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方家和陈家一墙之隔,方家在前院,陈家住后院。 隔着一堵墙,陈家的那点事方老太不用打听也知道的一清二楚。 当初横竖拦着不让方子君跟那混小子好,偏方子君就是听不进当娘的话。 吃糠咽菜铁了心跟定陈家良,死也不回头。方子君把话撂给了方家二老。 方子君是方家的长女,自小被宠着,染了一身的大小姐毛病,任性脾气也坏。家中弟妹无不让着她,就她这脾气,搁谁家也受不了。 女儿的脾性方老太清楚,冲动没有心计,做事又向来不计后果。陈家良何时招上的她,方老太事先一点也不知情。 看出了苗头,已经晚了。 把方子君锁在家里,不许出门,阻挠她和陈家良的私会。方子君就寻死觅活,不吃不喝,以绝食来反抗。 这招一定是陈家良出的。方老太断定。一,方子君没这心眼。二,这小子比一般人坏。 陈家良人高马大,小时浑,成人后倒也人模狗样。不过性子还是像头驴,轴。这点和方子君倒是挺相像。老辈人说过: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看来这话说的一点没错。 打小陈家良就怕方老太,虽和方家隔着一堵墙,他却从不敢在前院露面。 遇着方老太,实在躲不过了,只好站定恭恭敬敬地叫一声“二姑。”叫时眼皮都不敢抬。 方老太打心眼里瞧不上他。 陈家良不出面,任由方子君一人跟方家闹,寻死觅活。他倒好,翘腿在家等着娶媳妇。这点让方家有口说不出。 一向规矩的方家人,怎能架得住方子君的这番闹腾。 儿大不由娘,日子好与坏由他们自己过。方家已被方子君闹得筋疲力尽,终于吐了口。 就这样高中生方子君和初小毕业的陈家良结婚了。 刚结婚那阵,小两口日子过的还算恩爱。好景不长,一年之后,两人就开始大打出手。 虽说认了陈家良做女婿,但方老太对他一直没什么好脸色。心知方家瞧不上自己,陈家良倒也知趣,没方老太放话,从不轻易登方家门。 方老太对婚事地阻挠,加上心里对她的畏,陈家良心里一直憋着股气,“方家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比我们家阔绰点,不就是多识两个字,又怎样,方子君不照样跟了我。”媳妇娶到家,陈家良已没什么顾忌。 跟方子君吵架就会恨恨地冒出此话。这话他对着方子君敢说,在方老太面前他还是大气不敢出一口,更别说大放撅词了。 陈家良是个没良心的人,方老太心里清楚的很。自家的女儿上赶着要跟人家,自己有什么辙。她不愿看到陈家良的嘴脸,更不愿陈家良踏进她的门。 方子君每次回娘家,她也是爱理不理。不愿听她家里的那点破事。自己找的罪自己受。 在家发惯了大小姐脾气的方子君,做了陈家良的媳妇依然秉性不改,每每盛气凌人,指着陈家良的鼻子吆三喝四,平日再加嘴上没个把门的,时间一长,也就把陈家良的混帐脾气给勾了出来。先是你一言,我一语,后是拳脚相向。 打过仗后方子君抱着孩子回娘家。哭诉自己瞎了眼,大骂陈家良不是个好东西。 看着方子君怀里哇哇大哭的孩子,方老太又气又心疼。接过孩子,嘴里狠狠地骂:你是自作自受,找了个这样的玩意。 方子君还在不依不挠地骂,望着眼前这个如同泼妇的女人,方老太心想:这是我的女儿吗?打心眼里烦。 娘俩在方家住了几天,有吃有喝还有人帮着带孩子,方子君在娘家呆的倒是安逸了。这下可苦了陈家良,回到家抓不着东摸不着西 ,想把她娘俩接回来,又怕方老太骂。 在方家门外转悠了几天就是不敢进去。 方子君在家住了几日,还没有回去的意思。方老太心里不高兴了。埋怨方子君太不懂事。于是瞒着方子君托人捎话让陈家良来方家一趟。 陈家良得了信赶到了方家,一脸的讪笑:“二姑,都是我不对,不该跟子君吵架。”陈家良对方老太的称呼一直不曾改过口。 一旁哄孩子的方子君听了,张口就骂:“你什么东西,给我滚。”陈家良的脸嗖地变了色。 如由方子君如此的胡闹下去,又必是一场恶仗。仗着在自家,方子君还想接口骂下一句,被方老太厉声喝住了:“你把嘴给我闭上,你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好好的日子让你过成这个样,你早点给我滚回自己家去。以后管好自己的嘴。” 本以为母亲会帮着自己骂陈家良一顿,没想到先骂起了自己。对母亲,她从心里也是畏的,把嘴闭上了。 陈家良有些得意,丢的面子又找了回来。脸上的愠色也缓了下来。 陈家良是个驴性,要哄带顺,但也不能给好脸子。姜到底还是老的辣。 把方子君撵出屋,捎带骂了陈家良几句,大男人动手打老婆是最没出息的。方子君的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让着点。不理她就行了。女儿交给你,就要对她好之类的话。陈家良频频点头称是。保证以后绝对不动手。 陈家良的保证只能当放屁。作为母亲,方老太还是希望他们以后能互相担待,把日子过好。 炒了几个菜,让陈家良陪方老先生喝了几杯。把孩子留下,让陈家良把方子君接回家了。 方子君巴不得母亲能把孩子留下,两人得了便宜,美滋滋地回去了。望着床上受了惊吓的孩子,方老太叹了口气,“唉,你没摊上好爹娘。” 把孩子哄睡了,老两口也熄了灯。 孩子在方家睡的很安稳。 不觉孩子长到了7岁,方子君还是闭口不提把孩子接回去的话。方子君的自私令母亲反感。“孩子该上学了,把孩子带走。” 方子君这才把女儿接走。 如今方子君已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可她和陈家良的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