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起点》 第四章 《易经》与古化学遗存; 一、《易经》的构成; 我们通常所说的《周易》,指的是一本古代书籍,当两汉之即的儒家经学兴起之后,才把《周易》提升到“经典”的高度,简称为《易经》。《易经》的正文由卦符、卦辞、爻辞、彖辞、象辞、文言组成,前后还附有系辞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等篇,北宋之后,各种易图也添了进来,并加有不同易家的各种注释。 一般《易经》的正文分为《上经》与《下经》两个部分,对伏羲六十四卦进行逐卦讲解,以明了各卦的卦义。根据唐•孔颖达《周易正义》与宋•朱熹《周易本义》两书的目次,《上经》三十卦的次序是: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下经》三十四卦的次序是:咸、恒、遁、大壮、晋、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中孚、小过、既济、未济。 读者可能注意到,这种顺序同“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见44页图2-1:《文明的起点》第二章 六十四卦与化学元素,表2—1 伏羲六十四卦歌诀表……)中的次序完全不同。为什么会列出这样的顺序呢?只要你细心观察对比就会发现,它是根据卦形的对偶顺序来排列的。如乾的卦形为 ▅▅▅▅▅ ▅▅▅▅▅ ▅▅▅▅▅ ▅▅▅▅▅ ▅▅▅▅▅ ▅▅▅▅▅ ,接着安排其对偶卦坤 ▅▅ ▅▅ ▅▅ ▅▅ ▅▅ ▅▅ ▅▅ ▅▅ ▅▅ ▅▅ ▅▅ ▅▅ 。有的是把同一卦颠倒过来,组成对偶,如泰卦是 ▅▅ ▅▅ ▅▅ ▅▅ ▅▅ ▅▅ ▅▅▅▅▅ ▅▅▅▅▅ ▅▅▅▅▅ ,颠倒过来就是否 ▅▅▅▅▅ ▅▅▅▅▅ ▅▅▅▅▅ ▅▅ ▅▅ ▅▅ ▅▅ ▅▅ ▅▅ ,因而把泰和否安排在一起,这也许是古代活字排版匠人为了取字方便吧。由于《上经》与《下经》都是在分别讲解各卦的卦义,先讲何卦与后讲何卦都无碍大体,故我们不须留心这些细节。 在《易经》正文的体例中,主要包含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把要讲的卦符画在前面,再写上它的卦名,然后泛讲它的卦义。在卦义的讲解辞中,又分为卦辞、爻辞、彖辞、象辞、文言、注释。据说卦符是伏羲画的,卦名也是伏羲取的,卦辞则是周文王作的,爻辞是周武王之弟周公姬旦加进的,彖辞、象辞、文言是孔子编录或撰写的,注释则是唐▪孔颖达、宋▪朱熹等后儒所加。 这些说法的可信度不高,到底哪些话是伏羲的,哪些话是孔子的,哪些是后儒篡入的,现根本无法确证,而且确证出来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就笔者读《易经》的感觉而言,彖辞、象辞、文言、系辞、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里面既有古本《周易》的原文,也有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评论和引申,即使是卦辞和爻辞,也不可能全是文王与周公亲自写成的,里面既有原本《周易》的文字,也掺和有后儒的借题发挥,要一字一句地分清其作者是不可能的。 就《易经》中的彖辞与象辞而言,多数是就其卦符的构形作一些说明,并没讲多少卦义。其中的文言较少,只是对乾、坤两卦的卦辞有感而发,铺叙几句。后儒的注释多属“我注六经”之类,穿凿附会,臆度妄断,大可不读。相比之下,值得研考的还是经解中的卦辞与爻辞。但每卦所附的卦辞和爻辞寥寥数语,微言大义,文辞诡隐,古奥孤旨,重叠错杂,犹比雹落鼓面,鸦踏雪地,音不成律,纹不成形,根本看不出其中的逻辑义理。 当然,作为史前文献,在万代传承过程中失真变形是不可避免的,即使周文王姬昌与孔子所读的易简也不一定就是上古《周易》的原文。后又经过两千多年,不知又篡漏了多少错谬。因此,我们对待《易经》必须像对待一件刚挖掘出土的文物一样,要耐心细致地清洗它的浊锈,才能渐渐显露出它的原始轮廓。《文明的起点》_____从《周易》出发认识世界/雷元星著; 《文明的起点》;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6月出版; 第四章《易经》与古化学遗存;一、《易经》的构成; ****************************************************** 隆重再次推出反伪求真惊世新型科普文著 http://club.xilu.com/puqingsong/msgview-87597-62.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