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找了不少书,几种《大学物理》中都不给出证明过程,
不过最后还是找到了,但是在《物理学概论》中,这现象有点奇怪? <电磁波的多普勒效应> (摘自:《物理学概论》下册 西南交大出版社 其中的“注”是我加上的) “ 电磁波同样存在多普勒效应,不过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 不存在波源或观察者相对介质的速度问题,我们只需要考虑波源与 观察者(探测器)的相对速度。 设光源处于“静止”参考系S中,其频率为f,并在时间△t=t2-t1内 沿x方向发出N个波(一个波列): N=f*△t 又设观察者以速度v向着光源运动,并设固结于观察者的参考系为S'系, S系中光源在t1时刻发出的光在S'系中看来是在t1'时刻发出的, 设此时在S'系中看来观察者与光源相距L',则S'系中观察者接收到 这个光波(波列的波前)的时刻为: T1'=t1'+L'/c (注:“波前”发出后:L'/(c+v)=L'/c) 式中c为光速,S系中光源在t2时刻发出的光,在S'系中观察者看来 是在t2'时刻发出的,S'系中的观察者接收到这个光波(波后)的时刻为: T2'=t2'+ [L'-v(t2'-t1')]/c (注:在波列的“波后”还未发出时, 要考虑观察者的速度v,“波后”发出后:L'/(c+v)=L'/c,) 所以,S'系中观察者接收到光源发出的N个波所需时间为: △T'=T2'-T1'=(t2'-t1')(1-v/c) 由于相对论时间膨胀公式: △t'=t2'-t1'=△t/sqr(1-vv/cc) 于是: △T'=△t(1-v/c)/sqr(1-vv/cc)=△t(1-v/c)/sqr[(1-v/c)(1+v/c)] =sqr[(c-v)/(c+v)] △t 这样,观察者所接收到的光波频率为: f'=N/△T'=(N/△t) sqr[(c+v)/(c-v)]= sqr[(c+v)/(c-v)] f 这时接收频率大于光源频率,称为“紫移”。 ” ---------------------------------------------------------- 这个证明初看似乎无懈可击,似乎巧妙的回避了波长和周期的问题, 但是请注意这里: T1'=t1'+L'/c (注:“波前”发出后:L'/(c+v)=L'/c) T2'=t2'+ [L'-v(t2'-t1')]/c (注:“波后”发出后:L'/(c+v)=L'/c) 这意思是说:在波列的“波后”还未发出时,要考虑观察者的速度v, 当“波后”发出后,就不再考虑观察者的速度v了,简记为:L'/(c+v)=L'/c, 于是此证明要面对这样一个问题: ================================================== 观察者何时开始以v运动,会影响多普勒现象的出现吗? ================================================== 比如:以下几种情况还会有多普勒效应吗? 1、在“波后”发出的t2时刻,观察者才以v开始运动。 2、t1时刻观察者以-v运动,t2时刻观察者开始以v运动,怎样计算? 3、一列需要数光年才能到达地球的“光波列”,当它离开星球后, 地球人仍保持静止,而当它快要到达时,地球人开始以速度v向它运动, 则: T1'=t1'+L'/c (注:“波前”发出后:L'/(c+v)=L'/c) T2'=t2'+L'/c (注:“波后”发出后:L'/(c+v)=L'/c) 同样由于时间膨胀: △T'= t2'-t1'= △t'= △t/sqr(1-vv/cc) f'=N/△T'=(N/△t) sqr(1-vv/cc)= sqr(1-vv/cc) f 结果出现的不是“紫移”,而是“红移”。 ----------------------------------------------------------------- 其实这个问题如果要回避波长的收缩问题,可以考虑以时间间隔△T(周期) 发出数个“闪光”,闪光的间距(波长)L=△t*c, 而观察者接收到的闪光间距L'= △t'*c= c*△t/sqr(1-vv/cc) >L, 所以f' > f, 出现的不是预期的“紫移”,而是“红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