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何处无芳草 下一主题:请柬
回忆我的外教
[楼主] 作者:lliziqing  发表时间:2015/02/24 20:44
点击:11526次

 回忆我的外教

                                                                                                          作者:李子卿 

  

教室的门轻轻开了,进来一位外教,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简朴、单纯……同学们悄声说,Belinda(白琳达),给我们上听说课的。

她不会说汉语,英语说得当然比“中国英语”好多了。她首先告诉同学们,上课时不准一齐站起来问好,再之是不准在她的名字前加任何称呼,让直呼其名,大家都照她说的做。由于我们都是成人,有的已多次出国谈判,有的尚未接受过正规的听说训练,程度参差,她就不厌其烦地甚至一字一句地教我们,并用各种办法让同学们开口说话。她从未谈过课堂气氛对听说课有多重要,课堂气氛却一天天好起来。她还给我们每人取一个英文名字,26个字母按次序一人一个,我是F,她就给我取名Frank。我比较喜欢这个名字:一是欧美许多名人就是这个名字,熟悉、亲切;二是叫和听起来顺;三是它本身是“诚实”的意思。她当时就能把这些符号记住,还都能对上号。在她的心目中,每一个同学都是重要的。

以后的上课,为了都能照顾到,她就把我们班一分为二,A组在语音室上课,B组就到听音室听音,这样轮换。她不懂汉语,却了解许多中国的文化和心理之类,授课不拘一格、深入浅出、风趣幽默,或讨论、或游戏、或故事、或小节目,寓教于乐,语音课由负担成为快乐。

听音是边听边记边答题,选材也好,办理各种常见业务、欧美风土人情、海底空中……听完一段她还要讲解,讲了再听,一丝不苟,一走神就会出问题,这样每节课搞一至几个小专题,效率很高,紧张而愉快。一次我的耳机出了点问题,来不及换座位,就将就着听或猜,第二天作业发下来,上面用红铅笔密密麻麻地填改了许多,包括标点符号和移行,我的马虎实在是对不起老师,我性格较内向又没有一个合适的机会——向她道歉。

过了两三天,有同学说白琳达叫我去一下。她住的平房,和一个教欧美文学的女外教共住一个小独院。一进门,白琳达就让我坐下,没说作业的事,只是问我过去的工作、学习等,这样我就有话可说了。我尽量拣我有把握的句子说,至于说什么是其次的事。她听得很认真很兴趣,我趁机说了许多句子。我高中毕业后工作了一段,高考恢复后考入一所专科学校,毕业后工作了5年又参加成人高考入本校本科……当我谈到这里时,她说我们走过的路差不多,她1978年考入剑桥,中学和大学毕业后都工作过,后来又接受了一年多的培训就和许多人报名到发展中国家工作……我们那年只有百分之三点几的考生能达到大专以上录取分数线,而剑桥大学的录取率一般在百分之几十。我后来曾想,人家剑桥是具有八百多年历史的世界名校,培育了培根、拜伦、罗素、牛顿、达尔文、霍金……有七八十位诺贝尔奖得主曾经在剑桥大学学习或工作……我虽然爱我的母校,我的母校当时也有几个国内知名的老师,但和人家白琳达的母校相比,说得谦虚一点,就像是“叫花子与龙王爷比宝”,好在当时只是为了练口语。她还知道中国的属相,我们不时地笑我们那个相同的属相。我们的话题很多,我们越谈越来劲,她后来把话题转到了作业上,也没什么直截了当的词,很有中国特色,大意是我们的教龄大多比她长,要多给她建议,并要我认真点,平时要多听多说并多去她那听和说。

这样我们和白琳达的关系就像同学们之间的关系了。我们经常去她那,或专题讨论,或人物、事件,古今中外,科学艺术,柴米油盐……有时,同学们急急巴巴争得面红耳赤,“急中生智”者常常颠倒目的和手段——用汉语来论证自己,白琳达认为这是犯规,但她只矫正语言而很少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且常能巧妙地把理屈词穷者救出困境。我们就这样不断地长进,说不来的地方就换一个别扭的词或夹进汉语或一个手势、动作。

白琳达无时不在给我们提供机会。(现在外教很普遍了,当时还是稀缺资源。)一个星期天她来我们宿舍玩,见我躺在床上发呆,我说是小病,待会出去弄点中药吃吃就好了,她说她也要到市里办事和看老乡,邀我一同出去。她的所谓老乡有英国的,也有美国和加拿大等国的,她后来带我结识过很多。看完老乡,白琳达买了些东西并刻了四枚篆书图章,让我充当了几个小时的“翻译”。返校时,她坚持走几站再挤公共汽车,踏着小雪,一路上,我们说了很多话。她是爱尔兰的,大学学的历史,毕业后在泰晤士河渡船上当过售票员,她在中国的月薪四百元左右……(有的家庭情况及其图片是她给我们上课时讲的。)当我问她回国后将干什么工作时,她不住地摇头,很茫然的样子。回来后她让我在她的炉子上煮中药,我说这药不难吃,没病也可以吃,她拿勺子喝了一口这种“中国艺术”,由于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她连连说,“我的上帝啊,可怕,太可怕了”。

我们和白琳达一块听说,一块打牌、下棋、打球、跳舞,一块布置英语晚会,一块欢度圣诞……不知不觉就是一年。

白琳达就要回国了,暑假也到了,大家陆陆续续来道别和送行。

一天下午,我和妻子(同班同学)最后一次去看她,也是最后一节听说课了。

屋里的东西很零乱,她正忙着整理。我们进来,她就和我们一块坐下来说话。我问她什么时候走,她说她先去西藏再从西藏飞伦敦。她跑了中国的大部分省但没有去过西藏,她的工资也大多花在了中国,不多的行李已办了托运,随身所带是些途中用品和“中国艺术”,她一无所有,将要从这遥远的东方飞回她久别的祖国和亲人。当我问及她回国后的去向时,她说她就像秋天的一片叶子,不知会飘向何方,还是很茫然的样子。

我们胡乱说了些友谊地久天长之类的句子,她还像往常那样偶尔做一点技术性的纠正或优化,但,谁也掩饰不住离情别绪。

我们起身告别。她突然说,弗兰克,听说你会写东西,怎么没告过我?能不能留给我一篇作纪念呢?我和妻子相视了一下,说,很对不起,不值得留的,现在身边也没有……妻子在地上散乱的报刊中发现有我的一首小诗,妻子拣出来,我递给她。她让我给她译,妻子把大意给她翻译了一边,她觉得有意思,便拿来录音机按下录音键,跪在地毯上(同学们也经常跪或坐在地毯上翻书刊或打牌下棋),让我先用汉语读一遍,又让我译在纸上再读一遍。她把这些都放起来,从书架上取出一些英文刊物和一本精装的英文诗歌,用笔飞快地在书的扉页上写道:赠给弗兰克和海伦,我以所有的最好的祝愿期待着你们的未来!白琳达,1987-8-3。她又把她家的通讯地址写在一张纸上夹在书中给了我。来到院里,那位教英美文学的老师给我们照相,留下了一个难忘的瞬间。

她们送我们出院门,然后是挥手再见。再见,这个词不知有多少人使用且实现了多少次,可对于我们来说,它几乎就等于永别。挥手之间,我发现白琳达的眼圈红了。

该文曾获《中国青年报》“我心目中的教师”征文三等奖,白琳达(Belinda)同时获得“教师荣誉奖”。详见《中国青年报》1992427日第1版和第2版,原标题为《我的外籍老师》。

本帖地址:http://club.xilu.com/dream0412/msgview-10368-242996.html[复制地址]
上一主题:何处无芳草 下一主题:请柬
 [2楼]  作者:深秋拾叶人  发表时间: 2015/03/11 23:55 

点个赞!
 [3楼]  作者:dream_梦儿  发表时间: 2015/04/12 08:43 

有意义的人生经历

值得永远记忆。

问好朋友。

※※※※※※
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处净地、属真的、属灵的、更是属纯的。
 [4楼]  作者:竹品朝霜  发表时间: 2017/10/09 13:06 

一篇感人的回忆文字!相遇是缘分,值得珍惜——不论远在天边,还是近在眼前!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21155595779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