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给一个医生讲课的时候,谈到老子的小国寡民的意义,让这位医生很惊叹。下面我把我理解小国寡民的真正含义略陈如下: 老子在《道德经》八十章说道: 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之所以比一般学者高明,在于他能够根据生活现实提出相应的设想,不是盲目地空想主义者。 老子通过观察和思考,看到这个人类社会是一个大千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都有自己的三观,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都有自己的衡量是非标准,不可用统一的方法来管理他们。每个人都在坚持己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心,都在爱面子。 针对这样的社会局面,一个人对外实施作为,应该建立在“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之上,否则,作用效果极差。 老子的无为思想,实际上是缘分思想。互相有缘分了,才可以互相帮助和交流,否则,就会发生思想冲突。 我们百姓们总结说,鱼找鱼,虾找虾,乌龟找王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违反这个原则,生硬地把不同种类的事物凑到一起,必然出现不和谐的状态。 一群人信仰释迦摩尼,他们在一起生活比较和谐。但是,这个群体不能太大了,人群太大了,也会出现分裂,比如,在佛教里后来就出现大乘和小乘佛教。另外一群人崇拜耶稣,大家都读着一本圣经,由于认识上出现差异,便出现了东正教和天主教。还有一群人,大家都读着古兰经,竟然出现了逊尼派、什叶派、哈瓦利吉派、穆尔吉埃派,他们的政治主张是不一样的。近代有一群人,读着马克思的书,后来出现共产党和修正主义。 人类社会早期的战争,不是发生在国家之间,而是在不同的宗教之间。 一群狼可以相安无事,一群猴子可以相安无事,一群老虎也可以相安无事,一群绵羊也可以相安无事,一群牛,一群猪,一群兔子,等等,只要是同类在一起生活,都可以相安无事,比较和谐。如果把这些动物混杂在一起生活,局面是可以想象得到的。 中国人大家都是黑头发,黄皮肤,黑眼睛,看着都很顺眼。非洲人是黑皮肤,他们看着黑人也很漂亮,看着很顺眼。英国人,高鼻子,蓝眼睛,白皮肤,他们自己觉得也很漂亮。中国人看非洲人就不漂亮了,看英国人也难看。 如果不同的人种,生活在一起,必然出现不和谐局面,至少审美观念会发生冲突的。 不同的人种,不同的物种,混杂在一起,必然一种人种或者物种占领统治地位,其他人种和物种很难得到民主。 早期的美国,白种人占领统治地位,黑人很难得到民主。 喜欢吃面条的人在一起生活很和谐,喜欢吃馒头的人在一起生活很默契,喜欢吃米饭的人在一起生活很对劲,喜欢喝胡辣汤的人在一起生活很顺畅,喜欢吃煎饼的人在一起生活很惬意,喜欢喝羊双肠汤的开封人在一起生活很得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陕北人就不爱吃长沙的臭干子,犯法了吗? 为了尊重每个人的习惯和爱好,为了人群和谐和自由,把整个人群分成若干小群,把同样爱好的人集中在一起,既是尊重本人,也是尊重整体。 因此,老子主张把国家分成很多小国家,每个国家的人口不要太多,他们的志趣相投,互相不会指责,社会是和谐的,每个公民又能得到自主。 在一个小国家里,大家都一样,你对这个国家里的别人进行帮助的时候,别人都感谢你,你应该有所为,所有的成员都与你有缘分。 在别的小国家里,他们国家人民的习性与你不一样,你不要去帮助他们,你不要把一根牛鞭扔到他们的碗里,你说这是最有营养的东西了,他们说你是在捉弄和侮辱人,这东西能吃吗|?东海海边的渔民和盐民们都喜欢吃虾酱,武汉、长沙的百姓都喜欢吃臭豆腐,尽管都有一股臭味,海边的人和武汉长沙的人是互相不欣赏的。 所以,老子主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你敢往来吗?四川人往南通人碗里放一些辣椒,马上挨揍!南通人往四川人米饭里加一些虾酱,四川人马上摔碗,你干的这是啥事哟?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你虽然弄成一家子了,牡丹想当国王,玫瑰也想当皇帝,你让野百合当百姓,它说它也有春天。当年野百合在春天里,打败了牡丹和玫瑰,那就是五胡闹中华。 老子看清了这个世界,他不勉强用自己的思想来干涉别人,更不像孔子那样强制地教育别人,所谓的有教无类,就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孔子为什么落下惶惶如丧家之犬的下场了呢?关键是他不懂政治,不懂教育,好像法海不懂爱一样。 老子很清醒,别人找到我了,需要帮助了,才有所为。对于那些没有缘分的人,要有所不为。 我在归隐之前,尽量少写文章了,你给别人提高认识,他们反而加害你,何苦呢?有个网站管理员封杀我十年,我还能活十年不能了呢?说我有商业广告,我是商人吗?74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