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原子钟实验 下一主题:空间的本质
 [31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1/08/14 01:39 

梅晓春先生,不要被奇点吓倒!核电荷数Z大于137的原子能级有负无穷大能量的能级。
利用Dirac方程求解核电荷数Z的原子的能级,可以发现,当Z等于或大于137的原子能级有负无穷大能量的能级,即电子要掉进原子核中去,释放无穷多能量。137是电磁精细结构常数的倒数。我以前说过,这类似于霍金的引力奇点。要不是因为原子核内部有结构、原子核不是点粒子、其内还有夸克参与的强作用,可以抗拒这种无穷大能量的释放,否则这是灾难。当然,目前Z=137的元素还没有合成,这也算幸事。但就理论讲,这种类似于霍金的引力奇点的现象,是存在的,没有必要感到稀奇。
沈建其
2011-8-14
 [32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1/08/14 01:39 

关于对梅先生的一句话的评议

梅先生在《密度均匀空心球和实心球体内部引力场方程的精确解与奇点定理》中的话:“弯曲空间中三维球的体积与平直空间中三维球的体积不一样,这个积分常数(空心球壳内部g_{00}中的A/r中的A)不可能等于零”。这句话有两个错误。第一个错误我早已多次指出(这里为定出A,“弯曲空间中三维球的体积”其实根本就用不上。因为爱因斯坦方程中的g_{00}在球对称情形下的代数方程形式,其数学结构与平直时空中的泊松方程一模一样,也就是说,它原先尽管有弯曲空间基因,但g_{00}代数方程形式却有平直的数学结构形式,因此定出A/r中的积分常数A手法与电磁学中的做法是一模一样的)。第二个错误是他所说的“弯曲空间中三维球的体积与平直空间中三维球的体积不一样”,实际上,有时虽然不一样,但有时是一样的,如在施瓦西解中,弯曲空间中三维球的体积需要带上一个(-g)^(1/2)因子,g为度规系数行列式,但对于球对称施瓦西解,g_{00}与g_{rr}互为倒数。所以,g含有因子g_{00}g_{rr},它为1. 因此实际上,弯曲空间中三维球的体积与平直空间中三维球的体积在这里没有太大的区别,不会造成结果的相差万里。
沈建其 2011-8-14
 [33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1/08/14 02:11 

对【26楼】说:

1. 严格地说,应当是细铁环中心有个时空奇点。这是问题的关键,沈先生能对这个问题进行解释吗?如果不能,其他议论都没有实质意义。   

【沈回复:看来梅先生的这个“细铁环中心有个时空奇点”与我看到去年梅先生那个“空心球内有一个奇点”一样,都是低级错误(错误思维属于一脉相承)。原本我以为你在《均匀细圆环和双球体引力场的奇点与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的合理性问题》一文中通过从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的轴对称克尔解和克尔-纽曼解出发,得到“非线性自作用爆发的灾难性结果”,虽然完全不可靠(如对于小质量细铁环,非线性就很弱),但总算是一个理想化理论结果。现在明白,纯属于一个低级错误。】

2. 量子引力成功了吗?如果没有,如果消除时空奇点? 

【【沈回复:霍金的奇点,在经典理论中无法消除。霍金奇点就好比“核电荷数Z大于137的原子能级有负无穷大能量的能级”一样,没有数学错误,在经典电磁学和引力理论内都无法消除。但梅先生的“细铁环中心有个时空奇点 “空心球内有一个奇点”与霍金奇点毫无关系,梅先生的属于低级错误。】】

3. 细圆环的中心附近和表面时空高度弯曲,这是计算结果。沈先生如果对此有意见,可以指出计算错在何处,否则评论没有意义。时空曲率是可以测量的,物理学家测到细圆环的空间弯曲了吗? 

【【沈回复:请把你的论文《均匀细圆环和双球体引力场的奇点与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的合理性问题》发过来。至于你的论文《密度均匀空心球和实心球体内部引力场方程的精确解与奇点定理》我已经阅读。你的“空心球壳内A/r奇点”是一个早已在我大一时被我否定过的东西。希望你的“细圆环的中心附近和表面时空高度弯曲”是一个新结果,而不是那个错误“空心球壳内A/r奇点”一脉相承的东西。】】

4. 一方面有黑洞热力学熵,表示黑洞过程不可逆,另一方面又有时间机器回到过去,这种理论逻辑思维正常的人能接受吗?。 

【【沈回复:首先,“时间机器回到过去”并不是主流所有人都承认的,如杨振宁就对此表示嗤之以鼻。其次,即使有“时间机器回到过去”,也不违反“黑洞过程不可逆”。如尽管有热力学熵增定律,但局部体系有熵减,还是有可能的(如生物进化、人的出生,就进化的生物本身、出生的人本身,都是熵减)。所以,这里不构成什么原则上的矛盾。】】

 

5. 关于沈先生与我与争论几十封电子邮件,沈先生有太多的初级错误。沈先生连什么泊松方程都没有真正搞清楚,还提出所谓的半解来自圆其说,没有任何数学家会同意你这个根本不存在的半解。这种本来是两人私下交流,不经过双方同意不应该公开。沈先生未经我同意就公开,我觉得这样不好。

 

      【【沈回复:你去年最后不是承认我所说的“爱因斯坦方程中的g_{00}在球对称情形下的代数方程形式,其数学结构与平直时空中的泊松方程一模一样”了吗?至于A/rA的确定方式,你以弯曲空间和平直空间体积不一样,来说明在弯曲空间内A不等于0(即使在空心球壳内)。这是你的错误。弯曲空间和平直空间体积没有什么原则性的变化(仅有数值变化),况且对于球对称施瓦希解,弯曲空间中三维球的体积需要带上一个(-g^(1/2)因子,g为度规系数行列式,但对于球对称施瓦西解,g_{00}g_{rr}互为倒数。所以,g含有因子g_{00}g_{rr},它为1. 因此实际上,弯曲空间中三维球的体积与平直空间中三维球的体积在这里没有太大的区别,不会造成结果的相差万里。你的《密度均匀空心球和实心球体内部引力场方程的精确解》论文已经公开,对此的意见,去年我在邮件和论坛上早已发出,不具有隐私。】】

 

6. 我虽然对沈先生的数学物理不敢恭维,但我觉得沈先生更重要的问题还是思维方式。一个拘泥于教科书的人是不可能成为好的物理学家的。一个头脑清醒的人应当用一双批判的眼光来看问题,而不是千方百计地掩饰现有理论的问题。这事我多次提醒过你,现在再此提醒你,其他我就不多说了。

    

【【沈回复: 总之,你的《密度均匀空心球和实心球体内部引力场方程的精确解》我已经阅读,发现纯属于古老的错误。希望你的《均匀细圆环和双球体引力场的奇点与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的合理性问题》有新的发现。但根据你目前的描述看来,这两篇的问题其实属于一脉相承,所谓的空心球壳内奇点和圆环内的奇点,都是把原本空心处应该为零的常数保留了下来。这与霍金奇点毫无关系。是“挂羊头卖狗肉式”的批评霍金奇点。2011-8-14】】

 [34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1/08/14 02:18 

广义相对论的细圆环解与经典理论的细圆环解是两类根本不同的东西,经典理论的系圆环解根本没有奇点。广义相对论的细圆环解中心奇点如何解释?
------------------------------------


SHEN RE: “广义相对论的细圆环解中心奇点”是你个人的产物。 你用弯曲空间需要有这个奇点,是完全错误的。这个积分常数在空心处都应该是零。
 [35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1/08/14 02:20 

对【31楼】说:

 【沈诠释梅先生以下一段话(用红笔)】 

 

《密度均匀空心球和实心球体内部引力场方程的精确解与奇点定理》。文中指出,按目前理论计算球对称分布引力场的施瓦西内部解时,为了避免球中心点上出现奇点,必须假定积分常数为零。

 

【沈回复:梅先生所谓的空心球内的奇点解是A/r部分。梅先生说“为了避免球中心点上出现奇点,必须假定积分常数为零”,这句话不妥。不存在要“避免”的必要,而是看原点有没有奇点源Mδr)(即看有没有能被理想化为Mδr)的源存在)。如果有奇点源,则A不必为零,否则就为零。】

 [36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1/08/14 02:22 

对【29楼】说:

然而按照微分方程理论,积分常数应当由边界条件确定,而不是由球心的度规确定。

【沈回复:梅这里有大错。根本不存在积分常数一定应当由边界条件确定的说法。任何位置的条件均可以作为定解条件(来定出积分常数)。也就是说,只要定解条件的个数与积分常数的个数一样多就可以了(当然,这几个定解条件之间还要求相容,不能彼此有矛盾),至于位置在哪,根本不重要。】

 [37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1/08/14 02:52 

对【33楼】说:

【沈诠释梅先生以下一段话(用 红 笔)】

 

《密度均匀空心球和实心球体内部引力场方程的精确解与奇点定理》。文中指出,按目前理论计算球对称分布引力场的施瓦西内部解时,为了避免球中心点上出现奇点,必须假定积分常数为零。

【沈回复:梅先生所谓的空心球内的奇点解是A/r部分。梅先生说“为了避免球中心点上出现奇点,必须假定积分常数为零”,这句话不妥。不存在要“避免”的必要,而是看原点有没有奇点源Mδr)(即看有没有能被理想化为Mδr)的源存在)。如果有奇点源,则A不必为零,否则就为零。】

然而按照微分方程理论,积分常数应当由边界条件确定,而不是由球心的度规确定。

【沈回复:这里有大错。根本不存在积分常数一定应当由边界条件确定的说法。任何位置的条件均可以作为定解条件(来定出积分常数)。也就是说,只要定解条件的个数与积分常数的个数一样多就可以了(当然,这几个定解条件之间还要求相容,不能彼此有矛盾),至于位置在哪,根本不重要。】由于弯曲空间中三维球的体积与平直空间中三维球的体积不一样,这个积分常数不可能等于零。

【沈回复:这两个体积的确不一样,甚至当有极点时,差别还可能会很大。不过,很遗憾,在求解方程时,这里的“弯曲空间中三维球的体积”根本就用不上。因为爱因斯坦方程中的g_{00}在球对称情形下的代数方程形式,其数学结构与平直时空中的泊松方程一模一样,也就是说,它原先尽管有弯曲空间基因,但g_{00}代数方程形式却有平直的数学结构形式,因此定出A/r中的积分常数A手法与电磁学中的做法是一模一样的,交给电脑去算就可以,它不管你原始方程有没有弯曲空间基因。所以,梅先生想将原因归于“弯曲空间中三维球的体积”,是弄出错了。我在梅先生的论文中发现,梅先生还缺少一步证明(证明为定出A/r中的积分常数A需要“弯曲空间中三维球的体积”)。这可以对爱因斯坦方程两边进行弯曲空间三维球的体积分来得到。我刚刚已经花过,在球对称下,把R_{00}等的代数形式使用进去,对爱因斯坦方程两边进行弯曲空间三维球的体积分,最后两边结果与(-g^(1/2)无关,即虽然使用了弯曲空间中三维球的体积分,但是化着化着,最终可以化为平直时空的积分结构形式。梅先生的立论基础并不存在。沈建其 2011-8-12其结果是,不论空心球和实心球的质量和密度是多少,其中心点上都会出现时空奇点。
 [38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1/08/14 02:52 

对【32楼】说:

【沈诠释梅先生以下一段话(用红笔)】

 

《密度均匀空心球和实心球体内部引力场方程的精确解与奇点定理》。文中指出,按目前理论计算球对称分布引力场的施瓦西内部解时,为了避免球中心点上出现奇点,必须假定积分常数为零。

【沈回复:梅先生所谓的空心球内的奇点解是A/r部分。梅先生说“为了避免球中心点上出现奇点,必须假定积分常数为零”,这句话不妥。不存在要“避免”的必要,而是看原点有没有奇点源Mδr)(即看有没有能被理想化为Mδr)的源存在)。如果有奇点源,则A不必为零,否则就为零。】 然而按照微分方程理论,积分常数应当由边界条件确定,而不是由球心的度规确定。

【沈回复:这里有大错。根本不存在积分常数一定应当由边界条件确定的说法。任何位置的条件均可以作为定解条件(来定出积分常数)。也就是说,只要定解条件的个数与积分常数的个数一样多就可以了(当然,这几个定解条件之间还要求相容,不能彼此有矛盾),至于位置在哪,根本不重要。】由于弯曲空间中三维球的体积与平直空间中三维球的体积不一样,这个积分常数不可能等于零。

【沈回复:这两个体积的确不一样,甚至当有极点时,差别还可能会很大。不过,很遗憾,在求解方程时,这里的“弯曲空间中三维球的体积”根本就用不上。因为爱因斯坦方程中的g_{00}在球对称情形下的代数方程形式,其数学结构与平直时空中的泊松方程一模一样,也就是说,它原先尽管有弯曲空间基因,但g_{00}代数方程形式却有平直的数学结构形式,因此定出A/r中的积分常数A手法与电磁学中的做法是一模一样的,交给电脑去算就可以,它不管你原始方程有没有弯曲空间基因。所以,梅先生想将原因归于“弯曲空间中三维球的体积”,是弄出错了。我在梅先生的论文中发现,梅先生还缺少一步证明(证明为定出A/r中的积分常数A需要“弯曲空间中三维球的体积”)。这可以对爱因斯坦方程两边进行弯曲空间三维球的体积分来得到。我刚刚已经花过,在球对称下,把R_{00}等的代数形式使用进去,对爱因斯坦方程两边进行弯曲空间三维球的体积分,最后两边结果与(-g^(1/2)无关,即虽然使用了弯曲空间中三维球的体积分,但是化着化着,最终可以化为平直时空的积分结构形式。梅先生的立论基础并不存在。沈建其 2011-8-12

其结果是,不论空心球和实心球的质量和密度是多少,其中心点上都会出现时空奇点。 
 [39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1/08/14 04:11 

破解梅先生《均匀细圆环和双球体引力场的奇点与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的合理性问题》



这里梅先生(4)有大错误。我立即看出(几乎在第一时间发现)梅先生漏掉了g_{30}内的r*sin\theta。 根据Kerr度规,梅先生这里丢掉了r*sin\theta (r*sin\theta也是度规的一部分),梅先生要做的变换的变量是t和\phi,于是g_{30}内不应该漏掉r*sin\theta。 请见我下面指出出现“细圆环奇点”的理由。


经过变换,梅先生的度规(10)出现了一个具有奇点的1/r^2项, 而原先的Kerr度规是没有奇点的,但r也没有参与变换, 没有奇点的度规变换了一下(t和\phi的重新组合),怎么变为有奇点了呢?我感到很奇怪。 想了一下,立即明白。原来,梅先生漏掉了g_{30}内的r*sin\theta,这就好比梅先生所使用的g_{30}其实是原先的g_{30}的1/(r*sin\theta)倍,或者至少1/r倍。在r=0处,1/r发散,等于说,梅先生所使用的g_{30}被这个“笔误”放大了1/r(无穷多倍),故而在梅先生的度规(10)出现了一个具有奇点的1/r^2项,其实它来自g_{30}* g_{30}(求t和\phi重新组合本征值时出现)。我本来还想替梅先生的“t和\phi的重新组合”订正一下的,现在看来,我已经明白了这个“奇点”产生的根源,原来纯属于空穴来风,是把垃圾当作宝贝。所以第二篇论文连低级错误都算不上了。这个“细圆环中心奇点”是不是梅先生自我愚弄(做了冤大头)呢??
 [40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1/08/14 04:20 

帖子审核通不过,有重贴,请原谅。
 [41楼]  作者:xhzjzs  发表时间: 2011/08/14 06:37 

沈建其真有意思,极力维护你们爱因斯坦神像的完美。
Dirac方程就是个纯垃圾,连兰姆移位都解释不了。核电荷数Z大于137的原子能级有负无穷大能量的能级不正是说明此方程的荒谬性吗。还以此反驳梅教授的观点。用Dirac的谬论说明广相存在荒谬性是合理的,这是什么逻辑啊?
【用什么“把铁丝弯成圆圈,就有奇性黑洞”来讽刺“黑洞”】不是讽刺黑洞,而是指出了广相的荒诞性。随便一个物体都能产生黑洞,那这个世界不是完了。这个世界很正常,说明广相的方程是错误的,是纯垃圾。

※※※※※※
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42楼]  作者:xhzjzs  发表时间: 2011/08/14 07:14 

广相看穿了其实是很幼稚可笑的。
比如用用时空弯曲描述引力作用。弯曲的时空根本就不能产生引力,只不过使微粒和光原本走直线的路径变歪了而已。他用一塌陷的网状结构来说明引力作用,这是忽悠谁呢。一个凹陷的结构必须再加个力才能使物体往凹陷中心滚。广相说引力不存在,是时空弯曲产生了引力。这外加的力没有吗,拿个凹陷结构明显是在忽悠人吗。
还有近日点进动的中的6π*(GM/L)^2对牛顿进动的修正。许多物理学家连牛顿的近日点进动值都不知道,就盲目地相信了。43”子午须有,只是一个立足于纽康不牢靠计算的结果。而且根据我的Malab模拟,许多行星的近日点进动的牛顿理论值跟观测值相差很大,用6π*(GM/L)^2去修正有点像一个幼稚园儿童干的事情。
因此说广相是纯垃圾一点也不为过。

※※※※※※
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43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1/08/16 05:35 

对【26楼】说:

先生《均匀细圆环和双球体引力场的奇点与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的合理性问题》错在公式(9),那里把d\phidt的线性组合系数弄反了(大概是笔误)。正是这个笔误导致了他的以下全部错误结果(即所谓的“无奇点Kerr解经过(dt, d\phi)变换会出奇点”)。

见如下梅先生句子: 

…… 所以只要令(此时将 视为常数):

                                                   8

                                                   9

      对于梅先生这个变换结果,我看出存在问题。我把 移动一下位置,让以上两个式子变为:                                                    8’                                                    9’       这就将(dt, d\phi)变换化为我所说的(dt, r*sin\theta*d\phi)变换,因此让我自己看起来很直观了(但不影响梅先生的计算)。但这样一来,我马上看出了这里有问题:如果我们假设g_{03}0,那么应该得恒等变换,8’)的确是对的,有dt’=dt (因为 ),但(9’)明显错了,rsin\theta*d\phi’=-dt 由此,应该把(9’)的两个系数 交换一下位置,即正确的(9’)至少应该是:            9’
 
 [44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1/08/16 05:46 

对【41楼】说:

Dirac方程就是个纯垃圾,连兰姆移位都解释不了。

 

 【【沈回复:Dirac方程是经典场方程,兰姆移位是量子场方程。不是同一范畴的东西。】】

 

核电荷数Z大于137的原子能级有负无穷大能量的能级不正是说明此方程的荒谬性吗。还以此反驳梅教授的观点。用Dirac的谬论说明广相存在荒谬性是合理的,这是什么逻辑啊?

 

 【【沈回复:呵呵,你这里有两个错误。第一,你物理上的错误。虽然Z=137的元素没有找到,但是已经发现,元素随着Z的增大,内层电子的“逸出”功确实越来越巨大,至少反映了这个趋势。第二,你数学上的理解错误。Dirac方程作为一个理想模型的数学方程,本身是自洽的,理想数学模型出现“负无穷大能量的能级”是正常的现象,不值得大惊小怪。至于梅先生的错误,我接下来要给出一个诊断报告(对于细圆环解),他的结果很“猥琐”,纯粹是一个数学笔误导致的错误。我原本还以为他的“奇点”很高尚,类似“核电荷数Z大于137的原子能级有负无穷大能量的能级”,看了他的论文,发现完全不是。】】

 


【用什么“把铁丝弯成圆圈,就有奇性黑洞”来讽刺“黑洞”】不是讽刺黑洞,而是指出了广相的荒诞性。随便一个物体都能产生黑洞,那这个世界不是完了。这个世界很正常,说明广相的方程是错误的,是纯垃圾。

 

【【沈回复:请不久见我的诊断报告。你最好先向他索取论文(关于奇点解),或网上下载《均匀细圆环和双球体引力场的奇点与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的合理性问题》。】】

 [45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1/08/16 07:58 

对梅先生《密度均匀空心球和实心球体内部引力场方程的精确解与奇点定理》一文的诊断和讨论总结报告


梅先生认为空心球壳内有A/r的奇点,理由是:他对利用广相研究空心球壳的代数方程中出现了类似平直时空内的一些关系系式子(如质量和体积的关系(40))表示“抗议”,他认为应该用弯曲空间内的体积公式来表示质量,从而这样一来,就会出现“空心球壳内有A/r的奇点”( (40)不再成立,多出了一个\delta M的质量)。
按照我多年前已有的看法,空心球壳的代数方程中出现了类似平直时空内的一些关系系式子,本身很正常,因为在求解施瓦希度规时,可以发现球对称静态度规g_{00}的方程可以化为平直空间内的泊松方程形式(即g_{00}=1-2GM/(ccr)显然满足泊松方程)。


梅先生认为:在定系数A时,要用弯曲空间体积。但他的手法却是强制的,梅先生还缺少一步证明(证明为定出A/r中的积分常数A需要“弯曲空间中三维球的体积”)。我建议的严格做法是:如何证明这个算出来的弯曲空间体积的确与“确定A”是有紧密关系的呢?需要对爱因斯坦方程R_{ij}-Rg_{ij}/2=8лGT _{ij}两边求体积分,从而一步一步化开去,而且还应该用协变的四维体积分(带有(-g)^(1/2))。目前梅先生的这个三维体积分是不协变的,因此不严密(更重要的是,他这个体积分手段没有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半途上来积分,然后声称与“确定A”有关,不严谨)。

顺便指出,我去年在向梅先生说明“球对称静态度规g_{00}的方程可以化为平直空间内的泊松方程形式”,因为这个问题思考年岁久远,我指错了方程,使得导致沟通出现障碍。我指向了一个不能直接化为平直空间内的泊松方程形式的方程(左边有泊松方程形式形式,但右边还有一些与场有关的项),使得梅先生说“这哪里像泊松方程?”从而多次说我“不懂泊松方程”。 泊松方程很简单,没有什么可不懂的。后来我重新再指,明确向其证明“球对称静态度规g_{00}的方程可以化为平直空间内的泊松方程形式”,因此代数解中出现一些类似平直空间的关系,是正常的。沈 2011-8-16

以下为一个讨论选段:
【【沈回复:这里(40)梅先生说“如果空间平直”, 请恕我说这是一种“强奸”。实际上,这里与“如果空间平直”的假设毫无关系。(40)根本不是由“如果空间平直”得来的。A1=0是这样得来的:根据爱因斯坦方程:R_{ij}-Rg_{ij}/2=8лGT _{ij}, 在空心球壳内,物质能量-动量张量T _{ij}处处为零,则在空心球壳内,R_{ij}-Rg_{ij}/2应该处处为零,如果A1不等于0,则必然造成R_{ij}-Rg_{ij}/2在球心处不为零(利用逼近r=0的极限可以证明。一定要用极限来证明)。 所以,必须直接令A1=0,才可以让R_{ij}-Rg_{ij}/2在球心处为零,所以才有(40)。而梅先生却是反过来说(先假设“如果空间平直”而得到(40)),这是“栽赃”。】】

【【梅回复:你这种反驳实在是笑话,R_{ij}-Rg_{ij}/2处处为零就一定要A1=0?施瓦西解在球外也是R_{ij}-Rg_{ij}/2等于零,A1=0等于零吗?】】

【【沈回复:在非奇点,A1不等于0,也可以有R_{ij}-Rg_{ij}/2为零,但在奇点,就不一样,A1不等于0,就有R_{ij}-Rg_{ij}/2不为零,这违反“空心”条件。 梅先生可以用逼近r=0之极限去计算。我再加一句,这个问题与我所说的“半解”有点关系,所以要小心,要用极限来算,不能纯粹用代数求导去计算,因为在奇点处,两个偏导数交换是不相等的。】】
 [46楼]  作者:xhzjzs  发表时间: 2011/08/16 19:11 

对44楼说:
兰姆移位是实验,不是理论。沈教授难道连这都不知道吗。理论必须符合实验才是好理论,解释不了的就是垃圾。
Dirac方程不但解释不了电子的朗德因子,质子和中子等的朗德因子也解释不了,只能是垃圾理论。
量子场论也是另一个犹太人创造的拼凑理论,存在缺陷。

我不会把精力浪费在垃圾理论身上的,有空看看凝聚态,非线性,磁性物理会比看垃圾理论强百倍。 


※※※※※※
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47楼]  作者:qstt  发表时间: 2011/08/16 19:19 

任何黑洞理论都是胡说八道。
因为必然漏洞百出,或者说矛盾百出。
 [48楼]  作者:周宪  发表时间: 2011/08/16 23:18 
 [49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1/08/18 00:36 

对【44楼】说:

关于梅晓春论文《均匀细圆环和双球体引力场的奇点与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的合理性问题》的诊断报告(2011-8-16

  

    梅晓春先生发现“均匀细圆环中心有奇点”,并由此质疑广相方程的自洽性。当然,一个有物理直觉的人不会信这种“鬼话”。因为就数学而言,爱因斯坦方程只是一组普通方程,不会产生什么例外的“魔力”。这是我在向他索取《均匀细圆环和双球体引力场的奇点与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的合理性问题》文章之前的想法。由于该文比较长,推导步骤很多,我先浏览公式,发现梅先生的所谓二维变换(他自称是“对dt, d\phi的重新组合”)计算步骤中的一个行列式中的g_30}被漏掉了r*sin\theta,这好比除了r。我认为正是这个原因,使得在变换后的g_{00}中产生了1/r^2这一在原点的奇点项(来自g_30g_30})。

 

先生当然否认这个指控。我经过思考,认识到:按照梅先生“g_30}漏掉r*sin\theta”的做法,其实他所谓的变换,不是他所宣称的“对dt, d\phi的重新组合”,而实是“对dt, r*sin\theta*d\phi的重新组合”。这样一来,做这种理解,梅先生的做法本身倒其实没有错(对于这种圆环问题)。

 

按照我的做法,既然是要对dt, d\phi的重新组合,g_30}不应该漏掉r*sin\theta。但无论如何,梅与我的方法是等价的。但在我的方法中,由于Kerr度规所有g_{ij}都没有在原点产生奇点,因此对dt, d\phi重新组合后,组合系数由g_{ij}表示,组合系数也应该没有原点奇点,因此新产生的度规也应该没有奇点。但为何梅先生的变换后的新g_{00}中产生了1/r^2这一在原点的奇点项?? 好长时间我大为不解(显然,这个问题与广义相对论无关,纯属一个纯数学的问题)。我认为梅的论文肯定在哪一步有计算错误。于是我复核他的计算。复核到公式(8)(9),我终于找到了公式(9)的错误。梅先生的公式(8)(9)是dtd\phi的线性组合,组合出新的dt’,  d\phi’。我这里只写出其大致数学结构:梅先生的公式(8)结构为dt’A*dt+B* d\phi A, B为组合系数),公式(9)结构为dt’A*dt+B* d\phi,这两个数学式子结构竟然一样,明显有问题(是不是笔误导致?)。确切地说,作为一个变换,公式(9)中的A, B应该交换一下位置才有道理。

 

那么这个问题,是不是导致梅先生的“原点奇点”的根源呢?我吃不准。需要请梅先生复核。但我的思考如下:

 

按照正常思考,由于梅先生所使用的Kerr度规所有g_{ij}都没有在原点产生奇点,因此对dt, d\phi重新组合(因此变换矩阵是非奇异的)后,原本不应该空穴来风产生什么“奇点”。但为何有奇点呢?我认为,这个“奇点”的确是源于梅先生“g_30}漏掉r*sin\theta”的做法。虽然“g_30}漏掉r*sin\theta”之后,使得在g_30}上有了原点奇点,但如果没有(9)内的笔误,最后对度规对角化后,在新的(d\phi’)^2的系数上其实还要补上(r*sin\theta^2因子,因此可以把奇点项1/r^2变为不再有奇点。但是,梅先生的笔误,即(9)中的系数AB站错了位置,那个漏掉r*sin\theta因而有了奇点的g_30}在线性组合后,奇点项1/r^2会出现在g_00}中(根源在于系数AB站错了位置),而在g_00dt^2上,没有必要事后还要补上(r*sin\theta^2因子,这就导致g_00}内的奇点项1/r^2失去了被消去的机会。这就是梅先生的原点“奇点”产生的根源。

 

【说明:根据我的意见,梅先生后来修正了自己的(8)(9),说在变换系数上“漏掉了归一化因子”。也许增加这一归一化因子,那么AB不再站错位置。不过我认为,这(t, phi)坐标变换不是么正变换,他直接写出归一化因子,是不妥的。他的归一化因子,是三角函数的归一化因子。如果真的是有一个因子,也应该是双曲函数的“归一化因子”,因为(t, phi)之间的关系中,度规是一正一负的,不是同为正。】

 

至于我前天所指控的“g_30}漏掉r*sin\theta,好比除以r,使得变换系数中出现了g_30g_30}中的奇点项1/r^2”,这一说法现在需要修正一下:梅先生的g_30}漏掉r*sin\theta,这个思路,本身还是对的,因为他的变换其实是“对dt, r*sin\theta*d\phi的重新组合”。但是,对于“奇点”产生的根源,我前天的说法仍旧正确,确切地说,正是因为他在(9)中的笔误(系数A, B站错了位置),导致g_30}中被除掉了的r(以g_30g_30}出现在组合系数内)最后在g_00}中以奇点项1/r^2呈现。也就是说,如果按照我的做法(g_30}不漏掉r*sin\theta,此乃标准的“对dt, d\phi重新组合”法),无论你有什么笔误(如像(9)那样的笔误),都不会产生“奇点”。

 

总之,梅先生的“奇点”乃系三个粗糙行为的产物:首先是方法不规范(让g_30}漏掉r*sin\theta,虽然这个方法其实并没有错),其次在(9)中的笔误。正是这两个问题的结合,产生了“魔幻”。其三乃是“迷障”。其实,只要用数学直觉就可以排除这个“奇点”问题(对于数学而言,广相方程本身没有什么神秘性,是很普通的方程,忽略非线性,它就是牛顿引力方程。非线性要在大质量时才呈现出威力,为何一个细圆环就有奇点??显然不是大质量所致,那么是什么所致?这样一问,就会发现问题出在自己身上)。梅先生的“奇点”乃自我愚弄的结果,教训深刻。

 最后,还要特别说明,他的这些结果不但错误,而且与霍金奇点问题也毫无关系。沈建其 2011-8-16
 [50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1/08/18 01:01 

对【46楼】说:

兰姆移位是实验,不是理论。沈教授难道连这都不知道吗。理论必须符合实验才是好理论,解释不了的就是垃圾。

 

【【【沈回复:我再补充一下,在解释兰姆移位时,Dirac方程是用进去的,没有被放弃,它的形式也没有修改(Dirac方程的Lagrangian量被用入路径积分量子化,这样解释了兰姆移位)。单单Dirac方程,当然无法解释兰姆移位。但你由此来说Dirac方程错误,你的思维不对。你的说法好比是在说:刚采收的小麦无法吃进肚子,于是你就说小麦无用。】】】 


Dirac方程不但解释不了电子的朗德因子,质子和中子等的朗德因子也解释不了,只能是垃圾理论。
量子场论也是另一个犹太人创造的拼凑理论,存在缺陷。

 

【【沈回复:电子的朗德因子问题,也如此。在解释电子的朗德因子时,Dirac方程的Lagrangian量被用入路径积分量子化,这样解释了电子的朗德因子。也就是说,电子的朗德因子问题,不是一个单粒子问题,而是场论问题。

至于质子和中子等的朗德因子,因为它们是复合粒子,有明显结构,需要到夸克层次来解释,还需要添加其它物理因素。】】 

 

 [51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1/08/19 14:53 

对【49楼】说:

关于对梅晓春论文《均匀细圆环和双球体引力场的奇点与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的合理性问题》的诊断报告(2011-8-16)的修正:


       对于梅先生论文《均匀细圆环和双球体引力场的奇点与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的合理性问题》的“出原点奇点”的问题,我先前认为问题出在他的(4)内“g_{03}中漏掉r*sin\theta”,后来认为问题出在他的变换系数(8)(9)上(梅后来又添加了一个所谓“归一化”系数,但我认为这样添加,还是不对的)。不过正如梅所说“由于二次型变换的结果实际上只与本征值有关,(8)和(9)式的问题不对后文产生影响”,我同意这一点,所以我不再去关心(8)(9),认为问题可能还是出在(4)上。(4)内“g_{03}中漏掉r*sin\theta”,但在最后写为度规时,还是要补上r*sin\theta,这种方法本没有错。那么为什么梅得到的新g_{00}出现了原点奇点呢?而我不让g_{03}漏掉r*sin\theta,得到的新g_{00}没有出现原点奇点。似乎很奇怪。其实,梅好比是dt与r*sin\theta*d\phi的组合,而我的是dt与d\phi的组合,我本以为梅的方法与我的方法得到的度规应该是一模一样的,因为度规对角化结果似乎是唯一的。以上的思考让人痛苦,因为问题似乎有了端倪,但就是不明白这个问题根源。

 

       经过一番复核,我终于发现:其实我的“dt与d\phi的组合”与梅的“dt与r*sin\theta*d\phi的组合”最终得到的线元形式还是不一样的,我们之间还差一个变换(即我们之间可以通过一个变换联系起来)。这下,我恍然大悟了,由于对新的dt’, d\phi’可以任意定义,度规对角化结果其实不是唯一的。如梅在g_{03}除去r*sin\theta,其实在原则上(从纯数学角度讲),可以除去任意函数均可,再来对度规对角化,它们在数学上都无可厚非。所以,梅的变换,好比选择了一个奇异变换矩阵,这样变换出来的g_{00}出现了原点奇点,也就是说,只要你愿意,你可以让空间任何某一点变为奇异,这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但这些奇异点都是“假奇点”,是因为选取了特定的参考系所致,这好比众所周知的施瓦希半径上有奇点,但实际上这个奇点是假的(因为它的黎曼张量在该点(施瓦希半径)上没有奇性),可以通过适当坐标变换变掉“假奇点”。所以,梅得到的“均匀圆环中心有奇点”,这个奇点也是假的,因为它的黎曼张量没有奇性(黎曼张量不可能因为坐标变换而从无奇点变为了有奇点)。

 

          所以,我对前两天的诊断报告修正如下:这个诊断报告半对半错。问题的确出在原先我所说的“梅在变换时,在g_{03}漏掉r*sin\theta,使得g_{03}有了原点奇点,从而新的g_{00}出现了原点奇点”,只不过梅这种变换方法虽然没有错,但在理解上梅有问题(我到现在才认识到:这种变换出现的奇点是“假”的,因为黎曼张量没有发散)。很遗憾,因为里面计算复杂,我一开始没有一步一步复核梅的计算,导致一波三折(我在大方向正确的前提下,打偏了。现在对“梅的原点奇点”问题应该是正确的认识)。根据我的“不让g_{03}漏掉r*sin\theta”,可以有一个更佳的细圆环度规解,它的性状比梅先生的好。
沈建其 2011-8-19

 [52楼]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11/08/20 14:56 

对【51楼】说:

广义坐标变换可以使得GR理论不再与牛顿引力理论衔接,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即使在牛顿理论中也可以如此(如选择适当的加速参考系,规定加速度具有某种奇点性质,那么也可以让本来没有奇点的引力场在新参考系中看来有了奇点,大大改变原先牛顿引力的特征)。

 

 

在某些参考系下,牛顿理论也不再与“自己”衔接(如在自由落体参考系中,平方反比的牛顿引力GM/r^2不再被观察到,观察到的是立方反比1/r^3的力,即引力落差,潮汐力)。所以,梅先生所说的“不能与牛顿理论衔接和假奇点只能说明爱因斯坦引力理论没有普适性,我要证明的就是这一点”,就成为了不必要。

 

 

在某些参考系下,GR不能与牛顿理论衔接和假奇点”,这本来就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为何梅先生却要怎么艰难地去用一个细圆环来证明?不证明也罢。你这一证明,中间辗转反侧,反而却误导了人,把众所周知的事情当作了你的发现。

 

 

   至于梅先生所说的“你如果能找到更好的,没有奇点的解是你的本事,详细写出来给我看看”,只要在g_{03}中不把r*sin\theta漏掉,那么由梅先生的(4),可以得到不含奇点的两个本征值(原始的g_{ij}不含奇点,本证方程也不含奇点,得到的新g_{00}也不含奇点)。所以,这不需要本事,因为本来就如此。

 

 先生变换出来的是“假奇点”。而霍金奇点是“真奇点”,是黎曼张量发散的奇点。
 [53楼]  作者:周宪  发表时间: 2011/08/20 23:19 

jqs:
天上那一颗星星是黑洞?
根本不知道在哪里的东西去研究它干什么?
连这个论坛上许多明显违反课本上最基本的规则的东西您都看不出来,讨论什么黑洞有谁会相信?您自己相信吗?
 [54楼]  作者:周宪  发表时间: 2011/08/22 07:08 

根据施瓦茨黑洞半径的公式,黑洞可以有不同的半径和密度,密度可以稀薄到比地球的空气还要稀,只不过半径很大,比银河系还要大而已。譬如我们能够观察到的总星系,也可以视作一个黑洞,因为总星系外面的光可能不能到达地球,地球的光也到达不了总星系之外。
请问,如果存在这么多密度极为悬殊的黑洞,它们的热力学会完全一样吗?
目前发现的中子星很可能是密度最大的天体。据我的研究,中子也是由正负电子构成的。按照同性同向电流相斥的事实,一个个同向转动的正负电子环互相间隔地吸引在一起,构成了中子和质子。如果进一步收缩,势必发生电子环被破坏,正负电子相撞的核反应,造成大爆炸、形成星云。
因此,我们没有理由认为天体会收缩为黑洞,更不可能无限制地收缩为奇点。数学上的无穷小是一种无限缩小的进程,在现实世界中不存在质量或体积为无穷小的天体。

 [55楼]  作者:马国梁  发表时间: 2011/08/22 23:09 

支持梅晓春先生!
 [56楼]  作者:张崇安  发表时间: 2011/08/23 00:28 

如果光子逃逸电子的速度是光速常数,那么电子对于光来说就是一个黑洞。但这绝不是什么“时空弯曲”的结果。
 [57楼]  作者:周宪  发表时间: 2011/08/23 00:30 

黑洞发的光离不开黑洞,无法外传,这是黑洞的定义。
 [58楼]  作者:屋里学大师  发表时间: 2011/08/24 11:50 

除了时间与空间的外延,任何物理概念上的无穷大都是绝对的数学模型错误,还谈什么“奇点”“黑洞”?

还“负无穷大能量的能级”,真是扯鸡把蛋!

张崇安先生:请你先弄清逃逸速度的基本概念再来研究物理学,以每秒11.2公里速度发射的人造卫星离开地球后

的速度还有多大?光子逃逸速度是不是由你的“亚光子人”操纵发射的?你的鸡把蛋扯天上去了!

※※※※※※
牛 东
 [59楼]  作者:王普霖  发表时间: 2013/01/15 06:38 

时间和空间是独立于物质之外的客观存在,它们不依存于物质的有无、大小和多少。而物质的运动是依赖空间的,时间只是运动的量度。这是物理学的根本问题,不端正这些基本态度,就给那些主张时间起点的人可乘之机。任何那些搅局的伪科学都是利用这点来混淆是非,都是在时间和空间上迷惑人心。
 [60楼]  作者:541218  发表时间: 2013/01/15 07:37 

你这个图示画得太多余……我当然完全清楚你的语言描述的情形,只是你这种解释并不能从本质上解释变压器导磁芯片的横向振动现象……我们现在可以建立一种理想模型来讨论:只考虑密绕的空心螺线管环,该螺线管的横截面为矩形,这样的螺线管环中的传导电流就雷同于硅钢片表面的磁化电流(分子电流以及涡旋电流)的情形,如果是由电流之间的安培力驱动导磁芯片振动的,那么这种情形的电流必须引起螺线管环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力?也就是说如果有两个这样的螺线管环将其串联起来,将这两个螺线管环像硅钢片那样叠加(摞)在一起,使得两个相邻的螺线管环中的导线中的传导电流反向平行……按照你的逻辑,此时,这两个螺线管环之间应该存在着正比于电流强度的排斥力???你可以从功能原理上证明一下……看究竟应该不应该有相互排斥力?首先明确该螺线管环被接入稳压电源所以只有稳恒电流,如果此时真的存在着稳恒的相互排斥力,那么该力可以做机械功?试问这能量从何而来?因为两个密绕螺线管环作相对位移,并不影响各自环内的磁通量,因为密绕螺线管环所激发的磁感应线全部集中于环内空间,而这两个螺线管环都是闭合着的,两个螺线管环的环管内空间无法重叠,所以这两个螺线管环各自所激发的磁感应线都只能引起“自感”,决不能产生互感,所以这两个螺线管环之间的现对位移并不能产生电磁感应,也就不能在电路中产生反电动势,当然也就无法从电源中获取电能,那么该相互排斥力所做的机械功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所以无论硅钢片的表面有多大的分子电流或涡旋环流都不能引起硅钢片之间的横向振动(蜂鸣)!!!

希望你以后不要再犯如是的低级错误……更不要让人费口舌,应该一点即通 其实你的第一次“反驳”,我就知道了你的功底太过于浅薄 因为你并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 没有击中要害 尽扯一些与问题本质无关的现象 而且一直用明显荒诞不经的论调来反驳真理 你的物理洞察力极差 某个人的帖子一出现 我一眼就看出发帖人的物理洞察力和物理功底 在此论坛 只有沈建其还将就 但沈建其十分虚荣 一直不敢轻易闯入我的帖子发言 因为他的发言总是被碰得头破血流……沈建其是多次尝过 我的厉害的!

所以我感觉如入无人之境 和者盖寡 当然,我的话很刺耳 很不好听 太狂妄了 不过谁也不服谁 也只有豪赌一场了,别的再无其他的好办法 来限制自吹自擂之类的耍贫嘴 凡是来这里的都是自以为是者 都是来兜售的 都是来教训他人的 都是来逞能的 都是来张扬的 都是来炫耀的 没有一个是来学习的!都以为只有自己才是空前绝后的科学巨匠!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39134216308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