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声、色、画为主的富有逼真再现性质的艺术形式下,蒙太奇的巧妙剪辑助力,我是真的感觉进入了宋朝——苏子出道频频受宠的宋朝第四位皇帝仁宗时代。 又是杜撰典故写考卷,又是打登闻鼓、又是殿试冒犯皇威、私放朝廷重犯、罔顾律例实行自己的难民政策等等,一直在冲撞皇威和大宋律法,一直陷于险象环生里,一直都有杀身之祸灭顶之灾的威胁,可却一直因为他的仁厚富有担当和魄力,心怀民生先天下忧而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真的一直因为此吗? 每一样都是触犯了严肃的律例,皇权的尊严啊! 换个朝代试试,会怎样?苏轼能活他六十多岁吗? 未必,太未必了! 苏轼的出道成名,苏轼的一番番幸运一番番大难不死,皆因他遇到了以仁厚执政被人称为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一个皇帝——宋仁宗。 且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位以“仁”作为主要标签的皇帝驾崩后的描述吧: 公元1063年夏历三月,54岁的宋仁宗去世了。消息从皇宫传到街市。开封街头的一个小乞丐,起初一愣,接着竟放声大哭,踉踉跄跄就往皇宫跑。谁知宫门外早挤满了人,褴褛的乞丐、斯文的书生、稚气的小孩……哭做一团,披着白麻,烧着纸钱,给皇帝“送别”。第二天,焚烧纸钱的烟雾飘满了城市上空,以至天日无光。 消息从大宋传到大辽,彪悍的辽国君主也大吃一惊,冲上来抓住宋朝使者的手嚎啕痛哭道:“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一时之间,宋辽边境的百姓远近皆哭,可见受惠于他的不只是宋朝百姓。 从贫民到敌人,都舍不得他死——皇帝做到了这份上,可见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君王呐! 当仁宗执政时,辽国君主急忙召集将领:“不许再去边界惹事了,宋朝又回到了仁宗的路上”。辽国人或许不会懂得,他们敬畏的这个宋朝皇帝,为什么叫“仁宗”。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追求;在中国历史上,他是第一个被尊称为“仁宗”的皇帝,并造就了北宋一世繁华。 中国历史上,就有许多明君在选择接班人的时候,首先考虑到的是仁厚忠孝。 比如汉文帝刘恒、汉宣帝刘询、咸丰帝奕詝等等,例子很多,皇帝在传位时,首先将仁孝作为考量的第一重要标准。 溯流而上,仁君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的确能创造盛世,惠及苍生。 宋仁宗即是一个代表性的例子。 晚明的士大夫所称赞的夏商周以后的贤明君王只有三人,汉文帝,宋仁宗和明孝宗。连看谁都比自己差一大截的清朝乾隆皇帝,也不得不承认:平生最佩服的三个帝王,除了爷爷康熙和唐太宗,就是宋仁宗了。 这三位,都是因为仁善即位,因为仁善善于纳谏成就了缔造了盛世太平。 苏子之所以是苏子,之所以在屡屡遭遇杀身之祸以及其他重罪的他的时代活了60多年,创作了海量的流传千古的好作品,并在仕途之路九死一生大难不死,还是因为遇到了一个“对弱者同情、对世事宽仁”的仁厚皇帝啊! 苏轼的仁政实施,他的屡被赦免,正因为仁厚的他遇到的正好是跟他一样仁厚的君主。 苏轼们,他们是赶上了一个好时代,遇到了一个纳得谏,不把专权太把守的仁君呐。 撰写了苏东坡传的林语堂曾说——这是中国文人“最好的时代”。 委实如此。 关于仁宗当权42年的时代,文学、政治、经济之盛,被后代许多史学家高度肯定。 不朽的伟才的成就常常就是这么简单,就是因为生得逢时。 苏轼这若是生在楚怀王时代、生在秦朝、生在商纣时期、生在隋炀帝时期和宋徽宗的时代,哪里有这样的幸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