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是材子,而非才子。 才子,我们主要还是习惯理解为文学艺术领域的出众者,而“材子”,古指德才兼备的人。 许多有才的人,未必有德,那他可以被称才子,但却未必可当“材子”之名。 这也是我近观苏轼影视剧和书籍有感而发之一。 将来恐还有些日子,谈及苏轼以及与之有关的人和事。 这次读书、观剧,我跟之前习惯不同,我是克制自己相同主题的有几集观几集,并非全部观完再谈感受。所以,我谈及的关于苏轼和宋朝的文字,只是随着剧情和书本的内容推进而来。待多多阅读过不同版本的有关史书和文艺作品,无论大小主题,我或可全面些论及。 今日这“材子”说,正是有感于苏轼父母的笃深情谊。 当苏父携两子赴京赶考,金榜题名要凯旋而归时,苏轼的母亲去世了。 带着两个中了高中金榜的儿子归家的苏洵,有段特写令我深受感动并深受感触。 我看到,进得家门,只见苏洵踉踉跄跄,大放悲声捶胸顿足迈过门槛,边大哭边悲痛欲绝大喊“夫人,夫人……”至灵前扑通跪下就痛哭。那悲声,那来自封建社会的特别推崇儒礼的北宋一个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中顶梁柱的男主人,因丧妻而大放的悲声,顿时戳中人泪点。 真的戳人泪点的,自然不是一个大男人的悲哭,而是他对妻子的高度尊重和肯定。 当其时,苏洵一进门哭倒跪于妻子灵前,旁边马上有先生提醒:“大人请起,古礼夫不跪妻”。 而苏洵跟他的儿子后来屡屡以上犯下犯下出格数罪时的辩解一样,不仅不觉得错,反而辨出道理令人不得不服。 他哭诉道“我妻有大恩于我,我跪我大恩人,古礼岂能制我?” 于是便没人说什么了,他继续哭诉,我继续听到了他们夫妇相处的琴瑟之合——“夫人啊,想你进我苏家,夙兴夜寐,责夫教子,一日不闲”说到这里,貌似没什么不寻常,古代女子嫁夫后哪个不任劳任怨相夫教子?可苏洵这里有个词用得提升了夫人的品“责夫教子”,这就把夫人提到了参与丈夫做人做事成长的高度上去了。 这还不算什么,苏洵他继续发自肺腑“无夫人则无我苏洵今天,无夫人,辙儿轼儿不能中举”——这是什么措辞啊,古代又有几个嫁人的女子能在丈夫和儿子的成功路上起到他苏洵所说的高度?这是对夫人深度参与丈夫和孩子成长、成功的高度肯定啊。 接着,苏洵言“说好我们要白首到老,你为何半道相弃啊,即使不恋为夫,难道连儿女也忍弃之不顾?”这就是相夫教子之外的夫妻情深了。 一个女人,特别是一千多年前封建礼教指导人言行举止以及存在价值的古代,有几个女子能像苏轼母亲一样,得到如此的施展机会并被丈夫深度热爱和认可呢? 无疑,苏洵夫妇是精神平等相亲相爱举案齐眉,深富琴瑟之好的相敬如宾又恩爱情笃的夫妻。 所以说,苏轼苏辙这两大材子的成长土壤,成长摇篮,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起点就不同,拥有着更容易成材的富饶土壤,或说良好环境。 林语堂先生在谈及他为何肯动笔撰写苏东坡传时,提及苏东坡特别爱写,虽然不记日记,但每天会根据一日所经所历写成札记诗词等,随手赠人,有太多的人热爱其文字,视若珍宝,纷纷收藏。又逢苏轼去世不到十年就朝廷上下大肆掬捧他,一时间收集和收藏他的文字成为雅举,一直到后世,关于苏轼的文字资料带着他的大量真实点滴保存得最丰富和全面,也因此,后世关于苏东坡的文字创编和艺术形象,就跟其他银幕形象的胡编乱造不同,而是真实性比较强,不同版本的真实性相对相同。 也于是,我们读到的苏母教子的典型事例即是那范滂的例子。 苏母在教授两个儿子学《范滂传》时,有意用范滂临死前与母亲的对话引导孩子。“作为大丈夫,还有比忠君爱国爱民更重要的事情吗?”“儿有志做范滂,娘为什么不能做范母啊?” 苏母的家教,是德艺兼顾的,所以,这厢刚埋下丧母之悲,苏轼便将眼光投向周围——眉州大旱,眼见到了饥民大肆外逃,苏轼在父亲不在家的情况下做主,力驳众见,将母亲多年积攒下准备为兄弟二人在京购房的粮食借给众乡亲。 对苏母的大力度肯定,当属苏母去世后,被宋仁宗赞为有孟母教子之德,追封苏母为“成国夫人”。 苏轼兄弟少时,父亲忙于考取功名和游历,少驻留家中,两个儿子的学问培养就多落在了苏母身上。待得苏父名落孙山心灰意冷,发现俩儿子才气不凡,才将培养俩儿子的重任接过,他们夫妻接力培养着孩子。苏洵以纯粹而雅正的文体教儿子,教儿子深研史书为政之法,乃至国家盛衰隆替之道。苏洵一向坚持文章的醇朴风格,力诫当时流行的华美靡丽的习气,这使得首次参与科考即赶上欧阳修文风变革新风的苏轼兄弟,顺利脱颖而出,高中功名。 儿时和青年的苏轼家庭,正适于富有文学天才的青年的发育。父母的琴瑟和谐,肯于用心潜心的家教濡染,不仅成就了两个孩子的丰富学识,更让他们拥有了一种用今天的话来说“很正的三观”,他们兄弟之间的友爱与以后顺逆荣枯过程中深厚的手足之情,是苏东坡这个诗人毕生歌咏的题材。 苏轼父母在今天来看都经得起审美推敲的美好夫妻关系,给两个孩子的德才成长提供了最温馨又丰富的沃土。 琴瑟之家,易出材子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