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灵修笔记(一) 下一主题:春天的气息
烟雨肖家桥
[楼主] 作者:长河拾尘  发表时间:2009/04/18 11:20
点击:689次

     从落坪去肖家桥的时候,正下着绵绵细雨。   

     雨,淅淅沥沥,不紧不慢。溪边一株株老态龙钟的水柳,安闲地数着溪底的卵石游鱼,不愠不火。

     码头边孤零零地泊了一只客船。船篷是用木杉条清缝合榫钉上,再用桐油刷上三五遍,上面再覆一层草绿色油毡。船身则漆成白色,方格的舷窗装上玻璃。精选上等的檀木或是栗木板用马钉错杂成块地钉合后铺在舱内,再在船舱内侧钉置一方长而厚的杂木板,两两相对,供人坐息或临窗观景。船篷之上可载货物,船舱之内,可坐三二十乘客。晨光曦微,迷蒙一片。远山近水还在寒雨中酣着。码头的吊脚楼上不时有一两盏桔黄的电灯次第亮起,接着是老人吆喝孙儿孙女起床的声音(因为孙儿孙女得赶学校的早自习)。一阵吱吱呀呀的门响,有三三两两的小孩提着火笼出门,鼓起腮邦子吸溜着清鼻涕将火笼里的炭火吹得有些“星火燎原”,然后又秋千似地轮出一道道漂亮的火星子弧形。随后便是东家“二佬”,西家“粘皮”地唤起小名儿呼朋引伴。远近,不时有鸡公啼笼的声音此起彼伏,各家的炊烟也开始袅起来。 

     刚过七点,五大三粗的船老板笼一顶粘满油腻的灰色毛线帽袖手缩脖地来到船上,看我早早地呆在船上冷得发颤,赶快生起一盆炭火,很抱歉似地要我暖暖身子。我感激地朝他一笑,他便很满足地捏住鼻子,将一把清鼻涕非常潇洒地抛到江中说,老弟,现在油贵,我们还等一两个客就开船,行不?我连说,要得要得。然后坐在船中,透过船窗,看平静的水面或泊或漂或袅着的那一层厚厚的水雾,以及一江雨点轻叩水面微漾的涟漪。眯眼看得久了,一时,暖暖地山朦胧,水朦胧,人也朦胧了。
    
等了约二十分钟,先后上来一位老者与一位抱着孩子的年轻妇人,还有两个去县城进货的商贩。估计再没有乘客会来,船老板发动引擎,船开始发出“突突突”的轰鸣,打破水岸柔软的宁静,在平滑如镜的水域犁出一翦白浪,沿山边一路弯行。船上一共就五个人,两个打货的船客仿佛还没睡醒的样子,围着火炉,不一会儿就又盹入了梦乡。我一直将目光泊在水上,看雨点水花从船舷边浅浅溅过,看水边山上的人家在薄雾中时隐时现。约半个时辰,水雾腾起,视野大开。远处水域,有载满砂石与木材的驳轮吃力地驶过,有驶往五强溪的快艇箭一般地掠过。近处,更多的是一些小渔船一橹一桨地在水面上逡行,要么是父子俩,要么是夫妻俩,一边摇一边晃,一边小心地收起沾满水珠的渔网,在丝卡上小心地拣拾一尾尾的小鱼。他们常常是头天夜里就将渔网撒好,第二天清晨只管来收网,如果运气好,一网能网住好几斤鳜鱼、青鱼、化鱼、黄刺骨,早早地卖到集市上,能卖五六十元。晨曦中,他们的捕捞,一叶一舟一剪影,远远望去,特别地富有诗意。但在他们,我知道,绝对是与诗意无缘的。那么大冷的天,江边水上,寒风细雨,其辛劳可想而知。然而正是这种辛劳,却成了肖家桥“千岛湖渔村”一道道撩人的风景。
    
船舱里小孩子的啼哭声将我的视线拉回了舱内。孩子大约只七八个月光景,不时躁动不安地啼哭。我问年轻的妇人怎么回事,妇人说是孩子发烧,乡下的医疗条件不好,得赶到城里的妇幼保健院去。同船的老者帮忙将妇人背篓里孩子的风衣、小棉被拿出来,将孩子紧紧裹好,生怕孩子再次受了凉。我也在一旁挺有经验地帮着。这次,是妇人感激地朝我一笑,说是难为我了。然后将孩子包裹好抱在怀里,旁若无人地把胸前的衣服往上捋,温情安祥地给孩子喂奶,一会儿从左乳换到右乳,一会儿又从右乳换到左乳。孩子衔着母亲的乳头,很快安静了下来。年轻的妇人轮着一双忧郁的眼睛说,她男人到浙江打工去了好几个月了,等孩子稍大些,她也会与男人一起去打工,孩子留在家里让公婆照看。只是现在孩子病了好几天,心里很是着急,怕高烧烧成肺炎,会有什么闪失。妇人忧郁的脸上显出许多的焦躁与无奈。我不知能说什么,一时沉默。不一会儿,孩子衔着母亲的乳头似乎睡着了,妇人也困盹了,有幽微的奶香在火炉边淡淡地缭绕。
    
不多久,船到大酉溪。我与老者、妇人道别,跳上岸,心底忽然有了一种柔软的东西潜滋暗长,长长地吐一口气,一路的山水人家与山水人家的故事就这样一天天不停地搁浅在码头,又不停地随船继续起航。

    上得岸来,看船随浪悠然远去,顿觉自己就如江中的一尾鲫鱼一下子被抛到水岸陆地,毫无意义地胡乱蹦腾,全然不知东西南北。肖家桥有近十万亩水域,人称“五溪千岛湖”,雾蒙蒙的雨天,就是本地人撑船时常都会迷山晕水。雨下得有些紧。河岸边,我一手撑伞,一手探到前额辨别方位,一边等过路的小渔船——因为从大酉溪到肖家桥学校还有十余里的水路。不一会儿,一艘开往五强溪的客船靠岸了,从船上下来一位年轻的妇人,眉清目秀的,身穿草绿色的羽绒服,脚蹬一双棕色的长筒马靴,拉染成微黄的长发从肩上斜斜地披拂下来,显得优雅美丽。妇人见我有些瑟瑟的,便问去哪儿,我说去肖家桥学校。妇人说她是本地人,也是回肖家桥,而且她的爱人就在我要去的学校工作。妇人一边打电话要船来接我们,一边热情地与我攀谈。妇人说,她自己在肖家桥办了所幼儿园,她特别喜欢那些从小在水中长大的孩子,一个个水灵灵的,聪明可爱极了。正闲聊着,接我们的小渔船来了,我们开始随着吱吱呀呀的小船轻晃微漾在肖家桥库汊烟雨迷蒙的水域。

    肖家桥原本是个山区大乡,群峰连绵。由于国家大型水电站五强溪电站的修建,肖家桥开始华美变身——由山乡变水乡。无数连绵的山被浩浩汤汤的江水围住,只露出一个个葱绿的小山头,山环水绕,每一个山头伫立水中央,如在河之洲,在水之湄。曾经世代躬耕垄亩的山民不得不由山下搬到山上,山民由此变成了渔民。家家户户几乎都有小船,出行时,小船迤行山水之间,恬静而陶然。在肖家桥宽阔无边的水域上,见得最多的自然首推网箱养鱼了:近岸的水边成井字横竖排开十根、二十根甚至是上百根竹杆或是杉条,有的架在空油桶上,有的架在大块的泡沫上,粗粗的网绳嵌在竹杆或杉条上,很有场面与气势。凡成片的网箱聚集地,便有用较粗一点的杉木条扎成的木排,木排上面再搭起一间小屋,养鱼人的饮食起居就全在里面了。那一间间的水上小屋在晨光曦微中,仿若山水小景,诗意地精致着风景着,恍若海市蜃楼。沿肖家桥桂花村而上,临水的吊脚楼渐次增多,竹篁橘林点缀在各个山头,绿树翠竹掩映的吊脚楼前的小小空地上常会立着一株或是几株柚树,青枝绿叶间缀满了黄灿灿的柚子,煞是诱人。弯弯曲曲的石板路,从水边一直延伸到半山腰的吊脚楼边,吊脚楼随山势转折高低错落,每一个小村坊,少则十几户,多则二十几户不等。山静水寂,在小船上,往往听得到大人孩子隐隐约约的对话声,菜园子闲闲觅食的母鸡“咯咯咯”的呼朋引伴声,还有砍柴火剁猪草的声音,甚至是菜下油锅的滋滋声。
  河边的吊脚楼除了屋顶铺设黑瓦外,几乎纯用杉木和松木建成。因为散处溪谷,居处高峻,少有平地,建吊脚楼只需一个可以撑得下木柱的支撑点,后面依山略略立得住,便可以住人。又因山高水深,风到了山里总会柔和许多,吊脚楼自然也就可以承受多年的风吹雨打而若无其事。如若细看这些支撑楼面的所谓“吊脚”,有的几乎是歪斜着的,有的下面垫有一块块石头,那些石头也垫得似乎随意,直让人疑心要倒,然而,再看楼上檐下平和的乡民,便知道这一切实在过于多虑——此时,联想到写意山水中,每每点缀有几笔画成的小屋,笔笔歪斜,都市人以为是写意,其实在水边山里人看来却千真万确算得上是写实的。

     水样的肖家桥,其实本质依旧是山的。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在肖家桥不是坐船就是走路,先后到了桂花、鹿竹溪、岔口潭、复兴、宋家坪、高原、张家坪、大坪、小酉溪、大酉溪、甘溪、金场溪、银海,每到一处地方,都会惊诧于这里古朴得让人新鲜的吊脚楼,惊诧于纯朴得让人感到匪性十足的山民(或渔民)。他们会粗野地亲昵你,说你是“狗日的”;他们饨鱼杀鸡烹狗热情款待,要你喝酒,你要是推辞,他们会说“狗日的,这碗酒都不喝,卵味啊”;更有甚者,端起大碗,唱起酒歌:来到堂前都是客,八仙过海来团圆,酒过三巡通大道,否则别扯鸡巴谈。这等民风野趣虽然一时让人有些不适应,但真性真情却如水如酒,温而烈,醇而绵,让人回归本心本性,放了一切的虚假斯文,一切的岸然道貌而手舞足蹈。酒至酣处,酒歌四起:“虾公头上一撮毛,驼个背来弓起腰。 你是岩上干虾子,一闻没有腥气骚”,“朋友都往这里摸,悠悠情怀无座落。壶中有酒且留客,你来我往唱个歌。”其时,在肖家桥大坪村,就曾出过人称“湘西歌王”的舒克亮,五岁开始学唱山歌,遍游湘西各地,四处拜师学歌,不到而立,即成为湘西歌台擂主(同行送了个“扁担花”的绰号给他,湘西农村称豹子为铜钱花,老虎为扁担花,是真正的山中之王。送其“扁担花”绰号,即尊其为湘西歌王)。他唱天唱地唱日月,唱悲唱喜唱冷热,用歌声向大地苍穹、人间世界发出心灵的呐喊。歌声,在这里,又成为山民们另一种劳作之余的情绪生活与精神的寄托。

    肖家桥除了水中的鱼品种繁多,肉质鲜嫩外,由于封山育林,加上前几年的治爆缉枪,这两年山上出没的飞禽走兽一下子也多了起来。有时,村民会在野物必经的路上将一株茶树或是栗树的主杆弯过来,形成一张自然而然的箭弓,再在弓上巧妙地系上绳索,设置好机关,待触到机关,便会将野猪、山麂等悬空倒吊,猎了活物。自然,这些野味便成了家里的珍藏,等到有贵客来的时候招待客人。几天时间,我有幸吃到了真正纯正的野猪、山麂,还有锦鸡、竹鸡等“山的味道”,还有大河里的鲢鱼、银鱼、灰砣鱼,小溪里的小干鱼、腌酸鱼等“海的味道”。这些山珍海味,一经用酸辣椒作佐料,放入花椒、胡椒、桂皮等,在火炕里用钵头烟熏火燎地炊着,加上自家酿的米酒,大碗地海喝,其情其景其味,自是城市里宾馆酒楼的饕餮盛宴无法相比。   

    一连数日,与山民(渔民)们一起下水网鱼,一起吸着旱烟,一起喝着米酒,一起说笑山野趣事,甚至是有关女人的晕话。特别是说到当年夜校扫盲的时候,老师在小黑板上一字一句的教生字:上、下、左、右、天、日,老师说一天就是一日,一日就是一天。当即,一个中年妇女站起来向老师反映情况:一天一日还是可以的,但要是一日一天,那可不行,那人还受得住啊。言及此,大家伙喷饭喷酒,浪笑得前俯后仰。人在俗世红尘,奔波得累了,功利世俗的东西多了,面对这样的山水、这样的山民、这样的歌声,这样的笑声,何尝不神往于这片土地,神往于这种无求无欲本心自我的生活呢?时不时就想能临水而居,有一座吊脚楼房子,面对青山碧水。屋前小小空地,以百合与野菊为篱,屋后几丛翠竹,几棵橘树,春天时屋前屋后都是幽幽淡淡的花香,秋天霜后满树结挂饱满的红橘;有一块不大的菜园,长些菜海菜、韭菜、青椒、茄子之类,外面牵扯些扁豆、丝瓜之属,可以的话还要有一叶小舟,闲时放舟水中,兴致来时则撒网捕些小鱼小虾以作下酒小菜;周围有几家乡亲,他们闲时会端着饭碗过来一起吃吃饭,喝喝酒,拉拉家常。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山山水水,生生世世,人若能除却欲海里浮沉的一切,就这样月白风清地活下去,所需要了解的只是生命——回到人的本心去,回归人生的简朴真诚,回归一种无翳透明的生活。当生命到头时,可以无牵无挂、安静平和地离开,来自于水岸山边,复归于山边水岸,这是一种多好的 “上善若水”的生活啊。
  这样想时,雨又开始下起来了,肖家桥数百个山头小岛又笼罩在一片烟岚雾雨之中。风雨中,几位山民正披着雨衣驾着一叶小舟用渔网捕鱼,无数活蹦乱跳的鲢鱼、鲤鱼、草鱼在碎银似的水中翻腾,看他们在一派清波中很耐烦地撒网、收网、摘鱼,渔船上弥漫着一种触手可及的收获的喜悦,我似乎又隐约听到了他们汗水雨水中传来的蘸满酒味、烟味、鱼腥味的歌声笑声,在烟雨肖家桥的山边水岸,非常惬意地弥久不散。
                               

                                           200812月于天宁无为堂



※※※※※※
信仰第一,别人第二,我第三。
本帖地址:http://club.xilu.com/dream0412/msgview-10368-218174.html[复制地址]
上一主题:灵修笔记(一) 下一主题:春天的气息
 [2楼]  作者:一枚红叶  发表时间: 2009/04/18 20:10 

读着这样的文字,
不禁想起了<边城>,

据说,沈从文先生晚年疾病卧床的时候,
嘴里经常叫着"翠翠",那水,那船,那人,那情,是沈先生的归宿啊.

清幽的大自然,恬淡的人,纯朴的情,真的是那么切入心脾,
那么令人流连忘返.

长河的文字风格是多维的,可以是浓烈的抒情,可以是深邃的思辩,超拔的想像,
也可以如此宁静淡雅,

欣赏了.
 [3楼]  作者:dream_梦儿  发表时间: 2009/04/18 21:54 

一幅烟雨写真水墨画

好文,欣赏!

长河周末愉快:)



※※※※※※
人生永远在书香里跳跃。
[楼主]  [4楼]  作者:长河拾尘  发表时间: 2009/04/18 22:32 

不折不从

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字其人!!
很多次去过沈从文先生的墓地,而且沈先生也在距我不足百米之遥的芸庐住过一年多的时间,虽然时代不同,但与之那么很近地呼吸着同一个天空的气息。
长河文字很差,与先生相比,隔着永远无法企及的距离。
祝红叶周末快乐。

※※※※※※
信仰第一,别人第二,我第三。

[楼主]  [5楼]  作者:长河拾尘  发表时间: 2009/04/18 22:42 

梦儿周末快乐!

处山水间,忘却许多却又记起许多!!
处山水间,忘却许多,露水尚未散尽,看山岩间顶着露珠的蓝色白色小花,多有一番感受! 忽然记起: 1969年初冬,沈先生一个人生活,怪可怜的。屋里乱得吓人,简直无处下脚。书和衣服杂物堆在桌子上、椅子上、床上……到处灰蒙蒙的。张允和来看他,问他:“沈二哥,为什么这样乱?”他说:“我就要下放啦!我在理东西。”可他双手插在口袋里,并没有动手理东西,他站在床边,我也找不到一张可坐的椅子,只得站在桌子边。张允和说:“下放!?我能帮忙?”沈二哥摇摇头。既帮不了忙,张允和就回身想走。沈二哥说:“莫走,二姐,你看!”他从鼓鼓囊囊的口袋里掏出一封皱头皱脑的信,又像哭又像笑对我说:“这是三姐(张兆和)给我的第一封信。”他把信举起来,面色十分羞涩而温柔。张允和说:“我能看看吗?”沈二哥把信放下来,又像给我又像不给我,他把信放在胸前温一下,又把信塞在口袋里,并没有给我。这手抓紧了信再也不出来了。我想,我真傻,怎么看人家的情书呢,张允和正望着他好笑。忽然沈二哥说:“三姐的第一封信——第一封。”接着就吸溜吸溜地哭起来,快七十岁的老头儿像一个小孩子哭得又伤心又快乐。我站在那儿倒有点手足无措了。

彼时张兆和正下放咸宁种地。 从那个顽皮活跃的“小黑凤”,到温柔恬静的新妇,再到沉静、寡言的晚年张兆和,时光的变化每每让人感慨,以至于张家二姐张允和都叹道:“她与沈从文几十年同甘共苦,经历了重压与磨难,她的性格为此有了许多变化,很少有人会相信她原来是那样的顽皮活跃。” ——那个少时“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最美时温柔恬静如水,白头时包容理解一切的张兆和终于还是走了,2003年2月16日,在沈从文百年诞辰后不久,这位沈从文心中永远的三三或翠翠走了。
二老走了,翠翠也走了。
然而他们并没有走远,人心净,二老与翠翠便在。
翠翠是三三,也是沈从文,他们在每一个拥有柔软与纯净的阅读者心中长存。
沈二哥与他的三三——那个他的“人性小庙”里供奉的神,三三与她的沈二哥——那个称她“三姐”也称她“小妈妈”的人,当然会走到一起,虽然凤凰听涛山间眼下只有沈从文一个人的墓碑。

这也是后来张兆和痛哭流涕地说:她是整个北京城里最幸福的女人!!

杂言这些,祝梦儿周末快乐!



※※※※※※
信仰第一,别人第二,我第三。

 [6楼]  作者:长风起兮  发表时间: 2009/04/19 09:40 

在俗世红尘,奔波得累了,
功利世俗的东西多了,面对这样的山水、这样的山民、这样的歌声,这样的笑声,何尝不神往于这片土地,神往于这种无求无欲本心自我的生活呢?


湘西,令人神往的地方,因为有了《边城》,有了匪患,有了奇山异水,有了灿若群星的文人雅客---家园的长河~
 [7楼]  作者:梦里思雨  发表时间: 2009/04/19 13:23 

“上善若水”的生活
美丽的令人心旌
美文欣赏!

※※※※※※
常在月光下独踯 喜欢在窗前听雨 思念如柔柔月光 思念是绵绵细雨 静静地想你.....
 [8楼]  作者:岸雪  发表时间: 2009/04/19 15:24 

小国寡民的理想生活,老子向往的生活

在长河细致得无处躲避的笔触下,俗世所有的荣耀和富贵,都变得无足轻重,中国人虽然不皈依上帝,但天人合一的,清静无为,却让罪恶只能在彼岸徘徊。

春安!
 [9楼]  作者:绿筱媚清涟  发表时间: 2009/04/20 18:41 

何等的平淡
正是那一处的真,烟雨肖家桥。
问好长河兄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12864708900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