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社区女性社区汽车社区军事社区文学社区社会社区娱乐社区游戏社区个人空间
上一主题:武汉陈华子:改变自己,为成功插... 下一主题:实拍吴堡古城的沧桑背影
哲学没有冯友兰
[楼主] 作者:开心伟仔  发表时间:2014/10/31 17:52
点击:63次

  从什么开始知道有冯友兰这么一个人,已然完全不记得了。只是在《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中再次看到某些关联的二十世纪伟大的人物的的时候,才又会想起来他。在书中讲述金岳霖的故事的时候顺带讲述了林徽因、梁思成和徐志摩之间的故事,当然逃不掉的还有关于冯友兰的。现在再看这样一本众多牛人推荐的《中国哲学简史》,内心便多了些尊重和理解。 
   
  学习和了解中国哲学史,无法跨越的人物之一的便是冯友兰。他到底在中国哲学史上有怎么样的成就,我不想一一夸赞,但读中国哲学的你永远无法超脱冯友兰,这一点就是最伟大成就的表现之一。记得考研的时候听讲座,人大徐之明老师就讲过这样一个观点:现在的哲学、马克思主义要搞创新太难了;民国的时候牛人太多,所有的学科他们都有所涉猎;如何超脱他们又不抄袭,是我们这些研究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每天都在想的事情。,这就是现在一流大学研究者的问题症结,发表一个观点并不难,难的是有自己的创新、理解和超脱又不抄袭的好作品。一个学者最重要的成就是他的自我耕耘、有丰富营养的作品,而这个作品和思想一定会被时代记住并加以鞭策、验证和修改。冯友兰的作品的好坏、优劣、实用性在退去时代光环后还能发光发热,这就是他存在的价值和尊严——像真理一样存在着。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棒,在许多概念上下足了功夫。很讨厌那种一上来就给你来新概念的书,最后整本书都是他的例证和说明,读完之后你只能陷入作者的那一套疯狂的逻辑。当你跟不上、或者进入不了作者设定的方式与逻辑的时候,你就已经被作者丢弃了(大部分外国书有这样的潜质)。这本书在开篇的时候便分析了哲学、科学和封建、宗教在中国的发展起因、走向和未来,读起来感觉能让人睡着,但睡着之后你还能去理解一些事情,这就是纷繁复杂的叙述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技巧的最好验证——搞清楚概念,才能谈论一些更加深入的话题,这是《中国哲学简史》给我的良好印象之一。 
   
  书中介绍冯友兰的时候讲述了非常重要的一个对联,是这样说的:三史释今古,六书纪贞元,非常概要的总结了冯友兰的哲学思维与成就。如果你要认为这就是冯友兰的全部哲学干货,这结论下的还有点早,他老先生的著作、思维与观点在《三松堂自序》才是得到大放异彩的表现,诸君若真想研究中国哲学史的,还是移步好好看一看这本吧。 
   
  在查阅资料的时候,有一首冯友兰自拟的自勉对联,题记内容为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这其中有很多哲学与用典,查查资料才能知道旧邦新命是《诗经》中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是耕耘古史有所追求的典故,而道中庸又说明一些更多的想法和追求,颇具大师风范。 
   
  其实哲学我到真没有认真、细致的好好研究,大多读得懂哲学的人应该都是有着丰富生活经历的人吧。你不可能期望一个涉世未深的人给你谈论什么高深的尼采、黑格尔和公羊派的哲学观点,但也绝不能藐视他们确实读过这些人的观点、思维和想法。我理解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与胡适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有很大的不同,很多人说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是抄袭的,而且只抄袭了半部。其实就知识接受者来说,抄袭不抄袭的已经无关重要;但对于哲学研究者来说这就是牛氓不要脸。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有非常多的思考和认知,这些观点、思考与认知对当时的年轻人、求知者非常的重要,这是当时的价值;今天读起来依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说明其价值的伟大。这个作用是什么呢?应该是你处理自身现实问题而不得法的时候的一种重新思考,这种思考有助于你加深认识。 
   
  哲学是思考的消化剂,思考的结果又是哲学的外在表现形式,相互融通,彼此融合。《中国哲学简史》则起到了连接你与思考的桥梁。如果你读不清这本书,或者是读完这本书觉得没有冯友兰什么功绩与思考,会是怎样的一种状况呢?我想,那就是读到了你自己,读到了哲学没有冯友兰的一种自己的哲学。

本帖地址:http://club.xilu.com/deichun/msgview-10363-358357.html[复制地址]
上一主题:武汉陈华子:改变自己,为成功插... 下一主题:实拍吴堡古城的沧桑背影
 [2楼]  作者:鹰男  发表时间: 2014/10/31 20:51 

印象中,哲学单调枯燥
但如真深入进去,还是很有看头的。
当然先要静下心来,才能品出它的味道。
感谢开心朋友介绍!问好
 [3楼]  作者:单纯女人  发表时间: 2014/11/01 21:24 

记得几年前写过一篇文字引用了一段冯友兰的哲学理论
当时很有共鸣。

精彩推荐>>

  简捷回复 [点此进入编辑器回帖页]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推荐到西陆名言:
签  名:
作  者:
密  码:
游客来访 
注册用户 提 交
西陆网(www.xilu.com )版权所有 点击拥有西陆免费论坛  联系西陆小精灵

0.19147491455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