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头摆放着凉水井镇明德小学的科技教育成果集《科教花蕾在绽放》,这样一本很特别的集子,让我情不自禁地反复沉思两个问题:到底什么是教师?什么是教育?细细看完整个集子,我似乎找到了一个答案:教师应该是科学家、艺术家、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科学家,是因为他具有该领域渊博的学识,能够高屋建瓴、点铁成金;教师是艺术家,是因为他能把深奥的知识与艺术完美地结合,使学生在艺术的享受中获得知识;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因为他用自己的魅力、品质、言传身教影响着周围的人。而教育则应是一种人类道德、科学、技术、知识储备、精神境界的传承和提升行为,是人类文明的传递,是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价值在于给国家提供具有崇高信仰、道德高尚、诚实守法、技艺精湛、博学多才、多专多能的人才,为国、为家、为社会创造科学知识和物质财富,推动经济增长,推动民族兴旺,推动世界和平与整个人类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首先是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教师,我们的教育必是一个传播与探究科学的教育。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正式将培养科学素养作为小学科学教育的宗旨。科学素养的内涵非常丰富,它包括科学知识和技能,科学方法与能力,科学行为与习惯,科学精神、态度和价值观等四个基本要素。如果我们把科学精神、态度和价值观合称为科学观,把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方法与能力合称为科学智能,把科学行为与习惯合称为科学行为的话,那么,科学素养就是以科学观为核心,以科学智能为基础,以科学行为为外显标志的有机统一体。科学观对人的认识与实践活动有决定性的导向作用,它是科学素养的核心和灵魂,科学素养的发展是以科学观为动力,以科学智能的掌握和积累为基础的,而良好的科学行为与习惯的形成,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科学素养的提高。凉水井镇明德小学的师生们近乎二十年始终不懈的科学启蒙与探究为我们如何培养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提供了一个可喜的参照。
凉水井镇明德小学多年来以科技活动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努力实施新课程改革,注重过程,着眼科学素养,关注应用,着眼实践能力,紧密结合教育目标与学生实际,积极引导师生从身边的小事感知科学并参与到科技活动中去体验科学的魅力,勇于探索科技教育的新途径,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许多小论文选题明确,立意深远,渗透着青少年热爱科学、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美好理想与情操;许多小发明注重了从生活实际出发,针对生活、学习、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精心设计,巧妙创新,在体验中发现和生成知识,在过程中发展和创新能力,在参与中培养和提高素养,这是特别难能可贵的。这本成果集,为我们学校如何实现"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教育这一课程目标提供了数据与蓝本: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教海无涯,学无止境。跬步至千里,耕耘香满园。这本成果集确实让人感到欣喜、激动和自豪;它凝集了凉水井镇明德小学所有师生潜心探究、科学实践的点点心血,映衬出他们落实课程计划、不断求索创新的感人风采,迸射出他们上下求索、锐意教学改革的光芒,对基础教育阶段科技教育的实践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和推动作用,使之方向更明确、过程更合理、方法更灵活、空间更广阔,成果更丰硕,对学生的发展更有益。
是为序。
2009.3.9
※※※※※※
信仰第一,别人第二,我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