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县>,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大沙漠包围。有史以来,民勤大地屡遭沙袭水截流,失地又失水。由于人口不能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灾民"不能不奔走他乡,自谋生计"。面对难以生存的环境,人们选择了迁移,解放前的近百年间,民勤县>沙进人退约有26万亩农田遭受风沙侵害,6000多个村庄被风沙埋压。每年有成千上万的民勤人,在"举目远望一片沙,大风一起不见家,朝为庄园夕为沙,流离失所奔天涯"的悲呤哀唱中,拖儿带女,背井离乡,北走内蒙、西去新疆。 民勤人到新疆的最多,据说新疆有民勤人50万左右。大约从清康熙起,民勤人口大规模开始向新疆迁移,先后定居奇台、库车、乌鲁木齐等三十多个地县。在去新疆的途中也有流落于甘肃的张掖、安西、敦煌等地,而落户最多的要属奇台县,民勤人在奇台除遍及各乡、镇、兵团农场,从事农业的外,县城的镇番街、果果滩成了民勤人的聚居地。因此奇台县被称为民勤人的第二故乡。定居在县城的多从事体力劳动,如马车运输、泥水匠、打杂工,也有一些文化人办私塾,给周围孩子们教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以及论语、孟子等。还有些人善于以三弦、四胡伴奏演唱小曲子,但很少有经商做生意的。
民勤人走西口,全靠骆驼,所以骆驼功不可没。民勤历史上就是一个养骆驼的地方,因此民勤人也因善于养驼和训驼而驰名,经营骆驼的人被称为‘驼夫',他们承揽货物和移民来往于河西走廊、新疆各地。移民雇佣骆驼走西口是唯一的交通工具,别无选择。 他们跟随驼队或骑或走,千里迢迢走西口十分辛苦。他们走西口有几种情况,一是全家迁移。二是不愿离故土的人家,只把子女中的女孩廉价卖给驼商,以图将来嫁个好人家,过上好日子。三是把女孩交给西迁的亲戚带出民勤,讨个好运。这些带出来的女孩,有的当了童养媳,有的嫁给了维吾尔族,加盟了伊斯兰教,有的嫁女几十年后才与家人重逢,相拥而泣嚎啕大哭,诉说离别的坎坷和思念之情。 民勤人为什么选择奇台?可能与一句"要想挣银子,就去奇台古城子"的话有关。奇台古城子,其意是奇台县的古城子。乾隆38年建奇台县,县城设在现在的老奇台,当时的古城子相当于一个小镇,这里经济繁荣,农牧业、商业发达,被称为商埠、旱码头。由于这个原因,光绪15年,奇台县城搬至古城子,将古城子改名奇台,将奇台改为老奇台。来新疆的民勤人,普遍认为新疆的生存环境好于民勤,古城子更好于民勤,是新疆的粮仓。落户古城子的民勤人不断写信给老家的亲朋好友,动员他们也来这里生活。因此,来这里的民勤人越来越多。 巴里坤县三塘湖乡也是民勤人的主要聚集地之一,三塘湖地处巴里坤县城以北100公里处的一个山旮旯里,这里很封闭,不要说坐火车、汽车、轮船、飞机等现代化交通工具,连见也不曾见过,甚至多数人连听也不曾听过。三塘湖就更是一个基本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民勤人进趟县城,也要走九沟十八坡的山路,汽车直到上世纪的五十年代初才开进三塘湖。据说那时,全村人出门追着看汽车,连村里的狗也以为大敌当前,遇上了妖魔鬼怪,结伙追出村子好几里地。当地有个笑话说,三塘湖的一位老人,直到六十年代才去哈密看到了火车,他回村后对乡亲们说,"火车那个东西,爬下都跑的那么快,要是站起来跑,那还了得嘛。三塘湖的民勤人代代都说着原汁原味的民勤话,就连出生在三塘湖的后代们也继承着纯正地道的民勤乡音,难怪有人说,三塘湖好似民勤县的一个村落。 民勤人,诚实厚道,吃苦耐劳与贫困抗争的精神令人佩服,他们一直保持着勤俭节约,缩衣节食的传统习惯,熟知‘粒粒皆辛苦'的含义。他们中少有坑蒙拐骗行为。
|