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镜效应”可避免尺缩时胀的争论:
如图所示,K和K’两个光速测量系统中具有 相同的时钟T、相同的尺度L, 即:T和T’、X和X’有相同的单位量、度量规定(度规?)。 总之具有相同的时空标准。 不同的只是: K 的光源与接受器的间距不变,反射镜固定。 K’的光源与接受器的间距随反射镜的运动而改变。 这时同样会出现“多普勒效应”:红移或兰移。 假设“标准光速”是c, 则他们分别测量到的相对光速C是: K中: C=L/T=c K’中:C’=L/T=L/[L/(c+u)]=c+u 这就是说:不同坐标系下测得的“相对光速”不同。 这个实验避免了相对运动的两个坐标系之间 的时空是否不同(尺缩时胀)的疑问和争论。 保留了“多普勒效应”,说明“多普勒效应” 正是由于“相对光速”的变化,出现的相对频率、 相对波长的变化:红移和兰移。 说明了:光速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狭义相对论中的 “真空光速不变”假设是错误的。 =============================================== 光速测不准原理: 在测量光速时,如果真空度、真空温度、光频率、 坐标系这4个因素中只要有一个做无规则变化, 就会出现“光速测不准”现象。 1、测量光速的反射镜如果作无规则运动, 则永远测不准光速。 2、测量光速的真空度如果作无规则变化, 则永远测不准光速。 3、测量光速的真空中如果还有温度可测, 那么当温度作无规则变化时, 则永远测不准光速。 4、测量光速使用的光频率如果作无规则变化, 则永远测不准光速。 推论:光速的测量与坐标系、真空度、真空温度、 光的频率有关,说明了光速与其它一切物理量 一样具有相对性。所以狭义相对论的第二原理: “光速绝对原理”是错误的,它与第一原理: “平等原理”互不相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