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道渊你的帖子前半部分讲的还有几分道理,不过你是在讲黎曼几何与群论用到相对论中的历史,而我是在讲理论逻辑。我们讲的不是一回事。 http://www.xdlbj.com/bbs/dispbbs.asp?boardID=5&ID=2786&page=1 口口口在《西路陈诚......》一文中说:"......其实洛仑兹变换式推导有很多种,如群论和微分几何等方法,很严谨,教材中只是用了最差的,只需要小学数学就可以了,被你们......"。表现了他对相对论和群论毫无所知。 在相对论中,(1)式被称为"长度为0的四维时空间隔" 式,"长度为s的四维时空间隔"式为(ct)2-r2=s2 (2) r本身是一维的,可以写成三维的形式,但相对论把r辩成为本身是三维的,再加上ct一维共"四维"。(1)(2)两式已被拙著《相对论的双验证诠释》用[逻辑]法彻底否定了,因为r本身是一维的,ct与r重合,合起来也是一维,相对论依据三维坐标系转动即三维变换其中r的长度不变的理由,推演出"四维"转动即变换,其间隔"长度"也不变,从而使"四维"的洛仑兹变换式的悖合理化。但既然经变换其中的长度和"长度"不变,变换就是多赘的。所以不要转动坐标系而是设想r绕O转到与x轴重合(这样就不用变换了),就因简化发现了一个重大的奥秘:原来(1)式的r是固距而(2)式的r是行距(是运动粒子后方的累积性已行距);s是运动粒子前方的消减性未行距。于是如设Δ为固定符,d为移动符,则(1)(2)分别扬弃为:(cΔt)2-Δx2=0 (3) (cΔt)2-(vΔt)2=dx'2 (dx' =s , dx= vΔ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