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尖锐、最经久的物质与意识争论实质上是人惯性与人外力孰先孰后的争论! |
这个问题好像并不是你们的新论。 我记得有位大人物就曾经作过同类的判断。不过你们作了一些较深入的论述。 我并不反对哲学论述,但是有些哲学论述过于笼统不确切! 临时我也说句并未深思熟虑的认识: 我认为意识是物质的一种高级有序组织形式的(存储信息和总有的现实信息)运作的内在表现,该内在表现可以通过输出信号(例如语言等)并且仍然通过外界物质被外界(包括他人)感知,而不是高级有序组织形式本身。 |
看来子丰兄很注重哲学问题的思考!
本人也对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作过长期思考,十多年前写过一些东西,什么是物质?什么是意识?意识为人类所特有吗?能给机器人赋予智慧吗?等等! 本人认为,现有哲学存在重大缺陷,不应划分为“物质”和“意识”这两大哲学范畴,而应划分为“物质”和“信息”这两大类,意识从属于信息范畴,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信息! 不弄清信息的概念,不可能弄清意识概念。 本人对信息的定义作过一些探讨,并试图阐述清物质、信息与意识的关系。 |
我认为这只应该作为一个科普课题进行宣传,现代科技的发展已经揭示出意识与电脑程序上的同源性,仅有的区别只是表现在复杂的高级形式与单一的低级组合上,后者是前者的基础,由无数的单一低级组合横向联系便形成了复杂的高级意识。但是,由于相对论的出现已经混淆了科学与谬论的区别,使人们对宇宙自然的认识在误区越陷越深,物质第一性的思维已经永远抛之于脑后了。 ※※※※※※ 相对论误导科学走邪路,是非曲折待历史见证;引力场以太旧貌焕新颜,定海神柱将扭转乾坤。.................... 想当初时空迷思闯科海,荣辱以乐可生命当歌;看如今闲庭信步攀高峰,重构宇宙再平展时空。 |
本不想和总是自以为是的5楼和6楼纠缠,可是说的东西比李子丰先生们的此论说差得多还自以为是,让人发昏。
当然,我并不是说5楼和6楼全部错误,而且有些看法有道理;但是部分观点,不要求深思熟虑而连简单思考都说不上。 【本人认为,现有哲学存在重大缺陷,不应划分为“物质”和“意识”这两大哲学范畴,而应划分为“物质”和“信息”这两大类,意识从属于信息范畴,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信息! 不弄清信息的概念,不可能弄清意识概念。 】 稀奇古怪! 意识是纯抽象的东西,意识本身如果不通过语言、文字等表达时是不可能在空间(物质中)传播的东西,别人也就不可能知道! 而信息本身就可以通过物质传播!当然,意识通过语言、文字等表达时的语言、文字等就成了信息。语言、文字等是意识吗?意识还要从属于语言、文字等信息吗? 【物质第一性的思维已经永远抛之于脑后了。】 对于唯心主义者如此观点不觉奇怪,对于反相对论主将一员真令人觉得真是不可思议。 物质第一性是什么意思?说的是物质不以意识而决定其存在,如果没有人就没有意识,没有人的意识物质照常存在。物质第一性观点永远正确! |
楼主主题说: 意识是物质的一种高级有序组织形式 6节推论中说: (1)思维是意识的高级形式,也是物质的一种高级有序组织形式。 同时又说: (3)生物也是物质的一种高级有序组织形式。 那么,意识、思维和生物都是物质的一种高级有序组织形式了?!可以这样等同吗?这样的结论可以接受吗? 我以为意识、思维是有生命的“物质”(生命体)的一种物质高级有序组织的运动形式;比如刚失去生命的生物在物质形态上仍然是物质的一种高级有序组织形式,但已经不可能有意识的存在了! ※※※※※※ 这个世界,说不清楚 |
意识是宇宙中恒有的,物质再有序也产生不了意识的,高度有序的组织排列只是沟通意识和物质世界之间的桥梁! |
所有的波、信号、信息、生物电之类都谈不上是意识,只有自我体验才是意识,这是物质永远都没有的。 |
意识是大脑对信息的储存。哲学上划分为“物质”和“意识”这两大范畴,并没有多少过错。因为它们是广义的概念。哲学的“物质”不是单指物理化学上的物质,而是更为广泛。比如说我们人类社会也是物质的;意识也是这样。它包括人的经验、知识、思想、动机等等。 |
对【13楼】说: 意识是存在于人脑的特殊信息,显然信息的范畴大于意识范畴。因此,哲学上将世界划分为物质和信息这两个范畴更合适! |
黄先生,信息的本质就是“能量”。比如书籍、硬盘等储存的信息是“势能”;而力的传递、做功和运动等过程储存的则是“动能”。所以信息的含义不会比精神、意识更大。 |
对【15楼】说: 我的定义:信息是一定的物质存在状态所反映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性。 两个关键词:存在状态 联系性 信息不是能量,只不过信息的传递往往要借助能量来进行而己。 |
黄先生,你对信息的定义不太妥当。究竟什么是信息,我们必须从它的属性来定义。
首先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借助于物质才能储存、传递;信息可以静止储存,让它处于休眠状态;信息可以释放;信息可以在空间中移动,在物体之间传递;信息可以作用于受体,产生某种效果;信息可以转化;信息还可以彼此相互作用,分解或化合成新的信息。从它的这些表现看,他更像能量。 事物之间的联系,当然是信息,但这远远不够。因为一个孤立的事物也包含许多信息。 |
对【17楼】说: 首先,信息指的是一定的"物质存在状态",说了它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吗?一段文字包含信息,一个脚印也包含信息,一个任何物质也包含信息,一个声音也包含信息,一个任何的抽象的符号也包含信息,等等。你说它可不可以静止储存?信息一般要借助能量来传递,如声光电磁等,它们也是物质的某种存在形式和状态! |
对【17楼】说: 一段文字,对不认识的人来说,不包含相应的信息,但对认识的人来说,包含相应信息;一串密码符,对不知的人来说,不包含相应信息,但对知密码的人包含信息;一个石头,对普通人不包含多少信息,对考古的人包含较多住信息;一个脚印,对普通人不包含多少信息,但对侦探来说可能包含很多信息。等等。 上面说的都是特定的物质存在状态,这些存在状态反映出什么含义,是需要了解甚至挖掘的。只有了解或挖掘出这种存在状态所反映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性”,才 是信息,所以信息的根本是“联系性”。信息的载体是物质的存在状态,信息的传播往往需要借助能量。无论是物质的存在状态也好,还是能量也好,如果不反映出事物间的性,则就是纯粹的物质或能量,不是信息。 |
信息是一个现代概念,是从过去的“信号”发展来的,它的内涵应该更大。
“信息”无疑是一个抽象概念,其精确定义现在还没有见到。似乎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谁也说不清。 它本身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但它能够静止储存,无数的书籍、文物,古画、化石都是储存着信息的;但它也可以运动储存,传播着的光线和声音,飞行的子弹,坠落的陨石,空中的电磁波……谁能说它们不带着信息呢?信息无疑是由信息源发出的,最终又有受体接受,产生某种效果。信息还可以通过媒体转化,如由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由电波信号转变成声信号。我们的大脑既是信息的受体,又是一个储存器,是一个信息处理器,还是一个信号发生器。信息离开物质就不能储存、运动,离开做功不能在物体间传递。那么它到底像什么?请大家继续思考。 我们的世界形态复杂多样,运动千差万别。凡一切可能引起我们感觉的东西都可以成为信息,但我们不一定能得到所需的信息。黄先生说得很对:一段文字肯定包含信息,但对文盲来说却得不到其中的信息。人们为什么主动侦察、偷窥?就是为了获取所需的信息。 没有大脑的物体对于信息的作用只是简单的反应,产生相应的效果;但对有大脑的人来说,却能够将信息汇集、储存起来,进行运算,然后再发出新的信息或作出相应的反应,这无疑大大提高的行为的有效性,增强了生存能力。信息对于我们人来说竟是这样的重要,从孩童开始不惜耗费十几年的功夫来上学,主要目的不就是为了获取、储存足够的信息吗? |
对【22楼】说: 我们现在被称为“信息社会”,但对信息的准确定义一直没有(现有的均为局限于某一方面的狭义定义),我对物质和信息的问题思考过许多年,十多年前曾写过一些内容,主要是想解决“意识究竟是否为人脑所特有?”“人工智能能不能给机器赋予智慧”等问题,我16楼对信息的定义是我深入思考的结果。不信你可以琢磨看,越琢磨越有味道。 简单说,信息就是一种“含义”,这种含义由物质状态来呈现,通过能量来传递。物质的存在状态以及能量等本身并不是信息,只有它们代表的含义(反映的是事物之间的联系性)才是信息,因此信息往往并不是直观的,通常需要在经验和约定(比如文字、密码)的基础上加以挖掘、解读、翻译等才能知道。 |
黄先生,不是我不理你的话题,而是在反复思考。你说信息指的是一定的“物质存在状态”,这没错!这是信息所反映的内容;但是你说的“联系性”似有不妥。
“一段文字,对不认识的人来说,不包含相应的信息,但对认识的人来说,包含相应信息……”这段话只是反映的“是否含有信息的相对性”,而不是联系性。一段文字对作者来说肯定是含有信息的,但对文盲来说确认为不含信息;但也不一定,因为他可以找个识字的给他读出来听;如果是外文听不懂,它可以再找个翻译给他译。 就是说信息具有客观存在的性质,不会因为受体没关系就不存在。甚至信息的发出者就是不想让你得到信息。比如发出电波干扰敌台,就是让你听不到有用的信息;有人散布虚假信息,就是为了让大家弄不清真实的信息。信息一旦离开信息源,他就成了不受控制的自由者;每个受体都会接受大量的信息,但是否有用需要甄别。 |
对【25楼】说: 马先生,你能认同信息是要靠一定的“物质存在状态”来呈现这一观点,说明我们的思想已靠近了一步。 确实,信息是客观存在的,但物质存在状态代表的信息往往并不是显性的、直观的,需要理解、翻译、挖掘。比如,一个脚印,它的形状往往与鞋的大小、鞋底花纹、穿鞋人的体重、土地的松软程度等等相联系的,因此它反映的信息必然是这种联系性!又如,一段手写文字,它首先反映的是文字自身信息,直接与写字人的书写情况(纸、笔、墨、笔锋、字体、大小、结构等)相联系。同时更多的是文字内容带来的约定性信息,它有可能是关于股市的(与价格、走势、成交量、指数、政策、人的心态等等相关联内容),有可能是关于汽车的(品牌、车型、价格、性能、成本、市场占有率等等相关联内容),可能是关于社会的(人间百态等相关联内容),这些内容反映的都是事物之间的联系性(如果毫无联系的东西,别人不会写,写了也不会给受众带来任何信息。)。因此,个人认为“联系性(关联性)”一词是较准确的,除非你能找到更好的词。(比如我前面贴子也用了“含义”一词,但它基本是与“信息”一词是平行的。) |
黄先生,通过讨论我们可以增加对信息的认识。希望我们能达成更多的共识。
信息的联系性毋庸置疑,我只是说用它定义不妥。信息与信息源和受体都是有联系的。一个信息可以由多种来源,一个信息也会有多个受体。事实上,信息上信息的传播就是一系列连绵不断的因果链。 但信息还具有量子的性质。一颗飞行的子弹,一个光脉冲。都代表一定的信息。对信息的解读,接受者和发出者还必须进行“约定”,否则就读不懂。 |
对【27楼】说: 马先生,上贴是我饭前匆匆回复的,饭后对该贴作补充性修改还在审核中! 有些物质存在状态对应的信息需要约定,有些则是自然呈现的!比如手写的文字,其文字大小、字体形状、何种墨水所写、字迹是否漂亮等等,这些“信息”是自然呈现的,不需要约定,也用不着解释,大家都要能看懂。但文字所对应的含义,不是自然呈现的,是“约定性”的。比如,“狗”,对中国人来说约定对应动物狗,是在中文符号“狗”与动物狗之间建立的“强制性联系”(英国人则用“dog”建立联系),人学习认识“狗”字,就是在这种文字符号与狗之间建立强制性联系,以后人们看到“狗”字,自然而然地就联系到狗。人们阅读一段文字,就是难过这种“联系性”来读懂文字含义的,从这方面讲,用“联系性”来定义信息是准确的。
|
“信息是一定的物质存在状态所反映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性。”总感觉很别扭,容我再斟酌斟酌。
|
对【27楼】说: 至于你最关心的信息的传递或转移,只要你理解了“信息是用物质存在状态来表征的”含义,就非常容易理解和解释了!比如,“石头的存在状态”影响了其“反射光的状态”,光线带着这种状态进入人眼,影响“人脑的组织状态”,即通过光线实现了信息的传递!“文字形状” 影响了其“反射光的状态”,光线带着这种进入人眼,影响“人脑的组织状态”, 即通过光线实现了信息的传递 !“音箱的振动状态”影响了“空气的存在状态”,声波带着这种状态传到人耳, 再影响“人脑的组织状态”, 即通过声波实现了信息的传递!总之,是通过能量(物质)不断影响改变下一级“物质存在状态”来不断实现信息传递的!所以,“物质存在状态”是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