又如何设计电路?

 

[楼主]  [5楼]  作者:youngler  发表时间: 2011/09/17 18:59 

    双光电管放大电路
    双光电管放大电路,网上介绍很少。后来在国外厂家提供的资料上,有一种简单的办法。另一个光电管掉个头,与原有光电管并联接入单光电管电路就行了。共模信号在两个光电管内部循环,差模电流信号输出放大。双光电管依然可以采用单光电管的电路,简单方便得让人怀疑其是否真的能够用于细微的平衡检测。

    曾经看到过关于光电二极管的一种电压电流曲线图,后来就找不到。根据那个曲线图,短路电流附近,外路电压变化 1.V ,电流变化 50% 。由此推测,光电二极管外路电压变化 0.05 mV ,影响外路电流变化 1/20000 。如果运算放大器输入端电压漂移 0.05 mV ,那么这种简单双光电管电路的平衡分辨力也就是 1/10000 。不能满足更精细平衡监测的要求。
    后来逐渐从光电二极管的等效电路图感悟光电二极管的性质。很多专业文章把光电二极管看成是并联了电容和电阻的电流源。根据等效电路来理解,在未饱和光照下,两个光电二极管首尾相接当作一个组合元件使用,可以实现光平衡精密检测。

 

    通过双光电管电路确实能够很好地分离出信号,但是这个信号还有光源起伏的影响,电路中需要串联电流表以掌握光源波动,这样测量结果中可以考虑光源起伏的因素,或者通过电路设计尽量消除。

    光电二极管的噪音
    前面讨论了光源的噪声,其实噪声不仅仅是光源,光电二极管也有噪声,所有的光电转换都有噪声。噪声究其本质来说,是微观粒子运动在宏观时空上表现出的不均匀。理想恒定的光强,光电转换以后,也会有波动起伏,也就是光电转换噪声。这个噪声有理论模型,对于光电二极管光伏工作模式,噪声电流均方根数值可以用下面的算式计算,

        i = sqrt [ 2Be( Id + Ib + Is ) + 4KTB/R  ]

其中 K = 1.38e-23 ,单位 J/K 。B 是频带宽度,测量通常经过低通滤波,高频噪声会被消除,如果只考虑 1 Hz 以下的噪声,那么 B = 1 。T 是温度,R 是电阻,e 是电子电荷量 1.6e-19 。Id 是漏电流,Ib 是背景电流,Is 是信号电流。通常,漏电流和信号电流都很小,电流主要是背景电流,噪声电流也主要由背景电流产生。
    初看算式,可能会有一种错觉,光电管工作电流越大,噪声电流也越大,为了减少噪声,应该减少工作电流。其实,重要的不是噪声大小,而是信噪比。通常为了提高信噪比,应该加大背景电流和信号电流。当然,如果能够增大信号电流而不增大背景电流,那是更好的选择。

[楼主]  [6楼]  作者:youngler  发表时间: 2011/09/20 22:19 

运算放大器
由于光电二极管具有恒流源性质,所以它对于运算放大器输入失调电压不敏感,但是由于光电二极管通常信号电流很微小,受电流影响非常敏感,只允许放大电路很小的偏置电流。但是偏置电流小,会影响放大倍数。提高放大倍数和控制噪声,需要较高的电路工作电压和大的工作电流。这些就是通常测量仪器电路工作电压较高、工作电流较大的原因。
为满足高输入阻抗要求,同时一定程度上保证放大电路的其他性能,发展出很多前置场效应管或者前置 CMOS 电路的运算放大器。CMOS 电路有低功耗低电压的优点,缺点是噪声稍大一点。过去的印象,没有综合性能好的运算放大器。这个问题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培育有了很大改观。近几年很多前置 CMOS 电路的自稳零运算放大器,比如 MCP6V01 等,综合性能很好,价格也不贵,通常几十元人民币一个。只是做测量电路,不仅仅是运算放大器的问题,还需要匹配电源、精密电阻等各种元件,能够做到无损清洁焊接。正因为有很多困难,仪器厂几百元的零件组装出的仪器要卖给我们几千元、上万元。
[楼主]  [7楼]  作者:youngler  发表时间: 2011/09/25 18:41 

    光学知识
    光其实是一种波动,并不是按直线路径前进的东西,衍射现象无处不在。现在的卡片数码相机电子分辨率高于光学分辨率,很多衍射花纹都拍下来,这种高分辨率实际上是虚的。由于衍射,激光光束会发散,并不是透镜焦距没有调整好。细的光束发散很严重,玩具激光枪 10 m 外的光斑通常有皮球那么大。光束的准直距离大约是光束直径毫米数的平方。10 mm 直径的光束,准直距离大约是 100 m 。细光束可以由凹透镜扩散,然后由凸透镜准直。这样可以获得更大直径的光束。红外线雷达测距仪,就有这样的扩束透镜组。100  mm 直径的光束,准直距离大约是 10  km 。所以我们看一些激光武器的光束直径,有一个人那么粗,就是这个道理。
    波峰或者波谷构成的面,叫做波阵面。波的传播方向好像总是垂直于波阵面。如果一部分波阵面由于某种原因落伍了,光的传播方向会改变甚至变得杂乱。折射就是波阵面迟缓不一致导致了光波传播方向的改变。相控阵雷达使用的就是这个道理。天线阵相位的不一致可以发射偏斜方向的雷达波。天线阵相位差分布有规律的变化,可以实现雷达波扫描。所以,转动天线型雷达现在越来越少了。
    激光在光纤中传播,其实很像水渠中的水波。两根光纤紧密接触,会产生光路耦合。部分光会串线,从一根光纤跑到另一根光纤。所以有些光纤陀螺没有分光镜。

    光学技术 反射镜
    一上手就出现低级错误,不需要镀银的反射面要求镀银。玻璃中通过斜边让光线转一个直角,由于能够全反射不需要镀银。物理知识,到了实际问题不会联系,这很正常。能够将物理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进一步能够设计出很好的仪器,需要训练。望远镜中的反射棱镜,我看过,就是想不到与全反射联系,于是总有一个问题,好像没有镀银,是不是厂家偷懒了。
    反射镜也不简单。如果你要求反射率 100% ,厂家总说做不到,希望你给出一个合适的反射率。通常的反射镜反射率只有 0.88 ,叫低镀,所谓高镀,反射率也只有 0.93 。几次反射,可能会有一半的光损失。但是即便这样不满意的反射镜,你也不容易得到。你要做 0.93 的反射膜,对不起,定做可以,但要多出费用。作为更好的选择,可以向专门做反射镜的厂家订购通用的反射镜,最高反射率 0.998 ,其次是 0.99 、0.97、0.94 。0.998 主要用在激光器的谐振腔镜面,价格肯定贵,不过通常也不需要那么高的反射率。
    利用全反射这种反射方式,反射率是比较高的。但是经过的平面多,平面不理想导致图像质量较差。所以低档的望远镜采用全反射棱镜。为了减少光学平面影响图像质量,好的反射镜是前反射面反射镜。银膜前面再镀多层增反膜,反射率可以达到 0.998 。

 [8楼]  作者:hph2008  发表时间: 2011/09/27 12:00 

youngler的研究确实做得深入,不过我还是认为,是理论,那就要拿出新理论;是应用,那就拿出新发明创造。
黄鹏辉
 [9楼]  作者:否定相对论  发表时间: 2012/03/05 13:43 

楼主的观点是可信的!只要你的理论与事实不悖、与逻辑不悖,我就会毫不犹豫地相信你;即使你的理论与现有理论不符,也无法用实验证实,我照样会相信你。
基础理论之所以难以突破,是由于人们的认识出了问题。在科学界,人们的认识出现了两个极端现象,一个是唯心主义,一个是机械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不顾客观实际、不顾逻辑,凭空臆造理论,美其名曰:大胆设想;机械唯物主义则用片面的、孤立的、静止的、僵化的观点看问题,非要人们用实验来证明,美其名曰:小心求证。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是科学的死敌!
[楼主]  [10楼]  作者:youngler  发表时间: 2012/11/25 14:02 

     理论的问题讨论不出结果,渐渐地兴趣转到实验方面的研究。精密的实验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玩起来需要很多很多的时间,所以很少上网与大家交流。比如,由于光学工艺的变化,一个半反射膜就给现代 Michelson 实验在技术上带来很大的麻烦。现在你要做镀银的半反射膜,厂家说半反射膜早就不做银膜了。现代膜工艺的半反射膜,价格低,反射效率高,但是带来的问题,差点酿成大错。现代膜工艺的半反射膜,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分光比随光束偏振有一些变化,这可是要命的问题。幸好在决定购买激光器之前发现了这个问题。半导体激光器,偏振稳定的,波长不稳定,波长稳定的,偏振不稳定。现代光学实验很多,那么偏振不稳定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呢?于是想到在光纤陀螺中使用的光源,SLD 光源。所谓 SLD ,就是没有两个平行反射面作为谐振腔的激光二极管,发光原理是激光的,只是光束是发散的,不像通常印象中的激光。这种激光没有偏振现象,所以分光膜的偏振敏感问题就不存在了。
     因为有时间,电路后来选择自己做,这个也是王飞先生建议的。网上购买电路材料也不容易,很多东西你不知道名称,找起来费时间。由于考虑不周到,没有购买试验线路板,电路修改,拆卸再焊锡,很麻烦,吃了很多苦头。做电路也走了很多弯路,主要是我这里用到的信号光电流大约 1 pA,一级放大的话,需要 100M 欧姆高阻值的电阻。这个阻值以上的电阻需要采用玻璃釉膜电阻,温度稳定性和精度都很难做高,有钱也很难买到满意的电阻零件。如果采用 10 M 欧姆精密金属膜电阻的电流电压转换电路,需要两级放大。这是一个麻烦。另外,理论上用一个运算放大器,把电流转换成电压似乎电路很简单。但是,实际上这样的简单电路很不稳定。
 [11楼]  作者:无忧仙人  发表时间: 2012/11/25 15:08 

对【10楼】说:

欣赏羊先生的求实精神;不过,如果把实验与理论相结合,是不是更容易出成果?羊先生提到理论问题的探讨不容易得出结果,这表面上看是理论探讨的不足,但是其实也是理论探讨的长处,因为理论就是要探讨种种可能性,如果没有不同意见、不同想法、不同思路,那么这种探讨也就达不到所要的目的;而实验是为了检验理论,如果没有不同的替代理论可供选择,那实验岂不是很容易走上单一、僵化的道路乃至向死胡同?所以,关键在于讨论者的心胸与智慧,知错改错,博取众长,将使自己获益,也使他人获益;更何况,有了理论尤其是正确理论作指导的实验无疑会使实验者的投入事半功倍。

所以,希望大家多一份求实与实验的精神,也多一分大胆设想、小心求证的态度。

与羊先生共勉!

~无忧仙人

[楼主]  [12楼]  作者:youngler  发表时间: 2012/11/25 16:21 

      我的这个实验,其实也是理论磨练出的课题。这个理论问题与楼上关心的理论问题很有联系。如果地球附近的以太跟着地球跑,不随地面转动,改进 Michelson 实验应该可以观测到干涉条纹的移动。之所以相信地球附近的以太跟着地球跑,有过去的 Michelson 实验可以判断。之所以相信地球附近的以太没有跟着地面自转,有航天飞机原子钟实验,也有 Sagnac 实验、大型 Sagnac 实验、激光陀螺、光纤陀螺这类实验,中日对钟结果,GPS 系统,等等。当然以太就是引力场,这是理论问题,有很多人知道,也有很多人不知道。从实验角度,这个不重要。当然,改进 Michelson 实验,如果成功观测到干涉条纹移动,是有理论意义的,也有应用价值,也有很多很多非常专业性的技术问题需要去解决。杨红新先生在我之前,希望改进 Michelson 实验,由此制造出一种航天用的速度仪器。他也做过很多技术研究,希望能够为国家的航天事业提供一种速度仪器。但是这种娇气实验,要达到更高的实验精度,光路本身的不稳定问题就显得很严重,他花了很多时间精力无法解决。后来,我提出新的技术方向,减少光路尺寸,通过设计新的光路形式和隔热处理等技术实现光路本身的稳定性。
 [13楼]  作者:hudemi  发表时间: 2012/11/25 21:21 

对【12楼】说:
原来老胡这几年去搞这个了?!这可是一条不容易的路!支持并关注!
 [14楼]  作者:王飞cn  发表时间: 2012/11/25 23:56 

辛苦了!
这个实验太费力,都知道结果是100%存在,就是很难做出来。为了这个实验,我动用各种方法,光电被增管也用过,都不理想,老羊要有失败的心里准备,我还是认为你的光路太短,这样需要很精密的测量光斑移动,我对这个精度没有信心。

※※※※※※
空间本无物理性质,具有以太的空间才有了局部静止系、惯性,运动才可以自身测量。
 [15楼]  作者:上帝之友  发表时间: 2012/11/26 09:05 

楼主如果想检测光斑的偏移,可以考虑我发明的棱镜干涉仪:基本原理是:一束光从三棱镜上透过,如果其方向发生微小的偏移,光从玻璃中通过的时间将发生改变,最后它到达干涉屏的时间也会发生改变。
[楼主]  [16楼]  作者:youngler  发表时间: 2014/04/02 09:22 

上帝之友的方法与济南王建华的方法类似,都是行不通的。
Lorentz 论证过,以太风一级效应无法观测。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16367602348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