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射是导致太阳附近光线弯曲的直接原因 作者:58.49.209.* 2008.1.17 |
折射是导致太阳附近光线弯曲的直接原因 作者:58.49.209.* 2008.1.17 |
"光线弯曲"的另一种解释是:
遥远的恒星发射光子的同时,还发射大量的重粒子,例如质子中子与氦核,等等。 这些重粒子在经过太阳附近时,轨迹确实发生了弯曲。 这些重粒子进入大气层与大气作用,必然发生次激辐射(光),地球上接受的是这种次级辐射光,于是出现“恒星光线弯曲”了的假象。 但无论如何,爱因斯坦狭/广义相对论都是建立在“惯性系平权论”基础上的,因而都是地道伪科学! 不管恒星光线真的弯曲与否! |
这是菩提山人贴在本人"太阳大气折射率到底是多少?对光线偏折的效应大不大?"主帖下面的的帖子,是早已被我否定的帖子(不是否定他的数据,而是否定他的观点.他比Tongzr好一点,去查了一下数据,但未有进一步计算.进一步计算由我演示给他看) ------------------------ 作者:jqsphy 发表时间: 2008/04/19 16:08 [加为好友][发送消息][个人空间]回复 修改 来源 删除To 58.49.209.*: 请看本人第一帖,我使用电子数密度N=10^(16)每立方米代入太阳日冕层折射率公式,证明了太阳引力偏折是太阳大气偏折的10万倍,也就是说太阳大气偏折只有引力偏折10万分之一. 我的N=10^(16)每立方米是日冕层中间数据(日冕层内部,太阳大气密度分布随径向分布非常敏感,在日冕层底部,电子密度N=10^(21)每立方米,在日冕层顶部,非常稀薄,N=10^(10)每立方米). 我为了可靠起见,取了一个中间典型数据. 那么你的数据呢? 我们来看,随着距离太阳表面的高度增加,你提供的每立方厘米的电子数由11.96到0.70. 折合成每立方米的电子数,大约是N=10^(7)每立方米到10^(6)每立方米. 看,你提供的N比我上面使用的还要小很多数量级. 我上面(第一贴)使用了日冕层中间数据N=10^(16)(它其实还是有点靠近太阳内表面的),这已经表明"太阳大气偏折只有引力偏折10万分之一". 我不敢使用更小的日冕层顶部数据N=10^(10)每立方米,这是为了避免Tongzr先生血压升高!! 呵呵 至于你提供的N=10^(7)每立方米到10^(6)每立方米,更是微微小了. 不过,Tongzr先生经常聒噪的"整个太阳系外部区域"概念,你倒的确给了他数据参考, 你的最底部数据0.70每立方厘米的电子数大概可能已经接近太阳风密度了. Tongzr也许要埋怨你58.49.209.*:打了他一个耳光了. 呵呵,说句笑话. |
赞同“折射是导致太阳附近光线弯曲的直接原因”之说 常识中,“弯曲”和“偏折”存在含义的不同:“弯曲”一般是指轨迹呈现弧线形状;“偏折”则是指轨迹呈现折线形状。因此,“光线弯曲”和“光线偏折”的准确物理意义是有原则区别的!! 把星光经过太阳附近“会发生偏折”现象全部说成是受太阳引力影响“会发生弯曲”现象时(即不包含“偏折”情况),这本质上便已经是排除了光经在太阳附近传播时的折射规律!! 应该说,由于受太空观测能力的限制,人们并不太清楚太阳大气层离子分布密度等情况,太阳大气层应该是由非均匀的离子放射体和一些未知杂质等构成的流质层,加上一些物理特征,背景星空的平行光透射太阳大气层到达地球时,必然要受光学折射因素的影响。所以,在没有排出折射影响之前,将造成光线“弯曲”(本质上应该主要是“偏折”情况)原因完全归结为受太阳引力的作用时,这至少便是不严谨的…(西陆陈诚)2008年4月20日
|
TO [3楼] 作者:jqsphy
你这个jqsphy 尽用诡辩的技俩。 我说:“太阳外部巨大空间,凡有气体物质,其密度与太阳球心距离平方成反比都对光线的折射有贡献!”可你非要把目镜对准太阳的日冕层,以前有位国内的权威学家对我说,目镜对准了离开太阳表面很远处,只有日全日时才能做这样的实验 。。。 太阳外围有行星围绕,更有厚薄不等的星空尘埃圈,这都对光线的折射有贡献! 我说,我们已经彻底排除了所谓“时空扭曲”的谬误,研究略经太阳光线的偏折最好的方法是实验。 这位“棱镜出入光线平行”水平等级的业余人士的热情可嘉,我决不是给你泼冷水,好好努力吧 |
以很明显: 这种手法,在必然王国,可以无敌天下 ! 但是今天,jqsphy有了克星——世界有了具有理论检验真理的科学学! 科学学毋庸通过实践检验环节,事先就可以检验真理! 使得jqsphy的所有诡辩术都无效,而且科学学逼迫jqsphy必须要老老实实的规规矩矩的站队! 朋友们都看好了:jqsphy绝对不敢站队的! 不信? 走着瞧! 所以,科学学宣告:不站队,jqsphy得任何言论都是无稽之谈不可考!
|
赫赫!
科学站队,这就叫理论检验真理! 不过你也可以发挥一下“两层皮”能事,把这叫做一种实践,也是可以的! 不过不要再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动物世界标准!了。 |
对【5楼】说: 我说:“太阳外部巨大空间,凡有气体物质,其密度与太阳球心距离平方成反比都对光线的折射有贡献!” ---------- SHEN RE: 菩提山人不是提供数据了吗,太阳外部区域密度比我的日冕层密度还要小几个数量级,按照你的外部区域密度与太阳球心距离平方成反比,你的密度都比我的日冕层密度还要小很多(小几个数量级)。连日冕层的折射效应都只有引力折射的10万分之一,你还准备把目镜对准谁?你说,你不对准日冕层附近,你准备对准谁?你说“太阳外围有行星围绕,更有厚薄不等的星空尘埃圈”,告诉你,典型行星质量只有太阳质量的一亿分之一,即使光线路过某个行星附近,这个偏折也是亿分之一效应。即使星空尘埃圈有效果,由于我们的两次测量(有太阳的情形与无太阳的情形)是两次测量之差,所以在前后两次测量中,这个星空尘埃圈的效果是抵消掉了的。如果太阳的引力偏折效果是A,星空尘埃圈的效果是B,那么总效果是A+B;当没有太阳的时候,总效果是B。测量偏角是A+B与B的差,结果还是A。 不过,以上说法一定说服不了Tongzr。主要还是以下原因,星空尘埃圈根本可以不计:星空尘埃圈的密度实在微小,根本就谈不上效应,银河系平均密度可以代表Tongzr的星空尘埃圈的密度,银河系平均密度比起太阳日冕层密度还小。Tongzr,你还准备说什么? |
对【4楼】说: 赞同"折射是导致太阳附近光线弯曲的直接原因"之说 常识中,"弯曲"和"偏折"存在含义的不同:"弯曲"一般是指轨迹呈现弧线形状;"偏折"则是指轨迹呈现折线形状。因此,"光线弯曲"和"光线偏折"的准确物理意义是有原则区别的!! 把星光经过太阳附近"会发生偏折"现象全部说成是受太阳引力影响"会发生弯曲"现象时(即不包含"偏折"情况),这本质上便已经是排除了光经在太阳附近传播时的折射规律!!
[[[[[[[SHEN RE:你这样区分偏折与弯曲,精神很好,但似乎没有必要吧。老童,也会不太欣赏这样的区分吧。]]]] 应该说,由于受太空观测能力的限制,人们并不太清楚太阳大气层离子分布密度等情况,太阳大气层应该是由非均匀的离子放射体和一些未知杂质等构成的流质层,加上一些物理特征,背景星空的平行光透射太阳大气层到达地球时,必然要受光学折射因素的影响。所以,在没有排出折射影响之前,将造成光线"弯曲"(本质上应该主要是"偏折"情况)原因完全归结为受太阳引力的作用时,这至少便是不严谨的...(西陆陈诚)2008年4月20日 [[[[SHEN RE:尽管太阳日冕层密度分布是与太阳球心的距离有关的,但是大致密度分布数据我们还是有的(天文学教材就有);菩提山人也提供了日冕层之外的密度数据。 你说的疑惑,精神的确很好。但是你没有去计算,你去计算后,就会发现引力折射比起大气折射,高10万倍。 至于你说的一些细节“未知杂质等构成的流质层,非均匀的离子放射体”这些会对折射有影响,但是对于估算而言,则可以暂时不考虑。 我与刘岳泉在估算太阳大气折射效应的方法上是一样的;对于太阳大气密度数据,他也认为,如果菩提山人数据可靠,那么太阳大气折射效应更可以不计。目前我只有刘岳泉这么一个知音。你可以算是Tongzr的知音,但你们缺少计算,只是空泛地质疑,因此没有说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