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30楼】说: 参考 http://bbs.cnastro.cn/viewthread.php?tid=60669&extra=page%3D1 |
对【30楼】说: 参考 http://bbs.cnastro.cn/viewthread.php?tid=60669&extra=page%3D1 |
对【31楼】说: 张先生,我同意您的观点。作为回应,现将陈绍光老師已被接纳定于11月发表的论文《跨越现代物理与经典物理之间的鸿沟》一文中的有关内容5.5节贴出来,供讨论。 5.5 预言GP-B是负结果---测不到坐标架拖曳效应 GP-B(引力探测器B)升空后70天的2004年6月29日,我在科技日报发表文章预言引力探测器B是负结果。2008年8月我出席第37届COSPAR(世界空间科学大会,加拿大蒙特利尔)发表了题为《根据量子场论不存在Lense-Thirring效应》的论文[20],指出了坐标架拖曳效应是不存在的。根据斯坦福大学与美国国家航天局合作完成的GP-B实验的最终报告[21]:实验小组的首席相对论专家Schiff L.I.由GR首创了一个由力矩、转动惯量、转轴等刚体力学概念组成的公式。公式中高速陀螺的转动轴竟然会因为测地线效应和坐标架拖曳效应而改变方向,并产生转轴方向不断偏离起始方向的进动。GP-B首席科学家兼设计师Everitt F.则设计了一个自动对准远处一颗导航星的天文望远镜,用固装在飞船上望远镜的中心轴作为定位空间方向的标准,用来确定四个石英陀螺的转轴对此标准方向动。 GP-B(引力探测器B)升空后70天的2004年6月29日,我在科技日报发表文章预言引力探测器B是负结果。2008年8月我出席第37届COSPAR(世界空间科学大会,加拿大蒙特利尔)发表了题为《根据量子场论不存在Lense-Thirring效应》的论文[20],指出了坐标架拖曳效应是不存在的。根据斯坦福大学与美国国家航天局合作完成的GP-B实验的最终报告[21]:实验小组的首席相对论专家Schiff L.I.由GR首创了一个由力矩、转动惯量、转轴等刚体力学概念组成的公式。公式中高速陀螺的转动轴竟然会因为测地线效应和坐标架拖曳效应而改变方向,并产生转轴方向不断偏离起始方向的进动。GP-B首席科学家兼设计师Everitt F.则设计了一个自动对准远处一颗导航星的天文望远镜,用固装在飞船上望远镜的中心轴作为定位空间方向的标准,用来确定四个石英陀螺的转轴对此标准方向动。众所周知,GR的度规是柔性可变的,从而不存在转动惯量、力矩等刚体概念。而且GR除了孤立球的度规之外没有其他严格解。严格的GR的刚体力学公式自然是不存在的,而近似公式对于检验微弱的Lense-Thirring 效应(坐标拖曳效应)是毫无意义的。Schiff的陀螺转轴方向的进动理论,若说是他自己的理论而与GR无关,我们当然欢迎有不同于GR的新理论。但是GP-B小组认定检验Schiff的陀螺转轴方向的进动就是检验GR,那末,违反GR的Schiff理论就是完全错误的。 实际上,GP-B实验中陀螺的转轴方向才是定位飞船空间方向的真正标准,作为方向的标准当然不会改变方向。飞船作为绕地球飞行的质点,用GR的Schwarzschild度规严格求解,飞船的椭圆轨道面会进动。飞船每转一圈其空间位置都会向前移动一点。安装在飞船上的望远镜的轴线方向,由于自动地对准远处的导航星,会随着飞船位置前移而向后倾斜。GP-B实际进动的测量是:将表示望远镜轴线方向的自动对准的光电反馈数据与表示陀螺转轴方向的伦敦磁场数据相对比。Schiff-Everitt的观点“望远镜方向不变,飞船每转一圈陀螺转轴方向就向前倾斜一点”。广义相对论的观点“陀螺转轴方向不变,飞船每转一圈望远镜方向就向后倾斜一点”。只从对比的数据看这两种观点是无法区分的。所以,Schiff和Everitt各犯了一个错误,两错迭加,负负得正,使得GP-B实验竟然有效。 在GP-B最终报告中,测地线效应进动的实验结果符合GR预期。只是最终结果的精度远低于实验设计的预期,而且没有超过以前的测地线效应实验的精度。Everitt 2007年4月还在美国物理学会的会议上声称:测地线效应的精度为0.01 %,坐标拖曳效应的精度为1 %。可GP-B最终结果公布的精度,测地线效应的精度为0.5 %,坐标拖曳效应的精度为14 %。公布的坐标架拖曳效应进动的原始实验数据很杂乱,我分析认为是超导磁屏蔽设计不完善的漏洞所致。原始数据显示的坐标拖曳效应的进动方向与预期的相反。GP-B最终报告原定在37届COSPAR发表,却临时取消了,直到两年后的38届才发表。最终报告中事后的众多的数据处理的修正,如转子被静电污染的班点效应等等,与他们早些年公布的技术数据不符。附加了众多修正处理后所公布的坐标架拖曳效应的进动结果,不具有说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