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岩录第四则
举德山到沩山,挟复子于法堂上,从东过西,从西过东,顾视云:“无无。”便出。(雪窦著语云:“勘破了也!”)德山至门首却云:“也不得草草。”便具威仪,再入相见,沩山坐次,德山提起坐具云:“和尚。”沩山拟取拂子,德山便喝,拂袖而出(雪窦著语云:“勘破了也!”)。德山背却法堂,著草鞋便行。沩山至晚问首座:“适来新到在什么处?”首座云:“当时背却法堂,著草鞋出去也。”沩山云:“此子已后,向孤峰顶上,盘结草庵,呵佛骂祖去在。”(雪窦著语云:“雪上加霜。”)
****************** ***************** ********************
公案之前,有一段关于德山和尚的故事:“初到澧州路上,见一婆子卖油糍,遂放下《疏钞》,且买点心吃。婆云:‘所载者是什么?’德山云:‘《金刚经疏钞》。’婆云:‘我有一问,尔若答得,布施油糍作点心;若答不得,别处买去。’德山云:‘但问。’婆云:‘《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上座欲‘点’那个‘心’?’山无语。”----这时候的德山还是一个未了汉。
于是“婆遂指令去参龙潭。至夜间入室,侍立更深,潭云:‘何不下去?’山遂珍重,揭帘而出,见外面黑,却回云:‘门外黑。’潭遂点纸烛度与山,山方接,潭便吹灭,山豁然大悟。” 这时候德山和尚觉悟了两点根本原则:
1,吹灭蜡烛的一刹那,一切事物归于黑暗,陷入虚无;德山和尚恍然大悟者,在此。这就是上一则公案所说的“廓然无物”也。
2,吹灭蜡烛的一刹那,一切都从眼前消失;唯一没有消失的是灿然绚然的就是摇曳的烛光,它变成了视觉意象,深深的印在了德山和尚的前庭。他突然明白,所有的文字都是悟道的障碍,唯一直指人心的是意象思维,“山遂取《疏钞》,于法堂前,将火炬举起,......遂烧之。”这种方法,曾经在“拈花微笑”公案里有明确的表示,不赘。
觉悟之后,德山造访沩山,先是“从东过西,从西过东,顾视云:‘无无。’”---- 他用哑谜的方式向沩山和尚讲述自己的求佛参禅过程:我学习西方经典追求佛谛(东—西),然后烧掉倍受重视的经卷(西—东),终于顿悟“无无”真谛:佛就是无就是空。然后“德山遂出到门首,却要拔本,自云:‘也不得草草。’”----如果破门而出,眼里没有佛,那就不是真正的众生平等的意思,就不是随缘,因为此时此刻的因缘里,佛确实是具体存在的,即沩山和尚。于是终于“再具威仪却回相见。”,表示了我佛不二的平等。接着“山坐次,德山提起坐具云:‘和尚。’沩山拟取拂子,德山便喝,拂袖而出,德山背却法堂,著草鞋便出去。”----德山拜佛出于自然流于本心,沩山“拟取”的动作却显现了痕迹落了第二意,于是德山喝之。穿上草鞋的动作表明,德山对禅的心得对佛的理解就是:不即不离无牵无挂不着痕迹----对此雪窦著语云:“雪上加霜。”
----黄海月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