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旋流场”要面对的v/V=γ/ρ问题》
“正压差推力”引起的“机翼效应”可以基本解决v/V=γ/ρ的问题: 这个“机翼效应”不是原子形状的“翼形效果”, 而是“粒子旋流场”的特点引起的:v=c/r, 它使得流过“球形原子”上下表面的“场子流”速度差增大: 假设:原子的[半球面积]是W,[球侧流径]的平均截面积是w',流速是v', 则由流体力学可知: w'v'=Wv v'=(W/w')v 所以[球形原子]上下的[场子流速]是v的(S/s)倍, 即使不能超光速,也能使局部的“场子密度”ρ增加很多, 所以暂时认为这个比值很大吧。 于是: 设:[旋流场]中的一个微元(场子)质量:dm=ρdsdr, ds:[场子]有效截面积; dr:[场子]有效高度; ρ:涡旋物质密度(比如水的密度,引力流质的密度)。 动压强之差: ⊿p= -(W/w')^2(ρv2v2/2 - ρv1v1/2) 动压差引力: df= -ds⊿p= -(W/w')^2 ds(ρv2v2/2 - ρv1v1/2) = -(W/w')^2 (dsρcc/2)(1/r2r2 - 1/r1r1) 合力为: dF= (W/w')^2 C(ρdsdr)/r^3 - (γdsdr)V^2/r 设:V=kv (k:[物体]速度V与[场子]速度v之比),K=kk, 则:V^2=Kv^2=KC/r^2 代入后得: dF= (W/w')^2 C(ρdsdr)/r^3 - (γdsdr)KC/r^3 dF= Cdsdr[(W/w')^2ρ- Kγ]/r^3 所以平衡的条件成为: (W/w')^2ρ- Kγ=0 即:(W/w')^2 (ρ/γ)=(V/v)^2 即:(W/w') sqr(ρ/γ)=(V/v) 虽然ρ<<γ,但是W >>w', 而且sqr(ρ/γ)也比原来的(ρ/γ)大了许多(K=kk), 所以[场子旋流速度]v就不一定要超光速了, 如果(W/w')sqr(ρ/γ)≈1 的话, 平衡条件就近似为:V=v。 所以只要v>V,就会有重力产生,数值近似为: dF= Cdsdr(1- K)/r^3 即: dF= (dsdr)c(v-V)/r^2 (C=cc,c=cr) 或: dF= dm(c/γ)(v-V)/r^2 与近似认为ρ=γ的情况基本相同。 另外“正压差推力”也要考虑原子的球状流线效应, 所以还要乘以一个“流线系数”b, 而且“正压差推力”也不可能使得:V>v, 所以“粒子旋流场”对各种“引力场”的模拟作用还是有效的。 可以先在水、气旋涡场中验证、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