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置疑十大物理实验 求证十大科学发... 下一主题:现代科学的革命到了
量子力学中的“物质波”波速是个大问题?可能在此会有突破?
[楼主] 作者:yanghx  发表时间:2002/05/30 19:33
点击:1809次

我看了姚充国先生写的《电子直线加速器》一书 (超星图书馆下载), 觉得有些问题值得探讨: 现在认为高频加速电场会产生一个纵向微波辐射, 从而电子是靠这个微波辐射助推的, 由于这个微波辐射的“相速度”超过光速, 所以需要隔栅减速,让它刚好接近电子的速度, 这种理论似乎有些问题? 比如一般的静电高压电场为什么也能对电子加速呢? 静电场并不形成任何的“助推辐射”吧? 更谈不上“助推辐射速度”是否恰当了? 而且如何保证微波的纵向定向发射呢? 微波通讯是用抛物面反射实现的,加速器呢? 如果加速器中没有类似抛物反射面的装置, 那么至少应该观察到沿纵向的双向等强度的微波辐射吧? 可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 我估计沿电子运动反方向上的微波辐射强度一定较弱? 而且不会出现超光速的“相速度”问题?很可能还是亚光速的? 另外加速器学者是否考虑过为什么电子的速度越高, 散射率反而越低呢?(几乎不再需要磁透镜的聚焦了) 按说电子的速度越高,其量子性(比如衍射--方向不确定性)应该越明显呀? 怎么会散射反而减小,方向反而趋于一致呢? 而且电子一旦产生偏角,由于速度较高,就会在单位长度内偏转的较多, 可实际上正好是相反的?为什么呢? ============================================================== 附文: 王力军测量过“电子波”的速度是多少吗? Posted by 土豆 (61.159.196.247) on 2002-05-24 15:38:30: In Reply to: 王力军的讲座纪要(转载) 相对论怀疑者注意看第10, 12点 posted by dj on 2002-05-24 01:11:43: 王力军应该先测一下“电子波”的速度是多少?一定会有所获? 如果教条的以为它肯定应该等于电子的速度, 那就会出现一些什么“相速度”的问题了? 估计直线加速器中电子的所谓“相速度”就是“电子波”(物质波)的速度, (加速电场的微波辐射只是一部分) 按“以太论”的观点,电子高速运动时,它与以太碰撞, 会把自身的动量传给以太,就是说“光介质”也是运动的, 从而形成迈克尔逊和莫雷寻找而未能得到的“以太风”, 所以如果王力军比较善于测量波速的话, 也许当他测量“物质波”速度的时候,会发现:衍射光环是先于电子到达屏幕的, 而且其速度可能大于光速,不过也许他也会轻易的认为:那只是“物质波”的相速度? 不过只要这个物质波的“相速度”能产生衍射光环,那又说明什么呢? 至于被加速电子后面的“以太涡流”会形成一“群”什么波,速度是否小于光速, 是否就是“物质波”的群速度,也都有可能的, 加速器工作者比较清楚,加速波导内的圆环形隔栅会起到减小“相速度”的作用, (暂时不考虑加速电场的微波辐射,原因见后) 其实从“以太论”看,这个隔栅有几个作用: 1、减小了“物质波”的速度(所谓相速度), 2、破坏了“物质波”的形态→降低了它的冲击波性(方向性)→正前方以太密度下降, 3、被隔栅截住的“电子波”(以太冲击波)在两个隔栅之间形成强烈的“以太涡流” (高速的“以太介质涡流”中包含着介质波动---所以“相速度”会超光速), 涡流的一部分可能会穿过“波导”,形成有害辐射(相信这种辐射比微波厉害的多)? 4、所以隔栅看似会阻碍“电子波”以至间接会影响电子的速度, 可是由于电子前方的以太密度下降(冲击性下降),隔栅涡流又有可能返回来助推, 所以有隔栅反而有利于电子的加速? 现在认为加速电场会产生一个纵向微波辐射,从而电子是靠这个微波辐射助推的, 由于这个微波辐射的相速度超过光速,所以需要隔栅减速,让它刚好接近电子的速度, 这种理论似乎有些问题?比如一般的静电高压电场为什么也能对电子加速呢? 静电场并不形成任何的“助推辐射”吧?更谈不上“助推辐射速度”是否恰当了吧? 而且如何保证微波的纵向定向发射呢?微波通讯是用抛物面反射实现的,加速器呢? 既然两隔栅之间有强烈的“以太涡流”存在,那么为了顺其自然, 隔栅的根部是否应该“导圆角”呢?或者修改成其它比较有利涡流再利用的形状? 从书上看,现在大都采用普通直立圆片隔栅,并未考虑“以太涡流”的存在, 检验是否存在“以太涡流”的一个简单方法是: 用一个检流线圈“顺”涡流方向放置,应该测量到与电子团发射频率相同的强电流, 当把检流线圈垂直于涡流流向放置时,测得的同频率电流应该明显减小, 或许还有其它的方法来证明“隔栅以太涡流”的影响? 比如测量不同加速段的“波导温度梯度”(一般都存在), 如果这个温度随电子的速度增加,就说明“电子波”的辐射在波导内的作用不小? 可是现在似乎很少考虑“电子波”对加速电子的影响? 这相当于不考虑空气“亚激波”对飞机的影响一样? 另外加速器学者是否考虑过为什么电子的速度越高,散射率反而越低呢? (几乎不再需要磁透镜的聚焦了) 按说电子的速度越高,其量子性(比如衍射--方向不确定性)应该越明显呀? 怎么会散射反而减小,方向反而趋于一致呢? 而且电子一旦产生偏角,由于速度较高,就会在单位长度内偏转的较多, 可实际上正好是相反的?为什么呢? 我认为这可能是任何粒子群在介质中的冲击运动形态所决定的,比如领跑和大雁? 是为了减少介质阻力的一种自然调整? 电子自己排好队,是因为受到领头电子后面的“以太负压区”的吸引? -------------------- posted by dj 你说“衍射光环是先于电子到达屏幕的”是何意思? ------------------- posted by 土豆 意思也就是物质波比电子先到达屏幕而出现衍射光环了, 不过衍射光环的出现可能还需要一个积累过程, 就现有的测量灵敏度来说,也可能不足以在电子到达前观察到? 不过只要他们能观测到波的“相速度”超光速, 就会有办法证实:物质波的速度是否大于电子速度或甚至超光速, 比如如果超导探头的灵敏度足够的话,可以用“超导天线”接收物质波? 现在书上介绍的就只有物质波的波长可以观测了, 还没有看到有关测量物质波速度的相关资料? 另外,是否能通过“天线”感应接受到物质波?也不知道? 物质波的形态:纵波?横波?球面波?束波?冲击波?也不知道? 物质波的辐射角度与振幅、频率有何种关系?也不知道? 甚至连物质波在被电子激发产生后, 能否不再依赖于电子而自行传播开去也不知道? 所以对物质波的探讨和研究还很不够?需要观测的量还很多, 而这的确关系到物理和量子力学的一些基础问题? 现在很多人认为电子在加速器中的运动很难保证是匀速的, 所以很难区分测到的是电磁波还是物质波, 物质波的频率f与电子速度v还有个计算公式可以使用, 可是电磁波的频率f与电子加速度dv/dt的关系是什么呢? 与电子加速度dv/dt相关的物理量有“位移电流”Id和自感电动势e, 可是频率呢?f=f(dv/dt)=? 都知道电磁波是由于电子的加速运动引发的, 可是谁知道电磁波的频率与电子加速度之间的定量关系是怎样的呢? 而且电子的瞬时速度v(t)能否产生物质波呢? 即:电子在做加速运动时,能否在产生电磁波的同时, 也产生一个频率随时间变化的物质波呢? 电磁波和物质波能同时存在吗?怎样区分它们呢?传播的速度不同? 特别是:当电子接近光速时,速度基本保持恒定不变了, 还会有强烈的电磁辐射产生吗? 按说实测到的电磁辐射应该只剩下电子团脉冲的“发射频率”了吧? 可实际上还有频率很高、很强的辐射出现, 这个高频(高能)、高强辐射的频率能用电子的速度变化率dv/dt来解释或计算吗? 恐怕只能用物质波公式来解释、计算了吧? 直线加速器中,加速电场的频率(微波段)等于电子脉冲的发射频率(调节的是相位), 而测量到的超光速的“微波相速度”其实可能是一个“被调制波”, 其载波频率极高(X光频率以上),方向性极强(冲击性), 调制波就是电子发射和加速电场产生的微波了(1000兆左右), (他们现在以为是微波自己定向传播来加速电子的) 所以这个“被调制波”可以简称“脉冲物质波”? 这样才能保证微波脉冲具有很强的方向性, 否则“加速微波电场”在没有抛物面反射的情况下,怎么会沿纵向定向传播呢? 至少应该是纵的双向传播吧?而且也只有物质波才具有极强的方向性(冲击性), 这一点可能也还需要研究物质波的学者来澄清一下? 总的来说,我们对物质波的了解实在还很有限?但它却很关键? ------------------ 补充:“波粒赛跑”的裁判法 Posted by 土豆 可以利用X光与电子团都能产生电流的特点, 如果把衍射屏幕换成一个“传感器”, 那么在一个示波器上就应该可以看到X光引起的光电流与电子团引起电流存在一个“相位差”, 这就是由于波与粒的速度不同引起的“时间差”所致, -------------------- 没有电子到达屏幕,哪里来的衍射光环? Posted by funny -------------------- Posted by 土豆 现在所知的是:物质波的频率接近X光, 但还没有实验资料证明实际测量过物质波的波速? 所以我说的“波粒赛跑”裁判规则不是不可能的? 需要的假设是: 1、物质波的频率足以在金属中激发出光电流, 2、物质波是以光速甚至超光速前进的(你有实验反证吗?) 所以难以与电磁波相区分开来, 3、假设电子加速运动产生的电磁波频率与其加速度成正比, 那么当电子比较稳定运动时,产生的电磁辐射频率并不很高, 不过有一点是电磁波与物质波所不同的: 在没有反射面的情况下,电磁波不会有很强的方向性, 而物质波(以太冲击波)在即使没有反射抛物面的情况下, 也会具有如同韧致辐射、切伦科夫辐射、同步辐射一样的强方向性, 虽然前两种辐射是在一般介质中产生的, 可是我现在强调的是辐射的“强方向性”, 以及这种“强方向性”产生的原因---电子的高速冲击运动, =================== 注: 以上探讨文章取自“北大物理争鸣”论坛, 我在此论坛上的笔名是“土豆”。
本帖地址:http://club.xilu.com/hongbin/msgview-950451-16767.html[复制地址]
上一主题:置疑十大物理实验 求证十大科学发... 下一主题:现代科学的革命到了
[楼主]  [2楼]  作者:yanghx  发表时间: 2002/05/30 20:40 

利用分子的物质波:最容易实现“波粒分离”?
分子在真空中碰撞后近似为匀速运动, 同样也会辐射出“物质波”, 我国最近也观察到了此现象(见附文), 那么能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测量物质波的速度呢? 有几个有利的方面: 1、分子束的速度比电子低, 易于观察到预想中的“波粒分离”, 如果再考虑到分子带动以太运动后,可能引起的物质波超光速, (现在可能被误判为电磁波的“相速度”超光速?) “波粒分离”就会更容易被观察到一些, 2、分子撞击金属产生的电流很小, 易于“波粒赛跑”的裁判: 分子到达终点的判定可以用“闪耀计数器”来判断, “物质波”到达终点的判定可以用“光电效应”来判断, (物质波的频率接近X光频率,估计应该足以激发出光电流) 3、分子容易被一般物质(隔板)所阻隔, 而“物质波”有可能象X光一样穿过这些隔板, 即分子在通过衍射孔后,被隔板所阻隔, 但如果仍可以在屏幕上观察到衍射光环的话, 就说明衍射光环是由“物质波”单独产生的, 更易于观察到“波粒分离”现象, 物质波的问题可能是一个较直接、简单的物理突破(回归?)口? 它直接关系到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基础? ========================================== 附文转贴: 我国首次发现新的物质波干涉现象(华声报) http://tech.sina.com.cn/ology/2000-07-17/30867.shtml   华声报讯:北京十六日消息,虽然肉眼无法看见,但当分子和分子碰撞时, 也会像光波一样发生干涉现象……在不久前的实验中,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 首次观察到了这种现象。   专家认为,作为分子的物质波特性的表现,不仅使国外科学家十多年前 的理论预测得到证实,而且进一步丰富了量子理论。   二十世纪的物质文明几乎全部建立在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基础上, 物质既是波又是粒子,量子干涉效应则是物质波相互作用的结果。 十多年前,国外科学家曾作出过理论预测:分子碰撞传能中也存在 量子干涉效应,但一直未能从实验上予以证实。   从一九八三年起,中国科学院化学物理研究所开始对这一国际前沿学科 进行了坚持不懈的研究。他们发展了一种新的非常灵敏的激光光谱方法来 测量一氧化碳分子碰撞传能的截面。   通过碰撞,分子之间可以传递能量。但令科学家们困惑不解的是, 在有些情况下,能量传递的测量结果与前人的传能理论很不相符。 为什麽?经过反覆实验和理论上的研究,科研人员最终推导出一个新公式, 与实验结果非常符合,证明了量子干涉效应对分子碰撞传能的重要影响。   "这是物质的波粒二象性在分子碰撞传能中产生的一种新效应。 如果不考虑这种效应,能量传递的理论将不精确。这对於激光、光化学、 光物理、光合作用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家的这一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物理》等国际权威杂志上, 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和高度评价,甚至还成为一次著名国际会议的中心议题。   科学家还在实验中进一步发现,不同的碰撞条件,干涉相位角也不一样。   最近,中国科学家在钠分子碰撞实验中也观察到了这一效应。 受到鼓舞的科学家将进一步在分子束中进行研究,以期对这一现象 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建立一个更为精确的理论系统。
 [3楼]  作者:超级猪头  发表时间: 2002/05/30 23:41 

你先读点书好不好?faint
[楼主]  [4楼]  作者:yanghx  发表时间: 2002/05/31 12:31 

书上或任何资料上有讲过物质波的测速问题吗?
书上的“几率波”说法我当然是知道的了, 他们认为物质波是与“物质”跑的一样快, 我对此表示怀疑,所以提出“波粒分离”和 “波粒赛跑”的问题来,
 [5楼]  作者:超级猪头  发表时间: 2002/05/31 17:46 

你先弄明白什么是物质波的“速度”
你最好是多少从基础物理开始学点东西 你犯的这些错误,都是没学过物理的人犯的典型错误, 给你讲起来太费时间了
 [6楼]  作者:逆子  发表时间: 2002/05/31 20:12 

回复:我相信,纵向的推进力是可以产生的。
用纵向的微波辐射来推进电子,这也是我前几年的相法了,这是由力速关系所导出的,因为,力速关系认为,电子的速度达到光速时,电场力对它的作用已达到极限了,也就是说电场已没有能力再施力于电子了,这是形成带电粒子运动速度以光速为上限的原因所在。 如果我们要想加速一个相对于电场速度为光速的粒子,这种情况下静电场是不可能了。唯一的可能是,我们找到运动的电场,比如说,一个电场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它加速的电子相对于地面也只能趋于光速,如果一个电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速度为光速,那么对于一个相对于地面光速运动的粒子来讲,这个运动的电场相对于它是一个静止的电场,所以说,它能被这个“静止”的电场再加速。 什么是运动的电场呢?以我们传统方法上产生的微波的矢量方向与传播方向是垂直的,如以抛物面来反射的话,它也不可能产生一个纵向的推进力,只可能是侧向的推进,对电子的加速是不起什么作用的,最重要的是用何方法来产生这个纵向的推进力,这个推进力实际上已不是微波了。 前几日我到国家同步辐射加速实验室就是为此事而去的。你所发的该贴我在实验室专家那里看到过,当时,你的署名是“土豆”。所以我还专门看了你的贴子。并且还有幸参观了一个加速器大厅,中央控制室等。 我对姚充国先生写的《电子直线加速器》一书很感兴趣,你谈到是在超星图书馆下载,能说明一下具体下载的地址。

※※※※※※
逆子
[楼主]  [7楼]  作者:yanghx  发表时间: 2002/05/31 23:19 

你口气太大,可是空洞无物?
唬人可不等同于探讨问题?这我见的太多了,没什么意思?
 [8楼]  作者:明日重现  发表时间: 2002/06/01 00:47 

在此论坛上,超级猪头是相当有才学的,但与jqsphy相比还是有一点点差距的。
jqsphy很少用很狂的口气,超级猪头先生就更没有理由长期用如此大的口气说话了。当然,每个人的性格不同,不能强求。但猪头先生应该指出别人具体错在什么地方。
 [9楼]  作者:超级猪头  发表时间: 2002/06/01 10:12 

给你讲清楚这个问题要太多的时间
大致给你解释一下我认为你完全不懂的东西,如果你已经懂了我说的这些事情,我觉得你根本不会提这个问题: 1.一般情况下的波的速度可以分成群速度和相速度,v=lambda*f是相速度,而u=dw/dk是群速度,对于有色散的波,两者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群速度才是波传播的速度。 2.物质波速度本身是没法测量的,因为它是个几率波,只有大量粒子到达目标之后,做出几率-时间分布,才能说物质波的传播速度,没有粒子哪来的几率。有些人(比如德布罗意)考虑过独立于粒子的导波的存在的可能性,但是这个从来没有被实验证实。 3.屏幕上的衍射光环是许多粒子到达屏幕之后,大量的 感光点集合起来显示的图像,不是独立于感光点的东西,你看任何一本基础量子力学的书都能告诉你这一点。没有感光点的时候(粒子没有到达屏幕)根本就没有什么衍射光环。
 [10楼]  作者:jokester  发表时间: 2002/06/01 16:07 

补充一点, 群速度只有在波包扩展不太大时有明确的物理意 义, 这对应于粒子的几率在空间比较局域的情形.
[楼主]  [11楼]  作者:yanghx  发表时间: 2002/06/02 01:57 

RE逆子和猪头:两种加速器、群速与相速
估计电场对电子的加速力还是“库仑力”, 不管这个电场是恒定的还是以高频变化的, 你说的可能是一种情况, 而且最据代表性的就是“电子感应加速器”了? 从“以太论”的角度看,变化的巨大磁场会产生一个 “以太冲击旋涡”,匀速旋涡本来会向旋涡中心吸引电子, 不过被加速的“以太冲击旋涡”产生的“旋向切向力”占据了主导地位, 于是会带动飘逸出的电子一起做圆周运动, 此时“以太冲击旋流”的速度就是光速了(介质势能的释放速度), 电子不但不会遇到我常说的“以太阻力”, 反而会在在电子的前方出现“以太负压”, 当电子与这股“以太风”的速度接近时,就会出现你说的情况了, 这与你以前使用的“帆船比喻”是最接近的情况? 至于静电场加速的问题就不同一些, 因为估计静电场是大量电子自旋形成“以太旋涡”(对某点的叠加效应), 那么电子与加速电场就是两个旋涡的关系了,旋向相反相吸,旋向相同相斥, 所以当电子速度很高时,主要遇到的还是前方的“以太阻力”? 这可以从两种加速方法产生的辐射强度和方向截然不同来判断, 前者电子前方产生的辐射可能很小,而后方却反而会出现较强的辐射? 后者则刚好相反,一般都比较熟悉了, 你说的“国家同步辐射加速实验室”是合肥科大的吗? 是否见到了孙葆根或张鹏飞老师?我是请教过他们一些问题, 能说说你们是怎么说起我的那个帖子的呢? 前辈们没有说我在一派胡言吧?还是可能、大概、也许? 你有机会能去看看实物倒的确让人羡慕, 下载超星的图书要先购买“读书卡”100元/年, 然后检索关键字“加速器”或书名、作者名, 就很容易找到了,下载地址是: book://sspath.ssreader.com/ss2path/ss2path.dll?ssnum=10171299 -------------------------------------------------------- “猪头”说的都是书上的现在的解释,这大家都知道的, 1、实际加速器中的群速度有其自己的明确定义: 群速: 结构的另一个重要参数是群速,定义如下:Vg=P/w w是贮能密度,p是功率流. 群速强烈地依赖了栏片孔径与腔直径之比(a/b),近似有: βg=G(a/b)^4 (姚充国《电子直线加速器》第83页) 这显然与我假设的“栏片间以太旋流”有关? 至于书中定义的射频场的“相速度”还有点疑问, 我觉得射频场单位时间内的“线相移”(线位移与角位移的关系?) 可能近似等于电子的运动速度, 即电子引发的“以太风”是产生“相移”的原因所在? 可是现在的“相速度”是与单位长度内的“相移”φ/D成反比, “用单位长度内的相移”似乎不如用“单位时间内的相移”? 而且“相速度”应该与“单位时间内的相移”成正比呀? 这问题再想想看吧, 2、这种说法就显得牵强了,那么粒子数要达到多少才算形成了物质波呢? “导波”的说法倒很形象?可以慢慢来证实? 我不是正在设计新的“波粒分离”和“波粒赛跑”方法吗? 3、衍射光环需要有个时间的积累过程, 如果假设物质波可以是“类X光”的话, 那么就要了解X光的衍射光环出现的速度, 可以参考《金属X射线衍射与电子显微分析技术》(超星图书), 所以我才提出测量“光电流”与电子流的相位差, 以及用一般的阻隔物隔离分子衍射的屏幕, 这只是提出一种可能的实验思路,结果还是未知,
 [12楼]  作者:超级猪头  发表时间: 2002/06/02 09:37 

你还是什么也不懂
1.P/w和群速度不挨边,只是在某些情况下数值上相等。不过我料定你听不懂。至于那个相速度你更没弄懂是什么。 2.物质波不是形成的,你的基本概念还是错误的。有两种常见的概念,一个是几率波一个是导波概念,两者都不是形成的。 3.最重要的一点是你根本没弄清什么是衍射光环。你用什么来观察衍射?屏?底片?还是计数器?所有已知的 测量设备都是对于粒子/光子起作用,也就是在粒子到达屏幕之前屏幕上根本什么都没有,到达一个就出现一个亮点,亮点积累起来才形成衍射光环。所以你的想法在原理上就是无法实现的。 4.你的基础知识实在太成问题了。
 [13楼]  作者:超级猪头  发表时间: 2002/06/02 09:40 

再提醒你一个足够简单的问题
我说的是“物质波”的群速度和相速度,你认为这两个是什么东西,你要测量的“物质波速度”指的是哪个。
 [14楼]  作者:逆子  发表时间: 2002/06/02 22:36 

回复:——
静电场对电子的加速是库仑力的作用。电子感应加速器是非静电场力的作用,它是利用变化的磁场来加速电子。按现有理论上的解释,电子之所以被变化的磁场所加速,是由于变化的磁场能产生涡旋电场的缘故,电子就是在这种涡旋电场的作用下加速的。实际上,这个涡旋电场这一概念值得推敲。 yanghx先生,我不赞成你用以太的来解释电磁现象,电与磁的现象是电与磁的相互作用的结果,从场的基础上推导就够了,最起码说目前的情况是这样,不必要介入微观的解释,否则的话,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也就是说,要证明以太,那场是什么构成的?以太是场的媒介?场不是以太流?许多问题难以自圆其说。况且,现有的实验条件还是没法证明以太的存在的,所以最好避开这个是非之地——以太。 对于电子感应电速器中的涡旋电场这一概念,我与老鹤的观点是一致的。电子在变化的场中所受到的力完全类同于洛仑兹力,F=qvB,其中速度V在一般的理解中,是运动的电荷射入静止的电场中的速度,在里V实质上是一个相对速度,也就是说,如果是电荷静止磁场运动,电荷所受到的力与电荷运动磁场静止是相等效的。这不仅是结果的等效,而且其物理原理也是等效的。 磁场源不动,电荷不动,电荷与磁场之间不存在相对运动的前提下也会有作用力的产生,这就体现在电子感应加速器中,在这里,磁场源虽没有作相对运动,但是磁场的变化等效于其运动。比如说,一个磁体所形成的磁场是非均匀的,磁场的某处有一个电子,这个电子静止时是不受到洛仑兹力的,假说这个电子一旦运动起来,它就会穿越的磁场空间的磁力线密度是不同的,所以说,这个电子在运动时所受到的洛仑兹力是不同的。反过来想,如果这个电子是静止的,而磁场是变化的,这也就相当于电子穿越磁场,这是一种变动的洛仑兹力的作用,所以说,现有理论中的涡旋电场完全可以得到洛仑兹力的统一。无需以太的介入来分析,以太作为更微观的解释,它的解释是否有必要,最起码说目前是冒天下大不韪之举。 同步辐射实验室是在中科大的西区,我是要“张”的办公桌上看到你贴子的打印件,当时,我只是觉得此观点有点面熟,没想到是你的贴子。由于我与张也是一面之见,也是别人引见的,也没谈多长时间,所以也就没有涉及你你的观点。我想,对于以太之事,最好应在光的传播问题给予解决,直接从电磁场中难以寻到答案。 如象你谈到的:“当电子速度很高时,主要遇到的还是前方的以太阻力”。如真的象你所说的,我们只有增大电场强度的话,可以来抵消其阻力,可实际中,这个“阻力”是不可抵消的。又如爱氏所说的,是质量增大了电子不能再加速了,质量增大了多少呢?也仅仅是五倍静止质量的数值电子为何不再加速呢?虽说五倍增加质量对电子的加速度会造成影响,加速度会降低,但也不至于作匀速运动啊。 yanghx先生,我也认为电磁学中是有漏洞的,是需在完善的时候了,电磁学应宏观地来分析,不要在微观地来看待它,这样也许是一个捷径。

※※※※※※
逆子
[楼主]  [15楼]  作者:yanghx  发表时间: 2002/06/03 12:21 

光介质与“横向碰撞”
关键是很难抓住一只电子,然后在恒磁场中把它释放, 否则会发现:自由电子在恒磁场下也会受到力的作用? 不过当磁场强度很强时,比如超导磁场, 就可能出现磁场对一般中性“烟雾粒子”的作用, 而且可能还会发现磁场对烟雾的“中心吸引力”? 这需要刘武清多关心这方面的资料了? 而且要证明“中性粒子”的运动也会产生磁场应该不太难, 比如高速的中子流周围是否出现磁场呢? (高速的原子、分子流呢?如果不发生电离的话) 类似这样的问题还有不少,足以让人头痛的了? 可是俗话说“有破有立”, 要提出问题,还要设法给出新的解释? 所以“以太”、暗物质、隐粒子、超光子、...的提出 都不是只为了找麻烦吧? 是为了探索一条“现在物理”的出路吧? 对一种理论提出挑战和置疑是第一步, 即开始产生怀疑,可是然后呢? 建立自己的理论?从而提出更多的疑问? 我也尝试了用电磁理论来置疑“质量可变”, 比如自感电动势非线性变化的可能性, (本质可能是真空磁导率μo的非线性变化影响了电感量L) 还有“真空阻抗”或至少是“等效真空阻抗”? 所以“真空阻抗”和“真空感抗” 可能是探索真空时要面对的两个关键性问题? 说到“是非之地”,挑战相对论呢?搬弄是非吗? 其实“现代物理”的两大支柱---相对论和量子力学 就是建筑在“以太”不存在的基础之上的, 在此基础上对“两论”的修补、修正可能难以解决长期积累下的很多难题? 所谓难题,难在哪里? 总之,我也的确在努力用现有理论来提出质疑, 但是如果有人反问:那么你自认为正确的解释呢?有吗? “新以太论”不但要求自身的逻辑自圆, 还需要有一批相关实验的验证与不断的完善? 看来这些相关实验只有寄希望于另一批学者了, 另外有关“以太阻力”的问题,按以太论的观点, 增大电场强度等于增大电子的密度, 从而增大电子自旋涡流的叠加效果, 或者说:增大了以太旋涡的旋流速度(距离r处), 这个r处的“以太旋速”最多也只会等于“介质势能释放速度”c, 所以电子前方的“以太阻力”不会无限减小下去, 而且这个“以太旋速”相对电子是横向的,不是纵向(同向)的, 所以电子与以太的“横向碰撞”(直角碰撞)总是免不了的, (这与“领跑大雁”产生的负压吸引效应有所不同) 当这种“横向碰撞”达到一定程度时, 就会在电子后方也出现“以太负压”, 当前后“以太压强”相同时,电子就不会再加速运动了, 这些都可以用流体力学实验来模拟验证, 比如用一个大电机产生一个固定水旋涡(或气旋涡), 用一个微电机产生一个可漂浮、移动的旋涡, 当“微电机旋涡”被吸引或排斥而运动时, 应该同样会有“汽艇激波”出现的? 还有你的意思是说:电子的动质量只是其静质量的5倍?不会吧? 张鹏飞老师是搞加速器理论研究的,以后可能还要多请教于他, 他们的长处是显而易见的,不过个有所长,我们也有自己的新视角? 但愿他们能考虑一下我们的一些“民间质朴思维”,相信不无益处? 最后,“宏观地来分析”电磁学的确是一条过坎的捷径, 不过怎样才能准确的找到它呢? 可能需要微观上更基本的分析和把握?
[楼主]  [16楼]  作者:yanghx  发表时间: 2002/06/03 12:36 

这个问题很关键,先大概的说一下
相速度: 单色波中任一振动相位对应点(如波峰)的前进速度, 其数值等于波长与频率的乘积。 群速度: 不同“相速度”的波叠加后,其加强部分的传播速度, 注: 不同波长的波叠加后称合成波,也叫波群, 如果这些分波在媒质中传播的相速度不同,则合成波 的形状将随时间变化,其加强部分的传播速度称为 “群速度”,一般认为不可能大于真空中的光速。 波的叠加只影响波的形状,与波速有什么关系呢? 我也问“一个足够简单的问题”: 你怎样定义物质波的相速度和群速度? 能与上面对两者的定义相容吗?
[楼主]  [17楼]  作者:yanghx  发表时间: 2002/06/03 12:49 

那就先用“光子-电子赛跑”?这样简单易懂一些
“所有已知的测量设备都是对于粒子/光子起作用,也就是在粒子到达屏幕之前屏幕上根本什么都没有,到达一个就出现一个亮点,亮点积累起来才形成衍射光环。” 如果电子的高速运动“激发”出了光子呢? 你也可以认为这个光子比电子先到达屏幕呀? 你应该听说过“会发光的电子”吧? 不过现在还只是在电子转向时才明显的被观察到而已, 电子直线运动时由于辐射极强的方向性(冲击性), 现在还一时难以观察到,
 [18楼]  作者:超级猪头  发表时间: 2002/06/04 12:01 

答案基本上是这样的:
相速度就是个定义,尤其对于物质波,并没有什么实际 的意义,如果硬要说有什么意义,那它就是lambda*f. 物质波的群速度是dw/dk,也只是个定义而已,只是一般情况下,它等于粒子的平均运动速度 但是它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19楼]  作者:超级猪头  发表时间: 2002/06/04 12:04 

这个当然可以,但是还有问题
电子激发出来的光子当然可以先到达屏幕了,不过那个和物质波没什么关系了,它的速度就是光速。 但是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真空中匀速运动的电子是不能激发出光子的(违反能量-动量守恒定律),只有加速电子才能辐射。切伦可夫辐射也是要求必须有实际介质来配平动量方程式。
 [20楼]  作者:117.39.158.*  发表时间: 2009/05/28 17:06 

v=cxc/v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19437193870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