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礼运》篇先提出"大同"、"小康"的理想社会,然后集中论述"礼"在治国平天下方面的积极作用。而礼的具体内涵,就体现在"七情"、"十义"之中。"礼之用,和为贵",准确地说,和就是"十义",而要达成"十义",有两个要点需要注意:
其一,礼是五伦关系中,主体双方都应该努力做到的,具称"十义"。我们不能仅仅要求臣忠、子孝、弟弟、妇听、幼顺。相反,更重要的是君仁、父慈、兄良、夫义、长惠。只有居上者言行以礼,上行而下效,才能真正在全社会推行礼治。这正是孔子尤其强调,而后世王权为统治需要故意扭曲的部分。《八佾第三》篇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直指礼治推行不力的三条病根。《子路第十三》篇孔子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宪问第十四》篇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可见"十义"才是礼制之本,而顺利实施"十义"的关键首先是在于君仁、父慈、兄良、夫义、长惠,是自上而下式的教化,而不是自下而上式的愚从。"三纲五常"式的强盗哲学只是"儒家贼"们的故意扭曲和误解。今天我们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智慧,又岂可一错再错!
其二,礼并不碍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乃人之常情、常性,人皆有之。"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所以古来圣贤都强调"随欲而治",礼治的推行也是如此,他不回避人们的正常需要,更不会扭曲人的正常性情。《礼记》强调的是使天下人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由自己的爱恶出发,能关心到身边人和其他人的爱恶,做到发乎情而止乎礼义。所以"礼"并非后世假惺惺的客套,不是虚伪的做派,而是彻情彻性的外在行为体现。《先进第十一》全篇论述的,也就是七情和十义配合而致礼的内容。
孔子最后说:人心难测,不见其色,要使天下一家,以中国为一人,除了大家各自知礼行义以治心,还有什么其他办法呢?喊喊口号,呼吁大家要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是没有用的,只有人们能克己私欲,提高修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后才可能做出复礼之德行。
孔子提出的"为政以德"、"礼让为国"、"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观点,一再表明礼在为政、修德、里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为学中更直接指出"本立而道生",那个本就是礼,是孝、弟、忠、信、敬、义等基本的品行。
"礼"所包含的核心元素包括:诚、敬、朴野、无我。
诚--"吾不与祭,如不祭"。礼应真诚,心行如一。诚者,心"净"无杂念,不是叫我们向神灵、祖宗讨好处。《大学》说: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摒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肝肺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可见,不"自欺欺人"才叫诚,诚意其实就是"忠信"!
在这一段内容之后,《礼记大学》引用了几句《诗经》,及《康诰》、《大甲》、《帝典》、汤之《盘铭》和"子曰"的话,充分强调"诚意"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关键,懂得诚其意,才是真正的格物、知本。而朱熹恰恰于此点悟不透,丝毫不明白子思以大块文章重点强调"诚意"乃万德之始的苦心,所以才将"亲民"错解为"新民",稀释了《大学》以"诚意"为修身立德之本的意图。
《中庸》开篇也强调了"故君子慎其独也",后面又再对"诚明"加以说明:
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
《中庸》和《大学》所强调的"君子慎独"、"诚"的观点相当一致,与《论语》的"忠信"、"忠恕"的核心观点又不谋而合。所以说《中庸》、《大学》都似出自子思,而且子思应该是《论语》的重要编辑者之一。
另外,《论语》还强调"获罪与天,无所祷也"。举头三尺有神明,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所以说《论语》中的"诚",就包含了真、净、善的含义在内。
敬--敬畏。"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象孔子那样,每有蔬果、食物,都会拿去先祭祀祖先,表明对祖先的敬重。畏者,畏其因果。面对神灵还敢心存邪念,那面对普通人时岂不无法无天了?祭祀时要敬,待人处世时也要敬--不侮慢别人,不怠慢工作,保持惟恐不善言行带来不善果报的畏惧之心。所以"敬"就包含了敬重、慎重、畏惧因果的含义。
朴野--发乎情,止乎礼。礼贵在真,以我们的平常心、直心去表达自己,言行与心灵一致。但对违背道义的地方,能保持警醒,及时改正。既有情,又有节,正是上文提到的治七情,修十义。所以"朴野"就包括了直、有情、有节的含义。
无我--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将我与其他人、天地自然视为一体,平等人事,日常生活中不惟我独尊,而能由己及人,就是合乎礼的。相反,凡事从自我利益出发,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便是无礼的。这个"无我",就包括了平等、寡欲无诤、爱人的含义。
知天命可从知礼、克己复礼入手。知礼可由知言、知人入手。而知言本务,端在孝、弟、忠、信、慎言、敏行。能时常体察自己起心动念,闲邪存诚,便能由己及人,施善于人。明礼之根本,斯为忠恕,如此自可入道,里仁为乐。换言之,今天的时代虽然没有礼的形制,但孔子所倡导的礼的精神仍然可以学习领会到,将之落实于待人、处事、接物之中,就能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进而知达天命、治平天下。相反,若我们只图利欲,则虽孔子在世,亦不可教也。季羡林先生曾引用香港《公正报》的一段话,表达"礼"的作用是横亘古今、无人可缺的:
富者有礼高质,贫者有礼免辱,父子有礼慈孝,兄弟有礼和睦,夫妻有礼情长,朋友有礼义笃,社会有礼祥和。
《论语》一出,君子有福。但是几千年来,《论语》和儒家思想不断遭到扭曲、被呆板化和教条化,近现代更是被赤裸裸地抹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