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英国核物理学家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同年,前苏联科学家郎道就推测可能存在一种由中子构成的星体,后来就叫中子星。1934年,美国天体物理学家巴德和兹威基发表一篇短文明确指出超新星爆发可以形成中子星。1939年,奥本海默发现一旦中子星的质量超过太阳就不可能稳定存在。中子星完全由中子构成,密度大得惊人。一立方厘米的中子星物质约有一亿吨。自然界中存在这种天体吗?科学家们众说纷纭。 20世纪30年代,美国天文学家强德拉塞卡提出了著名的"强德拉塞卡极限",即:一个质量为1.44~3个太阳的恒星会有限坍缩。结果,原子中的电子几乎全部进入原子核,与质子反应放出中微子而形成中子。因而这个星体坍缩得非常小,几乎都由中子组成,变成比白矮星更小、密度更大的中子星。星体坍缩时,自转速度加快,导致磁场集中,强度增加上百亿倍。所以,中子星具有强大的磁场和高速的自转。 旋涡论认为: 1、中子星并不是巨大恒星坍缩成的 中子星并不是由巨大恒星坍缩成的,也不是真正的由中子组成的星星,而是一个较大的普通的旋涡星系。星系的旋涡力使旋涡中心的物质核聚变,生成大量质子和电子,从两极向外喷发。星系的辐射一般都有声波、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和Χ、γ射线。这是因为星系的圈层状结构。越近星系中心,核聚变能力越强,辐射的光线也越强。由于距离遥远,星系发出的其它光线被宇宙中的物质吸收或者衰变,只有质子和电子的辐射光线到达了地球,被测量到。中子星的质量并不全集中在发光区域。发光的质量只占星系质量的千分之几,其余全是在地球上看不到的所谓的暗物质。平均下来,其质量密度并不大。天文学家们通过观测中子星热斑已经发现了更大的中子星,相信不久就会验证我的观点。如果能在中子星附近看银河系,也会发现银河系是一个中子星。中子星也是从两极周期喷射质子流,然后质子流沿磁力线向赤道推进,即所谓的质子陷在强磁场回路中。 2、中子星表面爆裂并喷出质子只是定期喷发 由于中子星旋涡力巨大,所以一般都是磁星,具有非常强大的磁场。如果没有强大的磁场,它发出的光线就无法到达地球。 3、中子星一定是非常遥远的大星系 中子星一定是非常遥远的大星系,而那些只观察到无线电波的星系则要小得多,近得多。这是准确确定星系距离的有效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