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点滴勾出事物的轮廓,那么多的经历,事件、人物。在感受的过程中滤得简洁,深刻的是一种时代气息留在心底的感悟。以及介意它的人们在思想上的某种认知和评价。许多事,身在其中时,我们甚至不知当初在想什么。“当时是怎么想的?”成为一个疑问,会长久的荧绕,在其后又会反复去猜测、推演、衡量。正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生活过程的淡忘、或者说不清晰,形成了一种持久的渺茫。不断的猜,不断的想,琢磨曾经和构想未来,本来真的差不多,一样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刻骨铭心是极致的印象,恰恰是我们无法让一生都保持或者说际遇极致的状态。所以认同了模糊理论不属于智能的范畴。人生的模糊本质也是客观确实的。身不由己的被推动,自然演化了思维主导的滞后,也就难怪生命中浮幻出种种模糊。从而发出“人生如梦”的切肤感叹。 是啊,将生命过程比喻成一场大梦。实在是确切。我们能期望生命的哪个关口,是自己的梦醒时分?大难临头?老态龙钟?情缘了断?劳雁纷飞? 世事无常,道理荒唐。人们渴望着自我的早日清醒,认为清醒就能够避免伤心的悲剧,或者不堪的恶果。以为把清醒回置到昨天,就能改变人生的轨迹。圆融老者轻一笑:世道遍布着烂泥潭,不是掉进这个,自然会掉进那个。清醒的反问一句,你认为掉进哪一个算是正确的?应该的呢?由此看来,模糊想要教会我们的,不是乖巧,而是承受;不是精明,而是豁达。别去说什么世界是属于你的,而是要懂:你是属于世界的。包括你的所有的沾沾自喜和全部的错误百出。 青春的生命就是从营造梦想、编织模糊开始的。这有什么不好?我们在不断的出错和挫折中碰撞,理想幻灭、期待落空、然后又重新构建,正是因为这样,才有了真正的生命意义。才有了生活的真实质感。不信吗?去看看那些不再出错的人,究竟是些什么状况的人。不再幻想怕是终极的幻灭。没有期待是否彻底的落空? 消磨的力量实在强大,强大到可怕的程度。憧憬固然要在磨砺中失真,幻想当然要在撞击中破碎;冲动必然会在遮挡下衰减,激情自然要在苦难中调和。滋生出一种叫作“理性”的东西,来安慰和麻醉感觉的神经。降温般的冷静,会让许多亮丽的色彩不再诱人。那便是很特别的矛盾和纠结。不接受甚至讥笑昨天曾经的客观,包括曾经的自己,自以为是是相信成熟的清醒和理性的冷静,可以修饰经历过的昨天。如此说来,早日清醒远不如姗姗来迟。 否定别人,并不能达到彰显自己的目的,虽然常常有人以为这样可以。否定昨天,并不能健全今天,虽然还有谁在不断的尝试。如果否定成为一个人的习惯,那只是一个人的自我作贱,无论他习惯于否定别人或是自己。 生命的过程,究竟应该用什么来衡量。这是个包含大智慧的话题。自我认为的意义所在,形成了人们心中不同的标尺。权势、富贵、颓唐、逍遥。适从与可能,营造再认命。有点可惜的是,我们常常等到无路可退才服从真理。或者说标尺形成已近末路穷途。晚是晚了点,但毕竟还是有了。多少也是安慰吧。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日星期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