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语文课堂教学欣欣向荣,硕果累累。很多老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改革,走出一条引领学生探究自主学习的成功之路,很受学生追捧和家长的青睐。但语文课堂教学亦存在令人担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滥用“拿来主义”:照搬照抄网络媒体的备课方案和课件,克隆名家讲课实录,复制现成的课堂练习题及答案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桎梏了老师研究教材教法的积极性,削弱了教改激情,助长了懒惰平庸的风气,影响了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教学效果。 现代语文教学信息渠道四通八达,有关语文教学的信息铺天盖地,这一方面给老师的教学提供了大量参考资料,同时也给一部分语文老师提供了偷懒的机会。他们再也不用也不愿意进行教材研究和课堂教学筹划,鼠标一点就有了自己想要的现成的东西,无需花大气力备课和研究教法和学法。这样问题就来了,穿人家的衣服不一定合身合体,吃人嚼过的馒头没有味道。对语文教材没有自己深刻的诠释和解读,人云亦云地重复别人的话,课堂教学就会变得没有平庸而缺乏激情活力。 现在的语文教学,老师的困惑不在于没有资料参考,而是被大量的信息所包围而不知所从。纸媒信息和网络媒体信息非常发达对语文教学来说是件好事,老师借鉴成功的经验会少走弯路,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同样存在“过犹不及”的问题。连篇累牍的名家备课资料,随处可见的专家成品课件,比比皆是的练习题附答案,语文老师如果没有高屋建瓴的鉴别能力和沙里淘金的筛选能力,就会被大量的信息所裹挟绑架,就会被大量的教学信息弄昏了头脑,被资料牵着鼻子走向语文教学的歧途,迷失了教学目标和方向。 语文课滥用拿来主义的最大危害,就是致使语文课的平庸化而缺乏创新意识,流于形式而缺乏学习激情:多媒体代替了黑板,动画图像取代了课本,视觉听觉的花哨掩盖了思考探究。表面上看花里胡哨的,好像是进行教学改革,其实是对教学的放任和不负责任。有位学生诉苦说,他们的老师教高尔基的《海燕》,一上来就是连续八张幻灯片:作者简介、写作背景,表现手法、象征意义、语言特点、作品形象等眼花缭乱地叠影出来,然后是播放课文朗读影音碟片,一节课很快很热闹的过去了,但热闹过后什么也没有记住,学生普遍的感觉就是好像没有学过课文。 有位老师上常规教学展示课,教学流程分为“读一读、说一说、议一议、写一写”几个环节,明显带有照搬网络现成课件的痕迹,教学就像放映一场话剧,学生几乎来不及研读课文,没有时间静下来思考,热闹互动是有了,但总感觉是浮于文学的表面,偏离了语文学习的主航道。像这样照搬名家课件流程来教课的老师还真不在少数,一味的“拿来”,不加裁剪地照搬套用,抛开课本浮光掠影地学习语文,既背离了语文教学的初衷,也很难达到教学目标让学生满意。 毋庸置疑,语文教学需要“拿来主义”,但是,要像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语文教学需要借鉴名家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但必须是有选择性的借鉴吸收别人成果,把它吃进肚里咀嚼碎了,消化整合变成自己的东西,就像牛吃草那样,反复咀嚼消化,转化为富有营养的“牛奶”。 如果完全依赖信息平台,照搬复制别人的课件教案而没有自己的主见在里面,那就是纯粹的“拿来主义”, 就会丧失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泯然众人矣”。 防止和杜绝语文课滥用拿来主义,需要老师自己在心里筑起一道“防火墙”。要多用语文的方法来教语文,让学生通过阅读塑造文学意蕴和形象,接受文学艺术的熏陶和教益。有位专家曾说过,教一篇课文,学生朗读课文后流泪和看视频后流泪,效果是不一样的。前者是语文的方法,学生从内心被文字的优美内涵所感染,获得的是语文的滋养,积淀为文化素养;后者是感官的刺激和情绪的宣泄,过后就就遗忘得一干二净。这话切中了语文教学的实质关键。 还要注意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有机整合,让学生从图像声讯信息里获取文学元素的补充和完善。课件的使用要遵循“烘托、渲染、辅助”的原则,合理借鉴,适当取舍,务求实效。不贪图省事整体套用别人的课件,不抄袭名师的教学教改成果,不做语文教学信息的掮客,不放弃对文本教材的研讨和学习方法的探究。唯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上有自己的发言权,才能形成自己的创新教学特色,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语文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